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她生命中的6個男人
奧黛麗·赫本,世界的公主,人間的精靈。她是時尚傳奇,優雅、簡潔、大方的風格,至今仍是全球女性模仿的對象;她是美的化身,是被世界念念不忘的美麗女子。
由她主演的經典電影《羅馬假日》,才有了那個美好和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一日便勝過滄海和桑田,一日也能是永恆摯愛!
電影《羅馬假日》是由威廉·惠勒執導,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愛情故事。
電影上映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該片獲得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
在奧黛麗·赫本誕辰91周年之際,我們盤點一下出現在她的生命中的6個重要男人。
1 梅爾·費勒相識勒
1953年,在《羅馬假日》倫敦首映式上,經派克介紹,24歲的赫本和36歲的梅爾·費勒相識了,並迅速墜入愛河。
梅爾是位編劇,認識赫本之前已有幾次失敗的婚姻。但對於赫本來說,愛上了便認真去愛,不在乎年齡的差距,也不在乎梅爾的過去。1954年,兩人舉辦了婚禮,組成了家庭。
赫本婚後的感情生活很幸福,因為工作原因兩次流產,都是在梅爾的細心關懷下走出喪子之痛。1958年,當赫本第三次懷孕時,她毅然決然推掉所有的工作在家中靜養,不久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肖恩」。
然而這段美好的感情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赫本名氣與日俱增,而梅尓費勒的事業不太成功,他擔任了赫本經紀人、作品製片人的角色,全面幹涉她的事業,有時粗暴武斷。
高傲且完美主義的梅爾漸漸難以接受現實,更讓他受不了的是經常被媒體稱為「赫本先生」,這讓梅尓非常有壓力,與赫本的矛盾逐漸加深。
為了挽回這段感情,1967年赫本宣布息影,推掉了《西區故事》。她想回歸家庭做一位好妻子好母親,然而,有了裂痕的感情還是難以修復,梅爾出軌了,15年的感情最終畫上了句點。
杜拉斯有一句名言: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其實赫本要的並不多,她不需要事業有多成功,有多少榮譽回身,她渴望愛,需要愛。
2 安德烈·多蒂
第一段感情的失敗並沒有讓奧黛麗·赫本對愛情失望。
1968年的秋天,她獨自去希臘旅行的遊輪上,赫本邂逅了心理醫生安德烈·多蒂,被他的熱情所打動。她不顧家人反對,於1969年1月,赫本和比自己小9歲的安德烈在瑞士閃婚。
第二次婚禮,沒有華美的婚紗,她穿著摯友紀梵希為她設計的簡單連衣裙,手捧一束小蒼蘭,象徵她對愛情的希望——純真、無邪。
婚後,她發現丈夫是羅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各種偷腥事件層出不窮地成為小報頭條。
為了經營好這段婚姻,當時已是好萊塢巨星的赫本宣布息影,10多年來定居羅馬,還為了與丈夫有共同語言自學其丈夫的職業:心理醫學。赫本還為安德烈生了兒子盧卡,可謂付出不少。
赫本曾開心地表示:「我終於得到幸福了。我不再拍電影了,今後我要專心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然而,赫本傾其所有的愛對方,同樣沒有換來圓滿的結果。
安德烈在赫本懷孕時就和許多女人糾葛不清。這段感情在堅持了10年之後,最終還是宣告了結束。
赫本沒有選擇糾纏,哪怕悲傷到極致,卻仍然微笑著與丈夫道別。
3 羅伯特·沃特斯
遭遇流產,遭遇背叛,遭遇一次次的傷害後,奧黛麗·赫本終於遇到了她的靈魂伴侶——羅伯特·沃特斯。
他們兩人沒有結婚,卻都懂得彼此的內心,相濡以沫走完了餘生。
在羅伯特的引薦下,她毫不猶豫並且懷著最大熱忱投身了公益事業,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挽著羅伯特的手,一起走遍了非洲的貧困地區……
愛只會遲到,不會缺席,但中間的等待卻需要溫柔強大的內心。
4 貝爾·德·紀梵希
紀梵希於1927年2月21日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一個藝術世家。他是法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師。
奧黛麗赫本63歲的一生,影響並改變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審美和時尚潮流。
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那個經典的開場場景,奧黛麗赫本走下計程車,站在Tiffany的櫥窗前凝望裡面那些高貴的珠寶時,身上穿著的那件優雅小黑裙就來自紀梵希先生之手。
當奧黛麗·赫本還籍籍無名時,她就與紀梵希先生相識了。
那時候她為自己的下一步電影《薩布麗娜》挑選服裝,並由此開啟了倆人長達四十多年的合作和一生的緣分!
