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地圖集》出版發行

2020-12-18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尹萍報導 日前,由文榕生主創,常寶珍、常保林、陳建偉等專家合作完成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地圖集》得到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歷史動物地理學地圖集。

        《地圖集》主要反映了第四紀,尤其是全新世以來,直至本世紀,在我國生息繁衍的珍稀野生動物在鑑定、識別、地理分布、變遷及統計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書中精選最具代表性的56種野生動物,包括大鯢、揚子鱷、鸛、朱䴉、長臂猿、穿山甲、大熊貓、猞猁、豹、虎、亞洲象、野馬、野驢、犀牛、雙峰駝、麋鹿等,根據迄今發現的遺存標本、早期文物形象、歷史文獻記載、現代野外調查研究成果等大量資料相互印證,呈現了古今人們對不同物種的認識與表達差異、人類活動與環境相互影響以及變遷規律、不同時期文獻內容與客觀實際等豐富內容,以簡潔、直觀、動態的地圖形式展示了這些野生動物物種的歷史分布與變遷。這本地圖集不僅適合地理、歷史、動物、環境、氣候、林業、生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而且可供人口、社會、經濟等多類專業院校和科研人員參考使用,還可以作為非專業動物愛好者的科普用書。

        為確認《地圖集》的出版價值,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近日特邀經中國地理學會與中國動物學會推薦的相關學科領域9位專家進行了評審。9位專家包括:生態學家、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蔣有緒院士,古哺乳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邱佔祥院士,自然地理和環境變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保護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周成虎院士,歷史自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王守春研究員,兩棲爬行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杜衛國研究員,鳥類學家、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雁雲教授,哺乳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胡義波研究員。

        通過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歷史動物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地圖集》填補了地質時期古動物學研究和現代動物學研究之間的空白,實現了時間尺度上動物地理學研究的有機統一,意義重大。其創新性、學術價值及影響力體現在:《地圖集》充分發掘、利用傳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百餘年來古動物遺存與考古發現、數十年來現代動物野外調查與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我國豐富的古文獻的爬梳剔抉和鑑別、整理,資料豐富,信息量大,對開展動物、氣候、生態和地理環境變化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地圖集》全面詮釋了56種珍稀野生動物從古至今的地理分布與變遷,內容豐富,創新性強。這些動物絕大部分為明星物種和瀕危物種,具有重要的科學保護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書中展示的空間尺度不僅有全國範圍的動物地理分布變遷,還有省級和地市級的地域範圍的動物地理變遷,內容翔實,不僅是我國歷史動物地理學學科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我國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的重要工具書,極大改善了我國各歷史時期野生動物分布狀況不清的現狀,為生物多樣性與全球變化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參考與借鑑。

        書中插圖:全球虎起源與擴散分布形勢圖  

        虎在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是歷代文獻記載最多的物種,歷史上曾有9個亞種分布。關於虎的起源,學術界有「東北亞說」「華南說」「外來說」等多種說法,作者依據古哺乳動物遺存研究認為其200萬年前起源於黃河中遊,而後向四外擴散。

