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簡介

2021-01-08 濟寧新聞網

1.張濤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山東省美協主席團委員

《孔子周遊列國》367cm×144cm

《孔子周遊列國》表現了孔子從55歲到68歲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從魯國開始出發,歷經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然後原路返回魯國的情景。作者用擅長的中國傳統繪畫線描的形式,用線流暢自由,注重輕重虛實的變化,線質富於韻律感和裝飾美,具有濃厚的抒情意味和鮮明的時代感,表現出孔子及其弟子們為復禮興邦,不辭辛勞週遊諸國艱辛場景。

2.李君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文聯副主席 山東省國畫院副院長 《湖韻新姿》 248cm×186cm

《湖韻新姿》以太白湖新區為表現題材,歷史上李白,杜甫都曾客居於此,今天太白湖區已是濟寧市"行政商務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閒度假勝地"。作品以傳統水墨為表現形式,畫面意境清新,筆墨抒情,樸茂恬靜,並吸收了西洋畫的光、色處理方法,增強了國畫的時代感、表現力及藝術美感。展現出太白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互相映襯,「天人合一」的氣象。

3.褚濱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黨支部書記  《鐵道遊擊隊》 300cm×500cm

作品結合傳統水墨畫表現特徵,以特定時代為背景,描繪了發生在津浦鐵路及微山湖畔軍民浴血奮戰、抗擊侵略者的歷史事實。這幅巨型國畫,注重大場景創作,突出畫面的「氣韻生動」,表現出「生命的節拍」或「有節拍的生命」的視覺形象,一幅畫中各形式要素間有機聯繫,構成「一氣貫穿」「渾然天成」的感覺。畫面中通過對一群普通工人、農民在黨的領導下逐漸覺悟並成長為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配以雲蒸霞蔚,風雲動蕩的背景,佐以火車,鐵軌,煤礦等背景,真實而藝術的再現了《鐵道遊擊隊》光輝的歷史。

4.鄭志群  孔孟書畫院院長 趙平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王德亮 孔孟書畫院副院長 李淑琴  孔孟書畫院專職畫家  靳曉芳 孔孟書畫院專職畫家 豐偉 孔孟書畫院專職畫家 劉培露 孔孟書畫院專職畫家 楊海陽 孔孟書畫院專職畫家   《林則徐與總督衙門》  366cm×144cm

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林則徐在濟寧期間不僅治理運河,還清正廉明,大膽整頓吏治,事必躬親,河道總督任期,使整個河務風氣大變,為濟寧歷史所銘記。本創作緊緊圍繞主題,整體畫面效果上追求場面宏大、波瀾壯闊的情景場面,採用疊加形式處理,讓衙門和勞工真實而又藏在畫面的幻影之中,以國畫藝術創作的形式進行融合表現。在技法上熔點染、雙勾、淡彩、沒骨,採用中西結合,讓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寫實),讓觀眾更容易貼近情節,走進歷史。

5.國建庭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微山湖上秘密交通線》180cm×180cm

該作品主要描繪了1942年7月護送劉少奇過微山湖時的場景畫面。劉少奇同志在地方武裝隊伍和隨從人員的陪同下,住在劉欽田夫婦的大船上,麻燈下和同志們共用晚餐,親切交談,傾聽群眾反映、了解湖上生活和對敵鬥爭的情況。創作上採用寫實的手法,人物注重寫實,表情生動,傳達精神;所畫背景花鳥山水,簡練明快,富有生氣,更好的突出畫面主體。

6.張繼華 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九仙槐花開》248cm×129cm

九仙山在曲阜東北30公裡處。傳說是古代九個仙女趁王母娘娘大宴群仙醉後偷偷下凡,迷戀人間美景化為九個仙峰常立人間而得名,六月九仙山槐花滿山,清新雅致、生機勃發。創作上注重作品的意境美,強調寫意,追求氣韻生動。作品結構是開放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筆法、墨法、章法及色彩均有所創新,同時強調了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節奏美、旋律美。

7.李君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文聯副主席 山東省國畫院副院長  趙藝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大哉孔子 巍巍聖境》560cm×190cm

作品主題鮮明,寓意深廣,繼古納今。以中國畫的筆墨技巧,壁畫、雕塑的肌理技法充實畫面筆墨和質感,既繼承傳統精神,又有時代新意。表現手法的豐富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動性兩相依存,主題突出,個性鮮明,時代感強。

8.張濤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山東省美協主席團委員 張繼華 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 濟寧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尼山聖境》663cm×264cm

作品以尼山、孔子湖、松柏、孔子大學堂、孔子書院等為表現元素,尼山為依靠支撐、孔子湖寓意通達,黃色調代表豐實,孔子像寓意東方智慧、松柏寓意古遠、孔子大學堂寓意儒家文化的廣博,表現手法上通過對比、渲染和節奏的變化,精細刻畫自然界的聲色動靜。通過對尼山的表現,給觀者呈現「雍容大度、綿延不息、澄懷味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表達高山仰止,東方智慧從這開啟,輻射世界。

9. 張寶松 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專職畫家   賈秋紅 鄭州市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大禹治水》288cm×180cm

大禹,名文命,黃帝後裔,與父鯀受帝之令治理黃水,他汲取了父鯀治水改堵為疏科學方法,展示了自己與人民之智慧,同甘共苦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與洪災殊死搏鬥,終成治水大業。創作語言上借鑑了壁畫的形式,體現出浪漫而宏大的場景。

10.李君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文聯副主席 山東省國畫院副院長   孫 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湯方偉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孤雲草堂》  900cm×200cm

