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叔有意思 樓市相對論
這屆打工人太難了!上學的時候遇上ofo,有點小錢遇上p2p,現在遇上蛋殼。
哪怕是樂視,還有白衣騎士救一輪拖延時間,還有創始人下周回國的梗。
蛋殼這家公司已經社會性死亡,創始人在倒閉之前就已經抓進去了。
在北京距離近的中小企業債主,早早都到東城區的蛋殼總部排隊討債了。
維權者聚集在蛋殼公寓總部樓下(來源:財經)
今年1月,蛋殼在美國上市,其開盤價為13.5美元。如今其股價僅為1.44美元。10個月裡,蛋殼股價跌幅近90%。雖說昨天半夜股價回升到2.17美元,但房叔看來也只是迴光返照。
作為長租公寓體系的第二大公司,怎麼說不行就不行了呢?
因為從裡到外被掏空了啊!
房叔今天來說說蛋殼的危機!
1
蛋殼危機的原因?
大家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疫情。長租公寓本身是靠著長收短租,低收高租的模式生存的,但有個前提是房子一直有人租,房租一直上漲,這樣成本才包得住。
受疫情的黑天鵝影響,高收低租,又租不出去,資金鍊必然緊張。
房叔再說幾個內部人士才知道的細節。
一方面是,蛋殼被內部人掏空了。
據透露,蛋殼的空置率一直控制得不錯,房子的毛利很高,所以能從幾千家長租公寓裡殺出來,成為行業頭部。2018年以前,是蛋殼的上升期,但隨後拿了5億美元的風投,質量急轉直下。
蛋殼裝修分為蛋殼1.0、蛋殼2.0、蛋殼3.0和蛋仔,裝修預算大致差不多,但是質量一直在下降。
到了2019年下半年,後裝修的房子不配擁有高溢價,出現了大批空置。
原先靠質量的路數不行了,只好搞營銷,各種立減返現。但價格下降的同時,毛利也降低了。
至於質量是怎麼掉下來的?
這就是房地產行業的慣用套路了——層層外包。
蛋殼的內部運營成本很高,主要大頭是裝修費用的返點和外包。
舉個例子,一套89平的三房,預算裝修成本是6萬,但實際到工長手裡只有1.5萬,供應商拿2萬,還有2.5萬就被管理層通過層層外包、返點洗白。
外包和高層的返利多得一比,而底層幹活的人都是苦哈哈。
如今高層套現走人了,公司已經被內部蛀蟲挖空,真正幹活的人恐怕連那1.5萬的辛苦錢都拿不到。
另一方面,蛋殼的獲客成本也很高,高層決策也有問題。
蛋殼太依賴58端的獲客,一個獲客成本在20元左右,而獲客多少才能成交呢?60個。
電銷團隊管家籤約的獲客成本大約為1200元,這就更降低了毛利率。
有老員工從2017年就建議打造自己的app,組建自營銷售團隊,逐漸降低獲客成本。
但當時高層被風投衝昏了頭腦,提出100萬間計劃,依然大量使用58,畢竟那時候不差錢。
真正開始做app已經是2019年了,據說除了南京以外,其他城市都做得不行。
一群習慣了飯來張口的人,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找食。
2
前CEO套走國資6個億
再來說說蛋殼創始人的爛攤子。
大家看過6月的新聞,CEO高靖被帶走了,蛋殼立即撇清關係,找了新的CEO,還說這事不會影響經營。
經過這半年的教訓,各位至少明白一件事:公關的嘴,騙人的鬼!
高靖的所作所為怎麼可能和蛋殼沒關係?他這個CEO的關鍵工作是拉投資、找錢的。此人是畫餅高手,空手套白狼,套走國資6個億!
據知情人士稱,蛋殼公寓的計劃是,在崑山花橋成立一個規模達80億元的長租公寓股權投資基金,初期資金規模不低於30億元,計劃中的出資方包括蛋殼公寓(6.25億元)、崑山銀橋(6億元)、安徽某國資(15億-18億元)。
當崑山銀橋6億資金到位後,當地國資發現,蛋殼公寓此前宣傳的安徽國資也不見了蹤影。
也就是說,蛋殼以聯合設立基金的名義,忽悠崑山銀橋打了6個億過來,其中的5.5億轉了一圈回到了蛋殼的北京帳戶裡。設立的基金成了擺設,這招空手套白狼,妙啊!
