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藏旅行,是很多人所憧憬的,一些西藏常規旅行景點大家也是信手拈來,張口就說:拉薩、布達拉宮、納木錯、林芝、羊卓雍錯、日喀則、雅魯藏布等等,不過對於習慣漢語發音的我們來說,有些西藏旅行目的地的名字讀起來略顯拗口,今天攻略君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些西藏旅行目的地名字背後的意思。
西藏,西藏對應的英文名稱為英文Tibet一詞,據說源於突厥人和蒙古人稱藏族為「土伯特」,在元代經阿拉伯人介紹到西方,西方社會對西藏一般稱為tibet,而不是採用常見拼音的方式「xizang」,西藏地區在唐宋時期被稱為吐蕃;元朝時期屬宣政院;明朝稱烏思藏;清初稱衛藏,衛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關於西藏一名的釋義說法較多,目前史學界比較認可的一種是:目前的安多藏區和康巴藏區被稱為多康,而藏語康的意思就是為藏,康以西為藏,即為西藏。建國前後有一段時間中國存在一個省級單位-西康省,大致包含如今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市,此地區為傳統康巴藏族聚居地,西康以西就是西藏,不過後來西康省取消了,昌都劃歸西藏,甘孜劃歸四川,四川與西藏兩省成為了臨省,大致以金沙江為省界。
拉薩,是大多數藏區旅行者的夢想之地和西藏旅行的第一站,相傳藏族發源於現如今的西藏山南地區,後來在松贊幹布領導時期將統治中心遷到現如今的拉薩。拉薩原稱惹薩,惹通拉,惹在藏語中是山羊的意思,薩為土,惹薩即原自山羊搬土興建大昭寺的傳說,拉薩自古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一說,也從側面印證了拉薩名稱的由來;
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是西藏旅行與宗教的標誌性建築,位於西藏首府拉薩市,布達拉三字是梵文譯音,原意是「佛教聖地」。布達拉宮有宮殿、靈塔、佛殿、經堂、平臺、庭院等,全部為石木結構,氣勢威嚴壯觀。宮中還保存有大量佛像、壁畫、雕刻等佛教藝術品及珍貴文物等;
納木錯,在藏語中關於水域一般常見稱呼有:錯為湖,曲為河流,藏布為大江大河。因此納木錯一般稱為納木錯即可,不用稱為納木錯湖,否則就有些重複了。納木錯是藏語直譯,原意為天湖;
羊卓雍錯,簡稱羊湖,位於西藏山南浪卡子縣,為藏語直譯,意為碧玉湖;
瑪旁雍錯,與納木錯、羊卓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瑪旁雍錯為藏語直譯,原意為永恆不敗的碧玉湖,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
雅魯藏布,古藏語直譯,在古代藏文中雅魯藏布的意思是從最高頂峰上流下來的神水;
林芝,林芝為西藏六市一區之一,是西藏最為現代的城市。在現如今靠近林芝城區巴宜區的位置有地名為尼池,即為林芝名稱的由來:林芝是藏文尼池( nying khri )或娘池(nyang khri)一詞音譯而來,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寶座」,解放後,測繪隊的同志根據當地的物產特點,把「尼池」寫作「林芝」,一直沿用至今,林芝素有西藏江南之稱,自然風光秀麗,為大多數人進藏旅行的重點旅行目的地,另外林芝有一種特產靈芝,時不時也會有人把林芝寫成靈芝;
日喀則,西藏六市一區之一,公元1360年在宗山建造宗政府,建築為桑珠孜宗堡(目前日喀則市轄區名稱即為桑珠孜區)。從此,日喀則的全名稱溪卡桑珠孜,簡稱為溪卡孜、或者細改則。漢語音譯為日喀則,日喀則之名稱沿用至今;
那曲,西藏六市一區之一,位於西藏北部,那曲之名為音譯,藏語原意為黑河;
昌都,西藏六市一區之一,昌都市坐落在藏東群山懷中,它被稱作從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昌都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匯為瀾滄江,這也是昌都這一名稱的由來。
珠穆朗瑪,英文名為Mount Everest ,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意為冰雪之鄉)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南迦巴瓦峰,被稱為中國最美麗山峰,位於西藏林芝市境內,海拔7782米,藏語意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或者直刺天空的長矛;
岡仁波齊,為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38米,被多個宗教認定為神山,藏語的意思為雪山之寶;
獅泉河,西藏阿里地區行政所在地,藏文名為森格藏布,獅泉河為藏語意思直接翻譯過來的;
然烏湖,位於318國道川藏南線的昌都市八宿縣然烏鎮旁,然烏二字為音譯,藏語原意為屍體堆積在一起的湖;
雍布拉康,位於山南是澤當鎮,相傳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座王宮,雍布拉康的藏語意思為母鹿後腿上的宮殿,因為它所在的山看起來像一隻睡覺的母鹿;
羅布林卡,羅布為寶貝的意思,林卡為莊園,連起來即為寶貝莊園;
桑耶寺,相傳為西藏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桑耶在藏語的意思是:無邊、無法想像,用來形容它的宏大和不可思議;
哲蚌寺,哲蚌在藏語中意為堆積的大米;
八廓街,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圍繞大昭寺而健,又名八角街,不過八廓街並不是依據街道形狀而命名的,藏語帕廓,意為圍繞大昭寺的街道,八廓是藏語帕廓的音譯;
北京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與您一起發現大美西藏,更多藏區旅行資訊、線路可關注公眾號: 川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