石門草堂。即曲阜石門山孤雲草堂,是孔尚任隱居讀書著述之處。昔人讀書之屋建於涵峰之上,但已破舊不堪,於是,孔尚任將此書屋重新修葺,建成孤雲草堂三間,安置木榻布簾,茗碗爐香,隱居讀書。孔尚任於此住有4年之久,創作了聞名於世的《桃花扇》。作品充分發揮毛筆水墨宣紙等工具靈活多變的性能和畫家個人感性及書法藝術功力,使畫面具有濃厚的筆墨趣味,體現出中國山水畫的韻味和藝術美。

11. 徐玉華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鄉村儒學講堂》 248cm×129cm

通過國畫三聯畫的形式分別表現鄉村儒學講堂授課聽課場景。畫面鄉土氣息濃厚,人物刻畫力求真實、生動、有趣,以農民的視角理解畫面,製造一個通過儒家經典中的《論語》《弟子規》等章節的學習和傳頌與鄉村文化所產生的契合與共鳴這樣一個氛圍。創作手法上採取白描的形式,並借鑑了民間美術的繪畫語言。

12.王德亮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孔孟書畫院副院長 《濟寧漢碑半天下》  299cm×171cm

作品圍繞濟寧厚重的碑帖文化,緊扣漢碑、漢拓、四山摩崖、儒學經典、運河風情等文化符號,以國畫藝術的形式進行融合表現,形成具有以碑帖文化為主要特色的美術主題作品。在內容上以武氏祠和四山摩崖為主題背景,以流雲的形式把漢畫鑲嵌進畫面。在效果上力求歷史的厚重感與歲月的滄桑感。通過碑拓、山水、花鳥與國畫藝術的完美融合,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跨越時空的藝術形式,賦予塵封的碑帖文化生機和活力,彰顯孔孟文化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起到宣傳、推介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功效。

13.黃鳳斌  山東省美協會員  北京榮寶齋畫院(郭石夫大寫意花鳥畫工作室)執行導師  《運河溼地景色美》  530cm×193cm

濟寧運河入湖口地是京杭大運河流入南四湖交匯處組成的複合溼地,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調蓄地,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運河入湖口溼地公園南接南四湖,北連小北湖,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系統多種多樣。藝術語言上採用大寫意畫法,增強了畫面表現氣概,擴大了意象的延伸。

14.張軍  山東省西美美術館館長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油畫委員會副主任 《孔子聖境系列》  540cm×160cm

作品以孔林、孔廟、孔府為繪畫題材,完成以孔子聖境系列組畫作品。儒家提倡「中庸中正」,所以傳統建築都是對稱的,都是方正的。儒家建築反映出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指導人們崇尚和平、追求自強、實現自我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採用寫實性的油畫語言,刻畫精微。

15.金匠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 中國國家畫院畫家 《梁山風雲》 500cm×180cm

梁山108好漢的組成,被學者分為三個群體,即下級軍官、胥吏衙役、半商的漁民和運輸勞工,他們構成了北宋尚文抑武和工商業文明高度發達這樣一個社會架構下,被社會利益邊緣化的群體代表。作品提煉出各個階層群體的代表人物,從他們的身份特徵出發來表現這個被我們所熟知的故事。在藝術表現上,採用誇張,變形的人物形象,連環畫式的構圖意象,表達了別樣的水泊梁山。

16. 丁培明  中國國家畫院畫家  《魯有古風》  488cm×122cm

主題借用曲阜古松柏的堅毅與倔強,老辣而蒼野的枝幹,來突出齊魯大地恆古的文脈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用中國畫的特有的筆墨語言,運用寫實的技法,盡精微,致廣大。用古松柏的滄桑,再現了孔孟之鄉的人文情懷。

17. 楊燕華 濟寧市書畫協會副主席 劉輝煌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崇寧鐵塔-居高聲自遠》248cm×129cm

濟寧鐵塔,始建於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古槐路東側的鐵塔寺院內,是古城濟寧的重要標誌,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品採用全景構圖,細緻真實的表現出居高聲自遠的意境。

18.姜衡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新顏頌》  248cm×129cm

青山綠水本無價,明月清風皆秀情。棚戶改造得民心,翹首以盼遷新居。東南西北樓相望,畫房三百喚新城。虛懷若穀子載心,不遺餘力建家園。作品通過採取局部特寫,由點及面,意境延伸及畫外。

19.郭玉鴻 山東省中國畫協會理事 兗州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孔子周遊列國圖》  240cm×200cm

孔子帶著學生離開魯國以後,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創作手法上用工筆小寫意的技法,並且多層渲染,表達出濃厚的墨韻畫意。

20.王世會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北京榮寶齋馬海方工作室畫家 《邊區軍民大生產》  200cm×160cm

此畫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冀魯豫邊區的梁山縣,為了克服日偽對邊區的嚴密經濟封鎖,響應黨中央號召,開展條編、紡織、燒陶、種糧大生產運動,真實再現了抗戰時期的生活。作品採用細密的白描方式,一絲不苟地繪製出大生產的場景。

21.陳慶明  國家一級美術師  《古鎮新韻沐春風》 299cm×171cm

以南陽古鎮典型形象作為美術創作的重點。作品創作手法上借鑑《清明上河圖》,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房屋、大小船隻,房屋、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南陽古鎮的風土人情。

22.張繼華 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 濟寧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呂鵬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石門春曉》248cm×129cm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以"奇、秀、險、幽"而聞名曲阜石門山,初春的石門山,雲煙繚繞,疏密繁密,若隱若現,更是一座看不透的山,作品通過雲霧升騰氣象來表現石門山的雲霧瀰漫、雲煙芳滋的自然景觀和豐厚的人文底蘊。

