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生活,他們的腳步從未停歇——西藏林芝、山南、拉薩三地...

2020-12-12 央視網

  【都是一家人 共過好日子】

  光明日報記者 張 蕾、郭紅松、尕瑪多吉

  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哺育著兩岸或肥沃或貧瘠的土地。沿著雅魯藏布江東段一路向西,從林芝到山南再到拉薩,14天密集的採訪行程中,我們在時空交錯間穿行,回憶、感受、憧憬著雅江兩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世代繁衍生息於此的西藏人民,曾經歷了苦難的過去,如今,他們正用勤勞的雙手和火熱的心靈,在奔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幸福與美好。

  1.越吃越香的旅遊飯

  在搜尋引擎上,坐落於318國道旁的扎西崗村頗有名氣。這個藏語意為「吉祥坡」的地方,與著名的南迦巴瓦峰、色季拉國家森林公園、魯朗林海等多個知名景點毗鄰,是沿著318國道徒步、騎行的驢友和自駕車旅人遊林芝的首選住宿地,近些年,村裡不少人都辦起了家庭旅館。

  記者慕名走進「平措大叔家庭旅館」,熱情好客的主人早已站在家門口迎接。1998年,平措大叔開辦了扎西崗村第一個家庭旅館,剛開始只有八間客房,每年收入三四千元。如今,客房規模擴大到50多間,而且帶有衛生間、餐廳和茶館等配套設施。「平時一家五口人打理旅館的事情,旅遊旺季就從日喀則或山南那邊僱人幫忙,去年的收入有20多萬元,這要感謝黨的關懷,感謝國家的扶持。」平措大叔說。

  近幾年,由廣東省投資逾30億元援建的一座嶄新的國際旅遊小鎮——魯朗,吸引了世界各地遊人的目光。小鎮的建設運營輻射帶動了周邊扎西崗、東巴才、羅布等村的發展,使得鄉村旅遊成為魯朗人致富的重要渠道。當地農牧民從依靠「半農半牧」、採挖銷售林下資源,到辦民宿、餐飲、騎馬射箭場,逐步吃上了旅遊飯,並且越吃越香。據扎西崗村黨支部書記巴桑次仁介紹,全村68戶人家中,有52戶開了家庭旅館。隨著內地對口支援西藏政策的實施,扎西崗村早在2016年就達到國家脫貧標準,如今全村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

  「未來,廣東省援藏工作隊、魯朗景區管委會將突出從『援建』到『市場化運營』的轉型,實施『一鎮兩翼』(龍頭景區+旅遊集散地+產品供應地)的特色化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將旅遊資源繼續向脫貧攻堅聚焦,紮實推進產業援藏,抓好民生重點項目建設,夯實脫貧攻堅成果,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魯朗景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胡雄英表示。

  2.「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

  地處西藏中部的拉薩市當雄縣淨土牧場內,正在育肥的犛牛一邊慵懶地搖著尾巴,一邊有滋有味地嚼著牧草。這些犛牛都有屬於自己的「身份證」,掃描它們的電子耳標,年齡、戶主身份、健康狀況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當雄,藏語意為「挑選的牧場」,遼闊的草原、豐美的水草使這裡成為犛牛的天堂。但長期以來,簡單粗放的養殖方式、牧民惜殺惜售的傳統觀念以及產業鏈發展滯後等問題,使得老百姓家裡呈現出「有資產沒資金」的窘境,大大阻礙了致富的步伐。「這麼好的犛牛,產業卻搞不起來,牌子打不響沒銷路,老百姓的收益怎麼保障?」當雄縣縣長其美次仁不止一次地自問。

  2015年,當雄縣提出打造「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即通過建立產品追溯體系,打造犛牛品牌產業鏈,積極探索高效養殖育肥技術,實現農牧業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如果說可追溯體系健全了犛牛養殖過程的信息記載,那麼現代化牧場的投建使用則進一步提升了犛牛的品質。

  2017年,在當雄縣龍仁鄉郭慶村,淨土牧場正式成立。人工培育鮮草7日長成,1噸種子可產10噸鮮草,解決了冬季牧區飼草料短缺問題;以天然精補飼料補充營養需求,讓犛牛由「吃飽」變為「吃好」;獸醫全程跟蹤,及時預防和發現疾病,為犛牛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經過科學育肥,犛牛冬季掉膘的問題得以解決,每頭牛還能增重40公斤左右,出欄時間減少2至3年,而且肉質更加鮮嫩。此外,舍飼、半舍飼結合的飼養方式有利於草場生態保護,草畜平衡也能得到保障。」淨土牧場負責人阿旺多布吉強調。

