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已進入全面提升階段,數字政府成為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一體化政府建設的重要助推器、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但通過評估也發現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建議從完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深化網上政務服務建設、強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健全考核評估制度方面,持續推進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建設。
數字政府建設在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務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改進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數字政府建設成為政府以信息化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管理和服務一體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建成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抓手。
1)深化政務公開、強化政策解讀和輿情引導,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基本能夠圍繞國家、地區重點工作、部門職能、社會關注重點,利用政府網站、新媒體渠道開通相關專題欄目,推進政務信息公開。評估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省級政府、省會和計劃單列市利用門戶網站直接發布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掃黑除惡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信息共計45 000餘條。其中,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專題信息發布量均超過1萬條。八成以上的部委網站、九成以上的地方政府網站開設政策解讀欄目,以文字、圖解、音視頻等形式開展政策解讀。多個部委、地方政府網站開設回應關切類專欄,對涉及本部門、本地區的重大突發事件、重大政府決策、社會熱點問題、網絡謠言等進行回應。政府網站成為各地、各部門落實中心工作宣傳、社會公眾便捷獲取政府重點信息的權威渠道,成為開展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引導輿情的主陣地,在促進透明政府建設,提升政府公信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創新政務服務方式,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為了讓百姓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當前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按照國家要求持續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把政府門戶網站作為在線服務統一門戶,不斷探索出「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秒批」等創新服務方式,提升用戶體驗。
▲「愛山東」平臺已上線應用2600個。政務服務方面,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辦理、教育入學、戶口辦理等服務在青島、煙臺等多地市均已實現「一網通辦」。
3)打造政民互動直通車,提升政府治理權威性。評估結果顯示,超過90%的政府網站建立了多樣化的互動交流渠道解民憂、聽民意、匯民智,利用留言諮詢、在線訪談、徵集調查等方式與公眾開展互動交流,解決公眾難題、聽取公眾意見建議、鼓勵公眾參政問政,努力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斷提高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水平,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權威性。
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通過評估也發現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
1)不同服務渠道數據資源一致性有待加強。
2)數據共享整合力度有待加強。
3)政務數據開發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從完善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深化網上政務服務建設、強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健全考核評估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續推進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建設。
1)加強統籌協調機制建設。各地應加強政務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構建統一領導、上下銜接、左右協同、統籌有力的各部門協同聯動的綜合協同機構,保障數字政府建設有效推進。國家層面制定數字政府建設相關標準規範,加強對各地數字政府建設的分類指導。
2)深化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破除在不同層級、地域、部門、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促進政務數據有序共享,明確數據共享種類、標準、範圍、流程等,實現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重視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強化治理創新與技術創新的結合,促進公共服務智慧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市場監管精準化水平不斷提升。
3)強化政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利用政府網站等平臺逐步推動政務數據向社會開放,推動政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指導各地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行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4)建立健全考核評估制度。按照依託網際網路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等要求,研究制定數字政府建設運營情況考核指標體系,作為評價各地、各部門數字政府建設情況、運營效果、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通過考核評估進一步促進各地、各部門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的提升。
綜合自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期刊、雲基華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