23.常德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肖傑  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畫家《孔子問禮》248cm×129cm

作品注意造型的古拙渾厚、形似意像、莊重簡練,將頭部、手、足精細刻畫,身體的處理則線條率意富於節奏感,以使作品虛實相間,強化其藝術表現力。

24.宋星芳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 周廣和  中國藝術美術學會會員《病房裡的支部會》250cm×190cm

劉運庫牢記黨的宗旨,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深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作品採用寫實的繪畫語言,通過劉運庫在病房堅持工作的場景,以通俗易懂的構圖和繪畫語言,刻劃出劉運庫因積勞成疾,但仍以頑強的毅力,帶病堅持工作的光輝形象。

25.楊建勇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水滸英雄譜》  250cm×200cm

作品採用白描淡彩手法,以連環畫表現方式,通過近景、遠景人物的刻畫,譜寫出了一曲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反映出封建社會階級矛盾及人民的反抗鬥爭。

26.金志鋼  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博士  陝南畫院副院長 《精工漕運》 180cm×180cm

歷代漕運保證了京師和北方軍民所需糧食,並因運糧兼帶商機,有利於溝通南北經濟和商品流通。創作上構圖以勢奪人,通過水和土地的寫意性刻畫,延伸了畫外之境。

27.楊華山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桃花扇》  248cm×150cm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創作上採用寫意人物畫的寫實技法,將個人審美理想,藝術追求協調統一,通過對孔尚任和劇中人的形象刻劃,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28. 賈少波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荷風細雨太白湖韻》  248cm×200cm

作品用大寫意的手法,展現了和風細雨太白湖的美麗景觀。

29.楊貴傳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運河之都》380cm×220cm

此幅作品採用寫實手法,以太白樓為中心主體,近景以古南池起筆,雄偉壯觀的王母閣與太白樓遙相呼應,碧水環繞,柳綠花紅。中間部分東大寺、竹竿巷、玉堂醬園、古運河等歷史名勝,與太白樓交相輝映。太白樓上方以祥雲襯託出鐵塔寺、聲遠樓和運河總督衙門。

30.趙藝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蒜香正午》  248cm×129cm

此件作品描繪的是中華蒜都金鄉。採用工筆畫的創作方式,截取勤勞的婦女肩扛大蒜的勞動場面,生動彰顯出勞動人民的光輝形象。

31.蘇麗萍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240cm×150cm

作品採取橫幅的構圖形式,以灰綠色為主調,通過畫面色彩的典雅和畫面人物的幸福感來表現人們一種靜雅的生活狀態與和諧的鄰裡關係,突出社區居民「富而思文」「富而思樂」的生活主題,讀書學習,鄰裡互助,愛護環境已成為文明社區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32.張季彥  梁山美術家協會會員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200cm×100cm

《倒拔垂楊柳》是《水滸傳》裡的一段情節,魯智深為剷除嘈雜的鳥鳴,還一處祥和安靜的環境,奮力倒拔垂楊柳,表現了魯智深為民除害,讓天下和諧太平的決心。

33.杜慶收  孔子雕像藝術研究院院長  《孔子講學》 80cm×50cm

杏壇是孔子教育的光輝象徵,「杏壇」的典故最早出自於莊子的一則,說孔子到處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裡講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杏壇之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

34.熊繼雨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熊雯璐 齊魯油畫院副院長《劉鄧大軍強渡黃河》256cm×160cm

以劉鄧大軍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勝利強渡黃河的歷史事件為創作背景。畫面呈現出劉鄧首長站在黃河渡口,力挽狂瀾、氣韻生動、神採各異,大將風度猶如一座震天撼地的雕像,屹立於兇猛的黃河之上。

35.董林  山東省油畫協會會員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竹竿巷》  280cm×180cm

竹竿巷是濟寧曾經經濟發展和輝煌歷史的見證。用油彩把昔日的繁華景象予以重新梳理和表現,以響亮的色彩效果、油彩豐富的灰色層次和肌理達到視覺的衝擊效果,以重新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思考,達到尊重歷史、見證歷史、展望未來的效果。

36.陳波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曲鄉藝海》  200cm×170cm

本作品是擷取的自己多年關注、紀錄的一些活生生的現實素材,加以歸納、提煉、重構,使其緊扣主題,更具典型性。畫面通過近景的樂手人物特寫、中景的戲劇人物、遠景的觀眾三個層次,層層推進主題,運用寫實的油畫語言樣式,生動地再現了濟寧「曲鄉藝海」的魅力、繁盛、延續與傳承。

37.李興凱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理事 《泗河兩岸》  200cm×175cm

作品以生態養雞、勞動致富和兗州的代表性古蹟「金口壩」、泗河溼地規劃為主要內容,來反映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的面貌。

38.吳貞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王瀧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家山秋色》248cm×129cm

嶧山雖然山不高,但卻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登上嶧山,伸手就可以觸碰藍天白雲,半山腰浮在雲霧繚繞中,如神仙般,心曠神怡。

39.楊康平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蒜都金鄉》  244cm×122cm

版畫的刀法純樸粗獷,能更好的表現鄉土味,本作品以黑白木刻的形式展現蒜都人民莊稼地裡勞作和豐收的系列場景,包括種蒜、賣蒜苔、搬運蒜袋、賣蒜、大蒜加工、蒜辮等,洋溢著濃鬱的蒜鄉生活氣息。正是勞動人民的勤勞雙手,創造了今天大蒜之鄉的幸福生活。