但是有人會問,為啥還剩5000萬沒轉走呢?
這5000萬是蛋殼留給自己關聯公司的基金管理費!
在蛋殼和國資成立的這筆基金中,一共有3個合伙人:
紫梧桐的法定代表人是CEO高靖本人,出資100萬;
蕪湖泓森基金的法定代表人是丁盛,此人是蛋殼的員工,出資100萬;
月梧桐就是上文說,蛋殼和國資注資成立基金的那個公司,一共注資12.25億。
崑山泓森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合夥協議文件
在這個合夥架構中,收取基金管理費的都是蛋殼自己人,崑山國資沒有席位。
而且蛋殼還規定了高於市場標準的2%的基金管理費,即每年2450萬的費用。剩下來的5000萬可以付兩年。
資本金都被轉走了,還要薅管理費,不愧是你,真有你的!
其實,這6億如果能用在蛋殼經營上,或許就能解燃眉之急。
但出了這種事,找錢負責人高靖一時半會出不來了。
一方面,6億資金亟待歸還國資,而另一方面,陸續收房裝修的欠款窟窿還在擴大。
3
自如安全嗎?
有人問,為啥現在蛋殼不行了,自如還沒事呢?
因為蛋殼沒有貝殼硬?
單看背後爸爸的實力,貝殼也靠不住了。今年自如已經獨立運營了,法律上早已切割。如果自如暴雷,貝殼不一定給它背書。
依照目前形勢看,蛋殼大概率就倒閉了。競爭對手倒下,對自如算是重大利好。
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蛋殼說明了中介模式的長租是有很大隱患的。
從目前市場反映的情況看,自如也有自己的維權事件爆出。
北京的租客反映,自己被自如趕出來了,因為這間三室只有他一個人住。
那這個三室為什麼要空出來呢?
叔猜測,不會是房東不同意降租,解約了吧?
事實上,從今年年中開始,自如已經以疫情為緣由多次要求房東降租了。
表面上是打著共渡難關的旗號,實際是疫情抬升了空置率,中介利潤空間受損,才壓榨房東。
更惡劣的是,自如也並沒有給租客們降房租。部分租客表示,甚至還漲了。
這幾天又有房東反映,降租幅度達到了30%-50%,有降租這些錢,找個租戶直租不香嗎?
但解約之後,房東又面臨裝修金賠償,像上文中的張先生,自如給他兩萬違約金,他還得賠自如四萬裝修金,等於倒賠兩萬。
然而,裝修其實根本花不了四萬,原因和蛋殼一樣,層層外包,都被內部人分掉了。
在中介面前,房東和租客都是弱勢群體。
房叔認為,兩頭吃的中介市場亂象難解,註定不是長久之計。
4
長租公寓不能依賴租金貸
房叔再延展一步,聊聊長租公寓這個行業。
總的來說,房叔並不看好這種長租模式。
打著長租公寓的幌子,實際上是騙租客貸款,提前拿到一年的現金流,去購置更多的房源,再騙更多的現金流。
現在監管壓力、疫情壓力、市場輿論壓力一塊來,只好捲款跑路了。
這不就是龐氏騙局嘛。
國家的監管已經逐步加強,所謂長租公寓的監管紅利期已經過了,融資越來越難。
其一,租金貸比例不得超過30%,蛋殼嚴重超標。
蛋殼嚴重依賴租金貸(來源:華夏時報)
其二,蛋殼這種離散型長租公寓不持有物業,無法做抵押貸款,此前自如、蛋殼以應收租金為底層資產,進行了一波ABS融資操作。
但是近兩年,國家重點支持不動產物業作為擔保的融資,這條路也基本堵死了。
其三,杭州等地還要求長租公寓繳納30%的風險防控金,中介模式的長租面臨更大的現金流壓力。
而已經找銀行借的錢也不能不還。
蛋殼的租金貸是微眾銀行發的,蛋殼出事之後,微眾銀行第一時間發布了公告,貌似體貼地宣布,至少在2021年3月31號之前,徵信不會受影響。
而潛臺詞是:我允許你晚點還錢,但沒說不還。
經過這一波洗牌,剩下的可以信賴的長租公寓就是開發商自營的少數幾家了。
但目前項目稀少,還不能覆蓋全部的租房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