  科學養殖帶來的模式創新,也為當地牧民開闢了致富渠道。淨土牧場採取「犛牛入股、草場流轉、牧民入園」的經營方式,不僅穩定了犛牛來源,還讓牧民獲得了收益。如今,當雄犛牛成功註冊了地理標誌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完成了犛牛肉「SC」認證。隨著犛牛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全國各地的訂單也接踵而至。

  3.「搬遷」出來的幸福

  挪窮窩、改窮業、拔窮根……當「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時,易地扶貧搬遷便成為必然選擇。

  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精準扶貧集中搬遷安置點,是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步伐、解決因病致貧問題的一項民生工程。2017年,150戶683名村民陸續從那曲、阿里、昌都等極為艱苦的地區搬遷到羊八井鎮彩渠塘村。他們原來大多在高寒地區隨牧而居,缺醫少藥,沒水沒電;來到新村後,不僅衣食住行和醫療有了保障,還能就近就便務工,參加集體經濟分紅提高收入。

  在山南市洛扎縣拉郊鄉,婦女們聚在一起編制生產和生活用竹器。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據來自那曲市申扎縣的旺扎回憶,2013年自己首次被識別納入貧困戶時,一家七口人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放牧,收入低,房屋破舊,連起碼的吃穿都犯愁。搬遷到彩渠塘村後,旺扎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接受技能培訓後,旺扎在村幼兒園當起了保安,妻子塔吉在村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就近就業,風溼病也有了明顯改善。兒子扎西桑珠完成了中職教育,孫子仁慶巴桑正在讀大學,教育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全家的轉移就業性收入為20780元,加上村裡的產業分紅,年收入達到75396元,生活蒸蒸日上。」旺扎說,去年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後,一家人別提有多高興了。

  「易地扶貧搬遷旨在阻斷致貧的自然條件因素,轉變貧困戶聽天由命的思想,激勵他們勇於改變貧困現狀,扶起脫貧的志氣。」在彩渠塘村第一書記德吉白珍看來,易地扶貧搬遷不是蓋新房給福利,一搬了之,還要「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了更好地「啃下」這塊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當地基層黨組織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從「思想、志氣、信心、心靈、智力」等方面實施「精神扶貧」,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通過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激勵貧困戶勤勞致富、立志脫貧。

  4.「變綠」帶來的愜意與美好

  被問起拉薩這幾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常來宗角祿康公園鍛鍊的尼瑪思忖了片刻,給出的答案是:「樹木綠了,環境美了,晨練的人越來越多了。」

  拉薩變綠了,這是生活在拉薩的人們共同的感受。這份「綠」,源於人們對城市生活品質的追求,得益於這些年實施的消除「無樹村」「無樹戶」工程、「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等。通過深入實施「環境興市」戰略,拉薩市以這些重大項目為載體,不斷豐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實現了城市環境、面貌和品質的蝶變。

  同樣可喜的變化發生在山南市。「四年來,我們與中科院植物標本館、西南民大、西南農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調查西藏地區野生植物資源及分布,基本摸清了當地的野生植物本底。」站在野生植物標本牆旁邊,藏草集團總經理、藏草研究院院長趙韋向記者介紹。

  作為蒙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藏草集團紮根西藏山南,致力於馴化鄉土植物修復當地沙化土地。作為西藏自治區的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之一,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佔地約1萬畝,分為科技扶貧種苗科研、科技扶貧種苗示範和生態修復示範三個區域。「我們的項目區在山南流轉村集體土地8200畝,每畝土地年租金50元,算下來,這些村集體年創收41萬元,可以覆蓋帶動178戶818人增收。」趙韋說。

  「雅魯藏布江,流向夢中的天堂,用你的生命託起希望,自由的飛翔。」雅魯藏布江畔,悠揚的旋律一次次迴響在耳邊。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農牧區、農牧業、農牧民的現代化……西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從未停歇。

  採訪札記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有了黨中央的特殊關懷和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西藏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魯朗國際旅遊小鎮的成功打造,是紮實推進產業援藏,扶持、帶動西藏農牧民奔小康的實際行動;羊八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實施,是基層黨組織著眼精神扶貧,通過結對幫扶、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引導貧困群眾立志脫貧、勤勞致富的不懈努力;當雄發展「有身份證」的犛牛產業,是地方政府探索現代牧業發展的創新之舉,更是鞏固脫貧成果、幫助百姓增收的產業依靠……

  採訪中,一張張熱情的笑臉、一聲聲衷心的感謝、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勾畫出這片高原熱土上最美的畫面。

  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短短六十載,跨越上千年。在終結了千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後,如今,西藏兒女正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向全面小康社會。

