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切除拳頭大小頜下腺腫瘤

2020-12-19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較為巨大的頜下腺腫瘤切除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兩年多的苦惱。

人到中年的劉女士兩年前就發現了左側頜下區有一個核桃大小的包塊,不久前包塊卻像打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長得如同成人的拳頭大小,嚴重影響了面部美觀。。經多方問醫,劉女士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朱威副主任醫師為劉女士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後發現,由於瘤體巨大,腫瘤已經壓迫氣管和咽喉側壁,且被口底肌肉嚴重包裹,與舌側下頜骨也有粘連,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經過充分手術準備,朱威副主任醫師和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在全麻狀態下切除了頜下腺腫瘤,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出血僅不到100毫升。術後劉女士恢復良好。

朱威副主任醫師介紹,劉女士的腫瘤來源於頜下腺,病理結果顯示為多形性腺瘤,是一種常見的頜下腺良性腫瘤。頜下腺一般大小約3-4公分,而劉女士的腫瘤直徑約10公分,腫瘤生長如此迅速而又巨大實屬少見。頜下腺腫瘤主要表現為頜下三角區腫塊。良性腫瘤除腫塊外,常無自覺症狀;惡性腫瘤易侵犯神經而出現舌痛及舌麻木,也可能出現伸舌偏斜、舌肌萎縮或舌肌震顫等異常。腫瘤侵及下頜骨骨膜時,與下頜骨融為一體而不能活動。侵及皮膚者,呈板狀硬。部分腫瘤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張偉主治醫師介紹頜下腺位於下頜骨下緣內側面,左右各一,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一般情況下我們自己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一旦我們自己看到或者摸到了腫大的頜下腺,就說明我們的頜下腺可能已經出現了疾病前兆。頜下腺疾病除了腫瘤,還有頜下腺結石、頜下腺炎等,都可能引發頜下腺腫大。建議大家一旦發現還應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口腔頜面外科」診治內容:

1、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腫瘤;頜骨囊腫;

2、口腔(包括唇、舌、頰、顎、牙槽骨)及顏面部的腫瘤、外傷、炎症;

3、上頜骨、下頜骨、顴骨、眶骨、牙槽骨骨折;

4、顳下頜關節疾病;

5、複雜疑難阻生齒拔除。

「口腔頜面外科」出診信息:

