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3
《魔弦傳說》 70分
觀影時間:1月16日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魔弦傳說》是萊卡工作室的第四部動畫。該片在北美上映之後,據說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在IMDB上的評分為7.9分,直逼8.1分的《瘋狂動物城》。然而,就北美票房來看,《魔弦傳說》的收益卻不及萊卡的前三部作品,成為首映周末票房最低的萊卡電影。目前,該片在大陸的首日票房為675萬,上映6天票房2800萬,只能算差強人意。《魔弦傳說》最大的優點還是萊卡工作室製作精良的「定格動畫」,基本可以代表此類動畫的最高工藝水準,也獲得了2016年幾乎所有動畫獎項的提名。題材上也另闢蹊徑,首次嘗試東方題材,影片的創作者們為故事中的主角精心搭建了一個「微型的日式村落」,融合了日本的妖怪傳說和浮世繪風格的場景,各方面都取材自典型的日本元素。但是究其根本,依然只是一個視覺上的「東方」,故事情節樣式還是遵循了好萊塢的奇幻冒險類型路數。
視角 亞洲文化的殼,美國價值的芯
從萊卡之前的幾部片子《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盒子怪》來看,萊卡最擅長的還是用怪誕、恐怖的外殼來講一個充滿純真美好的故事,與迪士尼、皮克斯等其他好萊塢動畫電影相比,萊卡更像是動畫界的蒂姆·波頓,而這種獨特的風格也正是萊卡的成功所在。《魔弦傳說》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萊卡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男主角久保剛生下來就有一隻眼睛被祖父挖走了,久保的兩個姑姑戴著恐怖的面具,神志不清的媽媽和久保住在山洞裡,不停地警告久保「不要在晚上出門」。不得不說,影片在開篇吊足了觀眾胃口,恐怖中帶著活潑,活潑裡不乏神秘。故事發展中後段,已經能看出端倪,這還是一個讚揚家庭之愛的經典好萊塢故事——人的愛永遠是最偉大最具力量的,天神雖完美,但這完美是冷漠無情的。在影片的最後,久保用愛的力量讓自己「邪惡」的天神祖父化成了擁有眼睛的凡人。
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為「披著東方外殼的西方故事」,稍有不妥之處在於——時至今日,我們很難再簡單地用「東方」和「西方」去劃分文化上的價值觀,人們看世界的視角早已多元化複雜化。我們只能說,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歐美創作者們所理解的亞洲文化——這裡面關乎生與死、人性與神性、家庭與愛、我們從哪裡來等等宏大的母題。
主題 久保的眼睛也是我們的眼睛
近年來,這樣有著亞洲元素的歐美動畫電影比比皆是,如《花木蘭》、《功夫熊貓》等等。對中國(或者日本等亞洲觀眾)觀眾來說,由於創作者身份的特殊性,我們從影片中看到的亞洲文化其實是已經陌生化了的,這不再是我們平日裡所直接接觸到的亞洲文化,而是西方人眼中的亞洲文化。在這個含義上,這種文化上的錯位暗合了《魔弦傳說》中「眼睛」的意義。人類用眼睛看人,也用眼睛感知他人的靈魂,靈魂中的情感與價值判斷,也會通過「眼睛」傳達到我們的頭腦中。「眼睛」在這裡是一個中介,正如我們看電影,既是在通過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也是在通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一樣。在《魔弦傳說》這個故事中,主人公不斷講著故事,這和看故事的我們形成一種鏡像。媽媽給久保講故事,久保再給世人講故事。一些故事中的傳說成為現實,一些被隱瞞的故事改變了原有故事的面貌。
《魔弦傳說》所折射出的文化和哲學意義,要比故事主題有趣得多。影片在臺灣和香港分別被翻譯為《酷寶:魔弦傳說》和《捉妖敢死隊》,之前它還有一個更平易近人的名字叫《久保與二弦琴》,而我可能更想讓這部影片叫做《久保的眼睛》。
■ 導演談
黑澤明對我影響最大
《魔弦傳說》導演、萊卡公司CEO特拉維斯·奈特
Q:電影也建立在亞洲文化的基礎上,當時是怎樣構思這個故事的呢?
A: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聽媽媽給我講故事,最愛關於奇幻、冒險的題材,所以就確定了這個大方向,之後就往裡面填充內容,人物、角色性格等。另外我也很喜歡日本漫畫,我想將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集合在一起,例如幻想、定格動畫、武士故事與日本藝術都想凝聚於此。尤其從久保這個角色裡能看到我自己,他是一個藝術家、音樂家,也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他從小孩變成大人的過程與我的經歷很相似。
Q:製作電影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萊卡的動畫比較偏黑暗系,有沒有考慮過兒童的接受程度?
A:劇本環節就有不少挑戰,要保證故事是有意義的,建立鮮明的世界觀和主題;創造電影對我們挑戰很大,因為之前從來沒做過這麼大規模的電影,也為這個想像的世界設計了很多場景,例如冰天雪地、巨大的怪獸、水下的眼睛花園等,要將這些細節做到位非常複雜。至於黑暗系的畫風,我們並沒對孩子的智力和成熟做要求,這個電影是面向家庭的,融合了生命、歡樂、傷痛、黑暗與溫暖,孩子能處理和理解很多事情,目前看起來成效也不錯。
Q:電影中借鑑過哪些作品?有沒有對你影響很大的導演?
A:對我影響最大的導演應該是黑澤明,他是現代電影院的開啟者之一,他的調度、燈光、剪輯都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例如《七武士》給我很大的啟發。還有宮崎駿,他對電影的感知度是值得深究的。張藝謀的《英雄》我也看過很多遍,學會怎麼把東方元素用得行雲流水,也給我不少潛移默化的影響。
Q:電影裡布景數量很多,風格區別也很大,這個是定格動畫中少有的,那麼哪個場景花的時間最多?
A:有人說《魔弦傳說》像一部公路電影,每到一個地方都是新的場景,做定格動畫肯定是希望能循環使用大環境布景,但電影最後才回到了開場的地方。雪地、海灘滿是落葉的難度都很大。最麻煩的是久保幻境中的摺紙世界,那個場景都是摺紙做的,我們用了微縮模型、數字模型、實物人偶和CG渲染……總之你能想到的技術都派上用場了。
Q:影片講述的故事裡有很多經典魔幻電影的種子,有哪些同類經典的作品給了你靈感?
A:奇幻類作品確實有一些套路可以借鑑,從《哈利·波特》到《魔戒》,甚至《星球大戰》都遵循了套路。我不想讓劇情太常規,因此設置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轉折,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魔弦傳說》裡的反派月亮王在設計時候藏了《星戰》的彩蛋。
撰文:曲冒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