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年賺18億,八成靠助貸

2021-01-09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投中網,作者忙糖;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監管趨嚴,洗牌急劇,合規當先,互金企業的助貸時代正式來臨。

P2P爆雷潮不斷,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備受打擊的今天,以助貸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360金融卻在三年不到的時間內實現上市,業績屢屢走高。

4月26日,360金融發布了2018年年報,也是其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報。

從360金融的這首份年報,月半財經看出了一個助貸轉型的樣本:助貸貢獻八成收入,七成以上資金來自銀行合作。

淨利潤18億:助貸收入佔總收入八成

360金融於2018年12月中旬赴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上市當天發行價為16.5美元。

360金融最新發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360金融淨收入為人民幣44.5億元,較2017年增長464%,淨利潤為人民幣11.9億元,較2017年增長624%。在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淨利潤為人民幣18億元,較2017年增長992%。

另外,360 金融第一大股東周鴻禕持股比例由完成IPO發售後的13.8%增至14.4%,所佔投票比例仍為76.3%。第二大股東為身為360金融CEO的徐軍,持股比例為4.7%。

360 金融年報指出,公司淨收入在2018年大幅增長,主要是平臺貸款發放量的增長導致的。2018年全年,360金融撮合貸款總額959.8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210%。因「助貸」業務而產生的撮合服務費收入,是360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

(圖:360金融淨收入構成 )

根據360金融方面對月半財經的回應,上圖表格中的前兩項,即來自貸款撮合服務費的收入和來自貸後服務的收入,均屬助貸收入。根據淨收入構成,來自助貸的收入2017年佔總收入的82.2%,2018年佔總收入86.9%。

年報指出,360金融一直在嘗試轉向擔保公司模式,採用新的支付模式,並確保所有產品的年化利率均低於36%。從「141號文」到「56號文」,監管對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政策逐漸收緊。上述措施也是為了確保符合監管規定所做出的調整之一。

年報指出,不能確認平臺已有的在線消費金融產品中是否有已被認定為現金貸款產品的。由於相關法規的解釋和適用範圍尚不明確,無法保證監管部門始終與平臺持相同觀點。鑑於在線消費金融行業的詳細規定和指導尚未公布,平臺無法確定現有的做法不會被視為違反任何現有或未來的法律法規或規則。

業績增長:主要靠用戶年輕化和粘性

360 金融年報指出,業務的增長主要受到借款人數量擴張的推動。

目前,360金融已批准信用額度的用戶數量從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330萬人增長到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約1250萬人,同比增長約280%。

從成立到2018年12月31日,平臺累計為830萬借款人提供了超過1,274億元人民幣的貸款。2018年的平均單筆提款金額為人民幣3,992元(580.6美元)。預計未來的增長將繼續取決於吸引新用戶加入平臺的能力。

此外,360金融認為,現有借款人的重複借款貢獻對平臺未來的增長至關重要。

由於平臺為用戶提供循環信用額度,可以使用重複借款人的貢獻來監控用戶粘性和忠誠度。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時間內,360金融的重複借款人貢獻為62.7%。

360金融的借款人群偏向於年輕化。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臺共有1250萬用戶獲批信用額度,其中大多數人持有信用卡,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

增加24%利率貸款,開拓近優借款人

360金融從2016年第三季度起開展在線消費金融業務。截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未償還貸款的M3 +拖欠率為0.92%。從下表可以看出,整體逾期超過90天(M3+)的貸款拖欠率自2017年至2018年略有上升。

(來源:360金融財報 製圖:投中網)

年報指出,貸款拖欠率上升主要是由於平臺開始探索「近優借款人」的部分,並增加年化利率超過24%的貸款。

「近優借款人」是指風險等級僅次於「優質借款人」的借款人類別。通常,在線借貸平臺上的借款客戶包括了從高風險(high risk),次級(sub prime),近優(near prime)以及優質(prime)等不同風險等級的借款人, 對應了從從高到低的年化借款利息。

至於年化利率超過24%的未償還貸款餘額,則由2017年12月31日的未償還貸款餘額的43.5%增加至2018年12月31日的71.0%。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0金融年化利率超過24%的未償還貸款餘額為人民幣306億元(45億美元)。

資金方構成:七成以上來自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年底,360金融撮合的貸款中有74.7%來自金融機構,且在機構資金來源中,全國性銀行同比2017年有所提高,其中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股、中國民生銀行等。年報指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由區域銀行提供的貸款餘額為人民幣251億元(37億美元),佔平臺貸款總餘額的58.2%。

前不久,360金融金融資源中心總經理嚴鈺蓉曾公開指出,「相對於其他資金來源而言,金融機構的資金是比較便宜的資金來源,這足以支撐平臺用比較低的客戶端定價經營這樣一個業務時仍然有一定的利潤或者是一定的收入。」

嚴鈺蓉表示,目前360金融的機構資金來源佔比中,59.59%來自城商行,22.22%來自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信託,19.19%來自全國性銀行。