相關焦點

  • 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5日,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很多的珍稀動物,有很多野生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近日,動物協會盤點了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的的幾種珍稀動物都排在其中,下面小編帶你看下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
  • 中國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種類正在走向滅絕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種類正在走向滅絕。 2001年3月16日,為了進一步宣傳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義,國家郵政局發行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Ⅰ級)(第二組)》特種郵票,全套版張型10枚。(10-1)為「扭角羚」。屬偶蹄目牛科。
  • 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
  • 秘境之眼|我國本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您認識多少?
    中國是眾多瀕危動物的故鄉它們在華夏大地繁衍生息下列我國本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您認識多少?大熊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6年《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易危物種坐標:四川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中國的「名片」大熊貓集珍稀、易危、特有等標籤於一身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渾身斑點頑皮可愛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鳥類是雲貓的主要食物,其次是松鼠(包括鼯鼠)。分布於尼泊爾和印度,在中國,雲貓僅出現在雲南和藏東南的雨林中。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又像小豹子,又像小貓咪」延伸閱讀:24臺紅外相機在歙縣清涼峰拍到大量珍稀野生動物,認得嗎?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肖有鐵7日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整理數據時,發現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兩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鶹、斑林狸、藏酋猴等7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小麂、黃腹鼬、野豬、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 雲南保山昌寧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保山市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的發現相機拍攝到了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視頻中出現的國際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它一邊進食一邊時不時抬頭機警地四處張望,另一段視頻中的麂子看起來就沒那麼幸運,還沒能吃到東西,正在專心致志地低頭覓食。而另一段視頻的主角——一個全身布滿漂亮花紋形似豹子的小生靈。它叫豹貓,是夜行動物,在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拍攝發現。
  • 全球五大珍稀野生動物,圖三僅存我國,曾被賣出上百萬一條
    東北虎,現代虎類亞種之一,是目前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受到人類活動以及非法捕殺等因素的影響,東北虎野生數量已經少於五百隻。這種珍稀的野生動物生死存亡已經僅繫於一線。白鰭豚,中國獨有的淡水鯨類動物,是目前數量最稀少的一種鯨類。
  • 王放:「獨一無二」秦嶺野生動物 最「中國」的野生動物群落
    他指出,秦嶺是中緯度區域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是最「中國」的野生動物群落,具備獨特的基因庫,是人和野生動物共存的範例,有著完整的動物群落等八大獨有特徵。同時他還對未來秦嶺野生動物保護提出了發展方向。
  • 【藍幼•親子課堂】保護動物、敬畏自然——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目的就是讓我們藉此機會動員身邊的朋友及家人一起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拒絕參加轉運、販賣等一切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的活動,維持生態平衡。     珍稀動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湖南綠色地圖》出版發行 一張地圖集齊湖南的「綠色寶藏」
    《湖南綠色地圖》正式出版發行。紅網時刻12月9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易弘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日,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策劃,湖南省綠化委員會、湖南省林業局主編,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監製,湖南地圖出版社編制的《湖南綠色地圖》正式出版發行。
  • 珍稀動物萌寶集結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動物探索營+神奇動物夜打開暑期遊園新體驗7月14日,「珍稀動物萌寶暑期總動員」暨長隆超級動物探索營啟動儀式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舉行。包括紅毛猩猩、火烈鳥、倭河馬、老虎等十種珍稀動物的新生寶寶與遊客見面,現場的長隆動物專家還與少兒代表分享了動物繁育成長的科普故事。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物種,然而伴隨著人類的活動,許多生物在消失,保護動物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大熊貓——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金絲猴仰鼻藍面仰鼻猴屬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 中國發現罕見野生動物白狍
    經專家鑑定,確認為罕見的野生動物白狍。2020年4月5日,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興溝分局轄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拍攝到一段極為罕見的動物視頻,視頻中一隻全身白色的鹿科動物正在覓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民說,狍通常情況下都是黃色的,白狍是因為狍子發生了罕見的白化現象。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 雲貓長什麼樣?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日前,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鏡頭中,雲貓渾身斑點,頑皮可愛。據介紹,每隻雲貓個體身上雲彩狀的斑點是不同的,通過仔細對比,當地至少能分辨出20隻以上不同個體。
  •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我國「國寶級」動物有哪些?
    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飛速提升,由於種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動物走向滅絕。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了保護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海南島曾是大型動物的樂園,熊貓、大象、犀牛、華南虎等野獸雲集
    一般稱雲南省是我國目前唯一保留了野生象種群的省份,分布在西雙版納、普洱、德宏、臨滄等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有幾百頭,但數量呈現增長趨勢。討論自然事物的變遷,不能急將目光局限在目前的地圖上,這樣就一葉障目了。▲海南島成因的一種假說:海南島和兩廣連在一起,在6500萬年前因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開始分離,約2400萬年前形成島嶼,這期間旋轉了150°,就成了現在的海南島。
  • 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珍稀動物是什麼概念,為什麼只有大熊貓成了國寶?
  • 掃黑除惡牽出非法交易海龜大案 系國家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這是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最高檢第八檢察廳、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海南省人民檢察院、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指導,中國海龜保護聯盟、  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海龜放流活動。
  • 看一看在中國歷史上三個滅絕的珍貴野生動物
    最近幾個月可能我們每個人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疫情還有野生動物,那麼我國幅員遼闊,地貌複雜,湖泊眾多,氣候多樣,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無數的珍稀野生動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近代的捕殺狩獵,自然破壞等因素很多我國珍惜的野生動物都滅絕了,而這次疫情也是因為野生動物引起,其實與其說是野生動物引起,不如說是大自然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