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至死不得女兒原諒,王老太太當真不疼愛王若弗嗎?

2020-12-22 是娛子醬

王若弗,這個堂堂的盛家大娘子,這一輩子過得也是挺憋屈的。康姨母策劃謀害盛家老太太,她母親用她來威脅盛家,只為救出康姨母。王若弗傷心透了,說從此王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了,至死都沒有再原諒王老太太。王老太太偏心康姨母是真,但是她真的不心疼王若弗嗎?其實不是,她也真心疼愛王若弗,也為她好好地計過。

換作任何人,當看著自己的親生母親,拿自己當作籌碼,只為去搭救另一個女兒的話,都會十分寒心的,也難怪王若弗要記恨母親一輩子。

倘若是因為這一件事,也倒不至於會和母親鬧得這樣僵,心涼不是一日促成的,還得結合這王大娘子的經歷來看。她從小養在叔父家,有著叔叔嬸嬸疼愛,雖缺失了親生父母的愛,但叔叔嬸嬸也能將這個缺失彌補起來。

可後來,她回到了自己的王家,從小沒養在父母膝下,自然是和父母會比較生疏,所以她和父母、兄弟姐妹的關係都是淡淡的。而且她這咋咋呼呼,看起來不太機靈的樣子,也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上面又還有一個王若與這樣蠻橫無禮的姐姐,事事都要壓她一頭,她在王家的日子也著實是不好過的。

到了該出閣的年齡了,王老太太內心對著小女兒有些虧欠,便想讓她日後過得好一些,為她選擇了當時顯赫的康家。然後讓王若與嫁到盛家,可這王若與從小金尊玉貴的,看不起當時的盛家,不願意下嫁,於是她非得和妹妹換一換,自己嫁到了康家。那時候王若弗,便覺得父母偏心,為姐姐選了個高門顯貴,自己卻只能嫁給一個窮舉子。但是王老太爺也寬慰她,說他不看好康家,反倒是這盛紘非常上進,又頗有才華,前途無可限量。事實證明,這王老太爺選女婿的眼光也還是可以的。

當王若弗嫁到盛家,本來和盛紘兩個人也算是夫妻恩愛、琴瑟和鳴,可後來因為林噙霜這個狐媚子的加入,打破了這種格局。林噙霜對著盛紘各種撒嬌、示弱,這些都是王若弗學不會的,她和林噙霜兩個人完全就是兩種不同個性的人。身為大娘子,她不能像林噙霜一樣一味地去討好盛紘,她得管著這個家,所以經常會幹預到盛紘,又有林噙霜煽風點火,逐漸和盛紘離了心。

被林噙霜算計到了,她除了大鬧,也做不出什麼整治林噙霜的事情。王老太太看見女兒這樣,也實在是著急,為了能有個人在旁邊幫她出謀劃策,便派了劉媽媽過去,如若沒有劉媽媽在她旁邊看著,她估計都要被林噙霜算計了八百回了,哪裡還能笑到最後。

眼看著,盛紘獨寵林噙霜一人,王老太太便選了個良妾,也就是衛小娘,送給盛紘。可誰知就是這樣,也還是敵不過林噙霜,還白白送了衛小娘的頭。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從這兩件事看出,王老太太也是真心心疼她這個從小不養在自己身邊的女兒的,為了彌補童年愛的缺失,希望她嫁到康家,看著女兒在盛家勢單力薄,便送去了能幹的嬤嬤和衛小娘。只不過在面對康姨母下毒這件事情時,她只是想把王家損失降到最低,可也不曾想這盛家鐵了心要送康姨母進牢獄。

