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暴雨,武穴內澇外洪,公路水毀、交通阻塞、江河湖庫水位頻頻告急。在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保暢通的集結號聲中,市交通運輸局就有這樣一名職工,10餘個日夜堅持防汛搶險和公路保暢通一線,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以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作風,展示了交通人不懼風雨,衝鋒在前的精神風貌。他就是武穴市公路管理局誠信路橋公司項目經理李立成。
我們先回顧一下他7月6日至7月10日暴雨期間的的工作情況:
1、7月6日一天,武山湖大橋連接線加寬保暢通,組織20餘名勞力,2臺挖機,10臺貨車,埋涵管、填路基,整路面,搶修至當夜11:00時。
2、7月6日夜11:30時,百米港一橋水漫橋面,執行橋面交通封堵任務。集結20名工人,裝石料、扛沙包、蓋彩布,奮戰5個多小時,直至兩側橋頭壘起近2米高的擋水壩。
3、7月7日凌晨5:00時,百米港二橋水漫橋面,又必須執行橋面交通封堵任務。他又組織職工趕到第二個搶險點,至7月7日中午14:00時橋頭封堵完成。
4、7月7日下午17:00,武山湖大橋連接線受大暴雨衝刷,通道車輛受阻,又要求緊急搶修。他又帶領30餘名勞力,搶修至7月8日凌晨1:00。
5、7月9日上午,豐收大港南岸原種場處港堤出現大面積滑波,他又組織25名勞力急赴現場,灌沙袋、扛沙包,一直堅持到晚上8時,勝利完成了搶險任務。
6、7月10日下午,組織15名職工參加濱江公園築堤攔水,直到7月11日凌晨1時結束戰鬥。
五天五夜,東突西圍,不勝不休,暴雨下,身上幹了又溼,溼了又幹,累了就倒在地上小憩一下,無怨無悔地完成著一個接一個的任務。
武山湖便道是我市百米港一橋封堵後城區對外聯繫的最主要通道,如果武山湖便道不通,國道G220將嚴重受阻,影響極大。面對如此緊迫的任務,李立成臨急受命,自7月1日下午至7月11日為止,這就是他最主要任務。
烈日下,風雨中,他吃住在工地,帶領工人抓緊填路基、鋪路面,一件橙色的背心、一張桔黃色的布帽、一把鐵鍬是他的標配,除了幾次搶險任務外,他寸步不離施工現場。車受阻了,他帶頭去推車;路陷了,他帶頭去鋪築;路肩塌了,他去填沙袋。時間長了,同事們勸他回家休息兩天,他說:「這是武穴全市人民出行的東大門,我不在現場不放心」。
7月9日上午,豐收大港南岸原種場處堤壩出現大面積滑坡,形勢非常危急!這裡是武穴東部的「生命渠」,一旦潰口,下面幾千畝良田漁池將傾刻被淹,後果不堪設想。他得知後主動請纓。
當天烈日當頭,泥濘不堪的路面熱浪翻滾,渴了喝口水,餓了啃口麵包,累了小憩之後又迅速投入到搶險。他從不多言,默默做事,灌袋、槓包、填土,調車,安排勞力,採購土料,事無巨細,每每過問,不知疲倦。同事怕他太累讓他不扛沙袋,他說:防汛搶險耽誤不得,多一袋沙包就多一份安全!他還勸身邊的同事放慢節奏讓他先來。一直堅持到晚上8時,歷經10個多小時,勝利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