出診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周三全天

出診地點:門診3樓口腔科

出診專家:孟培松、朱威、張偉

預約方式:哈醫大四院微信公眾號預約

微信掛號流程:公眾號左下角點擊掛號—總院區—進入後下拉選擇口腔頜面外科—選擇醫生,完成掛號即可。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精準切除腎癌
    近日,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技術,為多位患者施行了保留腎臟的腫瘤切除手術。手術採用了「免阻斷」、「免縫合」的國際先進技術,可以避免患者術後腎臟萎縮,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延長生命周期。
  • 「雞蛋」大小腎臟腫瘤「達文西」機器人半小時連根兒去掉
    龍頭新聞訊(王宏磊 嶽金鳳 )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是泌尿系統最為常見的三大腫瘤。腎癌死亡率位居泌尿系腫瘤的首位,且早期腎癌症狀隱匿難以發現。近日便有幾位患者,因腎臟腫瘤來到哈醫大四院就診。腎上長了一個 「雞蛋」,醫生用機器人幫他解除困擾家住勃利縣的汪先生今年 51 歲,近日他因腹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右側腎上極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腫瘤,便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就診。
  •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肺結節是多學科的疾病,其診斷與治療過程往往涉及到多個專業學科,在傳統單一門診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治療效果不全面的情況。但在哈醫大四院MDT門診建立後,針對患者的病情,整合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知名專家實行快速有效的聯動機制,共同交流探討,為患者制定完善的診治方案,將治療效果最佳化,對改善病患的生命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中心設有專職的隨訪人員,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通知複診時間。
  • 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精準篩查 將肺癌扼殺在病變...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肺結節MDT團隊通過發揮MDT門診優勢,為患者排除0.5cm肺結節隱患,通過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精準切除肺結節,成功將肺癌扼殺在病變早期。求醫心切的劉阿姨找到了哈醫大四院具有多年肺結節診斷經驗的呼吸內科一病區車春莉主任,車主任通過結合團隊創建的肺部結節首診表對比研判,加之多年從醫經驗,高度懷疑16排CT平掃報告的結節是惡性結節,建議患者做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 3歲男孩患甲狀舌管囊腫,內鏡輔助下口腔前庭溝入路手術切除
    經術前充分準備,齊魯醫院口腔科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石亮團隊完成了院內首例在內鏡輔助下經口內前庭溝入路甲狀舌管囊腫切除手術,標誌著口腔頜面外科進入了內鏡微創新時代。患兒男性,3歲,因「甲狀舌管囊腫"入院,經檢查腫物位於頦下頸部正中,約2*1.5*1.2cm大小,MRI示:頦下佔位性病變,考慮為囊腫。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210名兒童受益
    5月29日,哈醫大四院舉行的「童心同行 健康護航」大型戶外門診活動推出多項便民惠民舉措,共有210名兒童在活動中受益。  活動現場,哈醫大四院王國年副院長向記者介紹,此次戶外門診全部採取的是網上掛號預約和分時段錯時就醫,現場通過志願者和標示指導患者安全、有序就診。
  • 哈醫大四院神經外科巧妙「拔釘」
    患者病情危重,手術風險極高,為求進一步診治,患者急乘救護車前往哈醫大四院搶救。 哈醫大四院神經外科詹奇博士詳細詢問病史,閱片及查體,並與眼科醫生共同商討。發現鋼釘雖然從眼眶進入顱內,但眼球及視神經並未損傷,相當於打了個「擦邊球」。眼眶後方有很多重要神經和血管,如視神經、眼動脈,一旦戳到任意一根,都會引起失明甚至大出血。
  • 哈醫大四院29日舉辦「童心同行 健康護航」大型戶外門診
    為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與6月6日全國「愛眼日」,哈醫大四院將於5月29日8時30分—11時30分,在哈醫大四院室外廣場5號樓前舉行「童心同行 健康護航」大型戶外門診。此次活動涵蓋了兒內科、新生兒科、小兒視光學門診、小兒骨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心外科、皮膚科、耳鼻喉科、超聲科等十個專業,十餘名專家將一對一現場解答家長對兒童神經、生長發育以及兒科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的困惑,眼視光學專家將解答眼視光近視、遠視、散光、斜弱視、精準3D驗光、準分子手術、角膜塑形鏡等相關問題,助力學子復學。
  • 哈醫大一院成功舉辦2018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高峰論壇暨黑龍江省耳鼻...
    1月13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黑龍江省醫師協會聯合主辦,哈醫大一院、二院聯合承辦的「2018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高峰論壇暨黑龍江省醫學會、黑龍江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年會」在哈爾濱市隆重舉行。
  • 安醫大二附院切除複雜腹膜後腫瘤
    (記者顏理海)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熊奇如團隊通力合作,為一名七旬老人完成了極其複雜的腹膜後腫瘤切除手術。70歲的徐老太因最近一個月連續消瘦,被家人帶到安醫大二附院消化內科進行檢查。該院肝膽外科為老人進行會診後,將她轉入了肝膽外科做進一步治療。老人腹膜後腫瘤位置非常特殊,上達第二肝門,下至第一肝門,壓迫下腔靜脈、第二肝門。由於腫瘤完全被大血管包繞,手術中稍有不慎,將導致致命性大出血。醫院肝膽外科團隊經過全面檢查和詳細研判,制定了3套手術方案。
  • 哈醫大四院48小時建成新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和病房
    【冰城防疫】哈醫大四院48小時建成新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和病房龍頭新聞訊(王宏磊)記者從哈醫大四院了解到,2月10日,哈醫大四院哈爾濱新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發熱病房如期啟用,為哈爾濱新區防疫、抗疫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哈醫大四院今日舉辦「愛眼日」大型戶外門診活動
    6日8時—11時30分,哈醫大四院在室外廣場5號樓前舉辦「『愛眼日』呵護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明亮的未來」大型戶外門診活動。哈醫大四院8名專家將一對一義診。哈醫大四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彌樹勇介紹,這在醫學上稱之為「翼狀胬肉」,是眼科常見病,俗稱「魚肉」。彌樹勇表示,翼狀胬肉通常見於眼球內側,肉眼即可識別。侵犯角膜以後會越來越大,甚至遮蓋瞳孔而影響視力。
  • 哈醫大四院大型戶外門診獲百姓點讚
    黑龍江日報5月27日訊 「來哈醫大四院看病,不求人,走流程,實在太便捷了!」5月20日,來哈醫大四院看病的患者都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同樣的感嘆!以「看病不求人,看病走流程」為主題,5月20日,哈醫大四院在我省首次推出戶外門診活動,深挖患者就醫需求,做實做細各項服務環節,全力打造患者最佳醫療體驗。
  • 全國知名胰腺外科專家上海瑞金醫院彭承宏教授團隊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嶽金鳳 記者 劉菊)為了給龍江人民提供更貼心、更專業、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讓龍江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國知名胰腺外科專家團隊的精湛醫療技術,降低百姓就醫成本,哈醫大四院腫瘤外科肝膽外科將於12月2日聘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胰腺外科專家彭承宏教授團隊來院出診,並為龍江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 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 - 電子報刊
    他找到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佟志國副主任,確診為右下肢靜脈曲張伴有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為避免手術創傷帶來的傷害,經綜合評估考量,佟志國決定為患者局麻行右下肢大隱靜脈腔內閉合術,局部曲張靜脈點式剝脫術。僅耗時40分鐘,成功完成手術。經術後觀察,患者右下肢恢復良好,術後即可離床活動,未出現任何不適,第二天便出院了。
  • 哈醫大腫瘤醫院11人「逆行軍」第二批支援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
    李宴群 劉銳 王國棟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2 月 16 日 7 時,哈醫大腫瘤醫院 11 名醫療隊員迅速集結,奔赴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救治我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與以往不同,此次派出的隊員全部出自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他們是夏沛松、袁佔心、董永輝、蘭草、李博、張振宇、郭媛媛、王涵雪、曹虹威、林楠、張超,這支團隊將為我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為戰勝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 ...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新聞速遞】手到病除,更成全了她的愛美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2020-12-1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歲男孩體內發現腫瘤 有成年人6個拳頭般大小
    江南都市報訊 魏美娟、李博慧、全媒體記者王經緯攝影報導:一名8歲男孩,在常規體檢中,發現腹膜後有成年人6個拳頭大的腫瘤,情況危急。4月20日,記者獲悉,在江西省兒童醫院及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專家的通力合作下,孩子體內的腫瘤被成功分離,術後各項生命體徵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