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同治皇帝接見使節,慈禧太后臉色陰沉凶相畢露

2020-12-14 小歷史

時光荏苒,100多年的時間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現實世界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早已作古,那些驚天動地的事件早已無跡可尋,那些金碧輝煌的建築早已化作煙塵……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找尋晚清社會的蛛絲馬跡。

杭州街頭戴枷示眾的犯人。

枷板上的字樣表明,杭州上城警察局判了他半個月的戴枷示眾刑罰。左側字條還寫著他的姓名和所犯罪行,可惜字跡模糊難以辨認。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大門。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清廷的外交機構,1861年成立,1901年更名為外務部。匾額「中外禔福」四字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遐邇一體,中外禔福,不亦康乎?」也就是祈求平安無事的意思。

同治皇帝會見英法美俄等國外交代表。

1873年6月29日,恭親王奕訢帶領各國外交代表進入西苑紫光閣,同治皇帝在此會見了他們。清朝海關外籍職員託馬斯·查爾德拍攝了這個場景,但照片已不存,英國檔案館保存了根據他的照片繪製的複製品。

吸鴉片煙的瘦弱青年。

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學到過,鴉片深深毒害了晚清社會,加劇了積貧積弱的局面,這張照片就是一個縮影。一個青年躺在木板床上,身邊放著煙燈、煙槍等工具,眼神迷離,似乎剛剛過完癮。據《慕雅德眼中的晚清中國》一書提供的數據,1880年代,清朝吸食鴉片的人數達到頂峰,在800萬左右。

廣西欽州盲人學校的師生。

清朝傳統的教育體系中,沒有專為殘障人士設立的學校,這些邊緣人群完全沒有融入社會的機會和能力。隨著西方傳教士和教育者帶來新理念新方法,培養殘障人士的生產生活能力受到廣泛關注。

慈禧太后珍貴影像。

照片中的慈禧太后衣著精美、裝扮精緻,面部沒有笑意,臉色陰沉、凶相畢露,隨時可能大發雷霆。她性情古怪、喜怒無常,身邊的太監、宮女如有失誤,往往遭受很重的懲罰。

冬季採冰的場景。

採冰這一傳統歷朝都有,一般在農曆的十二月和正月天氣最冷的時候進行。工人用T形冰鑹在冰凍的河面上一點點鑿出方形冰塊,再用勾子拉出來。採好的冰馬上送冰窖儲藏,等來年夏天賣給富貴人家降溫納涼。

