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高情商呢?看起來為人謙和、巧舌如簧、處事有道,從來不得罪人嗎?
紅樓夢中薛寶釵就是被公認的高情商,林黛玉則被認為是不好相處的人,但是不好相處的林黛玉有忠心耿耿的紫娟跟隨,有忠貞不渝的賈寶玉相伴,能收穫最真心的感情,反觀薛寶釵只是空有一身交際的本領,換不來誰的真心。
人心是複雜的,再圓滑的人都無法做到誰都不得罪,做到完美,並且越是追求完美,失去的可能就越多,人際交往之中,沒有那麼多道理與條條框框,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不講道理」。
一、該翻臉時就翻臉,不怕得罪人
一個人說話圓潤周到,能處處照顧到別人的感受,從來不得罪人,往往被認為是情商高,事實上,真正聰明的人,是懂得翻臉的人。
《世說新語》裡記載了這樣一個「翻臉」的故事。
名士管寧和華歆是東漢末年一起讀書的摯友。
有一日,二人在園中鋤地,地上有一片金,管寧就當沒看見,依舊揮舞鋤頭不停,華歆則高高興興地撿起黃金,看到管寧神色不對又不得已扔掉了。
二人在室內讀書,管寧專心致志,門前路過一輛豪華馬車也沒有受到影響,華歆看到放下書就跑出去湊熱鬧了,華歆回來以後,忍無可忍的管寧將兩人同坐的蓆子從中間割開,並表示「我們再也不是朋友了」。
管寧與朋友翻臉了,這是一種理智的的做法,「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良朋為伴,才能更好地發展,道不同的人,與其翻臉是對自我發展的一種保護。
二、不看出身與利益,以真情待人
電影《食神》裡邊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情與義,值千金」。
人際關係中,對人切切實實的幫助有時不如一句知心話的分量重,這句話看上去有點不合邏輯,確實真實存在的情況。
《水滸傳》裡,實力雄厚的柴進結交了不少英雄好漢,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其中就包括落難的武松。
武松在柴進門下一待就是一年,臨別之時,柴進還贈送銀兩盤纏給武松,而武松只是輕描淡寫了一句「多謝」,一年之中的屈辱和施捨換來了物質的幫助卻換不來武松的感激。
宋江財力沒有柴進雄厚,但是擅長打人情牌,籠絡人心的功夫是柴進學不會的。
武松要離開了,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言語關切,並拿出了為數不多的銀子,雖然這銀子分量根本比不上柴進贈送的,但是武松還是被感動了,二人結交為弟兄。
人際關係離不開你幫我,我幫你,但是金錢上的幫助如果在對方看來變成了施捨,那還不如一句知心話分量重,人有時候就是這麼「不講道理」,理解和同情勝於切實幫助。
三、不鑽研社交,懂得不斷強大自身
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說:「我沒有飯局,也不怎麼願跟朋友去聚會,這麼多年,也沒去過夜店,還不喝酒、還不抽菸、還不打牌,我其實是一個很乏味的人。」
郭德綱無論是演藝圈內,還是廣大觀眾中間,甚至在國外,都有一定的名氣,郭德綱是名副其實的演藝「紅人」。
按理說,郭德綱的人緣應該是非常好的,應酬不斷,但是現實情況是,他極少參加飯局和聚會,甚至自嘲「于謙一天的飯局頂我一年的飯局。」
在人們的認知中,人緣是發展事業的途徑,那些商業界演藝界的成功人士都應該是忙於交際應酬,為事業鋪路。
但是郭德綱不是,他閒時寧願躲在書房裡看書聽戲,也不願意去交際,所以人緣並不好。
人緣不好,觀眾緣好,用大量的時間用來琢磨段子,所以他的事業依舊是風生水起。
有時候費神的人際關係不如不要,節省下來的時候用來充實自己的能力,一樣可以很優秀甚至更優秀,聰明的人首先是灑脫的人。#情商高的人是什麼樣#
這世間有許多道理,世人熱衷於踐行,如果不懂得靈活變通,道理就變成了約束人的條條框框。
你不願意交際,就不交際,完善自身能力,提供不了幫助就用拿出知心態度去交朋友,對於合不來的人,也完全可以選擇斷交,不用瞻前顧後怕得罪人,人際交往複雜而靈活,進退隨心,不被各種「道理」束縛,才能收穫真朋友。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不講道理的人。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紋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