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寧市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在濟寧美術館開放展出,在展覽期間為遊客奉上了精美的文化藝術盛宴。
濟寧市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於2017年3月全面啟動項目,用藝術形式,再現濟寧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用文藝精品講好濟寧故事、展示濟寧形象。3年多來,歷經選題策劃、觀摩交流、專家評審、創作提升4個階段,篩選創作題材500餘個,特邀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畫院專家培訓指導,精心打磨出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的文藝作品93件。此外,作品主題鮮明,敘事宏大,思想性、藝術性和欣賞性兼具,充分展現了濟寧經濟文化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時刻,充分展現了孔孟之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中國夢「濟寧篇章」的宏偉氣象。
濟寧是全省唯一開展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地級市。這一文化工程是濟寧文藝創作史上裡程碑式的文化盛舉,填補了濟寧重大題材美術創作空白,將濟寧文藝精品創作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展覽將持續至9月28日,工程推出的93件作品均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部分展覽作品賞析
1.《孔子周遊列國》367cm×144cm
張濤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濟寧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省美協主席團委員
《孔子周遊列國》表現了孔子從55歲到68歲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從魯國開始出發,歷經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然後原路返回魯國的情景。作者用擅長的中國傳統繪畫線描的形式,用線流暢自由,注重輕重虛實的變化,線質富於韻律感和裝飾美,具有濃厚的抒情意味和鮮明的時代感,表現出孔子及其弟子們為復禮興邦,不辭辛勞週遊諸國艱辛場景。
2.《湖韻新姿》248cm×186cm
李君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濟寧市文聯副主席.山東省國畫院副院長
《湖韻新姿》以太白湖新區為表現題材,歷史上李白,杜甫都曾客居於此,今天太白湖區已是濟寧市"行政商務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閒度假勝地"。作品以傳統水墨為表現形式,畫面意境清新,筆墨抒情,樸茂恬靜,並吸收了西洋畫的光、色處理方法,增強了國畫的時代感、表現力及藝術美感。展現出太白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互相映襯,「天人合一」的氣象。
3.《鐵道遊擊隊》300cm×500cm
褚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濟寧市美術家協會黨支部書記
作品結合傳統水墨畫表現特徵,以特定時代為背景,描繪了發生在津浦鐵路及微山湖畔軍民浴血奮戰、抗擊侵略者的歷史事實。這幅巨型國畫,注重大場景創作,突出畫面的「氣韻生動」,表現出「生命的節拍」或「有節拍的生命」的視覺形象,一幅畫中各形式要素間有機聯繫,構成「一氣貫穿」「渾然天成」的感覺。畫面中通過對一群普通工人、農民在黨的領導下逐漸覺悟並成長為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配以雲蒸霞蔚,風雲動蕩的背景,佐以火車,鐵軌,煤礦等背景,真實而藝術的再現了《鐵道遊擊隊》光輝的歷史。
4.《尼山聖境》663cm×264cm
張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濟寧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省美協主席團委員
張繼華濟寧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濟寧學院美術系副教授
作品以尼山、孔子湖、松柏、孔子大學堂、孔子書院等為表現元素,尼山為依靠支撐、孔子湖寓意通達,黃色調代表豐實,孔子像寓意東方智慧、松柏寓意古遠、孔子大學堂寓意儒家文化的廣博,表現手法上通過對比、渲染和節奏的變化,精細刻畫自然界的聲色動靜。通過對尼山的表現,給觀者呈現「雍容大度、綿延不息、澄懷味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表達高山仰止,東方智慧從這開啟,輻射世界。
5.《運河溼地》 367cm×144cm
李新雁濟寧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以濟寧境內的運河湖溼地為創作主線,描寫多年不曾見到的野生大雁,由於環境的改變,它們久違的身影又重現在眼前,作品描繪新時代、歌頌新生活,再創和諧家園!創作上採用大寫意國畫手法,用筆奔放,點、染、勾、皴有頓挫跌宕之感,用墨則濃、淡、幹、溼相宜,虛實處理得當,富於變化。
6.《遙望微湖山水翠》367cm×144cm
齊開義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微山湖與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首尾相連,水路溝通,合稱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積最大,達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傍湖而過。作品用宏大的構圖,採用傳統的山水畫用筆用墨,講究皴法、講究急緩頓錯、講究一波三折、講究韻味,體現出一脈相承的傳統山水畫意境。
7.《濟寧漢碑半天下》299cm×171cm
王德亮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孔孟書畫院副院長
作品圍繞濟寧厚重的碑帖文化,緊扣漢碑、漢拓、四山摩崖、儒學經典、運河風情等文化符號,以國畫藝術的形式進行融合表現,形成具有以碑帖文化為主要特色的美術主題作品。在內容上以武氏祠和四山摩崖為主題背景,以流雲的形式把漢畫鑲嵌進畫面。在效果上力求歷史的厚重感與歲月的滄桑感。通過碑拓、山水、花鳥與國畫藝術的完美融合,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跨越時空的藝術形式,賦予塵封的碑帖文化生機和活力,彰顯孔孟文化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起到宣傳、推介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功效。
8.《孔子問禮-孔子、老子黃河話別圖》 210cm×160cm
熊繼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畫面採用油畫、國畫相結合的構圖方式,色彩絢麗,氣勢恢宏、澎湃,氣韻生動,神採各異,氣度不凡。兩聖人暢談著周禮和仁義,孔子和老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分別時,在霞光的烘託下,老子送孔子到黃河之濱。在浩浩蕩蕩的黃河邊,孔子與老子施禮而別。
9.《運河溼地景色美》530cm×193cm
黃鳳斌山東省美協會員.北京榮寶齋畫院(郭石夫大寫意花鳥畫工作室)執行導師
濟寧運河入湖口地是京杭大運河流入南四湖交匯處組成的複合溼地,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調蓄地,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運河入湖口溼地公園南接南四湖,北連小北湖,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系統多種多樣。藝術語言上採用大寫意畫法,增強了畫面表現氣概,擴大了意象的延伸。
10.《孔子聖境系列》 540cm×160cm
張軍山東省西美美術館館長.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油畫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以孔林、孔廟、孔府為繪畫題材,完成以孔子聖境系列組畫作品。儒家提倡「中庸中正」,所以傳統建築都是對稱的,都是方正的。儒家建築反映出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指導人們崇尚和平、追求自強、實現自我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採用寫實性的油畫語言,刻畫精微。
(濟寧市美術館)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