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11月不久,便連續傳來兩起破產風波,前有小霸王落寞地畫下時代句號,一眾網友大呼「爺青結」,後有「貧民窟女孩」的寶藏美妝露華濃被爆陷入破產危機,網友惋惜之際,還不忘在社交平臺上互相安利口紅色號。
作為平價美妝品牌的佼佼者,露華濃的關注度顯然不容小覷,截止目前為止,有關「
露華濃破產」的微博話題已經突破3.3億閱讀量,網友甚至自行發起「露華濃口紅色號」的投票活動,討論超過40萬。
儘管這段時間以來,完美日記高調衝擊IPO,踏著風口浪尖,成功破圈的平價美妝不在少數,但事實遠沒有看上去那麼樂觀。
今年雙十一,在天貓美妝TOP榜單中跑馬圈地的仍舊是國際大牌,平價品牌的佔比僅有15%;
一向深耕「五環之外」的拼多多,今年的補貼營銷高調囊括SK-II、海藍之謎等一線品牌。
少了消費者的青睞,業績可想而知。從2017年開始,曾經席捲中國市場的韓妝品牌,悅詩風吟與伊蒂之屋業績便屢屢下滑,此前,總公司愛茉莉太平洋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今年7月至9月,公司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93.7%。
不可否認,露華濃破產危機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平價美妝的一個縮影。
美妝界的「凡爾賽」現象
最近這兩天,突如其來的「凡爾賽風」莫名大火,並迅速席捲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事實上,「凡爾賽」的本質與此前被眾嘲的「真假名媛」在某種層面上不謀而合。簡單來說,二者都放大了社交圈子裡刻意的精緻主義與虛榮的儀式感。
尤其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講,無法滿足他們追逐的精神消費是平價美妝品牌最難以啟齒的痛點。「口紅必須是香奈兒、紀梵希、TF……粉底必須是阿瑪尼、迪奧、YSL,再不濟也要是雅詩蘭黛!」97年的楊蕾用簡單一句話便折射出當代消費趨勢中赤裸裸的鄙視鏈。
有意思的是,很多年輕人熱衷於一線品牌,往往只是出於對品牌的執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logo黨」,在這種執念的背後通常是掩蓋不住的欲望和所謂的「象徵意義」。
「在公共場合拿香奈兒補妝總比拿美寶蓮補妝要好吧!不然多沒面子……」楊蕾如是說。值得一提的是,抱有「面子包袱」的人絕不在少數,此前,諮詢公司Skift 和 Marriot International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超過 90% 的消費者選擇購買一線品牌是為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
凱度消費者調查研究顯示,作為美妝消費的主力軍的20至29歲年輕女性,尤其喜歡高端品牌。據上海某大學的一項針對90後消費狀況的研究顯示,年輕族群更在意品牌力,並不在意價格折扣,更重要的是,有超過60%的90後表示不會關注平價品牌。
實際上,不少平價美妝品牌似乎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儘管「平價親民」曾經是它們攻佔市場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但很顯然,如今的它們也在拼命撕下這個標籤,試圖顛覆自己消費鏈末端的身份。
以「完美日記」為例。此前,完美日記接連官宣兩位代言人,一位是代言過CPB、香奈兒,被香奈兒老佛爺卡爾·拉格菲爾德贊為「靈感繆斯」的周迅;另一位則是國際知名創作歌手Troye Sivan戳爺,同時邀請格萊美獲獎導演Dave Meyers指導拍攝新品MV。
無獨有偶,完美日記的「死對頭」花西子也將目光對準到國際路線上,今年2月份,花西子啟用國際超模杜鵑為代言人,據悉,杜鵑曾代言過LV,是第一位登上《華爾街日報》首頁、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和法國版《Vogue》封面的亞洲模特;同時花西子的推廣宣傳也由李佳琦、薇婭等網紅主播上升到李冰冰等一線電影咖。
護膚品牌「林清軒」褪去小清新外衣,客單價一度超過1000多元,價格戰詭異地變味了。
要知道,此前完美日記與花西子的代言人基本繞不開「流量」二字,可從如今的種種跡象來看,美妝市場上的「凡爾賽」現象似乎愈演愈烈,平價品牌們無力改變,只得迎合。
資本退場、粉絲冷靜、玩家亂入……
近幾年,依附於各類花式經濟概念急速成長的美妝產業,資本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裡流動,這種資本趨勢在短時間內很輕鬆地顛覆了整個美妝行業,也讓無數創者看到了市場上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與想像空間。
根據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新增75萬家美妝類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5.1%,同時,《2020年美妝行業發展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在2019年,小眾平價美妝崛起迅速,在線上,小眾品牌佔比66%,在線下,小眾品牌佔比51%。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美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