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商興起之後,大家發現以往價格高昂的大品牌價格也親民了不少,也因此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優選品牌,一旦有需求,就回購老品牌產品。不過近來消費者們頻頻發現,這一家老品牌的產品,不同時間段購買的時候,這發回來的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別可大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事實上這些年來,大家都被「騙了」,這家成立了二十三年的老品牌,如今已經沒了生產線,消費者買到的全部是貼牌產品。貼牌產品就是指的就是一家不知名的廠商生產產品,然後掛上知名企業的品牌。如今,南極人正在靠著「品牌授權」,賺取巨額利潤。
南極人這一品牌是靠做保暖內衣發家的,1997年,其創始人張玉祥首度推出了保暖內衣,成為了我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並以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詞,成為了70後、80後家喻戶曉的大品牌。
當時南極人的產品貼合了人們的實際需求,還做出了創新實用美觀的產品,由此得到了市場歡迎。不過盛極一時後,國內的保暖內衣行業興起,許多競爭品牌紛紛崛起,以價格戰的模式使得南極人無力支撐再創新。因此整個行業的產品單一、款式老舊、供應鏈也過剩。2008年時,南極人提出了NGTT的轉型理念。
NGTT其實就是一種非法人化的集團,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將推出兩種最賺錢的業務,一種是品牌服務費,另一種是標牌服務費,以此將供應商、經銷商和平臺商緊密聯合起來。
結合來看就是,上遊供應商給南極人品牌授權的費用,獲得品牌服務,不僅如此,標牌使用費更是大賺特賺,經銷商每一件商品,都需要購買南極人的商標標牌,而標牌的價格,還是隨著銷量起伏變化的。
據了解,標牌使用費普遍在出廠價的8%-15%,有些只有幾毛錢,但是隨著近兩年網絡平臺上的經銷商增加,銷量暴增情況下,南極人的利潤一路水漲船高 ,市值連番上漲。
根據南極電商公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南極電商的供應商達到了500家,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總數超5800家。
供應商即便是生產相同的產品,也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質量不一,在有500家供應商的背景下,南極人的品控自然額跟不上,消費者很容易買到並不怎麼樣的商品,也可能買到心儀的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兩條路徑賺到的錢,毛利率均達到了90%以上。品牌授權的毛利率為93.36%,經銷商品牌授權的毛利率更是達到了94.85%,這可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
而且更為果決的是,南極電商早在2008年提出NGTT轉型理念時,就砍掉了自己的生產鏈。
因此現在消費者買到的產品,並非南極人生產的優質產品,而是靠貼牌冠上南極人標籤的「廠貨」。
可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南極電商股市倒是表現不俗,從3月26日至7月2日股市收盤止,股價報收21.77元,漲幅達到102%。按張玉祥夫婦持有的南極電商29.42%股份來算,二人身家已達157.24億。
2020年2月26日,南極人創始人張玉祥夫婦以100億元的財富,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000位,半年不到時候狂賺50多億,而他們獲得巨大財富的時候,付出的不過是運營成本和一個知名商標,這一招空手套白狼確實高明,不過能持續多久,就難說了。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