40.史奎花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兒童運秧隊》  150cm×90cm

「稻改」時期經濟條件比較艱苦,孩子們都是衣著粗布條紋、格子衫,選擇黑白木刻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會具有更強的藝術效果和視覺衝擊力,孩子們率真的笑臉,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必定會衝擊到觀賞者的心靈。

41.徐飛  雕塑家 郭慶廣  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匡衡勤學》 100cm×40cm

匡衡勤學,是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形容條件艱苦並不能成為學習的障礙,缺乏條件可以創造條件,學習關鍵在於願意學習以及擁有頑強的意志。

42.齊開義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遙望微湖山水翠》  367cm×144cm

微山湖與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首尾相連,水路溝通,合稱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積最大,達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傍湖而過。作品用宏大的構圖,採用傳統的山水畫用筆用墨,講究皴法、講究急緩頓錯、講究一波三折、講究韻味,體現出一脈相承的傳統山水畫意境。

43.李新雁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運河溼地》 367cm×144cm

作品以濟寧境內的運河湖溼地為創作主線,描寫多年不曾見到的野生大雁,由於環境的改變,它們久違的身影又重現在眼前,作品描繪新時代、歌頌新生活,再創和諧家園!創作上採用大寫意國畫手法,用筆奔放,點、染、勾、皴有頓挫跌宕之感,用墨則濃、淡、幹、溼相宜,虛實處理得當,富於變化。

44. 齊國強  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  《夾谷會盟》 300cm×200cm

作品以山水為主,眾多人物融入夾谷山水之中,人物以白描的形式,主要人物通過服飾來點明人物身份。通過山石樹木營造廣闊的歷史場景,表現自然萬物的永恆和人類歷史的轉瞬即逝。

45.仙福民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尼山書院》256cm×199cm

將尼山山色、書院景觀與學子讀書場面結合起來,以中國畫的青綠山水形式進行創作,意象地再現歷史上一個儒學家園。

46.王中華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祥城漢韻》  248cm×129cm

畫面以山水畫為背景,穿插嘉祥畫像石經典代表作《西聖母》、《孔子見老子》、《出行圖》,技法上採用傳統的潑墨、積墨與皴擦點染相結合,畫像石則採用宿墨平塗暈染為主要創作手段。

47.燕一群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徐躍  曲阜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文彬  曲阜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逝者如斯夫》  240cm×200cm

畫面採取全景式構圖,近景孔子與弟子立於河岸之上,秋風吹動他們的衣袂。下面描繪遒勁的古松,襯託時代的悠遠意境。中、遠景為濤濤無盡的河水,高峻的顏母山與層巒疊嶂的尼山。

48.李濤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曲鄉藝海》248cm×129cm

國畫《曲鄉藝海》用傳統白描的形式,集中表現了小土山席棚林立、聽眾雲集的熱鬧景象。細緻刻畫了落子、琴書、大鼓、快書、漁鼓、相聲、弦子鼓等多種藝術形式;用糝湯、甏肉乾飯等濟寧特色小吃來表現濟寧地域特色。

49.馬全友 中國文化部詩書畫研究院會員 《李白「任城縣廳壁記」觀照》 248cm×129cm

一代「詩仙」蘸得飽墨,揚激情愫,對任城大觀描盡鉛華。今追思念想作體現,期繼承傳統華光,塑現時風採,冀未來之瞻望。

50. 周偉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風漢韻》 248cm×129cm

作品重點以漢碑、漢畫石像為原型,共同組成大自然的三川五嶽。雲蒸霞蔚,龍鳳呈樣,高空雲霞中迴蕩著上古倉頡造字的情景,大地海河沿岸矗立著象徵著漢文化的古漢代建築。作品創作形式感強,把諸多的漢文化元素布局在畫面,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51.李濤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侯加峰  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雞黍之約》248cm×129cm

國畫《雞黍之約》用工筆畫的形式,截取範張二人太學求學的場景,背景輔以漢畫像石的效果,表現範張二賢的誠信和友誼。

52.張宇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王永遠 中國山水畫協會會員《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248cm×129cm

王傑同志一九四二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伴隨著他在即將爆炸的炸藥包前的縱身一躍,王傑的英雄事跡在神州大地廣為傳頌,成為那個年代人們心中一座永恆的豐碑。作品採用豎構圖,通過人物堅毅的表情,縱身一躍的身姿,塑造出英雄的形象。

53.王誠廉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英雄王傑》  248cm×129cm

王傑是新中國成立後的解放軍戰士,在民兵訓練爆破時發生意外,為保護在場的民兵和人武部幹部撲向炸藥包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54.張化傑  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閔子順母圖》  248cm×129cm

孝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品重點表現閔子騫跪求父親饒恕繼母的場景,以表現閔子騫孝賢之心的感人故事。

55. 姜憲剛  鄒城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斷機教子》  248cm×129cm

孟母為教育孟子,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教育孟子學習就像織布,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通過母親的斷機教育,孟子幡然大悟,從此勤學苦讀,發奮努力,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56.劉凡銘  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 《靜夜思》  189cm×149cm

作品以喬羽先生為原型。對於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創作者來說,靈感的產生是一瞬間的,聚精會神思考創作的那一瞬間是一個藝術家最具魅力的時刻。

57.王建樹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古運新象》200cm×180cm

京杭大運河和微山湖大壩革新建設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重中之重。作品通過對建壩工人形象的刻劃,用中國畫寫意的表現方式創作出新時代工人樂觀耐勞的高貴品質。在繪畫表現上,突出主體和背景的對比,人物面部的細緻和服飾的簡括的對比,形成了如同版畫一樣的獨特繪畫語言。