  千年夢圓,祝福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相關焦點

  • 林芝和山南東南部有小到中雨(雪)
    01短期天氣預報一、未來24小時全區天氣預報今天夜間:林芝和山南東南部有小到中雨(雪),那曲中東部和昌都北部陰有陣雪(雨);其他地區多雲。明天白天:林芝和昌都多雲有分散性小雨(雪);其他地區少雲間多雲。藏北一帶有7級以上大風。
  • 西藏最適宜居住養老的城市不是拉薩,而是林芝八一鎮!
    說到西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布達拉宮,這個聞名世界的建築為西藏賦予了一層神秘色彩,文成公主進藏是我們從小就會學習的歷史,而布達拉宮正是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直到清朝順治年間才成為喇嘛的住所。每年慕名而來參觀的遊客更是不計其數,而來到這裡生出定居念頭的遊客也是不在少數,但其實西藏最適宜居住養老的城市不是擁有布達拉宮的拉薩,而是林芝八一鎮!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林芝最高的山——南迦巴瓦峰
    #幸福花開新邊疆 #西藏 南迦巴瓦峰,西藏林芝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終年積雪,雲霧繚繞,不易露出真面目, 所以也稱「羞女峰」。
  • 提到林芝想起桃花,提到拉薩想起什麼花?不是你心中的格桑花
    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人心中是這樣想西藏的:「哦,那個荒涼的地方」。所以當每年春天的腳步臨近的時候,南方北方或者是西北方以花為媒宣傳旅遊的時候,毫無疑問位於祖國西南方向的西藏就是應該靜悄悄的。東南低處正好面向印度洋開了一個大缺口,順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與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一帶會合駐留,造成了林芝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氣候並存的多種氣候帶。這裡的桃花畫卷是立體的,當遠方的雪峰還有皚皚白雪,林芝平原地帶的桃花已如醉霞緋雲般地爭相鬥豔。林芝桃花的花期在每年3月中旬左右,具體還得看當年的氣候預測。
  • 藏遊記·探秘西藏:格薩爾王時期的寺廟—林芝龍達傑瑪曲旦寺
    益西羅布非常氣憤,決心剷除惡魔,還百姓一個美好的生活。於是他與惡魔展開了一場生死決鬥。在經過激烈的鬥爭中,最後益西羅布戰勝惡魔,惡魔受傷流血,血灑在了現在這塊龍達傑瑪曲丹寺之地。益西羅布為了鎮壓惡魔,為了不使百姓再受風沙對這個村莊的侵害,使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於是在惡魔流血的地方建立了——龍達傑瑪曲丹寺,以此鎮魔,從這以後,惡魔被鎮壓,該地也就平安。龍達傑瑪曲丹寺始建於年代不詳。
  • 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藏在西藏林芝,是我國人口最少民族聚居地
    國內最神秘的省份,要數西藏了。每年都有無數人前往拉薩朝聖,布達拉宮的神秘色彩也吸引了眾多遊客。但因為拉薩海拔較高,很多人會選擇先到林芝中轉,適應下高原氣候,再前往拉薩,林芝也成為藏地旅遊第一站。林芝市風景秀麗,很多地帶被譽為「西藏江南」,林芝桃花節涉及的地方很多,3月的林芝,寒意未盡,卻已是花的海洋。遠方的雪峰還有皚皚白雪,桃花已如醉霞緋雲般地爭相鬥豔。粉嫩的桃花,在氣勢磅薄的雪山懷抱中無限柔媚。妖嬈桃花,映著蔚藍雲天,美不勝收。一般賞桃花最好的地方是在八一、波密、然烏、米堆冰川、桃花村、巴松錯,但我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更為小眾的秘境——南伊溝。
  • 林芝,西藏旅行的第一站
    西藏的朋友送我一句「暢遊西藏,從『林』開始」,把林芝推薦為西藏之旅的始發站,而這「高原江南」、「東方瑞士」確實沒讓人失望,它為我打開了走進西藏的天堂之門。林芝特殊的地理位置、印度洋暖流、高原「熱島效應」等作用,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溫、寒三帶並存的林芝特殊的氣候類型。「林」諧音為「零」,象徵伊始。步入新世紀,林芝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林芝作為自己西藏之旅的第一站。
  • 旅行:曾經有一個女人,為我而去過西藏
    眼前的這一切不就是我一直在追尋的幸福嗎?!可是這種幸福能持續多久呢?我和花姐,一個有著穩定的事業和生活,一個四海為家到處漂泊,這樣的兩個人會在一起嗎?唐古拉是西藏與青海的界山,也被稱為西藏的門戶。進入西藏地界進入西藏地界後,原本平行的青藏鐵路和公路在此交叉然後錯開而去。像極了我們的人生!
  • 本周前期西藏普蘭和扎達局地有大到暴雪
