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點營銷》觀點:使命就是企業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上一期文章回顧 ↑
……
本期文章分享(圖書節選) ↓
競爭戰略的核心是服務顧客。
競爭是盯著你的顧客,
而不是盯著你的對手。
競爭是盯著你的顧客,而不是盯著你的對手。當我們的所有目光都盯著對手的時候,戰略就會誤入歧途,跟著對手走、跟著對手錯。當我們的目光盯著顧客的時候,只需要不斷的迭代產品、迭代模式去更好的服務顧客即可。服務好顧客、照顧好顧客,解決顧客的問題,是企業存在的根本,切莫讓對手打亂你的陣腳。
戰略是預見,戰略更是主見。
預見,是自己對未來的思考能力,
主見,就是你對不確定要素的確定能力。
預見,是自己對未來的思考能力,是對未來不確定要素的整合能力;主見,就是你對不確定要素的確定能力。我發現,很多老闆都預見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熱點,但是並沒有依照自己的預見行事。究其原因,是對自己的預見缺乏主見。主見比預見重要百倍,主見是讓自己確信, 同時能讓團隊確信的能力。沒有主見,一切都不會呈現。
主見來源於老闆的持續思考,更重要的是來自於你的思考參照。你是憑經驗做事,還是有自己的思考參照物?這會導致不同的戰略布局和戰略結果。稻盛和夫以禪宗為思維參照,建立了兩家世界500強;馬雲以太極為參照,建立了阿里經濟體。當你找到更高思維維度的智慧參照後,你會更心靜,遇事不慌、決事不亂,自己沒有思維參照憑藉小聰明做事,就會形成難以突破的瓶頸。所以,真正突破企業瓶頸的戰略方式,就是老闆找到自己的思維參照,別人都是輔助。
戰略是生存,更是生活。
企業活著才有希望
戰略就是給人希望
任何企業的戰略首先是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為希望而活,戰略就是給人希望。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首先是一個優秀的生活家或者高大上一點叫社會活動家。一位懂生活的企業家,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戰略;一位懂生活的老闆,才能體悟到市場需求。需求是從市場中、生活中自己感知到的,別人告訴你的戰略和需求,都是偽需求。
戰略是顛覆,戰略更是飽腹。
真有顛覆的思維,不怕晚;
沒有顛覆的真思維,起得早也趕晚集。
網際網路行業出來的人,開口就是顛覆。殊不知,他們口中的顛覆,是在 BAT這種能夠一日三餐填飽肚子、颳風下雨都有遮蔽的地方。發展中的老闆,一上來就顛覆,可能還沒上道就被市場無情的顛覆了。先飽腹,再顛覆。真有顛覆的思維,不怕晚;沒有顛覆的真思維,起得早也趕晚集。
戰略是聚焦,不是一角。
聚焦:
是讓自己找到細分市場、
獨特價值和競爭優勢。
全局思維看待企業,全息思維感知人群。聚焦,是讓自己找到細分市場、 獨特價值和競爭優勢。戰略是打出來的,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戰略布局、戰略思維和戰術方向。戰略體系的學習有沒有用?有用,想想我們的9年義務教育有沒有用就知道了。義務教育雖然沒有通過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教會你怎麼做企業, 但是它教會了你思考,這大概就是戰略體系學習的意義。
口號就是戰略。
一句口號就是一條政治綱領,
一句口號可頂千言萬語、千軍萬馬。
任何有效的戰略,都要提煉出明確的口號。就像每次戰爭都有一個口號一樣,企業的每個戰略也需要一個口號。口號會讓組織銘記、會讓組織靠攏、更會讓組織團結一心。在國共對峙時期,我黨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口號,秋收起義後,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遊擊戰爭,創造了以寧岡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局面。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的口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黨提出了「改革開放」 的口號,如今我們的口號是「中國夢」。一句口號就是一條政治綱領, 一句口號可頂千言萬語、千軍萬馬。
戰略是口號,口號是用詞。用詞語召喚市場,要搶佔市場先搶佔詞語。搶佔顧客容易理解的詞語, 就是搶佔容易佔據的市場。詞語既對外也對內。對外,就是傳播;對內,形成戰略。粟裕在每次打仗之前,都會研究戰爭口號,如:打進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