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王若與堅決要嫁康家嫡子,王老太爺卻說:此人不行

2020-12-14 娛哥兒

導語:康姨母一生的悲劇,其實是從「嫁錯人」開始,她是王家的嫡女,又是最得父母偏疼的女孩,自幼養在身邊,連王若弗都被父母送給叔父撫養了,幾乎所有的疼愛,都給了她,從小她就沒有不順心的,哪怕是嫁人,都能夠「自作主張」,偷偷跑到前廳去看人。

在原著中,康家嫡子和盛紘同時登門求親,康家當時算是很好的人家,家境殷實,康姨夫當年又是一表人才,和盛紘不相上下,盛紘也算是美男子,偏偏盛紘輸在家世上,雖然有功名在身,又是勇毅候獨女的養子,但畢竟家室單薄,又是庶子,所以這一塊很吃虧,幸好王老夫人當時一眼看中了盛紘,絕的他是人才可看託付,想把一個女兒嫁過去。

這個時候,康家嫡女王若與看不慣盛紘,嫌棄他太窮酸了,卻對康家嫡子一見鍾情,自己嫁過去算是「高嫁」,但是,當時王老太爺卻說:此人不行,康家嫡子儘管相貌出眾,但是華而不實,無功名傍身,靠著家庭坐享其成,雖然看上去金貴,但是康家卻已經坐吃山空,現在向外面求娶女兒,其實就是為了貪圖「嫁妝」。

王若與覺得父親看錯了人,就是想把自己低嫁給盛紘,堅決不幹,哭鬧不休,王老夫人自由疼愛這個女兒,沒辦法所以才把王若與嫁給康家嫡子,十裡紅妝,嫁妝豐厚,卻把另一個女兒王大娘子許配給盛紘,因為她一眼看好了這個後生,果不其然,王老夫人和王老太爺的眼光很毒,將這兩位年輕人的未來,斷得分明。

若干年後,康姨母和康姨夫感情出現裂痕,康姨夫甚至敢動手打康姨母,妻妾成群,甚至將康姨母的嫁妝揮霍一空,康姨母過得生不如死,反觀王大娘子,隨著盛紘升遷,兒子女兒皆很有出息,尤其是兒子盛長柏,更是成為王家盛家兩族人的希望,康姨母卻為了兒子的前程,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從前,康姨母在家處處壓過王若弗,她長得漂亮明豔,和妹妹幾乎是兩類人,聰明且深得父母歡心,妹妹王若弗橫衝直撞,惹人嫌。