山東街道上擁擠的隊列。

隊列裡有「清道」旗,有黃龍旗,有華蓋,很可能是官老爺出巡。

一個家庭的「全家福」。

看他們的裝束,並非大富大貴之家,甚至幾個孩子的衣服又髒又破。他們能拍攝一張「全家福」並流傳下來,實屬不易。

面帶微笑的年輕女子。

這位女子頭戴「大拉翅」、上身穿褂子,是旗人貴婦的典型風格。不過,她下半身穿馬面裙,很明顯又是漢族婦女的服飾。她身上體現出晚清時期普遍存在的滿漢交融的特點。

相關焦點

  • 晚清慈禧太后68歲老照片:眉目清秀氣場強,錦衣華服不怒自威!
    圖為一組晚清朝廷掌權人慈禧太后在68歲時候的留影老照片,彼時的慈禧太后雖然已經是年過半百的餘暮歲數,但是平日裡精於保養的她依舊有著一副眉目清秀的美麗模樣,再加上她喜奢侈穿華服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一、處死安德海安德海是慈禧的心腹太監,因為有慈禧撐腰,平時囂張跋扈,甚至對同治皇帝也不太恭敬,導致同治對他十分厭惡,將安德海比作明朝的奸宦魏忠賢。後來安德海以為皇帝置辦龍袍的理由出京招搖,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緝拿,同治皇帝藉機在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等人的支持下,下旨讓丁寶楨將安德海斬殺。
  • 同治皇帝死因之謎揭曉!專家:19歲死於花柳病,不關慈禧太后的事
    當然,當年傳聞同治皇帝得了這樣的病後,第一時間也是很羞恥、恐懼的,這樣才導致了他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機會。當時的慈禧太后也是為了顧全皇家顏面,給皇帝讓御醫以治療天花的方式治療,延誤了時機,最後病情惡化駕崩。皇帝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
  • 慈禧太后高清老照片:面部細微表情都看得清,圖7是她發跡的地方
    慈禧太后高清老照片:面部細微表情都看得清,圖7是她發跡的地方 自從進了儲秀宮後,慈禧太后從此平步青雲,鹹豐四年晉封為懿嬪;鹹豐六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鹹豐七年又晉封為懿貴妃。圖:慈禧太后高清照,不怒自威。
  • 慈禧太后,為何如此痛恨自己的兒媳婦?真是因為兒媳婦的一句話嗎
    清同治十一年,17歲的同治皇帝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大婚時刻,但在選擇皇后人選的問題上,兩宮皇太后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慈安太后建議同治皇帝選擇自己的姑表外甥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則看中了出身高貴、外貌俏麗、賢明聰慧的富察氏。
  •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為什麼光緒皇帝不能生育呢?看看慈禧太后讓他幹了什麼! 同治13年的時候,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尷尬的事實:同治皇帝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這該怎麼辦呢?
  • 十九歲的同治皇帝死於花柳病,他到底經歷了啥?原因竟在於慈禧
    那堂堂一個皇帝怎麼可能會得這種難以置信的性病呢?那還得從他小時候說起了。六歲登基的同治帝,他的父皇鹹豐皇帝在駕崩之前(1861年)就年新皇年幼,命八位顧命大臣扶持年幼的載淳把持國政。但是,一直崇尚並為之追逐一生權力的慈禧太后不允許皇家權力被八個顧命大臣把持。於是,野心勃勃的慈禧運用計謀聯合慈安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將權力從自己的親兒子手中強奪過來。
  • 慈禧太后是光緒的養母,為什麼光緒皇帝要叫慈禧「親爸爸」呢?
    慈禧是清朝皇室女人中稱呼最多的女人,如:鹹豐帝的蘭貴人、懿貴妃,同治帝母親,西太后,光緒帝的養母(親爸爸),老佛爺……在男權社會中,光緒皇帝叫慈禧「親爸爸」是暗示慈禧地位尊貴,有吹捧慈禧把她比作男性皇帝之意,慈禧特別喜歡光緒這樣稱呼自己。
  • 慈禧太后:權傾天下,卻是一個可憐的母親
    作者:霍小山 慈禧太后的一生,如果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個極其成功的獨裁者,掌握大清國最高權力長達47年之久;但如果從人倫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個極其失敗的,甚至是有些可憐的母親。無論是親兒子同治皇帝,還是抱養的兒子光緒皇帝,都對她抱有強烈的敵意。
  •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在許多電影、戲劇和電視劇裡(比如走向共和),大家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光緒皇帝每次見到慈禧太后,就立即下跪請安,並以「親爸爸」稱呼她。 慈禧太后明明是女的,光緒皇帝卻喊她「親爸爸」,這是為何?
  •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和太監玩遊戲,李鴻章老態龍鐘行走困難
