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奇:史前陷阱,瀝青坑裡的動物經歷了什麼?冰河世紀也有盛夏?

2020-12-17 天下十三洲獵奇

眾所周知,在遙遠的冰河時期,地球表面上覆蓋著大面積的冰川冰蓋,地球已經誕生了45億年,這麼長的時間內曾經出現了幾次冰河時期。這些冰期的事件佔了地球歷史的十分之一。

科學家確定地球在18億年前已經經歷了七次大冰期,其中第四紀冰期從258年前一直持續到今天。

第四紀冰期分為四個個冰期和三個間冰期,對比如今的氣候溫度比歷史上許多時期的溫度都要低,所以第四紀大冰期還在持續,並且我們所處得到時期其實是在間冰期。

幾次冰河時期的大冰蓋深度最厚的地區可達數千米,如果現在全球的冰蓋全部融化的話,整體的海平面將上升100米,許多國家及城市都會被淹沒。

冰河時期的氣溫雖然非常低,但是也不影響各種各樣的物種的誕生和繁衍,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獨特的生物,而現在這些生物大都已經滅絕,有的得以保存成化石,而有的則灰飛煙滅,沒留下一絲痕跡。

其中有一處天然冰河時期古生物化石庫非常著名,那就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拉布雷亞瀝青坑。這處瀝青坑從遠古時期至今一直存在,相當於一處巨大生物陷阱。

從古至今這個陷阱吞沒了無數史前動物的生命,品種門類將近700種,人類的祖先智人,猛獁象,長毛犀,劍齒虎,大地懶,恐狼等生物數不勝數。

其中瀝青坑裡的大多數動物早已經滅絕,唯有少數至今還能看到,如棕熊,郊狼它們至今仍然生活在世界各地。

而瀝青坑裡自然也出現了許多現在美洲地區早已經沒有的動物,它們竟然也曾經出現在這裡,例如獅子,駱駝,西方馬等動物。這個天然的陷阱吞噬了大到猛獁象,小到昆蟲的各類古生物,就像一個天然的冰河時期古生物標本庫。

瀝青是一種用眾多物質組成的複合物質,主要應用於建築,土木工程,道路鋪設,是一種防腐防潮的物質。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呈現為液體,而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則為固體。

有人為了證明,瀝青看似是固體實則為液體,則用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讓瀝青在室溫條件下進行滴漏實驗,將近百年的時間一共滴落了9滴,非常之慢。瀝青的粘稠度是蜂蜜的幾萬倍之多。

在這個巨大的瀝青坑陷阱裡面,發現了不計其數的動物化石,從這些化石中,古生物學家甚至斷言,在冰河時期其實也是有炎炎夏日的,並且持續的時間還很長。這是為什麼呢?

科學家做相應的實驗,厚度3至4釐米的黏稠瀝青就可以黏住一頭長毛犀牛那樣大的生物。瀝青坑裡的生物不計其數,科學家在這個瀝青坑陷阱裡找到了冰河世紀也存在炎炎盛夏的證據。

溫度上升可以使瀝青融化,並且變得黏稠,而這些黏稠的瀝青就可以把許多大型動物都困在裡面,最終使它們失去生命。而這些生物中就包含了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和小昆蟲。

當大型生物陷入在瀝青坑中,它們不會馬上下沉,屍體暴露在外會吸引昆蟲的叮咬蠶食。昆蟲們也會把它們的卵產在動物的屍體裡。昆蟲的卵孵化出幼蟲之後,就會以動物的屍體腐肉及軟組織營養物質為食。

科學家們就在瀝青坑中發現了兩種甲蟲的身影,一種喜歡腐肉,而另一種擬步甲蟲則更加喜歡軟組織及軟骨。現在大多數生物學家認為這些甲蟲都比較喜歡腐肉及軟組織,並喜歡啃咬骨頭,但是,生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昆蟲確實有啃骨頭的習慣。

為了完全模擬甲蟲啃咬骨頭的行為,科學家們找來了牛骨,豬骨等各種動物的骨頭樣本,然後把甲蟲的幼蟲放置在骨頭上實驗啃咬的速度。最後對比幼蟲在瀝青坑裡古生物骨頭上啃咬的情況。

科學家在化石上發現了將近2.5毫米的昆蟲啃咬痕跡,科學家根據甲蟲幼蟲啃咬的速度,計算出了這些幼蟲啃咬這麼長的距離,至少需要140天。

而這140天中,古生物的遺骸是不能陷落在瀝青坑裡的,還要暴露在空氣之中。幼蟲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進行啃咬活動,說明當時的天氣溫度足夠溫暖,才會出現這樣的痕跡,幼蟲才能保持活性,所以當時的夏天起碼在4個月以上。

從這一點來看,就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奇怪了,冰河時期的氣候總體情況下是非常寒冷的,北半球的大陸上覆蓋著非常厚的冰蓋,有的區域甚至能達到幾千米厚,那個時候,夏天的溫度明顯也是非常低的,為什麼和科學家預測的結果不一致呢?