58. 豐偉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共曲阜二師》230cm×186cm

作品表現內容為「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曲阜二師領導二師學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組織「魯南抗日後援會」,與反動派敵人鬥爭的情形。作品以寫實的人物造型,注重畫面節奏,注重黑白灰對比,突出水墨本身材料質感,強化用筆的書寫性,營造厚重的歷史感。

59.孫海帥  杭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每一隻船都有一個碼頭》  192cm×180cm

此幅作品名為「每一隻船總要有一個碼頭」,近景運用船隻、碼頭、河流來表現濟寧的運河文化。中景運用屋宇、橋梁來表現濟寧悠久的歷史文化。遠景的高山,用來表現濟寧的人文文化。

60. 楊殿國  中國美術協會教育藝委會會員   《林則徐與總督衙門》  251cm×193cm

作品中間部分林則徐制定政策與方針,書寫"無欲則剛",要立規矩、樹正氣,幾位同僚思考時有不同反應,表情上有一定區別。左邊以老者作為中心,他正在苦口婆心與青年俊秀們講古談今,於大是大非重要性來體會"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才能貫徹林則徐的規矩與工作方針。

61.範時霖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厚軍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微山湖上打鬼子》  240cm×200cm

1942年初夏,窮兇極惡、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憑藉著優良的武器裝備,開著快速的汽艇,打著機槍小炮,氣勢洶洶地闖入到微山湖區蘆葦蕩,被廣大抗日軍民層層設伏,廣大軍民冒著敵人炮火不怕犧牲,鬥志激昂,發揚敢於鬥爭的英雄氣概,大滅了鬼子的威風,真是大快人心。

62.華峰  山東省國畫院副秘書長   濟寧市新聞美術家協會主席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舞雩論志》366cm×144cm

作品採用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採用長卷式的構圖,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人物的形神,生動再現了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個弟子一起暢談理想的情形。構圖上畫面兩側松柏左右呼應,用高度的概括的線造型,輔以密集的點營造出節奏感強的意境,在雩門之前,孔子和弟子各言其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勾勒出先賢論志的生動場景。

63.茹輝  濟寧市青年美協副主席 《孟子講學》 300cm×175cm

此作品描繪的是亞聖孟子講學傳播儒家思想的情景。用大面積的松蔭作環境設置和情緒鋪墊,似乎大合中集聚飽滿、深沉的歷史感和文化意蘊,以蓄勢待發;大開中展現浩然之氣,意境深遠,懷古而又具現實感。在人物處理上通過對眾弟子的形象、神情刻畫,突出反襯了一代聖賢的智慧、善思、善辯、大丈夫氣等精神世界和性格面貌。

64.甘東明  兗州區美術家協會主席  《毛澤東視察曲阜》  326cm×247cm

1952年10月毛澤東一行來到曲阜,和隨隊的人員講了曲阜的歷史演變過程,講到曲阜作為王都前後七百年,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創作上採用寫實的手法,以線為主,略施淡彩,表達出主體人物和環境的融合。

65.楚衛海 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心靈之旅》200cm×200cm

作品以現代人物形象為主體,用大筆觸、豐富墨色的寫意方法來表現空靈的心境;敦煌壁畫素材也在創作中得以運用,以達到豐富畫面的效果。

66.畢東風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美麗鄉村》  380cm×200cm

鄉村題材的風景作品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在國畫中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題材。作品採用多幅特寫,局部畫面的組合,形成巨幅空間,構畫出美麗鄉村舒適、放鬆、歡快感。

67.田業勝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送郎參軍》 300cm×175cm

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鼓舞著泗水人民。解放了的泗水人民,更關注著全國的解放。在縣委領導下,一方面加緊恢復生產,穩定社會秩序,鞏固勝利成果;一方面從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援前方。為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提供了堅實的後方支援。作品構圖上突出主體人物,背景內容豐富,組合層次感強,增強了畫面的氣勢。

68.呂進成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逝者如斯夫》 293cm×180cm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間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作品通過水紋的細緻刻劃和人物衣紋的組合,強調了中國畫的線條美和畫面的雅致。

69.李文龍 山東省版畫家協會會員 《蘆衣順母》  248cm×129cm

作品採用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描繪《論語·先進》中的蘆衣順母故事情景。

70.賈貴民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伏羲一畫開天》  248cm×129cm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受龍馬、河龜身上圖案的啟發,創造了太極八卦圖。他教民眾捕獵,學會用火烤制熟食。模仿蜘蛛結網發明了網具,用於捕魚打獵。還發明了制陶等等。伏羲作為「有大智」的發明者和思考者,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創作手法了以壁畫手法為主,施以濃彩,增強了畫面的視覺衝擊。

71.李興運  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七星聚義》  600cm×250cm

《七星聚義》 以陶為載體,結合其它材料,採用場景式群雕手法。故事內容以《水滸傳》中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為主線,敘述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兄弟等七人,籌謀智劫生辰綱的故事情景。

72.韓文明  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  《美麗鄉村》248cm×129cm

濟寧金鄉是中國白梨瓜之鄉,每年豐收之季鄉香飄四溢的瓜兒銷往全國各地,是瓜農收入的主要來源。作品以瓜熟豐收場景作為構圖設計,突出反映豐收之樂。作品用工筆畫的表現形式,採用靜物組合的構圖方式,把豐收的喜愉轉換成藝術的美感。

73.趙勇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美麗鄉村》  200cm×200cm

作品以新的審美方式創造出新的審美意象,從而表現出當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面貌,農村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彰顯了新時代美麗鄉村的建設。

74.馬明華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英雄王傑》  180cm×180cm

整幅畫面統一在了暖紅色調之中,以此來象徵英雄王傑用青春生命和鮮血鑄就的偉大精神染紅了畫面,背景上方的淺黃色帶是中國地圖上方邊界線的運行軌跡,以此來象徵祖國在英雄王傑心中。整幅畫面力圖呈現:英雄形象永遠銘記,偉大精神世代頌揚!

