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老片重映為何如此吃香?

2020-12-14 影視模範生

在如今的電影市場,有一個領域佔據著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位置。

那就是「老片重映」。

2018年的《龍貓》、2019年的《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都引起了較高的關注,以及不錯的票房。

為什麼這些古老的、大家早已看過一遍又一遍的片子,總能在電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老片重映」為何如此吃香?

全世界都欠了一張電影票

其實「老片重映」並不是這一兩年才興起的,早在2009年就已開先河。

1994年版《東邪西毒》,2009年重映終極版,收穫了2600萬的票房,在09年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之後陸陸續續也有一些老片子重映,《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甜蜜蜜》、《英雄本色》、《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等等。

在這些老片子重新上映中,大家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欠XX的一張電影票終於可以還上了」!

尤其是2017年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最終收穫了1.89億的票房,成為國產老片重映最高票房。

大家都知道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當年在公映的時候票房之慘澹,可周星馳的電影第一遍覺得一般,第二遍慢慢有感覺了,第三遍第四遍才悟出其中的真理,之後每看一遍都能稱一句「無法超越的經典啊」!

因此,在票房上,大家總覺得當初不懂事,是對不起周星馳的。

而周星馳的兩部《大話西遊》都有加長的噓頭,只不過「大聖娶親」還有一個宣傳,就是有老片未播放片段,加上「欠星爺這張電影票是時候還了」諸如此類的營銷,相比之下「大聖娶親」要比「月光寶盒」的票房高多了。

所以,欠星爺的這張電影票你還了沒?

另外,還有18年和19年宮崎駿的兩部動畫,也是欠老爺子電影票系列。

1988年4月16日《龍貓》在日本上映,這是吉卜力的一部裡程碑式作品,至今吉卜力的標誌都是龍貓。

2018年是《龍貓》上映30周年,高清重製版搬上了我們中國的大銀幕,瞬間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第一時間走進電影院重溫這份難得的純真。

《龍貓》最終的票房1.73億。

《千與千尋》則更加厲害了。

《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最終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至今穩坐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千與千尋》還同時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以及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這也是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的亞洲長片動畫。

2019年6月21日,《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憑藉著經久不衰的超高口碑,拿下了4.87億的票房。

有多少人去電影院補上了這張欠了宮崎駿18年的電影票?

又有多少人在電影裡看出了宮崎駿早就想告訴大家的一生?

包括之前4K修復版的《海上鋼琴師》,貢獻票房的同時,也是致敬經典。

當然了,也有人會覺得,誰都沒有欠誰的電影票,這不過是一場營銷而已。

不可否認。

營銷是其一,我們也確實在這些影片上映期間看到了千篇一律的類似文章。

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他們值得這張電影票。

只要是重映的老片,幾乎都是曾經的經典封神之作,看多少遍都不會覺得膩,並且不同的時間段拿出來欣賞總是會有不同的感受。

《大話西遊》失去之後才懂的珍惜這個道理你真的懂了嗎?

《龍貓》30年如一日的童真守護你真的能保持嗎?

《千與千尋》看過無數遍之後,你真的能過好這一生嗎?

《海上鋼琴師》1900的執著你真的釋懷了嗎?

經典之所以能稱之為經典。

那是因為他們經得起時間的打磨。

也許當你看了一千部以上的電影,就會覺得這世界上壓根兒沒有任何離奇的事情,但這些電影真正能看到你心裡去的,可能只有寥寥幾部。

所以它們是值得的,值得你再次抓住機會去感受,去欣賞。

這一張電影票,你真的不虧!

要麼賣情懷,要麼賣技術

不少人覺得「老片重映」就是賣情懷。

的確。

上面所提到的《大話西遊》、《龍貓》、《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這一類就屬於賣情懷,就算有的人不理解明明在網上都可以看的電影,為什麼還要花錢去看?

這一份感情,跟錢無關。

就好比《龍貓》和《千與千尋》,一個時隔30年,一個時隔18年,宮崎駿的這場冒險,我們等了好長時間,可即便過去再久,都是不負期待。

哪怕明知是賣情懷,還是會有許多人買帳。

「老片重映」賣情懷是基本,還有一種加持,賣技術,3D版本讓人無法抗拒

2012年轉3D重映的《鐵達尼號》再度震驚世人,狂瀾9.5億票房,成為了所有「老片重映」中的票房冠軍。

美到什麼程度?

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想伸手去觸摸!

2013年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也以3D版本回歸影院,即便再看劇情其實並不怎麼樣了,但是修復版的視覺效果令人震撼,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也算是一個圓夢吧。

1961年版本的《大鬧天宮》至今擁有著超高的評分,絕對的童年經典。2012年轉3D版重映收穫票房近5000萬,別看票房跟別的比起來不怎麼樣,這可是我們的「老古董」啊,也算是引起了一次「小爆炸」了!