科學家們推測,冰河時期雖然整體溫度較低,覆蓋著厚厚的冰蓋,但是和現在一樣,同樣有氣溫的上下起伏變化。夏天也會在某個階段會非常的熱,並且持續時間很長。

只有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才有可能出現大量的昆蟲及幼蟲,會出現昆蟲幼蟲啃咬動物骨頭的情況。這些生物及它們的行為,就是證明冰河時代也存在炎炎夏日的最好證據。

現在看來我們對冰河時期的確有些誤會,原來在遙遠的冰河時期也會有炎炎夏日,並且時間足夠漫長。你們怎麼看呢?(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相關焦點

  • 史前動物再現!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內臟完好無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英國《衛報》近日的一篇報導,在俄羅斯北部的永凍土層中,人們發現了一具奇怪的動物屍體,它並不是現代動物,而是來自於冰河時期的一頭保存相對完好的長毛犀牛,由於永凍土層是一個天然的「
  • 12公裡長史前巖畫帶驚現亞馬遜雨林,繪有冰河時代動物
    英國和哥倫比亞聯合考古隊在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發現一堵長達8英裡(約12.8公裡)的史前巖畫牆,上面描繪了數千幅冰河時期巨型生物和人類的圖案,創作時間最早可追溯至12600年前。
  • 地球經歷了8次冰河世紀,生物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動物經歷了什麼
    這麼說你們可能不知道在說什麼,但是如果用冰河世紀來做例子,可能印象更加深刻。 但由於有關這個時期的信息有限,科學家目前正在厚冰層中尋找冰河世紀時期的生物線索。成冰紀是極端的冰河世紀,那個時候整個地球都覆蓋著白雪,是一個真正的「雪球」。當時當時有很多生物卻被孕育出來了,人們十分好奇它們是如何生存和繁殖到現在的。
  • 動物怎樣度過冰河世紀?哪裡溫暖哪裡逃,向南遷徙才能保命
    導語:極度寒冷的冰河時期,地球上的動物們如何度過大自然的考驗呢?在《冰河世紀》中,動物們出於本能,成群結隊向南方溫暖地帶遷徙,這期間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續集中,冰山開始融化,天氣變得溫暖,不過重重考驗依然等待著動物們!
  • 長毛象、劍齒虎和長頸駝,那些《冰河世紀》中出現的滅絕動物們!
    《冰河世紀》系列電影是一部深受觀眾,尤其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畫影片,除了動人的故事外,電影中出現的各種史前動物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中到底出現了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動物。1、長毛象長毛象(猛獁象),身披長毛,體形高大,存在於冰河時期,是已有絕滅象中最著名的一種,體型與亞洲象差不多,與現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渾身長滿了毛,毛的長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頸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較小,一層黃棕色的蓬亂長毛夾雜著黑色的長毛,遮住了長毛象的整個身體,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狀也很奇特,向上翹起,堅固並且鋒利
  • 地球已經經歷了8次冰河世紀,下一次冰河世紀會在什麼適合到來?
    相信看過科幻電影《後天》的朋友們應該對冰河時代的可怕有著充分的認識,很多人不禁會聯想到現實,由於如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生態環境日趨惡劣,這樣的異常氣候未來是否會真的出現呢?研究人員表示即使沒有人為的影響冰河期也不會在5萬年內來臨。研究者稱:燃燒化石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足以再將冰河期推遲5萬年,甚至是直接跳過冰河期循環。人類的行為足以幹擾和造就如今的世界基本規則,研究者使用了一個複雜的地球系統模型用以模擬地球大氣海洋、冰川和全球碳循環。
  • 記錄大量冰河時期滅絕動物
    古團隊日前在亞馬遜雨林發現巨型巖石壁畫,描繪大量已滅絕的冰河時期動物和人類,畫作可追溯到1萬2500年前,總長8英裡(約12.8公裡)。綜合外媒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哥倫比亞偏遠雨林發現大型史前壁畫,紀錄乳齒象(mastodon)、古時美洲駱(palaeolama)、巨型樹懶和冰河時期的馬類等已絕種動物,考古學家把壁畫與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等穹頂畫比較,將石壁譽為「史前的西斯汀小堂」(SistineChapel of the ancients)。
  • 哥倫比亞雨林深處發現神秘史前巖畫
    12月12日,英國電視臺播放了紀錄片《叢林之謎:亞馬孫河的失落王國》,塞拉尼亞·拉林多薩史前巖畫是其中一集的主題。塞拉尼亞·拉林多薩原始巖畫在陡峭的巖壁上連綿不絕,長達近13公裡,巖畫的圖案數以萬計,極為壯觀。巖畫內容豐富,除了人、馬、魚、鱷魚、海龜、鳥等現今依然可以看到的動物外,巖畫還描繪了很多只有在冰河時代才存在的動物,如早在1.2萬年前就在南美絕跡的乳齒象和古駱駝等。