75.嶽黎明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送郎參軍》  200cm×180cm

本作品用寫實油畫表現手法,展現當年我市鄒東革命抗日根據地人民踴躍參軍抗日的歷史史實。畫面的主體是母親送兒子場景,未婚妻為情郎披紅戴花。

76.熊繼雨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孔子問禮-孔子、老子黃河話別圖》  210cm×160cm

畫面採用油畫、國畫相結合的構圖方式,色彩絢麗,氣勢恢宏、澎湃,氣韻生動,神採各異,氣度不凡。兩聖人暢談著周禮和仁義,孔子和老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分別時,在霞光的烘託下,老子送孔子到黃河之濱。在浩浩蕩蕩的黃河邊,孔子與老子施禮而別。

77.薛源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薛長來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九州福地·興隆祥雲》  400cm×150cm

整幅畫面主觀點定為河東岸河頭村一帶,以泗河之水為紐帶,把散亂的景觀統一在一幅畫面上,既連貫又整體,使兗州新貌上連藍天白雲,下接堤岸綠蔭、蘆葦綠水、鳥語花香的一幅美麗的「九州福地.興隆祥雲」的畫卷之中。

78.高永強  濟寧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教研室主任 《崇寧鐵塔居高聲自遠》  280cm×180cm

崇寧鐵塔和聲遠樓建於北宋年間,斑駁厚重的塔身、金黃暗紅的樓體處處彰顯歷史文化的魅力和佛教文化的神秘。作品運用意象寫實的表現方法,結合西畫材料特有的肌理層次表現主體的質感和歷史的滄桑感。以隨意偶得的色彩效果增加畫面的混沌性和當代性。

79.張學鋒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濟寧特支建立》230cm×140cm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1924年濟寧就開始有了黨的活動。1927年成立了第一個黨組織,從此濟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著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作品表現了中共濟寧特支四位重要代表人物李春榮、劉南雲、王薄全、劉慶珊為濟寧播下革命火種的革命先驅的群像。作品色調古雅,充分發揮油畫的寫實功能和厚重感,將這一歷史事件訂格在畫布。

80.杜文  魚臺縣美術家協會會員 《稻改精神》  248cm×129cm

作品選取了挖河運土這一場景,表現宏大的場面,再現當年人山人海、萬馬奔騰、熱火朝天的畫面,凸顯勞動者的幹勁。在油畫語言上力求畫面充實,在黑白、色彩層次變化中,求得色調統一,歌頌稻改精神。

81.劉振海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白英治水》  200cm×170cm

此畫意在為家鄉先賢白英造像以名揚其一生精神,畫面以明永樂年間濟寧汶上人白英引汶濟運工程為背景,表現農民水利專家白英輔佐工部尚書宋禮治理京杭運河濟州會通段水患造福一方之事跡。構圖上為避免宏大場景的平均用力,僅採用白英等少數人的特寫,和背景治水現場繁忙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82. 劉  兵  濟寧美協油畫協會理事  孫  露  濟寧美協油畫協會理事  韓  棟  濟寧美協油畫協會理事  薛  源  兗州美術家協會理事  《大禹治水》  200cm×150cm

採用油畫寫實手法完成。作品力圖回歸現實,背景採用晨景,目的是體現大家夜以繼日,抗洪救災的急迫性,日出前的一刻,預示著黑暗的過去,光明的到來。畫面中景處加入大量的治水勞動者,體現出眾志成城的精神狀態。主色調採用古典沉穩,暖色基調,強調光源等手法,體現出歷史的凝重感。"

83.周瑞麗  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大蒜之鄉》  248cm×129cm

金鄉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美譽。畫面布局強調設計意識,通過點線面的分割,大色塊和小特寫的對比,具有現代感。

84.劉肅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主任 《毛澤東視察曲阜》  230cm×200cm

本作品選取毛澤東1952年10月28日來曲阜視察做為創作主題,採用油畫的表現形式,以寫實手法及尊重當年實景和人物的創作思路,將毛澤東在構圖中列視覺中心位置。畫面以當年毛澤東佇立孔廟大成殿龍柱為主體背景,輔以孔廟的琉璃屋頂、古柏,充分表現曲阜在歷代王朝中的作用與地位。

85.吳鳳水  山東省油畫學會會員 《大禹治水》 400cm×200cm

畫面上方是遠山和許多泛濫的河流。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前方大禹頭戴蓑笠,左手持耒鍤,右手叉腰間。凝視著遠方洪水泛濫處,目光堅定。在大禹後側的后稷手扶木錘,思緒萬千。老者伯益右手指向洪水泛濫的遠處,向大禹尋求治水方法。

86.高景軍  金鄉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大蒜豐收圖》262cm×116cm

作品採取近景高遠法,表現蒜鄉人民的豐收喜悅之情。整幅作品以水墨表現為主,積墨破墨相間,人物之間相互映襯,有大笑有微笑也有勞動之後的疲倦。

87.張宏建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國芳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秋紅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孫清峰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張紅梅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張燕南 濟寧市運河文化理事會成員《白英治水》  248cm×129cm