可惜,因為自己做錯了一個決定,嫁給了康姨夫,最終一步錯步步錯,輸給了從前處處不如自己的妹妹,她怎麼可能甘心?對於康姨母而言,她的悲劇不光是在於她嫁錯人,更在於她不懂得教育子女,所以兒子女兒個個沒有出息,把本來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康姨母算是咎由自取,可是從她身上,卻又能看出那個時代,女子的悲哀,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王老太太偏愛康姨母,為何當初不把她嫁給盛紘?
    假如康姨母嫁入盛家,肯定會和盛紘離心離德,林小娘見縫插針,離間兩人感情,自己再靠「情深得不能自抑」嫁入豪門,康姨母和林小娘一塊打擂臺,應該會蠻精彩的。話說回來,當初盛紘登門求親,本來最有希望嫁入盛家的是王若與,也就是現如今的康姨母。
  • 《知否知否》原著,王老太太溺愛康姨媽,三觀正才是婚姻的福報!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而劇中康姨媽又作又惡毒,完全是母親王老太太溺愛的結果,結局得到了反噬,令人唏噓不已。大結局裡,王家被奪了誥命走向衰落,兒子也受到牽連被流放,康姨媽被送到了內獄,老太太悔不當初。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在《知否》原著中,康姨媽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在長柏的主導下,她的結局可真是大快人心。在這個世界上,康姨媽最為在乎的無非是她自己的地位,她兒女的幸福,到了最後,這些她最珍視的東西都被剝奪了。康姨媽最後被盛家、王家和康家一起送進了慎戒司。慎戒司是什麼地方?受內務府所領,原只用來處罰看管皇親國戚的女眷,後來業務擴大,那些權貴人家中犯了大過錯的女子,雖罪不至死,卻再不能叫現身人前,便統統送去此處。慎戒司可不比尋常流放女眷的庵堂,一旦進去,非有皇命,終身不得再出來。
  • 《知否》康姨媽:童年的溺愛、婚後的陰影,鑄就了大反派的誕生
    要說《知否》裡誰最不受歡迎,康姨媽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康姨媽都壞得很徹底,就像是創作者特意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而設置的角色。很刻意,也很扁平。但王老夫人有不同想法,她覺得大女兒來到這個世界便遭罪,實在可憐,所以要加倍補償她。不僅如此,王若與自小機靈,原著裡這樣寫道:王老夫人回憶「長女自小言語伶俐,在父母跟前賣乖撒嬌,比老實木訥的兒子聰明,比直來直去的次女機靈,老夫婦不免多疼了些」。
  • 《知否》原著:至死不得女兒原諒,王老太太當真不疼愛王若弗嗎?
    王若弗,這個堂堂的盛家大娘子,這一輩子過得也是挺憋屈的。康姨母策劃謀害盛家老太太,她母親用她來威脅盛家,只為救出康姨母。王若弗傷心透了,說從此王老太太只有一個女兒了,至死都沒有再原諒王老太太。王老太太偏心康姨母是真,但是她真的不心疼王若弗嗎?
  • 《知否》原著:盛紘儀表堂堂,康姨父眼神渾濁,不止因為娶妻不賢
    《知否》原著中,女性角色各有各的味道,男性角色也各有各的風採。這次,我想聊的,是一對連襟——康姨父和盛紘。他們都曾是一表人才的翩翩少年,也都娶了王家女兒為正妻。康家和王家門當戶對,兩家的老太爺都是一代重臣。康姨父是康家嫡子,又剛中了進士,春風得意,也是意氣風發。而盛家則不同。盛家算不上名門,全家只有一個盛老夫人是侯府千金,底蘊深厚。可偏偏盛紘不是她親生,只是個庶子。因此,在當時,即使盛紘才華橫溢,比起康姨父也是落了下風。
  • 《知否》康姨媽為何會嫁入不幸福的康家?
    影視中可以看到康姨媽整天在別人面前抱怨夫家沒有本事,自己官人整天花天酒地,王大娘子時不時就會救濟姐姐家。王家是有名的大門大戶,為什麼康姨媽當初會嫁入康家呢?在原著中,盛紘剛剛中了科舉,盛老太太就去王家提親,在當時盛家還只是小門小戶,比起王家,還差太遠。王家當時做享太廟,王老太爺功勞高,所以王老太看不起盛紘,但盛紘畢竟中了科舉,所以王老太決定把小女兒嫁給他,小女兒就是後來的大娘子。大娘子在當時已經是談好夫家了的,就是後來的康家,但王老太偏心,把兩個女兒婚事換了過來。讓大娘子姐姐嫁入豪門康家。
  • 知否原著:王大娘子因毒害盛母,被送回老家思過
    王若弗在《知否》一劇中飾演的盛府大娘總是高光時刻不斷,給觀眾帶來了許多有趣的笑料,例如:「狐猸子這事,原來也是要天分的」這一段中,就使觀眾忍俊不禁。可是在原著中,王大娘子因為參與姐姐康姨母毒害盛母一事被長子長柏送了宥陽老家,因為此事,大娘子還與自己的兒子大鬧了一場。但還是不得不服從兒子的安排。
  • 《知否》原著:康姨母被送入慎刑司,受盡折磨,氣病了王老太太
    康姨母的悲劇人生相信看過知否知否的人都知道,康姨母是一個怎樣的人,簡直要被氣出病來,她的惡毒已經到了極限,不僅破壞明蘭的婚姻,還下狠手毒害盛家老太太,簡直毫無心肝,心狠手辣。先前她的出場戲份不多,頂多認為她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誰知她壞得毫無道理,自從明蘭嫁入侯府,康家被調入汴京,她整個人就開始算計了。她的一生也很悲催,在做女兒家的時候,在康家就受盡寵愛,因為是康王氏的第一個嫡女,一直在王家備受尊寵,所以她個性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 看完《知否》原著後,覺得王老太太其實是愛小女兒的