  • 動物森友會陷阱怎麼做 陷阱種子製作方式一覽
    動物森友會陷阱怎麼做?相信很多玩家都不清楚遊戲裡面可以製作陷阱吧,還不知道怎麼製作陷阱的話,就來看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動物森友會陷阱種子配方獲得方法攻略吧。 陷阱種子(Pitfall Seed)是用來製造陷阱的道具,可以讓造訪你島上的訪客或動物陷入土中。
  • 史前動物為啥都那麼大,而現代動物卻這麼小?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們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是大象,而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動物則是藍鯨,相較於人類的體型來說,它們絕對算得上是龐然大物。可是如果與那些博物館中的史前動物化石相比,藍鯨或許還能保住霸主的地位,可大象絕對只能算是弟弟!
  • 《冰河世紀》:那隻松鼠依然追著他心愛的橡果
    《冰河世紀》松鼠不是主角,他是配角中的配角,應該算是客串。《冰河世紀》第一部在製作上還沒有後來那麼精良。受年代和技術的限制,動物的毛髮以及場景製作的不足之處,現在看來,一目了然。《冰河世紀》第二部的製作有著明顯的進步,鏡頭的轉換也更靈巧有趣,場景也更細緻豐富。
  • 2030年的地球將進入冰河世紀?科學家:可能性大,但不會持續太久
    至於2030年將會發生什麼大事呢?科學家表示這一年的地球很可能會進入到一個小型的冰河世紀。人類很可能需要像冬眠的動物一樣,將自己冰封起來,不過科學家也表示人類不用過於擔心,因為這場冰河世紀持續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長。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濱河世紀呢?
  • 洋洋聊文化:有關史前藝術文化的字面解釋,以及圖案的意義
    文章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導語:洋洋聊文化:有關史前藝術文化的字面解釋,以及圖案的意義也許認識史前藝術的最基本的「神秘」方法是把個別動物或人像看作神靈、鬼怪、幽靈或祖先等等。在某些場合,這種方法要依據可靠的民族學證據。
  • 世上最怪異的史前動物是這樣:顛覆常識
    史前猛獁象每天能產180公斤糞便自從動畫電影《冰河時代》播出以來,猛獁象幾乎成為許多人的偶像。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寫道,這種動物全身覆蓋著毛,有四條腿,依然保留著它們陸地祖先的許多重要特徵。這種古代蟲子也有嬰兒背帶耶魯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大約4.3億年前,Aquilonifer spinosus在依附在父母身體上的膠囊中攜帶幼兒,就像微小的旋轉風箏。
  • 五種殘暴的史前貓科動物,圖三如今有望藉助克隆重新「復活」
    洞獅,別稱歐洲洞獅,是三十多萬年前亞歐大陸上的大型貓科動物,其體長在三米以上,因常年棲息在洞穴之中而得名,是當代大陸頂尖掠食者之一,後來由於獵物數量急劇下降而致使洞獅因為食物匱乏才走向了滅絕。恐貓,最早可以追溯至八百多萬年前的遠古貓科動物,這種史前貓科動物體型較小但行動迅捷兇猛,有相關考古化石數據指出,恐貓的捕獵方式為夜間偷襲,還是我們人類的遠祖,南方古猿最主要的天敵之一。劍齒虎,史前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它們的犬齒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變得十分修長,約有12釐米,如同匕首一般鋒利,能夠以此作為捕食利器輕鬆刺穿獵物喉嚨。
  • 10種超獵奇史前生物,看到它們張牙舞爪的樣子,你該慶幸滅絕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每當有動物在這個世界上滅絕了,我們都會很心痛,因為都是我們人類使他們喪失了棲息地。而史前動物的滅絕就不是我們的錯了,心疼歸心疼,有了它們的滅絕才有了人類的出現,甚至你還會感到慶幸。
  • 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展開幕,冰河世紀生命起點可能在世界屋脊
    展覽集中展示了我國三代古生物學家歷時半個多世紀、在青藏高原發現的精品化石,76件展品及21幅繪畫作品,呈現出高原壯麗恢弘的演化歷史,帶領觀眾穿過億萬年的時空,領略獨特的自然之奇與生命之美。科考隊在阿里地區札達盆地發現多個冰期哺乳動物祖先類型的化石,說明冰河世紀生命傳奇的真正起點可能在世界屋脊。科學家們還在青藏高原發現了大量人類化石和打制石器。
  • 非同一般的史前動物,幾乎什麼都吃,恐龍見到它都會害怕
    20世紀40年代,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在尼日的撒哈拉沙漠發現了一塊鱷魚的牙齒和一塊鱗甲。之後研究發現,這種牙齒和鱗甲並不屬於現存鱷魚當中的一種。1964年,有地理學家發現了一塊鱷魚的頭顱,同樣不屬於現存鱷魚。
  • 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伴隨著各國工業化的發展,全球變暖已然成為了一個趨勢,引發了不少極端的氣候現象。而近段時間地球是危險了?專家坦言冰河世紀即將到來,瑪雅預言誠不欺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