還有一個「異類」《一代宗師》,2013年才上映,僅僅隔了兩年便重映,打的旗號是3D加長版,最後擼走了9700萬,這可能是一部最新的「老片」了吧。

雖然《一代宗師》有非常明顯圈錢的嫌疑,但還是有人買帳啊。

縱觀這些2D轉3D的老片,最後都收穫了不俗的成績,這就相當於在原本有情懷的基礎上,錦上添花。

「老片重映」還能持續賣座嗎?

要麼走心,要麼過硬,「老片重映」你總得要佔一樣。

但隨著「老片重映」的兩極化口碑越來越明顯,喜歡的人使勁兒追捧,反感的人為它打上圈錢的標籤。

大家也在思考,這份情懷究竟還能賣多久?

周星馳的《功夫》轉3D版是在2015年重映的,不過卻很意外的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票房只佔了原版的一個零頭,難道是星爺這張電影票不好使了嗎?

原來是因為大家發現《功夫》3D版在宣傳上照樣打著「還星爺一張電影票」的噓頭,但其實最後的分帳跟周星馳根本沒有一點關係,大家都覺得有一種被欺騙了的感覺。

2011年重映的《倩女幽魂》搞得張國榮的粉絲和重映策劃人之間烏煙瘴氣,粉絲覺得這是在消費哥哥,堅決抵制,最後雖是重映了,但效果很不理想。

由此可見「老片重映」的水分其實還是蠻大的,投資方看重的就是消費者會為情懷買帳的心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產老片,總是不敵進口老片,從《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泰塔尼克號》、《侏羅紀公園》等就可以看得出來,始終比我們的國產老片票房要好。

首先在視覺上有一定的震撼,其次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我們引進國外的好片子總是很少,就連視頻網站也不多,我們看國外的片子百分之八十靠找資源,這也給大家形成了一種只要有引進,一定要抓住機會的心態。