若你是王若弗,你會原諒母親王老太太嗎?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被困宥陽10年,回京後,王若弗至死不肯原諒母親
    劇中的王大娘子糊塗可愛,可偏偏,原著中的王氏,卻不是個好人:不僅對盛老太太不孝順,屢次打壓自己的兒媳婦,欺壓算計明蘭,甚至連自己的老母,都被她恨毒了一世!一個拎不清是非的人,永遠都不懂珍惜別人對她的好。
  • 《知否》「可悲」的王老太太:寵壞一個女兒,連累了兩個兒女
    王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但是,就王家的家庭來看,他們家只有大女兒王若與才是最受重視的。小女兒王若弗在家裡不但不被重視,後來還一直被大女兒利用,兒子就更不用說,也沒有多突出。王老太太在生大女兒王若與的時候,難產了幾天幾夜,才生下大女兒的。
  • 《知否》王老太太「寵長滅幼」的毀女之路
    ——盧梭想說說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王老太太的育兒。她的兩個女兒,僅從名字來看,就很有意思:長女王若與、幼女王若弗。與,即為給;弗,則為不。一字之差,實則暗含著王老太太對兩個女兒的兩種差別極大的養育方式,最終也導致了兩個女兒截然不同的人生。
  • 看完《知否》原著後,覺得王老太太其實是愛小女兒的
    看《知否》電視劇時,覺得王老太太不太喜歡小女兒(王氏),只喜歡大女兒(康姨媽)。 看完原著後才發現,並不是如此,王老太太也特別喜歡小女兒。小女兒從在叔嬸身邊長大,叔嬸沒有女兒把她當心肝肉一樣疼著。
  • 《知否》:王氏被困宥陽10年,諒解了姐姐,卻至死不肯原諒生母
    王大娘子的一生,都是不被父母所「疼愛」的,作為家裡最小的女兒,本應該得到父母的寵愛,不過,姐姐王若由於是難產,折磨了母親三天三夜,所以王老夫人將所有的恩寵,都給了大女兒。王若弗的出生,原本就是一場「意外」,當時王老夫人和王大人忙著前程,根本沒有時間管教這個女兒,於是將她送到叔父家撫養,這一走就是好幾年,等到王若弗好不容易接到父母身邊了,卻發現,母女間已經產生了某種「隔閡」。
  • 《知否》原著:康姨母被送入慎刑司,受盡折磨,氣病了王老太太
    康姨母的悲劇人生相信看過知否知否的人都知道,康姨母是一個怎樣的人,簡直要被氣出病來,她的惡毒已經到了極限,不僅破壞明蘭的婚姻,還下狠手毒害盛家老太太,簡直毫無心肝,心狠手辣。先前她的出場戲份不多,頂多認為她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誰知她壞得毫無道理,自從明蘭嫁入侯府,康家被調入汴京,她整個人就開始算計了。她的一生也很悲催,在做女兒家的時候,在康家就受盡寵愛,因為是康王氏的第一個嫡女,一直在王家備受尊寵,所以她個性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 《知否》原著:王氏被罰在宥陽,念了十年經,恨透了王老夫人!
    導語:王氏王若弗是盛長柏的母親,在電視劇中她是一個蠢萌蠢萌的小可愛,即糊塗又可愛;可是在原著中她是一個不孝順的兒媳,還欺負打壓下人,甚至還狠毒了自己的老母親。王若弗還應受到姐姐康姨母的挑撥,給盛老太太下毒,查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兒子盛長柏讓王若弗回去宥陽悔過十年。在這十年裡她並沒有對盛家有什麼不滿,而是看清楚了自己的母親對姐姐的偏袒,在一些事情上為了救他的姐姐康姨母可以至她於不顧,導致她恨了自己母親一輩子。
  • 《知否》原著:王氏被困宥陽悔過十年,至死都記恨母親王老太太
    導語:王大娘子因受姐姐康姨母的挑撥,誤給盛老太太下毒,查明真相後兒子長柏責她去宥陽悔過十年。最讓她心碎的不是盛家對她的懲罰,而是她自己的母親王老太太對她姐姐的偏袒,她看清了母親的偏心,為保全姐姐可以置她不顧,她至死都不肯原諒母親王老太太。
  • 《知否知否》原著,王老太太溺愛康姨媽,三觀正才是婚姻的福報!
    同樣是王家的高門嫡女,王大娘子沒有心機大大咧咧,而康姨媽卻心腸歹毒,只因王老太太偏心和溺愛。在處理康姨媽對盛家祖母投毒這件事,王老太太的溺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她精明世故了一輩子,如果不是盛長柏出場來調解,或許最終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知否》原著:康姨母搶奪如蘭姻緣,女兒被婆母加害,再無子嗣
