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2020-12-17 光明日報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

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

中華斑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易危物種。中華斑羚在國內曾分布較廣,由於棲息地破壞與片段化、獵捕以及人類活動幹擾導致分布範圍和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絕大部分種群被分割成一個或多個相互隔離的孤立種群。近幾十年來,華東華南已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林業專家從紅外相機拍攝的一段視頻上看到,兩隻中華斑羚在一起活動,在陡峭的巖石上靈活地跳上跳下。據介紹,中華斑羚在自然演化過程中掌握了高超的攀巖能力,人們眼中直上直下的峭壁對它們來講如履平地,這也使它們隱匿深山,成為極度適應峭壁陡坡的物種,成功佔領了獨特的生態位。

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45000餘畝。2015年5月仙居縣發布了中國首個縣級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累計設置140個永久相機,用熱感紅外無人相機定位技術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先後發現了大型雞類白頸長尾雉和白鷳、獸類斑羚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7種中大型獸類和4種保護鳥類和珍稀植物。「這次多個相機位點記錄到大量視頻和照片,充分證實了仙居是中華斑羚華東種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區。」自然保護區負責人朱翰波說。

據浙江省林業局有關專家介紹,一直以來,人們不僅對浙江省內中華斑羚的分布範圍、種群數量等了解甚少,而且對其生態生物學問題的研究亦很少關注,相關調查與研究報告極少。本次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考很好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為岌岌可危的中華斑羚華東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提供了寶貴的基礎數據。

相關焦點

  •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何偉傑 馬漢青  2018-05-17 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何偉傑5月13日,廣州市白雲區同和街道一小區內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引起市民關注。
  • 鄰水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兩棲動物大鯢,他們這樣處理……
    5月5日,四川省鄰水縣公安局豐禾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接到群眾報告,有一個村民在大洪河保護區的復盛段一條小河溝裡遊玩時,發現了一條怪模怪樣的野生動物,要求聯繫有關部門派專業的技術員進行現場鑑定,確認是什麼動物?並確定作何處理?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掃黑除惡牽出非法交易海龜大案 系國家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這是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最高檢第八檢察廳、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海南省人民檢察院、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指導,中國海龜保護聯盟、  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海龜放流活動。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物種,然而伴隨著人類的活動,許多生物在消失,保護動物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大熊貓——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金絲猴仰鼻藍面仰鼻猴屬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 今年浙江多地拍到黑熊影像 有的在偷吃蜂蜜 還有的可能...
    穿山甲、狗獾、中華斑羚除了黑熊還有不少野生珍惜動物「冒出來」了除了黑熊,在浙江的各地保護區紅外相機也拍到了不少人類「久違的小夥伴」。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
  •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地圖集》出版發行
    本報訊 記者尹萍報導 日前,由文榕生主創,常寶珍、常保林、陳建偉等專家合作完成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地圖集》得到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歷史動物地理學地圖集。
  • 金寨現罕見瀕危野生動物中華花龜 體長達26釐米(圖)
    金寨縣現罕見瀕危級野生動物中華花龜。近日,金寨縣雙河鎮銀河大道居民將日前在河邊撿到的一隻大烏龜,後經由省林業廳專家認定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瀕危級野生動物—中華花龜。中華花龜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瀕危級野生動物,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據資料顯示,中華花龜多在我國江浙、兩廣、江蘇、海南、福建、臺灣及越南分布,性情溫順,不攻鬥、不咬人,生命力強,在淡水龜裡算中大型龜類,一般體型可長到20釐米長、16釐米寬。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 2020年11月8日,在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全球瀕危珍稀鳥類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下)在灘涂上歇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2019年10月31日,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已鑑定出各類野生動物37種,其中鬣羚、獼猴、黃喉貂、白鷳、黃鼬等為首次出現。下圖發布的這些珍稀動物,你能認出來幾樣,喊得出它們名字嗎?
  • 「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
  • 浙江溫嶺三名「龜迷」因買瀕危野生動物涉刑
    27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溫嶺警方破獲三起稀有龜類相關的案件,共抓獲涉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3名,查獲各類稀有龜種7隻。40歲的趙某從小就喜歡養寵物,養過金魚、老鼠、水龜、寄居蟹、角蛙、刺蝟、變色龍等。2010年,趙某在江蘇徐州做生意時,在當地某花鳥市場附近的路邊攤上購買了4隻花紋特別的烏龜,收購價格為3000元左右。
  • 浙江警方破獲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案,解救3000多隻蜘蛛
    角蛙、玉米蛇、墨西哥火腳捕鳥蛛、宏都拉斯捲毛蜘蛛、帝王蠍……這些冷門的小動物,悄悄地在網上直播間叫賣,其中很多都屬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今年3月至7月間,嘉興、桐鄉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一起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5人,端掉非法出售窩點4處、非法培育窩點2處。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看似賣模型,實售珍稀龜,閒魚上的瀕危野生動物隱秘交易
    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全國主要電商平臺下架或屏蔽、刪除野生動物交易信息75萬多條,關停網店或者帳號1.7萬個。而修訂《中國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也在2020年全國人大的工作計劃中。不過,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近期在幾大電商及二手交易平臺調查發現,其中仍暗藏不少涉嫌售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交易。
  • 大連警方破獲一起特大非法販賣瀕危野生動物案
    圖為警方查獲的瀕危野生動物。大連警方供圖中新網大連1月14日電(記者 楊毅)大連警方14日發布消息稱,大連警方近日成功偵破一起特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扣近40隻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多數為兇猛食肉動物,包括美洲獅、藪貓、獰貓等大連森林動物園尚未引進展示的珍稀種類。該案涉及全國十餘省(直轄市),涉案金額700多萬元。
  • 瀕危珍稀野鳥相聚滇池南岸
    每到冬季,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晉寧溼地都會迎來一批批珍稀瀕危野鳥,它們視這裡為家,視滇池南岸為最美風景線。 雲南野鳥會會員李繼明是晉寧本地人,他經常邀約五湖四海的「鳥友」「攝友」來滇池南岸拍攝,近年來,僅他一人在晉寧溼地拍攝到的野鳥就有近百種之多,後據晉寧區林草局統計,晉寧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共觀測到130餘種野生鳥類。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光明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李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科治好:「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據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