    看《知否》電視劇時,覺得王老太太不太喜歡小女兒(王氏),只喜歡大女兒(康姨媽)。 看完原著後才發現,並不是如此,王老太太也特別喜歡小女兒。小女兒從在叔嬸身邊長大,叔嬸沒有女兒把她當心肝肉一樣疼著。
  • 《知否》王老太太「寵長滅幼」的毀女之路
    劇中多次提到,王老太太從小沒少給王若與這個長女收拾爛攤子。正是因為王老太太一直以來對她的無底線寵溺,讓王若與在閨閣時就沒有勤勉於修身學藝之上。讀書學藝,自然是要受苦的。君子六藝,想來王若與是無一通曉的,她日日只仗著母親的寵愛,欺壓兄弟姐妹,挑撥是非。到了婚配的時候,王老太太為她千挑萬選了富貴人家康家。自古女子出嫁,成為當家主母,便相當於男子入仕,閨閣時習得的技能開始施展。
  • 《知否》「可悲」的王老太太:寵壞一個女兒,連累了兩個兒女
    王家隨著太師爺的去世,開始走起了下坡路。但還有一句話叫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王家不行了,但畢竟聲望還在,不管是王若弗還是她的姐姐王若與,在婆家依然有主母的風範。只是,姐妹兩人,由於在娘家的待遇不同,本性自然有善有惡。王若弗是善良的,王若與就是我們看到的惡人。
  • 知否:王老太太對付明蘭不是給康姨母報仇,而是想為王家殊死一搏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所有上了年紀的老太太都像是活成了精一般,說話做事時時刻刻都在給人下套,看人的眼光也非常獨到,手腕更是一個比一個硬,要不是女主男主和配角都比較給力,這部劇只怕可以當成老年番來品味了。
  • 《知否》原著:康姨母頗有手段,為何不幫妹妹對付林噙霜?
    在《知否》中,若要給狠毒的人排個名,康姨母和林噙霜二人,絕對能排到前三名,讓人恨得牙痒痒。可惜康姨母是在林噙霜死後才出現的,若能有二人交鋒的時候,那一定十分精彩。為何康姨母明知道自己的妹妹王大娘子在盛家受盡林噙霜的氣,卻不幫助妹妹處理這個禍患呢?倘若她肯出手,想必林噙霜也不敢肆無忌憚地踩在王大娘子的頭上。要不怎麼說康姨母是個心狠手辣、蛇蠍心腸的女人呢!在王大娘子困難時從不想著幫襯一把,反倒還落井下石,給盛家搞得烏煙瘴氣。
  • 《知否》原著:康姨母搶奪如蘭姻緣,女兒被婆母加害,再無子嗣
    康姨母為女兒搶走了如蘭的姻緣,自以為是美事一樁,其實女兒康元兒可被這個決定坑慘了。嫁入王家,被婆婆王舅母下藥,導致終生不孕,此生再無子嗣康蛇蠍心腸的康姨母名叫王若與,自幼就是王老太太心尖尖上的肉。王老太太生了兩個女兒,康姨母從小養在親娘身邊,而王大娘子王若弗自小養在叔父身邊,等到十多歲才回到王老太太身邊。對於這兩個女兒的親遠疏近,一看便知。康姨母自小在王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驕縱蠻橫,只要想要的沒有得不到的。這也怪王老太太對她的過分寵溺,造就了她這樣自私自利、歹毒的個性。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康姨媽的一生究竟是誰的責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幾個讓觀眾恨得牙痒痒的女人。而且演他們的演員也憑藉精彩的演繹,讓自己的表演生涯更上一層樓。她們分別是康姨媽——張琰琰;林噙霜——高露;小秦氏——王一楠;朱曼娘——李依曉。康姨媽又稱康王氏,王家屬於世家,王老太爺是三朝元老,配享太廟,是皇帝的老師,稱「太傅」,如此顯赫的家世,為什麼她的一生卻如此悲慘呢?
  • 知否原著:不管長子婚事,為繼女嫁人操心,張大娘子的後母智慧!
    #沈從興的嫡子是前妻大鄒氏所生,向來不承認張氏的嫡母地位,連面子功夫都不肯做!小鄒氏倒是想讓沈家嫡子娶自己娘家侄女。表哥表姐好做飯!為此,這鄒家小姐賴在沈侯府一住就是好些年!原因很簡單,沈家大哥兒遲早會襲爵位。鄒家本就貪圖沈家富貴,因此小鄒氏才在姐姐死後,厚著臉皮給姐夫做妾。再塞個鄒家姑娘給國舅的嫡長子做正室娘子,這富貴就長長久久握在鄒家手裡了。
  • 追劇有方法,教你快速看懂《知否》電視劇中人物關係
    導讀:追劇有方法,教你快速看懂《知否》電視劇中人物關係《知否》全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當下最熱門的電視劇,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據悉《知否》首播播放量就破億;相信追劇的劇友不在少數,但是不少劇友對裡面的人物關係還是搞不清楚,作為大型古裝片裡面人物眾多難以搞懂很正常
  • 《知否知否》原著康允兒三觀極正,嫁給盛明蘭堂哥,結局很圓滿!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劇中康姨媽是不討喜的女性角色,她心機又歹毒,雖然是高門嫡女和康家的當家主母,但是心胸狹隘,總是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 《知否》原著:康姨媽搶如蘭親事,把女兒嫁回娘家,女兒卻沒生育
    《知否》原著中,如蘭的親事就是這樣,她曾在年少時,戀慕風採卓絕的齊衡,也曾被母親安排嫁回娘家,可最後她卻陰差陽錯嫁給了文炎敬,收穫了恰到好處的幸福。偶然中,又透著一種命中注定的必然。可沒多久,齊衡第一任老婆沒了,平寧郡主看著盛家逐漸崛起,流露出要結親的意思,王氏又欣喜若狂,覺得齊家也是個好去處。讓王氏沒想到的是,她的欣喜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林氏想辦法讓墨蘭摔進梁晗懷裡的事情傳得滿城皆知後,齊家另娶了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