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經歷了骨髓移植、化療、放療、腫瘤切除等一系列難熬的手術及治療,2020年11月惡性腫瘤復發……1月4日,閃電新聞對5歲患癌四川男孩小牟熠的故事進行報導後(《拍一張全家福、看一次大海……5歲孩童惡性腫瘤復發 50個願望我們幫他一起實現!》),全社會都在牽掛著小牟熠的病情和治療進展。
這份清單裡的每一個願望,都是簡簡單單,又質樸純粹,令人動容,其中與黃渤叔叔見面那一條,備受輿論場關注。隨後,黃渤也發布短視頻回應了小牟熠的願望——因為疫情、工作行程安排等種種原因,目前只能和小牟熠在雲端相見。但他送上了「早日康復」的關心和祝福,也向小牟熠父母表達了敬意。
從這份願望清單裡,我們能讀出孩子父親對兒子的不舍和疼愛,也能感受到這個小男孩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於一個普通孩子來說,這些願望都很容易實現,可是對於這個飽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小牟熠而言,卻成為了一種奢望。而這種奢望,讓良善之人為之心疼。從黃渤的回應,到全國各地媒體和好心人的助力,他們都希望盡己所能,讓小牟熠的50個願望儘可能實現,讓這個孩子體會到在這個年齡應有的快樂,讓他感受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愛。
幫孩子實現願望清單的過程,呈現出來的更是一次無助個體和有情社會之間良性且積極的真情互動。社會釋放著源源不斷的善意,也讓這個小男孩,在寒冷的冬天不孤單,並讓他們一家人堅定信心,戰勝病魔,走向光明的未來。
你遇到困難了,我幫一把,我遇到困難了,你拉一下。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中,全社會都應該如此,從每個人的「獨善其身」到人與人之間的「相善其群」,讓點滴善意匯集成汪洋大海,成為人間主旋律。
最後,希望這位5歲患癌男童能夠早日康復,希望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能被溫柔以待,也都能明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真諦。(文/默城)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