    人民網拉薩1月4日電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1月3日發布消息,本周(1月4日至10日)前期西藏西南部有雨雪天氣過程,主要在阿里西部和日喀則西部。高海拔路段易出現積雪結冰,提請司乘人員注意交通安全;由於近期西藏大部氣溫偏高、風乾物燥,有關部門應加強草原、森林防火工作,並防範大風、浮塵天氣的不利影響。
  • 林芝桃花映神山,雪域聖地的一次心靈奇旅
    你一直在追求一個叫大海的東西,其實你一直就在海裡。」在雪域藏地裡穿透著一切靈魂的梵音藏著人們幸福生活的密碼「問:你將如何度過這一生?長途車程:300公裡行程海拔:2600米(巴塘)-4718米(卡子拉山埡口)第3天巴塘-芒康-左貢晨曦中逆流金沙江而上到四川藏地竹巴籠,在兩條山脊夾以江中穿行,跨過金沙江大橋,你便到了西藏,別人問你去na2,別再傻傻的說去西藏了,你應該說去拉薩。川藏南線和滇藏線匯合處芒康是進藏第一個縣城。
  • 雪域桃花,此生必看,就在西藏林芝!
    勾勒出一副世間罕有的「山居圖」 神秘、原始的南伊溝 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 ——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 這裡群山環抱,雲霧繚繞 溝內既有高大的針潤葉混交林 又有牧草豐盛的草甸 春天滿山的桃花杜鵑十分夢幻
  • 西藏旅行目的地的名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說到西藏旅行,是很多人所憧憬的,一些西藏常規旅行景點大家也是信手拈來,張口就說:拉薩、布達拉宮、納木錯、林芝、羊卓雍錯、日喀則、雅魯藏布等等,不過對於習慣漢語發音的我們來說,有些西藏旅行目的地的名字讀起來略顯拗口,今天攻略君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些西藏旅行目的地名字背後的意思。
  • 拉薩拼車自由行林芝山南珠峰聖象天門全景七天怎麼玩?
    運營者:成都玖壹叄戶外【cd913hw】 拉薩拼車自由行林芝山南珠峰聖象天門全景七天怎麼玩?你不知道的拉薩全景環線,從拉薩出發經林芝,走山南到珠峰,再穿越藏北草原無人區到納木錯聖象天門,經唐古拉山回到拉薩的環線,不走回頭路。
  • 西藏林芝:農牧民的「旅遊飯」越吃越香
    "巴松錯,藏語意思是『綠色的水』,是西藏東部最大的堰塞湖……"在國家 5A 級景區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松錯,藏族姑娘次仁央宗總是熱情專業地介紹家鄉最負盛名的景點。今年 25 歲的次仁央宗是工布江達縣錯久村人。7 年前,次仁央宗成為了一名景區講解員。
  • 跟我背包遊中國,一個叫林芝的地方
    新的一天新氣象,從拉薩出發,前往高原上的小江南-林芝。途中必須翻越米拉山,它海撥僅5020米,在西藏眾多的雪山中,甚至與四川的很多雪山相比,海撥並不算很高,但由於米拉山同時孕育了二條比較有名的河流:拉薩河和尼洋河,就有一點名氣了。山口上的吉祥銅牛,應了那句話:牛氣沖天,確實不為過。
  • 西藏篇:拉薩
    拉薩,別稱邏些、日光城,是西藏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 拉薩地處中國西南地區、西藏高原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 西藏「最具發展前景」的城市,不是日客則林芝,而是這座日光之城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所追求的也有所提高,曾經對於人們來說,吃飽穿暖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然而如今我們不需要為這樣的事情發愁,追求的是更高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西藏最具發展前景的城市,不是日客則和林芝,而是這座日光之城,拉薩!
  • 西藏林芝最「貴」的景區 門票210元 被譽為林芝「小江南」
    提到西藏林芝,我個人覺得這個城市是我去過國內外大大小小几百個城市中最喜歡的之一。林芝是個好地方,特別是現在這個時期,整個林芝萬畝桃花海,一片世外桃源景象。當然林芝不僅僅有桃花,林芝的美食和美景也同樣讓我難忘,魯朗石鍋雞算得上林芝美食的名片,肉質嫩滑湯汁鮮美,味道濃厚久久難忘。
  • 那些電影在西藏的取景地,不只是美而已!
    加入我們的隊伍最美風景永遠在路上 回歸旅行本質|西藏| |新疆| |川西| |寮國| |泰國| 額濟納|雪域高原上有著最震撼人心的風景,是絕佳的電影取景地。不少優秀的電影作品選擇在西藏取景,大家還記得第一次在電影中看見西藏的美景是什麼時候嗎?
  • 穿越大山大河和會議西藏——進入林芝
    林芝的江南被稱為西藏的低空不到3000米,和川西的山山水水非常相似。大多數人選擇租車去林芝,他們主要需要三四天,四天比三天多。包車日1000左右,不含食宿,5輛車。一開始,我還準備租車,後來,當我同伴的預算不多的時候,我們就報名參加了聯賽,三天,也就是說,沒有冉武,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