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利用很多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東西進行創作,她收集到的首飾、紐扣、玩具等等,都可以作為她創作的工具,並創作出惟妙惟肖的畫作,絲毫不遜色於色彩豐富的顏料。
Jane perkins ,英國藝術家,她的作品非常特別,畫作具有很強震撼力,製作材料全部是在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塑料、玩具、珠子、紐扣、貝殼等等。
Jane perkins 曾經是一位全職媽媽,2005年,熱愛藝術的她開始摸索創作繪畫這條道路。
為了創作,她常常去回收站收集大大小小的紐扣、珠子、塑料、按鈕等各種廢棄品,將各種廢棄材料加工過後,成為一幅幅經典名畫作品。
像Jane Perkins自己所說的一樣,她的工作室每天凌亂地就好像被炸彈襲擊過一樣,當你走進Jane Perkins的工作室,你一定會大吃一驚。
這些創作用的材料是那樣豐富,卻都是從各處收集起來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物品。這些有的是Jane Perkins自己的搜集,有的是很多欣賞她作品的粉絲郵寄給她的,在她眼裡這些都是創作的珍寶。
色彩、質感、肌理、排練、重複、韻律……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小物品,最終匯聚在了一起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命力。
她的作品顏色看似很鮮豔,其實她並沒有添加任何顏色,全部都是純顏色材料來創作的,各種密密麻麻破碎的材料,創作出一幅幅精美名畫,很讓人賞心悅目。
受印象派畫家的影響,她的作品偏向抽象風格,她常常在人物頭像添加一些元素進行藝術創作,各種材料鑲嵌,從而使畫作更加新鮮、有創意。
2009年在大不列顛舉行個人藝術展覽,此次展覽,英國女皇授予她 「 人民選擇獎」,她的創作風格在藝術界引起了轟動,藝術家和藝術結構也紛紛找上門,並高額收買三萬多元一幅「 垃圾畫」。
一幅幅精美作品從「垃圾「轉變為「名畫「,而且還能賣這麼高額的作品,你也想試試嗎?
本文轉自:藝術者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原標題:《環保|讓各種廢棄材料變身經典名畫,這位寶媽是如何做到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