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談起赫本,人們總會想起梳著「赫本頭」、穿著一襲黑色晚禮服、手握長煙的赫本形象。毫無疑問,赫本的高貴、優雅和她獨特的著裝品位已然成為一種標誌。而她的人格魅力也像她在影片中的形象一樣燦爛,直到現在,赫本依然是人們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優雅女神。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赫本嘉蓮·拉斯頓。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拉斯頓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
1953年,赫本與好格裡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正式上映,由於她的成功演繹,該片放映後迅速風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動人的安妮公主形象,表現出公主高貴、優雅的氣息,外貌優美脫俗,體態輕盈苗條,一頭黑色短髮。在那個性感金髮女郎受歡迎的年代,赫本的形象卻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著名的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地贏得大多數人的讚賞,一下子成了國際流行髮式。一時間,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聞片,電視臺用黃金時間讚美她。大量的報紙欣喜若狂地讚美她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人們稱讚她是繼嘉寶和褒曼之後的最佳女演員。許多報紙評論稱讚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據說英格麗·褒曼在義大利觀看《羅馬假日》時,竟發出一聲驚叫,她丈夫羅西裡尼問她:「你為什麼叫喊?」褒曼說:「我被奧黛麗·赫本深深感動了!」
在《羅馬假日》的倫敦首映式上,赫本與電影人梅爾·費勒結識。費勒比赫本大十四歲,他的成熟氣質俘獲了赫本的芳心。公主有了稱心如意的歸宿,二人還誕下一子西恩。他們最終還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間出現了裂痕。1968年秋天,這對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間,赫本又經歷了一次流產,這次流產像不祥之兆籠罩著他們的婚姻,至此,赫本與費勒的婚姻關係完全結束了。
1968年,赫本在希臘旅行期間邂逅心理醫生安德烈·多蒂。多蒂是義大利人,從少年時開始就是赫本的崇拜者。二人不顧年齡的差距舉行了閃電式的婚禮,並誕下一子盧卡。多蒂婚後時常弄出許多醜聞,這對赫本的打擊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夢又破滅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劇宣告結束。
1980年,赫本與羅伯特·沃特斯相遇,這個後來被她稱為靈魂伴侶的男人當時正遭受喪妻之痛,兩顆受傷的心靈同病相憐,緩慢而堅定地靠近。此後二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病逝。
赫本對待電影,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她在拍攝工作中從來都相當的刻苦、認真。她說:「我從來不擁有什麼天賦才能,我崇拜我的工作,我盡了最大努力。」是的,她的確是這樣做的。在為拍《美人魚》試裝時,為了使服裝達到完美的程度,赫本在製作過程中一連幾個小時地站著,紋絲不動。在拍《修女傳》時,她突然患了腎結石,但仍強迫自己起床,繼續工作。
她曾在大雨中一連淋上好幾個小時,也曾為騎馬而摔斷椎骨;她曾因學開車而撞了別人的車被推上法庭;還曾因拍攝需要花幾個月耐心馴養一隻小鹿,做它的代理媽媽……因為她的天賦和刻苦工作,她的演技日益純熟精湛,也越來越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甚至那些要求苛刻的影評家也對她推崇備至,授予她各種各樣的電影獎。
在《羅馬假日》裡,她與格裡高利·派克合作就十分好。在拍斯坦利·多南執導的《儷人行》中,她與男主角扮演者艾伯特·芬尼合作得也相當愉快。兩位主角甚至有時因為在攝影機前笑得太過火而只好重拍。在拍《蒂凡尼的早餐》時,和她演對手戲的是年輕英俊的演員喬治·佩帕德。他非常緊張,在拍一場與赫本的床上戲時,他躺得過於靠邊,不料撲通一聲跌倒在地板上。
1988年至1993年間,奧黛麗·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1988年度奧斯卡人道獎授予了她。
1993年,德蕾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讓所有的修女徹夜為赫本禱告。同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在瑞士託洛謝納的住所,因結腸癌病逝。
LADY舊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