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郡望大全!

2021-01-20 騰訊網

這裡有劉氏起源、家譜、族歌、名人、宗祠、善舉、互助。

做為劉氏子孫,您知道您的祖上是誰嗎?請關注劉氏大家族!

為了便於劉姓族人尋根和了解劉姓發展的歷史,現將歷史上劉姓曾擁有過的郡望及其代表人物開列如下

1

彭城郡

彭城郡原為西漢的楚國。漢宣帝地節元年(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市)。黃龍元年(前49)復名楚國。東漢章和二年(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復為彭城郡。隋開皇(581。600)初廢郡,大業三年(607)復置。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為徐州,天寶元年(742)名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徐州。

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

因劉邦祖籍豐縣,起家於沛縣,而豐縣和沛縣後來都屬彭城郡,所以天下劉氏莫不以彭城為自己的祖籍,而稱為彭城劉氏。彭城也就歷來都被視為劉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後更成為天下劉姓的統一郡望。

西漢初,漢高祖劉邦邦的小弟劉交受封為楚王,史稱楚元王;後來,漢宣帝劉詢又封皇子劉囂楚王,史稱楚孝王。因此,彭城劉氏也就分為兩個主要支派:一是楚元王劉交派;一是楚孝王劉囂派。

彭城劉氏之稱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彭城劉氏就是漢家劉氏甚至天下的代稱。狹義的"彭城劉氏"僅指則僅指劉交和劉囂的後裔。

2

沛郡

沛郡也稱"沛國郡",始建於漢初。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為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王莽改為吾符郡,東漢改為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復為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以後的沛郡,所轄地域大為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不過,作為劉姓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

沛郡劉氏望族多出自西漢皇族楚元王劉交之後。如淮南王劉安,就是沛郡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向,居沛縣。三國魏揚州刺史劉馥、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晉代名將劉毅(齊悼惠王劉肥之後)、丹陽令劉恢等,都出自沛郡。他們的子孫後代在南北朝有多人做官,因而沛郡劉氏在當時成為江南大族。

《元和姓纂》記載,沛郡相縣劉氏是楚元王劉交小兒子棘陽侯劉調之後。這支家族在晉代有荊州刺史劉翁叔,生子劉弘,任晉光祿卿、丹陽尹。劉弘之子劉琰,字真長。劉琰之孫劉巘,梁朝著名學者,人稱"文範先生"。劉巘五代孫劉顯,生二子:劉輶、劉臻。劉輶玄孫劉濟,唐朝中書舍人。劉濟之孫劉伯華,官任工部郎中,生子劉頌、劉莖、劉袞。劉頌,唐朝左補缺;劉袞,檢校郎中;劉臻,隋朝時任儀同,封鐃陽公。劉臻之子劉翁彥,金部郎中。

沛郡劉氏另一有支出自東漢時皇族。劉秀之子劉輔為沛王,其後代世居沛地成為大族。

3

弘農郡

弘農郡始建於西漢元鼎四年(119),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縣東北函谷關城)。王莽改名右扶風。東漢初復名弘農郡,末年避靈帝名諱改名桓農郡。三國魏復名弘農郡。十六國前秦移治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又改恆農郡。北周明帝又改西恆農郡為弘農郡,還治弘農縣(即故函谷關城)。隋開皇初廢,大業初復置,移治今靈寶縣;義寧元年(617)又移治陝縣。唐武德初廢。

據《元和姓纂》,弘農劉氏大族出西漢皇族,是漢高祖的哥哥代王劉喜的後裔。代王后裔到東漢時有劉琦,官任司徒,始遷居弘農。劉琦之子劉寬,漢恆帝時任南陽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鄉侯。其後裔劉隆仕南朝宋為馮翊守,後避居汝穎。劉隆的後代歷南北朝到隋唐,世代有人為官,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唐朝時,弘農劉氏有劉元立,任商州刺史。又有劉欽忠,鄧州刺史。他的孫子劉長卿,任工部員外郎。

4

河間郡

河間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到文帝二年(前178)又改為河間國,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東南)。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開皇初廢,大業初及唐天寶、至德問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市)。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約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河間劉氏同樣也出自漢皇族,又分為兩支。一支是西景帝之子河間獻王劉德的後裔。另一支則是東漢章帝之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後裔。

河間劉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如唐代著名宰相劉仁軌所在的尉氏劉氏,就是河間劉氏的分支。唐朝時期,河間劉氏還產生了一位著名的詩人劉長卿。此外,如金代著名醫學家劉完素,南宋時偽齊皇帝劉豫等,都是河間人。

