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在濟南開展

2021-01-12 文旅中國

1月9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藝術學院主辦,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省文化館承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實踐與創作處協辦的 「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在山東省文化館開展。

觀眾參觀展覽

該展覽是山東藝術界、美術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對國家改革發展和黃河灘區建設成就進行的新的藝術表達,涉及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壁畫、水粉和綜合材料等畫種,共展出作品100餘件。

展覽作品

在展現黃河灘區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的同時,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在山東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重大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出灘區共產黨員、建設者和普通群眾的感人形象與嶄新精神面貌,也體現了山藝師生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為人民創作、為時代畫像的藝術追求與使命擔當。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她向東、向海、向未來,展示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黃河入海是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交匯,也是中華民族走向開放、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生動意喻。」談到辦展初衷及意義,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表示,「黃河入海」美術作品展不僅呈現了黃河下遊壯闊的自然景觀,發掘展示了齊魯黃河的文化風貌,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黃河灘區人民生活變遷的傾情描繪,以紀實手法勾勒出文脈深邃的齊魯文明在新時代厚積薄發、濃墨重彩、創造嶄新未來的美好圖景。

觀眾參觀展覽

展覽中諸多作品都是山東藝術學院師生以採風等形式親身到黃河岸邊開展藝術實踐與創作的成果。「美術學院前後組織了4次到黃河沿岸寫生、採風活動,這個過程中,我也一直去捕捉與黃河形象、黃河文化有關的素材。」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師孫磊介紹,此次展覽中自己的作品《青山綠水新農村》反映的就是灘區群眾搬遷後,在新的環境裡呈現出來的新氣象。「通過深扎生活、寫生創作,我們圍繞『黃河入海』這個主題進行集中創作展示,這也反映了我們一貫堅持的創作理念,就是創作者要和身邊的生活、身邊的文化產生最親密的關聯。」 孫磊說。

據了解,兩年多來,山東藝術學院師生堅持深入灘區,用鏡頭、影像、畫筆等觀察描繪現實,創造藝術典型,創作了紀錄片《河水洋洋》,舉辦了「初心辭」黃河灘區主題攝影展,向社會展示了大批精品力作。通過深入基層,山藝師生深刻感受到了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增強了用藝術形式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意識。

(孫叢叢/攝)