白英老人的引汶濟運工程,讓淤塞的會通河有了水源,對後世運河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白英治水的典故已成為汶上人民的一段佳話。畫面在布局上分成三部分,分成描繪三個不同的場景,既相互分割,又有機融合。

88.吳貞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雲水謠》  248cm×129cm

有山 、有水 、有雲 、有樹 、有人家 ,用潑彩 、撞色的方式表現濟寧泗水的家山圖畫 。樹的畫法採用了傳統的表現方式,由茂盛的樹和幹枝對比 ,虛化處理的水,由遠及近,霧靄起處,小橋依稀,房舍掩映在樹叢之中,遠山如黛眉,而房子猶如眉上痣一點……

89.翟雪楊  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微山湖魚鷹》  248cm×129cm

《微山湖魚鷹》通過中國寫意花鳥畫的形式,對濟寧市大運河與微山湖上的風光進行描繪。畫面主要通過抽象的方式展現魚鷹、船隻和漁網等物產,以此來表現微山湖特有的人文情懷、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一切人們關於微山湖與大運河的記憶。

90.張倫玉  北京龍脈家園中國書畫研究院畫家 《縈夢家山》  248cm×129cm

圍繞棚戶改造的主題,用書畫的形式體現出來。此作品有三個重要因素構成,畫面下面是拆遷的場面,中間是建設的場面,上面則是高樓林立的場面,通過藝術手段又把他融入山水之間。達到一個天人合一的一個效果,又有現代因素,高鐵從中穿過,提現出國人們在政府這項民心工程的推動下,生活水平已達到一個新的臺階。

91.張偉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西狩獲麟》  248cm×129cm

魯哀公領著他的大臣們圍獵,通過轟趕野獸,突然驚擾了一隻神獸,也就是麒麟。車子鉏商對麒麟射了一箭,麒麟中箭後繼續向西奔跑,麒麟因為負傷在今嘉祥臥龍山西部被車子鉏商一班人馬圍住捕獲。在作品表現手法上,吸取了壁畫色彩的主觀意向性、色彩的裝飾性、形式的多樣性等方面,同時又吸取連環畫的特點,描繪出了事件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表情。

92.袁寬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曲阜高鐵》  248cm×129cm

作品主要以高鐵動車為主體,以大成殿、孔子像等為背景。高鐵是時代感很強的產物,是現代文明的象徵,因而從作品構圖到用色都融入了較現代的意識,並通過古老巖彩的運用,金箔的運用和墨的渲染相交融,使整個畫面產生了跨越時空的視覺效果。

