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才政策又有新升級 人才引進實施「一件事」辦理

2020-12-22 鄭州市人民政府

明年2月10日正式運行 全面完成人才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

記者近日從市人才辦獲悉,我市印發《關於「人才引進一件事」政務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這是對我市人才政策的進一步保障和升級,將打通引進人才辦理事項的「最後一公裡」。即日起,我市全面啟動人才引進「一件事」專項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建立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2021年2月10日正式運行,全面完成人才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實現一個窗口、一套資料、一個流程、一個系統、一次辦成。

減材料 減環節 減時限 減跑趟

啥是「人才引進一件事」?具體來說,是以只跑一次為目標,對涉及人才申報事項的審批流程進行重塑和再造,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趟,提升辦事效率,推動人才政務服務事項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集成辦理、場景式服務,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

其中,精減申請材料方面,我市將對「一件事」涉及事項的申請材料進行精減,無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依據的證明事項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證明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證明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證明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證明一律取消,規定不明確的模糊材料等一律取消,各級機關事業單位製作的證照、文書、資料等原則上共享獲取。

深度優化審批環節方面,按照「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趟」的要求,優化「一件事」涉及事項的辦事環節。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不能增設辦理條件和環節。

辦事流程方面,我市將全力推動不同層級、不同環節、不同場景的業務整合,對「一件事」涉及的事項進行清理規範,合併精減申請材料,調整優化審批時序,優化再造「一件事」一次受理、集成服務、並聯審批、一站辦結的新流程。

讓人「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我市將根據「一件事」辦理需求,梳理「一件事」信息共享目錄,細化材料共享要求,明確共享部門、業務系統、共享方式、共享深度,理清數據推送邏輯,打通國家級、省級、市級專網。

此外,我市還要按照「一張網絡、多個終端」的要求,推動實體大廳、網上大廳、移動終端、自助終端有機融合。整合線上申請入口,依託鄭州市政務服務網和「i鄭州」APP(手機應用程式),建設全市人才事項「統一受理系統」,統一提供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線上申請入口,在鄭州市政務服務網上設置相應的主題辦事場景,為「一件事」集成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重點事項辦理提速提質

涉及人才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學、創辦企業等重點事項,我市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做到效率大提速、服務大提質。

具體來說,我市要全面推動人才認定、人才支持專項審批、創新創業團隊引進、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子女入學服務、外籍人才來鄭工作便利化、優秀專家選拔等領域「網上辦」效率大提速、服務大提質,以政務服務先行帶動全市營商環境優化,使人才最大限度享受改革紅利,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充分激發。

明年2月10日起正式運行

即日起,我市全面啟動人才引進「一件事」專項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建立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

2021年1月底,我市將按照「一件事」要求進行試運行,人才政務服務事項初步實現「一網通辦」。

2021年2月10日正式運行,全面完成人才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實現一個窗口、一套資料、一個流程、一個系統、一次辦成。


