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宋祖之一的宋太祖趙匡胤,是我國歷史上有為的君主之一。他的一生的傳奇故事很多,比如千裡送京娘,到他後納了花蕊夫人和小周后,後來民間傳說他因為趙光義為了小周后,斧光燭影,他為好兄弟「黃袍加身」,又杯酒釋兵權,都是民間一直熱議的話題,特別作為一代天子,他既有寬仁的一面,又做了一些對不起柴榮的事情,更重要的就是他的個人私生活。
在民間傳說中有俠義的千裡送京娘,但是在歷史上他滅了蜀國和南陳後,他又將美麗的花蕊夫人和小周后納入了後宮,並且還留下一幅傳世的畫作,最後讓南陳和蜀國的後主,都年紀輕輕的病亡了,那麼歷史上他到底是一位仁義之士,還是一位影帝呢?
我們看看千裡送京娘的故事,和後來京娘到底如何?
趙匡胤是河南的洛陽人,據說他出生的時候,自己帶著一種奇香,還好多天都不散。當時連自己的母親杜氏和老爸都感覺,這個兒子以後很厲害,對他期望很高,就取名「匡胤」。這段傳說在現在看來,科學的角度分析,倒是不無可能,所謂的奇香就是小孩子自帶的騷,只是後來他畢竟是太祖,作為天子多少要搞點神秘感,所以就變成奇香了,這和家裡忽然冒出靈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梅雨天細菌長大引起的。
話說趙家是祖傳的天子打工人,五代換了一波的老大,趙家依然只是換了老大而已,安穩地過著打工的生活,並且趙匡胤就這樣的慢慢長大了。
但是十九歲的他,卻成家了,在亂世中成家,就算老爸有份穩定工作也養不起那麼多人,他只好去找工作,可是作為職場新人,運氣特別的背,不是這裡不要就是哪裡看不起他。一天,他毅然決定,不能學老爸一樣混日子。
就離家出走,去闖一創,就是在這一次的闖蕩中,他遇上了人生的貴人郭威,也因為路見不平,救了一位被關押女子,他救出了女子以後,經過他的詢問和仔細了解,知道這位女子年方十七,名字叫趙京娘,是千裡之外的蒲州人,而當時他們的地點在山西一帶。京娘是一次出外,途中搶到這裡來的,當時兵荒馬亂的也沒有人去追究她到底去哪裡了。
趙匡胤了解到京娘的情況,見覺得自己必須幫這個忙,不但將她救了出來,並且經過了多次除害後,兩人一路走到了京娘的老家。但是兩人的關係雖然好,並沒有發生什麼越軌的行為,不過在當時的年度,講究男女有別,授受不親。趙匡胤為了京考慮,決定以兩人以兄妹相待。
趙京娘家鄉距他們當時的地方有千裡之遙,一路上,趙匡胤對趙京娘可以說既尊重又愛護,關心備至,而十七歲的趙京娘其實早對他生出愛慕之心。
兩個人在走到河北武安門道川時,趙京娘向趙匡胤勇敢地向他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但是老趙表示,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完全是出於俠義,如果接受了他將京娘娶了回家,不就是和之前的強人沒什麼分別呢,所以最後拒絕了京娘。
經過了千辛萬苦,趙匡胤終於將京娘護送回到了家裡。
此時當然的情節是,京娘父母非常的感激他,又見趙匡胤人又帥又有武藝,更是器宇不凡,或許還有就是知道京娘喜歡他,就想將京娘嫁給趙匡胤。可是千裡下來,兩人應該日久生情的結局,卻被趙匡胤一口拒絕了。
據說當時趙匡胤是有點喜歡京娘的,不過出於許多考慮才沒有接納她,更重要的應該當時他啥也沒有,沒辦法對京娘給個可靠,更重要家裡也有妻子。
但是後來他功成名就後去找京娘,京娘已經自盡了,只好空留惆悵思伊人。
但是這段經歷,在後世人看來,趙匡胤雖然俠義,但是有點不近人情,而後來他登基坐上了天子位,率領軍隊滅了蜀國,得到了花蕊夫人後,
花蕊夫人姓徐, 蜀中青城人氏。後主孟昶封她為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後來國亡入宋。
趙匡胤算是文化畢竟低的天子,所以花蕊夫人他很喜歡,不時翻她牌子。一次,趙匡胤酒後和花蕊夫人談到了孟昶的不戰而降,有點看不起川人,此時她即興作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軍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後來在宋書《聞見近錄》記載:一日趙匡胤率親王和後宮宴射於後苑,趙匡胤舉酒勸趙光義。趙光義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引弓將她射死,隨後流淚抱著趙匡胤的腿說:「陛下方得天下,宜為社稷自重!」趙匡胤沒有責怪他,「飲射如故」
從這裡看出,趙匡胤當時對花蕊夫人還是很喜歡的,還有一位就是小周后。據說當時滅了南陳以後,趙匡胤就把南國最美的女子小周后納入了後宮,當然她的美,可以說是天下公認的。此時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趙匡胤,好像沒有了當年千裡救京娘的俠義,不過他畢竟覺得自己還是一位君子,雖然有點饞,還是會注重自己形象的,所以還是沒有讓看上小周后的弟弟去動這個女子,當然他是有想法的,畢竟自己才是天子,而由此才產生了後來傳說的斧光燭影的故事。
根據其中的一個傳說,就是他病了發現自己弟弟竟然對小周后有不規矩的行為,就非常憤怒,趙光義有點擔心,就讓他駕崩了,不過到底歷史如何,都已經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裡面。
從這幾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趙匡胤從年輕時的俠義送京娘,到功成名就後對花蕊夫人和小周后又是另外一種作派,當年的勇士為何最後成為了惡龍,或者本身他就是一條惡龍,確實令人深思,而他的背棄信義黃袍加身,到為了好兄弟,杯酒釋兵權,這些的做法到底是仁義還是影帝。
只能說在一個混亂的大時代下,就算仁義寬厚如趙匡胤,在思想領悟上還是一個封建階級人物,他無法跳脫出封建階級的人性,即便是年少時有理想,可是到了晚上過上了享受的生活,卻將之前的理想和抱負忘得一乾二淨,這也是他為何轉變的原因,同樣也是許多勇士最後變成惡龍的原因。
閱讀歷史,不是只是為了娛樂和看名人八卦,更重要的是在歷史的過去中,學習和總結教訓為美好的明天,努力奮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