業務轉助貸、資金端對銀行、24%-36%合規利率,即便在監管如此之嚴的背景下,360金融依然做出來18億美金的淨利潤。

無疑,在監管趨嚴,行業肅殺的背景下,360金融是一個值得行業關注的轉型樣本。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助貸機構」是啥意思?今天正經科普下
    而聯合放貸就有點複雜了,就是由助貸方(中介)和資金方(放貸機構)一起出錢,收入和風險呢,按雙方的出資比例以及其他約定來獲取和承擔。 今年以來,一些網貸的頭部平臺,都宣布將大力發展助貸業務;還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都開始相繼發力助貸業務。 看來這個助貸業務,是真的火啊。
  • 小貸公司協會會長王非:小貸公司股東要明白「賺快錢」不如「細水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以來,諸多政策的密集出臺,給小貸公司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也考驗著小貸公司的應對實力。」11月18日,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黨委書記、會長王非在2020普惠金融論壇致辭時表示。王非表示,一方面這很好地迎合了當前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發展趨勢,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信用卡中心等機構的道德壓力,小貸公司股東的投資意願和經營者的盈利信心都發生了動搖。
  • 20萬人每年砸入2萬,把這家公司送上市,這家公司靠的是什麼?
    這就是這家公司——泡泡瑪特想出的新玩法。也就是盲盒玩法。首先看看這家公司有多賺錢?它靠賣盲盒半年營收8個億。這還不是最讓人吃驚的,最讓人驚嘆的是它超高的毛利率,2019年其毛利率高達71.3%。我們都知道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我們由此可以算出其成本只佔收入的1/3不到。
  • 日本卡通公司,竟成了微信死對頭!靠表情包年賺30億,騰訊都佩服
    截至2018年, WhatsApp月活用戶15億,Facebook Messager月活用戶13億,微信月活用戶是10億。歐美人更喜歡用WhatsApp和Facebook,用微信的基本都是華人。但在日本、韓國、泰國、印尼、中國臺灣,有一款通訊軟體也完勝「微信」,它就是Line。Line有點「奇葩」,說它是通訊公司,倒不如說它是一家卡通公司。
  • 要想致富先「賣萌」,日本這家公司靠賣表情包賺了582億
    2016年,LINE在美國IPO(第一次公開募股)的發行價為32.84美元,市值達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2億元)。不能說582億元都歸功於表情包,但表情包在LINE中的確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LINE是韓國網際網路集團NHN的日本子公司NHNJapan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體,由於用法相同,也被稱為日本版微信。
  • 缺芯少魂的宿命:從「無地產不科技」到「無小貸不網際網路」
    11月份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舉辦的線上會議中揭開了螞蟻集團掙錢的秘密,目前螞蟻金服公司100億的利潤,45億利潤來自於重慶那兩個小貸公司。強監管,也遏制不住造富的衝動。這個衝動背後的邏輯是,缺乏核心技術,只能靠流量優勢來賺快錢,走向追逐一個又一個風口,而無法沉下來專注技術研究的惡性循環。
  • 這家公司股價10連板!7000萬提前埋伏 暴賺1億?
    (原標題:這家公司股價「10連板」!7000萬資金提前埋伏,暴賺1個億?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大豪科技,通過跨界「喝酒」搖身一變,成了「白酒+食品飲料」的雙料消費股。得益於紅星二鍋頭「曲線借殼」,大豪科技股價近期漲勢如虹!
  • 黃奇帆:螞蟻金服45億利潤來自兩個小貸公司
    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舉辦的線上會議中表示,目前螞蟻金服公司100億的利潤,45億利潤來自於重慶那兩個小貸公司。他認為金融科技主體服務對象是中小微企業,不能因為P2P的問題,就否定了金融科技。
  • 小贏科技成少勇:網際網路貸款新規提升助貸行業信心,金融科技將會...
    來源:時刻頭條(原標題:小贏科技成少勇:網際網路貸款新規提升助貸行業信心,金融科技將會迎來大發展)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助貸行業正式獲監管正名,進入黃金髮展期暫行辦法的出臺,讓助貸業務獲得監管認可,進入合規發展通道,同時政策也允許圍繞線上貸款業務的其他機構,比如:大數據、風控建模、智能風控等公司,在暫行辦法條款約束之下健康地發展。