相關焦點

  • 鄭州出臺人才引進一件事政務服務工作實施方案 58同城全方位構建...
    日前,鄭州市發布《關於「人才引進一件事」政務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以只跑一次為目標,對涉及人才申報事項的審批流程進行重塑和再造,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趟,提高辦事效率,推動人才政務服務事項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集成辦理、場景式服務,打通人才辦理事項的「最後一公裡」,優化人才發展生態。
  • 支持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重要人才政策發布,向全球高層次人才...
    為進一步支持浦東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對在浦東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內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引進、推薦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外籍頂尖人才推薦的外籍專業人才及團隊外籍核心成員,以及引進的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提供便利
  • 柔性引進國家級人才42人 剛性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484人 吉安...
    吉安新聞網訊(記者吳廣城)7月10日,記者從我市「人才十條」政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自2018年實施「廬陵英才」計劃以來,柔性引進國家級人才42人(2018年以前13人),高層次人才團隊51個,較2018年增幅分別為233%和121%;剛性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484人;人才平臺建設取得新的突破,
  • 12月已實施,上海落戶新政匯總,涉及居轉戶、人才引進、留學生
    2020年11月中旬左右到11月底,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人力資源與社保局陸續印發文件,涉及居轉戶、人才引進、留學回國的上海落戶政策均有一定程度的放寬,並且這些新政策都是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也就是說都已經開始施行。那麼,現在具體都有哪些變化呢?
  • 浙江省多地紛紛升級人才補貼政策
    近日,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契機,以更優的生態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浙江省多地紛紛升級人才補貼政策。其中,湖州市南潯區發布了《南潯區人才購房房票獎勵實施辦法(試行)》,將原來的「事後分批補助」改為「事前一次性補貼」,提高了大學生政策的覆蓋面。
  • 國家給人才發錢:本科500元!碩士1000元!博士1500元!
    有個非常好的消息要告訴大家:國家實施的青年人才儲備計劃,部分地區已經開展,直接給有學歷的人才發錢,本科500元!碩士1000元!博士1500元!最長領36個月,馬上可以申領,下面看詳細內容。
  • 大專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 能否通過人才引進緊缺專業辦理落戶?在...
    成功關注或登錄後,點擊「更多服務」,其中就有「戶政業務預申報」選項。 市外戶口遷移包括人才引進、夫妻投靠、老年投靠等多個選項,申請人只需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條件即可進入相應落戶界面。 之後,根據界面提示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完成資料上傳並提交,就可以安心等待預審結果了。
  • 12月新政:上海人才引進落戶新規實施,二手房市場進一步規範
    進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一大批重磅新政即將實施:上海人才引進落戶通道增加為18個,此外,外資研發中心聘僱的高端急需人才可以直接「落滬」,乘坐地鐵時不得「外放」,支持品牌企業「練攤」,掛虛假二手房房源、房價的中介將暫停網籤密鑰,冬奧會紀念幣發行,促銷不得先提價再降價等等。
  • 北三縣人才引進落戶流程
    對於大部分北漂來說,落個北京戶口實在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於是很多人紛紛轉向環京,尤其是最近的北三縣。 大廠和香河的落戶政策比較寬鬆,現在落戶大廠的是最多的。10月20日開始,每個工作日發放400-600個落戶號。燕郊是最嚴的,落戶人數也是最少的。
  • 新時代呼喚「非標準人才」!數智時代人才標準如何更精準
    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對人才的界定和管理,需要與產業發展、商業模式相匹配,人才政策更是需要與時俱進。傳統的學歷、職稱、榮譽頭銜等不能完全摒棄,這些都是衡量人才的常見標準,但是,對於特殊人才也要進行創新的界定。給予特殊通道,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讓不同種類的人才都有落戶機會,都有來上海開創精彩事業和人生的可能。
  • 上海最新人才引進落戶政策公布,12月起開始執行!
    昨天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最新出爐」的《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的通知,該政策從12月1日開始生效,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 大家都知道在新政策出臺之前,都是按照2010年印發的《上海市引進人才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實施的。
  • 讓你更詳細了解,鄭州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政策
    河南商報記者 張超凡 首席記者 高瞻展/文圖在讀研究生還沒有畢業,在鄭州能否先購房,後申請補貼?非鄭戶籍人才購房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非鄭戶籍人才購房和非鄭戶籍購房有什麼區別?11月27日,河南商報「安居鄭州」住房政策問答系列活動之「鄭州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政策」直播活動為你答疑解惑。
  • 上海人才引進落戶政策2020 楊超越將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
    上海人才引進落戶政策2020 楊超越將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
  • 山東印發「人才興魯」32條「硬核」舉措,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9日訊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實施「人才興魯」行動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實施「人才興魯」行動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現就實施「人才興魯」行動、打造新時代人才聚集高地,制定如下措施。
  • 浙江舉行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新聞發布會
    在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中,有21名是海外歸國學者。從近的看,廣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已經成為我國高科技產業與新經濟領域的重要力量,創辦了像百度、新浪、搜狐、盛大、無錫尚德、新東方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塑造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
  • 鄭州西亞斯學院實施住宿書院制培養高素質人才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趙志攀)近日,鄭州西亞斯學院申報的「住宿書院制育人模式」獲評2020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
  • 山西靠什麼引進和留住人才
    作為資源大省,山西經濟增長曾有較長時期高度依賴煤炭產業。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勉勵山西「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並提出「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等明確要求。轉型發展,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
  • 杭州「人才強市」再布局: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生態
    建設全球人才蓄水池,營造「熱帶雨林」式最優人才生態——12月15日舉行的杭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萬,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
  • 實施人才集聚計劃,為「四個歷城」建設注入人才活水
    幫助駐區高層次人才子女解決入學轉學難題,這只是歷城區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歷城區以「才聚首邑·智匯歷城」人才集聚計劃為抓手,做足做強政策升級、平臺增效、服務提質三篇文章,充分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愈發突出,全區識才敬才用才愛才氛圍更加濃厚,為建設科創歷城、智造歷城、文化歷城、品質歷城注入了生生不息的人才活水。
  • 上海新版引進人才落戶辦法下月實施 流量明星搶先「落滬」
    「流量明星的此次落戶能夠產生廣泛的社會示範效應,將有更多社會人才以此為契機,了解與研究上海的落戶政策,從而對上海吸引人才起到正向帶動作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流量明星先後落「滬」根據2019年發布的《關於促進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國內人才引進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特殊人才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經相應決策程序後,直接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推薦,經相關部門集體審議通過後,可予以直接落戶。楊超越的順利落戶正是受惠於該政策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