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親子共讀時間,兒子提問「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是代表一種媽媽的愛,為什麼你沒有為我密密縫過?」遲疑片刻後,我告訴他「這只是母愛的其中一種體現方式,媽媽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小傢伙立馬就搶答「就像媽媽給我做好吃的一樣嗎?媽媽好像很久沒有給我做吐司麵包了。」到這裡我竟然生出一種上當入坑的感覺!
入夏以來,家裡一直都沒有製作過吐司,一般都會選擇對麵團要求沒那麼嚴格的小麵包。因為溫度控制不好,失敗是常事。我好像天生的受虐體質,挑來揀去的選了一款波蘭種牛奶吐司。大水量的配方,考驗著我的耐力。
分享一下製作過程,有時間的朋友可以折騰一下。
材料準備:
波蘭種:高筋麵粉100克,水100克,酵母1克
主麵團:高筋麵粉220克,糖30克,鹽4克,奶粉15克,酵母1.2克,雞蛋1個,淡奶油60克,牛奶65克,黃油20克
第一步:先準備波蘭種,把三種材料混合攪拌均勻,密封冷藏發酵。一般都是提前一天準備好酵頭。
第二步:把主麵團材料除黃油酵母外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揉成光滑麵團,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保存兩小時。這一步就是相當於水合,促進麵筋形成,同時還能降低麵團溫度。
第三步:將水合完畢的麵團加入提前準備的波蘭種,麵團非常粘,不成團。
第四步:不斷甩打麵團,十分鐘後稍微成型一點了。麵團逐漸回溫,放進保鮮盒進冰箱冷凍。
第五步:二十分鐘從冰箱取出麵團,依舊是甩打麵團,粗膜逐漸形成加入黃油。
第六步:過高的氣溫,帶來的結果是麵團不斷進入冰箱冷凍。進了四次冰箱之後,麵團達到下圖狀態。
第七步;把麵團整理成圓形,放進烤箱發酵。底部加兩杯熱水,麵團發至兩倍大,手指戳洞不回縮。
第八步:麵團移至案板輕拍排氣,分成三份滾圓鬆弛二十分鐘。
第九步:醒好的麵團還是有稍稍粘,撒少許乾粉防粘。麵團擀圓捲起來,再擀成長舌狀,從上往下捲起,一個面坯卷3至3.5圈。
第十步:整形好的面坯放進吐司盒中,水量大的麵團,整出的形狀就沒有那麼規則。送進烤箱最終發酵至九分滿,烤箱底部換熱水。
第十一步:發酵好的麵團拿出來,表面刷蛋液。(蛋液用牛奶稀釋)預熱烤箱180度十分鐘。把吐司盒放進烤箱,180度上下火,烤四十分鐘。
第十二步:中途烤至顏色滿意時,蓋錫紙以防上色過深。烤好的麵包拿出來震一下,倒扣吐司盒讓吐司側臥在烤架上。
烤好的麵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這種水量的麵包冷卻後,表皮會變得回縮,皺皺巴巴的。掰開麵包瞧一瞧,wow,綿密細膩的拉絲,一看就知道是水潤的。用波蘭酵頭製作的吐司,保溼與抗老化都非常棒。
試了這麼多種類,我覺得夏季做吐司應該用湯種最為合適,完美避開了溫度過高提前發酵的尷尬。大水量吐司揉面過程非常長,所以中間需密切觀察,一旦有升溫苗頭,立馬果斷扔進冷凍室。
棉花糖一般潔白柔軟的內部組織,還是比較滿意的,喜歡細膩吐司的朋友試著做吧,自己做的麵包零添加,孩子吃得更高興 ,媽媽更放心。收藏關注開始行動吧,謝謝你的駐足停留。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