93.王悅義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斷機教子》 240cm×180cm

「子不學斷機杼」說的就是這個典故,孟母教子的良苦用心,孟子少時荒廢學業,孟母用刀隔斷梭織的布來教育孟子讀書要勤奮。作品採用淺浮雕的方式,壓縮大,起伏小,既保持了一種作品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體量感和起伏感。部分處理用繪畫與雕塑結合的線刻法,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給人一種淡雅含蓄的視覺感。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93件作品展出!濟寧市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孔子文化節展覽開展
    近日,濟寧市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在濟寧美術館開放展出,在展覽期間為遊客奉上了精美的文化藝術盛宴。 濟寧市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於2017年3月全面啟動項目,用藝術形式,再現濟寧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用文藝精品講好濟寧故事、展示濟寧形象。
  • 濟寧重大題材美術作品展 再現濟寧歷史人物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秦璞)9月22日上午,濟寧市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一期)作品展在市美術館展出,濟寧市政協副主席班博出席。參展作品分為優秀傳統文化題材、革命紅色文化題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題材三大類,共93件精品佳作,立足濟寧豐富悠久的文化資源,用文化藝術形式再現濟寧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青年畫家張繼華說:「在這次展覽中我有三幅作品,多方位更全面地來詮釋咱的儒家文化,把咱們濟寧這麼豐厚的文化資源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
  • 「第二批湖北省美術人才培養工程2020百人美術作品展」開展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符堅)12月18日,「第二批湖北省美術人才培養工程2020百人美術作品展」在湖北美術館開展。第二批湖北省美術人才培養工程2020百人美術作品展。通訊員供圖本次展覽匯集了第二批湖北省美術人才的近百幅佳作,包含國畫、油畫、版畫等多個類別。
  • 兒童小視角 時代大主題(逐夢70年)——新中國兒童題材美術創作
    中國畫領域,李可染創作的《榕樹水牛》營造了一個自在的兒童世界,喚起人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這一時期,蘇聯的兒童題材美術作品也被介紹到國內,像列舍特尼科夫油畫《又是一個兩分》等,對新中國兒童題材美術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與此同時,對兒童題材美術創作的研究也開始起步,輔翼創作活動,如王伯敏、夏與參編的《古代畫家的兒童畫選集》以及陳鸝編著的《嬰戲圖與貨郎圖》。
  • 「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審稿工作會」在中國文聯會議室成功召開
    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審稿工作會現場中廣網北京電(記者林文彬)2018年2月5日,「馬克思題材繪畫作品創作審稿工作會」在中國文聯會議室舉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左中一講話左中一首先感謝各位美術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出初步的草圖,也感謝中央編譯局各位專家對這項重大主題創作所給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美術界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在作品小稿時就組織評審,以認真負責也很包容的態度,相互提意見,相互批評,這幾年的幾個重大主題創作工程都是採用這種辦法,實際上也是一種集體創作。
  • 坪山區6名教師的作品在第二屆廣東省美術教師作品展上獲獎
    在柵欄題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的外景,亦可理解為具有私密性質的個人空間。捕捉現實中神秘的事物,抓的越準,就越能夠表達事物的真實。,研究生學歷,師從陳向兵教授,專業主攻當代藝術理論研究,油畫創作;  作品曾多次入選省市級藝術作品展,現為坪山實驗學校小學美術二級教師,入職以來輔導學生作品榮獲國級、市級、區級獎項若干。
  • 重大題材創作暨江西小說創作 專家這樣說
    11月21日,重大題材創作暨江西省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吉安舉行。與會小說家就近期的個人創作情況進行了發言,圍繞全面小康和建黨100周年重大題材創作情況進行了溝通交流。林那北、顧建平、徐晨亮、馬小淘、行超等專家對我省小說創作進行了分析評點。
  • 湖南發布藝術創作三年規劃
    推出60件左右優秀主題性美術、書法、攝影精品;重點扶持30個左右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覽;爭取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項目達到80項左右;承辦2—5個全國性藝術活動。  四、創作主題、重點題材  突出「中國夢」時代主題,聚焦現實題材,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湖湘特色,抓好五大重點題材創作。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新突破 論《海棠依舊》
    原標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新突破(影視窗)——論《海棠依舊》的審美追求 《海棠依舊》的可貴正在於,它在題材的重大與審美的追求上達到了較高程度的統一,體現了編導演的美學自覺,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堅持不懈的美學追求、藝術創新結合起來   ●《海棠依舊》遵循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正確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一方面堅持「大事不虛」,一方面對現實生活加以審美地把握與藝術地提煉,著力刻畫周恩來的思想性格與精神世界   發軔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
  • 廣東畫院優秀作品展持續至3月30日 300幅美術經典引人矚目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良龍 文/圖)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畫院主辦的廣東畫院優秀作品展目前正在廣東畫院(新址)展出,優秀作品展將持續至2021年3月30日。
  • 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綜合材料作品展在蕪湖開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綜合材料繪畫展今天(10日)在蕪湖蕭瀚美術館展出。第七屆安徽美術大展綜合材料繪畫展是自六屆美展以來對綜合材料創作成果的集中檢閱。徵稿以來我省美術界及在外皖籍美術工作者積極響應,共收到260多位畫家投送的作品,經過初評和複評選出103件作品參展。其中優秀提名28件,入選作品75件。
  • 「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選題內容簡介
    屈原的詩篇,繼承了《詩經》的優秀傳統,開拓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對我國文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30.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孫武,字長卿,生於春秋末期齊國田氏家族。他從齊國出走到了吳國,覲見吳王闔閭,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讚不絕口,拜孫武為將,「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
  •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藝術創作規劃全文
    ——重點扶持現實題材、愛國主義題材、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青少年題材、軍事題材等創作生產。實施精品戰略,把握髮展態勢,尊重藝術創作規律,加大對藝術創作生產的組織引導,合理集聚和有效配置資源,組織實施重大工程項目,加大對具有示範性、引領性作用的原創精品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專欄2 扶持精品創作    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集中力量、集聚資源,出精品、攀高峰,力爭到2020年推出50部左右優秀舞臺藝術作品。
  • 東莞市青少年美術作品主題創作展開展
    東莞市青少年美術作品主題創作展開展金羊網  作者:餘曉玲  2021-01-08 1月6日下午,「東莞有你繪美麗——東莞市青少年美術作品主題創作展」開幕及頒獎儀式在東莞莞城美術館舉行。
  • 作品解析 | 「為抗疫而塑」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作品
    全國的美術家們積極響應,創作抗疫題材作品,傳遞正進的抗疫力量。全國美術館界也及時行動起來,共同為弘揚抗疫精神而努力,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迅速組織藝術家投入抗疫作品創作,在吳為山館長帶領下,大家克服疫情中的重重困難,勤於思考,勇於探索,精益求精,「為抗疫而塑——中國美術館國家主題美術創作組作品選登」是向觀眾與讀者集中呈現的首批成果。
  • 焦洋、陳卓獲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
    「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陳卓、焦洋作品展於中央美術學院開幕。「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是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院長靳尚誼先生發起設立、中華藝文基金會共同出資支持的公益獎項,旨在激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國家重大主題藝術創作,打造精品力作,促進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助推學校一流師資隊伍建設。
  • 古月曾經創作過年畫、連環畫等美術作品,你一定沒有見過
    我們回顧一下古月的美術作品,只能稱之為「非著名美術家」,因為他的確沒有在美術作品創作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作品。不過,古月早年的一些作品,曾經參加過全國美展、全軍美展,刊登在《連環畫報》《新觀察》《解放軍戰士》等刊物雜誌上,有的作品曾經單獨印成畫頁,走進千家萬戶。
  •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原標題:【視點】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 為藝術宮留下"鎮館之寶" 中華創世神話項目工程籤約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董雲虎認為,本次文化創作工程擁有嚴謹的學術文本、有趣的故事演繹,以連環畫為切口塑造形象,最後再做群雕和主題繪畫。這個創作的順序是遵循藝術規律的。董雲虎部長表示,在這次文化創作工程中,創作出傳世的優秀作品,成為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 用美術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當代中原美術,繼承中原地區悠久豐厚的繪畫傳統,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現實生活,不斷大膽創新,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展示了中原風情和黃河兒女的襟懷,以鮮明的地域風格、深厚的文化意蘊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原文化的靚麗品牌。近年來,中原美術又擎起「中原畫風」的獵獵大旗,通過主題創作、學術研討、巡迴展覽等活動,努力實現從「中原畫風」到「中原畫派」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