通過《薩布麗娜》,赫本以全新的形象登場,成為媒體和大眾追捧與崇拜的偶像,她的名字開始與「時尚」二字劃上了等號,她也成為紀梵希高雅女裝的典型影像。
紀梵希為奧黛麗設計的戲服包括:《滑稽面孔》《午間的愛》《蒂凡尼的早餐》《謎中謎》《灼燒的巴黎》《怎樣偷竊一百萬》等等,甚至還包括赫本的第二次結婚,赫本兒子受洗時她所穿的禮服,受洗袍等等。
紀梵希先生,為赫本的許多部電影擔任服裝設計,但卻每次都只為片中的她一人設計服裝。紀梵希與奧黛麗共同創造出了一個神話「奧黛麗·赫本風格」。
奧黛麗·赫本在以後的四十多年裡,都是穿著紀梵希先生親手做的衣服度過了美麗優雅的一生。
她逝世兩年後,紀梵希便宣布退休,這世上再也沒有能夠與他的作品交相輝映之人。
紀梵希先生總是說:「我們之間,有著比婚姻更長久的愛。」
5 肖恩和盧卡
肖恩和盧卡是奧黛麗·赫本的兩個兒子,他們雖然的明星的孩子但都像普通孩子一樣成長,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受到母親的照顧。
赫本曾幾度息影照顧家庭,她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孩子時滿是愛意,並對母親這個深色的驕傲:
「當時我必須做出生命中的一項重要決定。放棄電影或者放棄我的孩子。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做出的決定,因為我非常非常想念我的孩子。
當我的大兒子讀書的時候,我不能夠再像往常拍戲時那樣把他帶在身邊,對我來說這是非常苦惱的一件事,因此我決定暫時停止接拍電影,我願意回到家中和孩子們在一起,這讓我非常幸福。
我可不是失落地坐在空空的房子裡,一個人咬著指甲發呆,事實上和其他的母親一樣,我為我的兩個兒子驕傲。」
赫本的廚藝很好,會根據孩子們的喜好,竭心盡力地研究各種健康食譜,做到色香味俱全。每次端出來的食物都讓兩個兒子舔盤。
每到周末,她就和兒子們一起躺在床上,關著燈學校裡的生活,一直聊到其中一個睡著為止。這種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一直到赫本去世之前,都沒有絲毫的疏遠。
孩子們覺得母親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對母親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親人,這樣的感覺讓兩個兒子覺得非常幸福。
兒子們長大後,都離開她身邊各自成家。於是,赫本就將她慈善的母愛傳遞到了第三世界。
在當親善大使的5年時間裡,她一直把自已的愛心伸向世界貧困中的兒童,做一個真正慈善母親。
索馬利亞之行,是奧黛麗赫本作為親善大使的最後一站。當時,赫本的健康情況已經不太好了。
6
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永遠閉上了雙眼,享年63歲。
赫本的葬禮上,為她抬棺木的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6個男人。
兩個兒子,肖恩和盧卡。
兩任丈夫,梅爾和安德烈。
靈魂伴侶,羅伯特。
一生摯友,紀梵希。
不論曾經的分分合合,恩怨糾葛,此刻他們在一起,送生命中最重要或者曾經最重要的女人最後一程。
赫本的一生就像她曾說過的:「我不會試圖摘月亮,我要月亮奔我而來」。也許她的容顏會老去,但她深到骨子裡的自信與優雅,讓人們相信她就是墜落人間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