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是世界上最高界別的籃球聯盟,CBA則是中國本土最高級別的籃球殿堂,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兩大聯賽都暫時中止了比賽。NBA之所以那麼受歡迎,是因為那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籃球明星,同時還能自己培養新生代籃球運動員,擁有一個十分健康的「生態鏈」。CBA想要發展成NBA的模樣,還存在著哪些差距呢?
除了球員的培養和選拔之外,裁判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CBA,那裡的裁判大多不是全職的,這意味著裁判的水平參差不齊,他們沒有統一的判罰尺度。在CBA的裁判中,大多數是高校的體育老師,或者是當地體育局的「資深籃球愛好者」。這些人擁有一定的籃球底蘊,不算業餘,但也不能說是專業的裁判。
CBA裁判不是全職,薪資為日結,吹一場球多少錢?那NBA呢?因為是兼職的,所以他們的工資都是日結,吹罰一場球,給一場球的薪資,一般為2000元左右。當一名CBA裁判,其實壓力還是很大的,畢竟是國內最受關注的體育聯賽之一,他們常常因為判罰的尺度不一飽受爭議。常規賽和季後賽,兩者比賽的「氣壓」不同,裁判的尺度也會有所改變,同時他們的薪資也不同,季後賽時會上調一些,大概在500-1000元之間。
無論是兼職裁判,還是全職裁判,他們都需要上繳一定的個稅,其實到手的薪資也不算很多。在私下裡,這些裁判都有各自穩定的工作,所以他們的心態大多是「吹一場是一場」。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誤判,中國籃球協會並沒有太多的處罰,有時只是禁賽幾場,最多也就是不再請他們吹罰CBA比賽。作為中國最高級別的籃球聯盟,很顯然這樣是很不健康的,中國籃協必須加快裁判職業化,統一吹罰標準,工資統一發放,這樣才有利於中國籃球的健康發展。
對比NBA,他們的裁判都為全職,想要登場吹罰NBA,必須通過考試。當然,這也跟NBA裁判的待遇有關,初入NBA就可以拿到9萬美元的年薪,正常退休之後還能領取退休養老金。從1997年開始,NBA正式開始聘用女裁判,這是一個很勇敢的決策,在大多人的意識裡,女生並不適合當裁判,尤其是籃球這類比較激烈的運動。事實證明,NBA當年的決策十分成功,女裁判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