而且對於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選擇,3D又往往大於2D,也就不言而喻了。

「老片重映」想要持續賣座,光靠情懷還不夠,換湯不換藥的宣傳方式大家總有一天是會膩的。

80後、90後的情懷隨著時間的推移,始終還是抵不過00後、10後甚至今後的20後,等到了完全屬於他們的時代,又是另一種流行了。

所以,現在想要在「老片重映」上掀起一番波瀾,還是要下一些功夫的,至少真誠很重要。

相關焦點

  • 鐵達尼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半島記者 仲維莉誰也沒有想到,在如此豐盛的電影市場的今天,一部時隔21年的老電影重映居然在十幾天的時間就票房過億,力壓同檔所有影片。《海上鋼琴師》讓我們看到了經典重映影片的巨大市場,但同時也並不是每一部重製的影片觀眾都會買帳。
  • 電影味道—— 海上鋼琴師
    隨著3D電影技術的迅猛發展,在開發全新電影IP面臨著巨大風險的殘酷現實下,精明的電影投資方們很快就找到了另一條能夠取得巨大商業利益的路子——將當年經典或者是轟動一時的老電影進行修復和格式轉換重新搬上大熒幕
  • 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
    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時間:2019-10-25 22: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上鋼琴師定檔 《陳情令》番外電影曝光陣容 《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正式定檔11月15日在內地上映。
  • 《美麗人生》:又一部影史經典重映,票房口碑得到雙豐收
    影片曾拿下當年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並一舉奪得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大獎。當年票房也獲得了巨大成功,北美狂收了5756萬美元,全球爆發2.28億美元。該片豆瓣評分高達9.5分,目前上映6天票房突破3000萬,對於一部問世超過20年的老電影而言,已經是不錯的商業表現。
  • 影院復工,重映經典老片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電影院復工首要應該解決片源緊缺這一難題,而「 重映經典老片 」或許是電影院一個不錯的選擇>日本影院逐步復工,便有一些電影院將經典老片的重映作為重點。包括《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風之谷》《地海戰記》等四部作品從6月底開始在全國範圍進行重映,幾部經典動畫都取得不亞於新片的票房成績。可見對於對尚無好片源的電影院來說,重映經典老片確實是一條不錯的出路。畢竟經典老片,是經過歲月洗禮沉澱下來的「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 宮崎駿經典動畫《崖上的波妞》首登中國內地,老片重映只能販賣情懷?
    -  算上之前的《龍貓》和《千與千尋》,《崖上的波妞》已經是宮崎駿重映影片第三次登入內地。2019年《千與千尋》重映之後累計票房將近5億。  從嚴格意義上講,《龍貓》《千與千尋》《崖上的波妞》都是首次在內地公映,並不屬於「重映」的範疇,但從廣義來看,它們選擇在首映若干年後,在影片已積累了大量內地粉絲的基礎上上映,又無疑具有「重映」的屬性。
  • 《千與千尋》重映票房收4.88億,片方賺翻,宮崎駿不愧是賣座保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經典老片重映,並且都取得了大賣票房,最成功的莫過於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該片雖不是華語片,但它的影響力更勝國產片,它去年暑期登陸內地院線後輕鬆取得了大賣,宮崎駿真不愧是賣座保證。之前也有很多經典港片重映過,但在票房上還從未創下過如此轟動,當然這也跟放映的場次規模有關。
  • 《美麗人生》23年後重映:票房雖平淡 影迷卻為之沉醉
    《美麗人生》23年後重映:票房雖平淡 影迷卻為之沉醉 2020-01-07 11:11:45參與互動   義大利經典電影《美麗人生》23年後重映
  • 重映票房不輸好萊塢動畫大片,還是經典老片能打
    相信這部經典老片大家都看過,講述二戰時期一位猶太人在集中營用謊言為兒子營造了不一樣的「童話世界」,在喜劇的外殼下,是濃鬱到讓人無法釋懷的悲情。男主角對於妻兒的愛,妻子對於丈夫兒子的愛,兒子的天真浪漫,無時不刻感染著觀眾。這是2020年首部在內地上映的國外電影,同時上映的還有好萊塢動畫大片《變身特工》。
  • 《千與千尋》等宮崎駿老片日本重映連續三周霸榜
    上周開畫的新片實力也稍有增強,新開畫的本土片《我太受歡迎了該怎麼辦》和進口片《隱形人》都擠進周末前五位,不過三部重映的吉卜力經典動畫《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風之谷》仍然佔據排行榜前三的位置,而且均錄得極低的跌幅,反映出吉卜力在廣大國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新片中,只有《我太受歡迎了該怎麼辦》開畫周末突破5000萬日元。
  • 《星際穿越》破億,《哈利波特》破億,老片為啥如此吃香?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片票房不如人意,反倒是幾部重映的老片迸發了第二春。比如《星際穿越》,這部大神諾蘭的經典科幻神作,重映不到兩周,票房就狂轟破億,十分牛逼。但更牛逼的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以下簡稱《哈利波特1》),上映兩天就破億了。
  • 宮崎駿領銜日本批片回潮,《千與千尋》首映是否還了你的電影票?
    《龍貓》去年12月14日,與《海王》等大片同期上映之時,一句「欠宮崎駿30年的電影票能還上了」等情懷向宣發,出人意料地置換了1.74億票房,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宮崎駿動畫IP在國內的至高號召力。這一次,光線入局負責發行《千與千尋》,並主導了上述豪華配音班底,宣發主打「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電影,你可以選擇《千與千尋》」,其票房野心比《龍貓》來得更大。
  • 三個步驟完成「重映片」
    從《鐵達尼號3D》到《大話西遊》,再從《一代宗師3D》到《龍貓》,幾乎每年都有老片大規模重映,更何況以還有藝聯以及大大小小的主題影展。對觀眾來說,「老電影」重映為一種集體懷舊情緒找到了出口,對片方來說,則不啻為一種回收成本的渠道。那麼,具體到實操,重映一部電影需要完成哪幾個關鍵步驟呢?
  • 《戰狼2》《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老片復映,對影市不止於暖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首批片單都是「老片」,沒有興趣觀看。為影院復映準備的這些優質片單,真的是市場的「炮灰」嗎?其實並非如此,其一,這些片單本身確實是為影城陸續復工試運營準備的暖場片單;其二,雖然是「老片」,不代表這些影片復映沒有觀眾。 從春節開始,全國影城已經暫停營業50餘天。目前影城復工,首先面臨的就是片源問題。
  • 《龍貓》風評遠不及《千與千尋》,背後大有差距
    #發現美好時光# 宮崎駿的電影總是如此經典。他因此斬獲了奧斯卡大獎,收穫了大量的影迷。在宮崎駿的電影裡面,《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龍貓》等都是世人難以超越的。今天我們來談談《龍貓》與《千與千尋》。
  • 舊片復映漸成氣候,有的賺錢有的清冷,什麼樣的老電影值得再愛一回
    近幾年,舊片復映漸成氣候,《海上鋼琴師》《千與千尋》《紅高粱》等中外佳作紛紛重登大銀幕,但從市場反饋來看,並不是所有的經典舊片都能老樹發新芽。修復技術讓他們重生舊片重映的風潮始於2009年的武俠經典電影《東邪西毒》,在王家衛導演的光環和緬懷張國榮的情懷加持下,該片重映後獲得了3000多萬元票房,也讓當年那些苦惱「看不懂」該片的觀眾感慨,「現在終於看懂了。」此後,大批經典舊片都予以效仿,披上新衣重進電影院。
  • 《海上鋼琴師》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卻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7天票房收3679萬,影史佳作內地重映,因為有你,人生才如此美麗
    我們先談一下該片所獲得的獎項,1998年坎城電影節上,男主角羅伯託·貝尼尼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的殊榮,同時影片提名金棕櫚獎,1999年,影片送至奧斯卡,《美麗人生》獲得巔峰獎項:最佳外語片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