責編:杜英傑

相關焦點

  • 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
    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開幕時間|Opening2021年1月9日 10:00展覽地點|Venue山東省文化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藝術學院承辦|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省文化館協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實踐與創作處王力克《黃河古道》 100x80cm 油畫王克舉《果洛 —東傾溝》100x80x2cm 油畫 楊慶義《黃河溼地之一》 100x80cm 油畫宋齊鳴《金秋》 80x160cm 油畫常勇《灘區新村臺》50x60cm 油畫譚智群 《黃河之水》120x80cm 油畫
  • 告別黃河灘,5月底遷居新家園 黃河灘區3900餘遷建村民即將入住
    在濟南第一批覆工復產大潮中,由山東三箭集團承建的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濟陽區仁和家園項目正進入交房前的最後衝刺,3900餘名灘區村民年內將如期搬進新樓。灘區遷建村民新家靜待主人在臨近黃河北岸大堤的仁風鎮後王圈村,一排排嶄新的樓房在春天的原野上格外醒目,這就是濟南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之一的濟陽區仁和家園安置房項目。
  • 甘肅省黃河文化主題美術採風活動圓滿結束
    近日,甘肅省黃河文化主題美術採風活動圓滿結束。  甘肅省黃河文化主題美術採風活動,由省文旅廳主辦,甘肅畫院承辦,組織全省各地美術創作機構的28位美術家,於9月21日至9月28日,赴蘭州、臨夏、甘南和白銀等市州開展採風創作。
  • 用美術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領導嘉賓合影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河南省書畫院協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Vlog 丨濟南長清區黃河灘區搬遷進行時 村民:搬進新房舒坦多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0日訊 黃河灘區作為全省較為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灘區脫貧成為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之戰。今天,閃電新聞記者探訪了濟南市長清區兩個灘區小鎮。搬遷正在進行,那裡的村民生活有何改變?
  • 大型交響合唱《黃河入海》唱響「未來你好」
    《黃河入海》在濟南奧林匹克中心唱響。 合唱《保衛黃河》 交響合唱《黃河入海》是系列交響合唱《母親河》的第三部,為國家領導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一周年而創作的
  • 「吾鄉」:黃河流域當代齊魯影像藝術展即將線上開展
    黃利平參展作品:《灘區·故鄉》系列(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濟南12月12日消息(記者柴安東)「2020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吾鄉」,13日在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及線上展廳展覽,主要呈現黃河流經山東境內藝術家的攝影專題和影像作品
  • 黃河灘裡的大情懷——電影《九道灣》盛大開機
    魯網5月31日訊由山東藝術學院、山東電影家協會及山東青臺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拍攝的電影《九道灣》(又名《黃河村官》)於2020年5月30日在淄博市高青縣常家鎮開機拍攝。電影《九道灣》以山東藝術學院畢業生為原型,講的是在黃河灘區遷建中,精準扶貧,幫助祖孫兩代搬出灘區,勤勞致富的故事。
  • 珍稀鳥類大鴇與數萬小夥伴越冬棲息,長垣黃河灘區變身「鳥族天堂」
    除了當地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外,還有不少當地的「鴇衛者」,為了給候鳥提供一個安全的棲息環境,義務付出財力、精力、體力等。  【觀測】  大鴇已按時赴約雁群正在趕來的路上  11月12日,今年下半年第一場寒潮到來之前,長垣黃河灘區內灑滿陽光,碧空如洗,一馬平川。
  • 今年40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到長垣黃河灘區越冬
    大鴇在《詩經》裡,在詩句裡的草木之間,也在我省的黃河灘區之內。長垣黃河灘區之內,今年飛來了400多隻大鴇,承載了東方亞種四分之一的大鴇。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稀客,也是我省的常客。冬天已深,寒風正凜,十萬多隻候鳥停留在這裡,「肅肅其羽」,「其音嘹嘹」,共同度過又一個冬天。
  •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原標題:【視點】  黃河之濱也很美 ——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 濟南市章丘區黃河有個「黃河鄉村記憶館」
    濟南市章丘區的黃河街道,作為沿黃流域9個省區唯一以「黃河」命名的行政單位,為了給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場所,搭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充分的宣傳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讓灘區群眾更好的留住鄉愁,在深入推進灘區遷建項目的同時,除了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配套了圖書閱覽室、書畫創作室、舞蹈排練室、市民大講堂等,還建設了一處「黃河鄉村記憶館」。
  • 天下黃河——中國百名油畫家主題作品展即將在蘭州開幕
    天下黃河油畫寫生活動自2017年4月啟動以來,共有200多名優秀油畫家沿黃河七省區進行寫生,總計行程近4萬公裡,寫生作品上千件,在全國文化界產生巨大反響,對於提升沿黃省區的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產生了積極作用。
  • 九曲黃河V挑戰丨百畝秋葵園、萬畝虎杖園……在黃河入魯第一縣,灘...
    編者按:《黃河》詩曰: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蜿蜒的黃河以奔騰之姿而下,千百載,有多少泥沙沉積入海,就有多少故事折戟沉沙。在總書記講話一周年之際,由中廣聯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指導,山東廣播電視臺發起,沿黃9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共同聯辦,啟動這次「高質量發展黃河行」融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從山東黃河入海口出發,溯黃河而上,一直到青海黃河源頭。
  • 「古道人·九天上」輪轉千年 黃河入海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邁麥(山東)品牌運營有限公司承辦。該項活動由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作為指導單位,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濟南市黃河河務局等部門給予熱情支持和關心。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京開幕
    12月24日,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展出作品。 當日,「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共計110餘幅,以國畫、油畫為主。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3日。 新華社記者 王乙傑 攝
  • 河南中牟:黃河灘區搬遷農民自製花燈迎新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辭舊迎新,2021年新的一年鐘聲再過兩天就要敲響之時,2020年12月29日,黃河灘區搬遷安置的中牟縣狼城崗鎮東西狼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了以「辭舊迎新春 歡度慶元旦」為主題的活動,社區居民歡聚一堂,通過動手自製花燈、臉譜的形式喜迎新年的到來。
  • 東流入海 懸河安瀾寫新篇(人民眼·行走黃河(下))
    遷安不把歷史遺留問題再留給歷史,黃河灘區「拔窮根」黃河下遊有奇觀。大堤內河道寬廣,房舍林立、田連阡陌——下遊灘區既是黃河滯洪沉沙的場所,也是190萬群眾賴以生存的家園,防洪運用和經濟發展矛盾長期存在,水患之苦讓灘區人很無奈。一百年,三代人。
  • 大眾日報重磅推出8000字報告文學《黃河入海千頃綠》,講述黃河三角...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九曲黃河從山東入海。做好黃河三角洲保護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囑託。地處黃河下遊,工作力爭上遊。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要求,突出黃河三角洲保護,打造黃河流域生態建設先行區。
  • 省政協委員劉建良:海陸聯運共建無水港 譜寫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
    省政協委員劉建良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對山東來講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山東應在大戰略中找準定位, 認清短板,積極作為。他說:「目前,我省黃河流域在生態、發展上的短板和隱憂十分明顯:黃河山東段628公裡多為地上懸河;人均水資源不足,生態脆弱,三角洲海岸線蝕退嚴重;能源消耗量大,產業脫胎換骨『疼痛』未減;灘區人口遷建和脫貧任務繁重;跨區域協調共治機制不暢;黃河文化挖掘不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