    王老太太生了兩個女兒,康姨母從小養在親娘身邊,而王大娘子王若弗自小養在叔父身邊,等到十多歲才回到王老太太身邊。對於這兩個女兒的親遠疏近,一看便知。康姨母自小在王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驕縱蠻橫,只要想要的沒有得不到的。這也怪王老太太對她的過分寵溺,造就了她這樣自私自利、歹毒的個性。
  • 《知否》原著:王老太太偏愛康姨母,為何當初不把她嫁給盛紘?
    話說回來,當初盛紘登門求親,本來最有希望嫁入盛家的是王若與,也就是現如今的康姨母。自由嬌生慣養的康姨母,閨名叫做王若與,聰明漂亮,和王若弗的差距還是挺大的,當時,王若弗被寄養在叔父的家裡,模樣又普通,甚至有些圓潤和平庸,所以不太受人喜歡,和姐姐的伶俐聰慧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雖然同是嫡女,但是身份還是有所不同的。
  • 知否原著:王大娘子因毒害盛母,被送回老家思過
    王若弗在《知否》一劇中飾演的盛府大娘總是高光時刻不斷,給觀眾帶來了許多有趣的笑料,例如:「狐猸子這事,原來也是要天分的」這一段中,就使觀眾忍俊不禁。可是在原著中,王大娘子因為參與姐姐康姨母毒害盛母一事被長子長柏送了宥陽老家,因為此事,大娘子還與自己的兒子大鬧了一場。但還是不得不服從兒子的安排。
  • 《知否》中,王老太太為何只偏心康王氏?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果然,明蘭這個小機靈鬼,很快就查到了大娘子頭上,但明蘭很清楚,大娘子不可能是主謀,即便如此,大娘子因為心起歹念,被罰到宥陽老家吃齋念佛。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是,讓我們看到了大娘子有多可憐。同樣是王老太太的親生女兒,可王老太太卻獨寵康王氏一人,為了康王氏,她可以放棄王家的體面、兒子的官聲,長柏等小輩的前途,以及王大娘子這個小女兒。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盛老太太是整個知否裡,最讓人敬佩的老太太,這和她的事跡脫不開關係。盛老太太,出身名門,乃是開國元勳勇毅侯的嫡出獨生女,金陵徐家的大小姐,是當時靜安皇后的閨蜜,是太醫世家小姐的手帕交。
  • 《知否》原著:康姨媽被送入慎戒司折磨,王老太太氣得大病一場!
    康姨母這一生,是被王老太太所誤的! 康姨母是王老太太難產得來的孩子,所以格外珍惜,別說是王若弗,哪怕是王家長子,在王老太太的心中,地位都遠遠不及這個女兒
  • 《知否》明蘭記在了大娘子名下,盛紘為何不把墨蘭也記在她名下?
    《知否》明蘭記在了大娘子名下,盛紘為何不把墨蘭也記在她名下?主要原因就是盛紘開不了口,一旦對大娘子王若弗提出將墨蘭記在她名下,絕對會百般推脫的,再者說來,當時生母林噙霜還在,就兩人那不對付的勢頭,林噙霜未必願意將女兒過繼給王若弗。
  • 《知否》原著:王若與堅決要嫁康家嫡子,王老太爺卻說:此人不行
    導語:康姨母一生的悲劇,其實是從「嫁錯人」開始,她是王家的嫡女,又是最得父母偏疼的女孩,自幼養在身邊,連王若弗都被父母送給叔父撫養了,幾乎所有的疼愛,都給了她,從小她就沒有不順心的,哪怕是嫁人,都能夠「自作主張」,偷偷跑到前廳去看人。
  • 《知否》:王老夫人被皇帝褫奪誥命,兒子被流放,結局極其慘澹!
    導語:王舅母剛嫁入王府的時候還覺得,王老夫人是一位非常通情理的婆婆,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初,她進門後剛懷孕,康姨母作為小姑子,不斷挑撥是非,想給哥哥房裡塞小妾,王舅母當初嚇哭了好幾次,幸好自己的丈夫婆婆,把康姨母的話當耳旁風,自己才得以周全,可是還沒笑幾天,王舅母就發現不對勁了。
  • 知否:盛紘認清明蘭真面目後,那顆撿不起來的棋子,有什麼含義?
    知否:盛紘認清明蘭真面目後,那顆撿不起來的棋子,有什麼含義?知否播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將要結局了,最近播出的劇情中,也迎來了觀眾最期待的,處置康姨媽的戲份。也是原著中的三個高潮之一,不過在懲罰了康姨媽和王若弗之後,盛紘仿佛對自己的六女兒明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 《知否》:王若弗若不是有劉媽媽在身邊,只怕一手好牌會打的更爛
    #知否#劇評系列從《知否》一播出,劇中的大娘子王若弗便幾乎承包了劇中所有的笑點。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她這樣的人物,大娘子性格脾氣暴躁,卻頭腦簡單,胸無城府,內心純良。這樣的人若身邊沒有明白之人為她指點迷津,平日裡不知道要吃多少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