5

中山郡

中山郡始建於漢高祖時,景帝時改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縣(今河北定州市盧奴縣),所轄範圍相當於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後或為郡,或為國。隋開皇初廢。

西漢時,漢景帝封兒子劉勝為中山王,史稱中山靖王,蜀漢劉備家族,就是中山劉氏之後。今日絕大部分中山劉氏都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另外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封第五子劉中山。但後世中山劉氏中,至今尚未發現有自稱是中山王劉焉後裔的。

唐朝時,中山郡劉氏在當地就已經衰落。宋元以後,隨著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的崛起,中山郡也重新在劉氏宗族中揚名起來。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丁極為興旺,族裔眾多。當年開派始祖中山靖王就有100多個兒子,是劉氏各派開基祖和當時各劉氏親王中最多的一個;此後,源出中山的客家劉氏劉開七、劉廣傳一宗,有14個兒子、81個孫子,360個曾孫,後裔子孫更是千枝萬葉,構成世界劉氏的主體之一。

6

梁郡

梁郡本為梁國,始建於西漢高帝五年(前202年),此之前叫碭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下轄8縣,其範圍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諸地。三國魏時始改為梁郡,移治下邑(今碭山)。北魏還故治,隋開皇初廢。

梁郡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文帝之子劉武。劉武於文帝二年受封為梁王(即梁孝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因其地卑溼,徙治睢陽(今商丘)。他的後代顯貴者眾多,遂衍為大族。

梁郡劉氏另一支為東漢明帝次子梁節王劉暢之後。劉暢後裔劉海遊,於北魏時任南兗州刺史,其後代至隋唐有多人為官,十分顯赫。如劉海五代孫劉寂,任興州刺史。

7

頓丘郡

 頓丘郡始建於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下領4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南清豐、濮陽、內黃、南樂、範縣等地。北齊廢。

據鄭樵《通志·氏族略》,頓丘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之後。

8

南陽郡

戰國時秦始建南陽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漢代轄26縣,包括今河南葉縣、魯山及南陽大部、湖北棗陽、鄖縣等地。後逐漸縮小。隋朝大業年間及唐天寶、至德時,曾改鄧州為南陽郡。

南陽劉氏出自西漢長沙定王劉發,為長沙劉氏的北派分支。劉發是景帝之子,封長沙王。後裔有很大一部分北遷河南南陽一帶,其中一支更發展為東漢皇族。

9

東平郡

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為東平國,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7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為郡,北齊廢。

東平劉氏出自漢皇族,有很多支派。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為東平王,其後又有成陽共王劉喜之子劉慶封東平侯。後漢皇子劉蒼也被封為東平王。他們的後代形成東平劉氏各支,為當地豪強。漢桓帝時,東平寧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影響很廣。漢末劉楨,為建安七子之一,系東平劉氏後裔。明代著名水利家兵部尚書劉大夏家族,也自稱東平劉氏之後。

10

高平郡

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山陽郡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7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臺、鄒縣等地。

高平劉氏出自魯恭王劉餘。劉餘為漢景帝第五子,立為淮陽王,後徙封於魯。他的兒子劉驕封鬱桹侯,徙居高平。劉驕九代孫劉表,字景升,漢末任荊州刺史。

11

東莞郡

東漢末建安初年,分琅邪郡、齊郡置東莞郡,治所在今山東沂水縣東北,領8縣。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等地。

東莞劉氏為西漢齊悼王劉肥之後。劉肥生城陽景王劉章,傳國九代至劉津,被光武帝劉秀封為平萊侯,徙居東莞。其後裔有劉穆之,徙居京口,仕南朝宋,累官尚書右僕射。還有劉勰,為南朝梁著名文學評論家,著有《文心雕龍》傳世。

12

平原郡

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治所在今山東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廢。

平原劉氏支眾多,都出自漢皇族。《元和姓纂》載,漢高祖之子淮南厲王劉長生濟北貞王劉勃。劉勃的兒子劉崇,始遷居平原高唐。其後裔至晉代有劉實,字子真,為劉崇的第11代孫,官任太常,封循陽侯。南朝齊將領劉懷珍,為漢景帝之子膠東唐王劉寄後裔。劉寄傳國五代,至後漢有劉暹,居平原,至唐而絕。平原劉氏名人還有南朝梁學者劉峻,在東陽紫巖山講學,從學者無數。