  • 快手一哥4億投了這家公司:兩天市值漲10億
    今年30歲的辛有志,早年憑藉著在日本做代購起家,如今成為電商直播界的標誌性人物,網傳2019年靠著直播賣貨賺了20億。伴隨著這筆巨額投資,他與網紅妻子初瑞雪的商業版圖開始浮出水面。談及此次投資,起步股份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解釋:辛選自2018年啟動直播電商業務以來,旗下入駐主播數千名,累計粉絲數突破4億,2019年辛選成交額逾150億。「我們正是看中了辛巴及其合伙人在電商直播、供應鏈建設等方面的專業化能力,能夠加速公司新零售產業布局。」接下來,其公司也將大力推進電商渠道的發展。
  • 靠「賺女人錢」成行業第一,估值從0到260億隻用4年,00後最愛
    現實生活中,女人的錢比男人要好賺多了,感性的女人為了讓自己變好看,很願意一擲千金。對於女人們來說,「變美」是需要花錢的,洗一次臉就相當於是洗掉了很多「人民幣」了。甚至有很多女人覺得,自己不買衣服和化妝品,人生就失去了意義……正是因為女人們有這樣的想法,讓很多美妝品牌迅速崛起,每年靠著「賺女人錢」就盆滿缽滿了。
  • 助貸監管大年,「分潤模式」已全面勝出
    而這給「助貸行業」劃了一條界,因為市面上有條件的助貸公司並不多,在準入門檻上有了明確的標準。其次,在助貸業務的模式上,《網際網路貸款管理辦法》明確禁止合作助貸機構的直接和變相兜底承諾。但相應地,手握銀行和消金公司牌照的頭部助貸平臺仍可以適應「4倍LPR」所帶來的利潤壓減的變化,一來高質量金融牌照能夠獲得相對廉價的出藉資金,二來頭部平臺較強的金融科技實力也能夠減少實際承擔的風險損失。總結而言,隨著《規定》的發布,之前助貸中沒有被禁止的反兜底模式將宣告終結,而參與到聯合貸款模式中的助貸機構數量也將大幅減少,助貸行業的馬太效應更為明顯。
  • 中國現金貸「大結局」:八成頭部玩家已消亡
    (註:本文所指現金貸,主要為非持牌金融機構的民間系現金貸產品)確實,自從2017年「141」號文以來,三年多的時間裡,現金貸行業可謂是經歷了各個鏈條的全線狙擊,不少曾經的頭部大佬已經在行業裡銷聲匿跡,成為歷史。
  • 錢包生活辭退兩千員工拒不賠償,旗下小貸業務全部暫停
    然而迫於壞帳壓力,奧馬電器在2019年大幅裁掉相關小貸和助貸業務,錢包生活首當其衝。財報顯示,金融板塊業務產生的壞帳使奧馬電器在2018年嚴重虧損。奧馬電器的助貸業務、車貸業務等在2017年為奧馬電器帶來1.3億淨利潤,2018年則出現9.47億的虧損。在2019年半年報中,錢包生活欠款4655萬元,並發出虧損嚴重、收回存在風險的提示。
  • 「流氓」網際網路公司之最:放貸四百億,狂騙2.6億用戶依舊不倒
    而2345卻偏偏"逆風飛翔"不斷轉型,並不是因為其服務質量或者網站的優化能力強,而恰恰是因為它的"流氓"行為,狂騙2.6億用戶。並且還一躍轉型為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還能多年成為我國網際網路的百強企業,並且如今依舊屹立不倒,筆者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家"魔幻"的"流氓"公司。1.
  • 人人貸兩年花掉研發費用8.8億
    出借人可以自願申請打折出售資產,申請轉讓的資產會由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承接,轉讓成功後不可撤銷。人人貸方面表示,當前人人貸將收斂新業務,把所有精力放在催收上。人人貸已經在很多地方跑通了訴前調解、批量立案、批量訴訟、批量執行的全鏈條,明年就能看到成效。不管是打折還是催債,均呈現出一種現象那就是平臺沒有兌付的能力。
  • 重磅新規:助貸大洗牌!
    其中對助貸行業影響可謂顛覆性! 金融歸金融,技術歸技術,助貸機構如果只是純粹提供技術支持和獲客場景和客戶畫像,不存儲個人信用信息,那麼就不屬於徵信服務範疇,仍然可以繼續現在的助貸模式。
  • 鞋匠之子成新疆首富!賣推土機起家,身家270億,名下僅一公司
    孫廣信是在「將軍夢碎」後,靠著幫別人賣推土機賺到的第一桶金。此後,孫廣信還在開飯店時因得到石油貿易的消息,迅速滾大自己的資本雪球,並在殺入房地產業務後終成新疆首富。市界查詢天眼查APP發現,孫廣信名下仍在營業的只有一家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送一單外賣賺4毛5,你在美團付的配送費,在幫這家公司上市?
    沒錯,這家公司堪稱國內最大的外賣包工頭。同時,趣活也在給滴滴提供網約車司機,為摩拜提供經共享單車調配員,還為一些公司提供保潔人員。試想一下,外賣行業發展了多少年,我們靠外賣配送費就能養活一家公司,還把它送去了美股,目前市值5.39億美元,折合37億人民幣。這也算是中國奇觀了。
  • 這家企業僅靠提供商標,空手套白狼半年賺50億
    事實上這些年來,大家都被「騙了」,這家成立了二十三年的老品牌,如今已經沒了生產線,消費者買到的全部是貼牌產品。貼牌產品就是指的就是一家不知名的廠商生產產品,然後掛上知名企業的品牌。如今,南極人正在靠著「品牌授權」,賺取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