    今天給大家看一組晚清老照片。這些照片中記錄的場景都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過去100年的巨大變化。一、慈禧太后和李蓮英等太監玩扮觀音遊戲慈禧應該有風流韻事,但是可能被誇張了,並沒有那麼多,你想想一個人金錢權力都到了極致,吃喝極端挑剔考究(這個有記錄)玩樂也十分奢侈,歷史上有記錄慈禧太后玩樂的事什麼開車、溜冰、洋玩意都喜歡。
  • 同治逛花街染病,是被他誘導的,慈禧也要負責
    同治雖然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但是跟慈安太后的感情卻更好,只因為清朝有一規矩,低等級的妃嬪沒有撫養孩子的資格。慈禧當初生同治的時候只是個嬪,孩子一生下來就報給了正宮皇后慈安。再加上慈禧望子成龍,希望自己能跟偶像孝莊太后一樣培養出來個「千古明君」,所以對同治很是嚴厲,總是逼他讀書。慈安太后卻是一味的寵溺放縱,小小年紀的同治,只覺得慈安比慈禧溫柔,所以更喜歡養母。
  • 慈禧太后口中價值8億的夜明珠,而今下落如何?可能被此家族買下
    晚清時期,雖然同治和光緒是名義上的皇帝,但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權卻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主政期間,中國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內有起伏不斷的農民起義,外有列強虎視眈眈。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太后卻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為了一己私慾置國家大事不顧,從甲午戰爭期間她挪用海軍軍費過60大壽,就可見一般。
  • 同治皇帝到底因何而死?為何野史傳聞他生活不檢點?
    等到同治皇帝即位後,慈禧太后便更有恃無恐的利用它特殊的地位大肆斂財、斂權。當時慈禧太后為了教育同治皇帝便給他選擇了四位老師。這四位老師都是品行端正、學識淵博的人物。慈禧太后特意叮囑四位老師要嚴格對待同治皇帝,最後導致同治皇帝在吃飯的時候都要在書房吃飯,飯前和飯後都要上課幾乎不存在偷懶的機會。除非到了太后生日和春節等節假日小同治才能放假休息。
  • 清朝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年過半百眉清目秀,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圖為一組清朝慈禧太后的真實生活舊照,雖然彼時的慈禧太后已經到了年過半百的餘暮高齡,但是眉清目秀的她看起來依舊很美。特別是其不怒自威的氣場,更是強大到讓人不敢靠前。 眾所周知出生於清朝1835年的慈禧太后原本是旗人小戶家的長女,因少年時期貌美聰慧,於及笄之年進宮為妃。慈禧太后進宮後因才情卓越頗得鹹豐皇帝的喜歡。
  • 晚清真實老照片,第五張慈禧光緒兩宮迴鑾,第七張袁世凱的五姨太
    晚清吸旱菸的老者,從老照片可看出,老者的指甲很有特色,只因他是一個老中醫,長指甲說明他無需參加體力勞作,生活過得很是恣意,也是當時的一個現象所在。張之洞私生活還有一個怪癖,就是喜歡晚上幹活然後白天睡覺,連慈禧太后也拿他沒有辦法。
  • 清朝的罪人其實並非慈禧,而是一世人皆知的皇帝,把中國推入黑暗
    很多人都將責任歸結於晚清時期清朝實際話事人慈禧太后的身上。慈禧太后入宮五年之後就晉升貴妃位,還深得鹹豐皇帝的寵愛,1856年之後鹹豐皇帝的身體狀況就不太好,便讓寫的一手好字的懿貴妃幫他批閱奏摺。 1861年鹹豐皇帝還是沒能抵抗住病魔的侵擾與世長辭,慈禧太后就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擁立自己五歲的兒子同治皇帝登基。
  • 晚清廢帝風波,為什麼權勢滔天的慈禧太后,也沒能廢掉光緒帝?
    而慈禧太后最終沒有廢掉光緒帝,真的僅僅是西方列強反對嗎?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6期:晚清廢黜光緒帝風波,為何雷聲大雨點小,真的僅僅是列強反對嗎?作為大清國皇帝,且已經親政,本應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行使官員罷免權,是太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光緒帝此舉卻觸犯到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變法開始之前就發布了一條諭旨,二品以上高官都要去她那謝恩。等於是告訴光緒帝,二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和罷黜權並沒有下放給皇帝。
  • 慈禧太后其人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稱聖母皇太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後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 慈禧太后為什麼如此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楊菊貞曾經在兵部右侍郎夏同善家做過下人,楊菊貞通過夏同善將伸冤的訴狀,遞到了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翁同龢手裡,翁同龢認為此案確有疑點,他在稟報給慈禧太后以後,由慈禧太后下旨,刑部令浙江巡撫楊昌濬重新審理。而浙江巡撫楊昌濬為了保全原來審理案件的各級官員的面子,仍以「通姦謀命」上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