 另外,後漢和帝長子劉勝曾封平原王(懷王),其後襲封者甚多,如樂安壽王之子劉得、河間孝王之子劉翼等,均封原平王。

13

廣陵國

廣陵國始建於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徵、高郵、寶應、金湖等地。

廣陵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第4個兒廣陵厲王劉胥的後裔。

劉胥在漢宣帝時受封為廣陵王,劉胥的4個兒子均封侯。後劉胥圖謀不軌,賜死,諸子廢為庶人。元帝時又立胥子劉霸為廣陵王(孝王),傳國至王莽時絕。劉胥的子孫世居廣陵,形成大族。東漢時有劉胥第6代孫劉貺,官任司徒。又有劉辯,任清河太守。劉辯之子劉瑜,桓帝時官拜議郎。桓帝死時,他與大將軍竇武謀誅殺宦官,失敗身死。晉代劉頌,官至廷尉、吏部尚書,其家世居廣陵,為名族。當時同郡有四大姓:雷、蔣、彀、魯,均在劉姓之下,時人為之語云:"雷、蔣、彀、魯,劉最為祖。

"

14

臨淮郡

臨淮郡始建於漢武帝時,治所在徐縣(今江蘇泗洪南),領29縣,轄境包括屬於今江蘇和安徽的睢寧、嘉山、盱眙、六合、天長、洪澤、淮安、阜寧、建湖、鹽城、興化、東臺、海安、泰縣及泰州、靖江等地。

臨淮劉氏出自東漢光武帝之子廣陵思王劉荊。劉荊的兒子劉平封俞鄉侯。平子劉彪襲爵,彪孫劉熙,仕魏為尚書郎。熙子劉述,任東平太守。述子劉建,晉代任永城令,世居臨淮。劉建的兒子劉會,官琅邪內史,跟隨晉元帝渡江,居丹陽。其子孫仕宋,至梁末又徙居晉陵(今常州)。唐代著名的晉陵劉氏,就是臨淮劉氏分支。其代表人物,劉子翼,著作佐郎,他的兒子劉禕之,事武則天為宰相。

15

琅邪郡

琅邪郡始建於秦朝,治所在今山東膠南縣琅邪臺西北。西漢因之,移治東武(今山東諸城境),轄51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屬江蘇)及青島等地。東漢改為琅邪國,移治開陽(今臨沂北)。唐朝乾元初廢。

琅邪劉氏有兩支,一支出自西漢皇族,是漢高祖庶長子齊王劉勝的後裔。劉肥之子劉章,封城陽王。劉章七世孫封臨沂縣慈鄉侯,子孫因家於此,後為琅邪大族。晉有劉超,是西漢齊王劉肥的後裔。劉超的父親劉和,為琅邪國上軍將軍。劉超初任琅邪國記室掾,隨晉元帝渡江後封零陵伯,官至左衛將軍,為蘇峻所害。

另一支琅邪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琅邪王劉京後裔。漢桓帝時有琅邪人劉猛,官至宗正。

16

蘭陵郡

蘭陵郡始建於東晉,是從原東海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丞縣(今山東棗莊嶧城鎮),下領5縣。轄境包括今山東棗莊、滕縣等地。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

蘭陵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之孫、廣陵孝王之子蘭陵侯劉宜的後裔。劉宜在漢宣帝時受封為蘭陵王,至於莽時絕封,其後裔為蘭陵劉氏主脈。

17

東海郡

東海郡始建於漢初,是由原郯郡改置,治所在郯縣(今山東郯城北),下轄37縣。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地區。

東海劉氏出自東漢皇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長子東海恭王劉強的後裔。劉強是劉秀長子,郭皇后所生,本立為皇太子。郭后被廢後,劉強貶封為東海王。其後裔嗣王封侯者甚眾,遂衍大族。漢代末年,有東海郯人劉虞,出任幽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封容丘侯。後與公孫瓚不和,為其所害。

18

丹陽郡

丹陽郡始建於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17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脈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吳移治今南京,以後轄區縮小。

丹陽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孫、江都王劉非之子丹陽侯劉敢的後裔。丹陽劉氏在唐代有劉鄴,字漢藩,任懿宗、僖宗朝宰相。他的父親劉三復,官刑部侍郎,世居句容。

19

宣城郡

宣城郡始建於晉代,是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的,治所在宛陵縣(今安徽宣城),轄11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臺、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

宣城劉氏淵源失考。宋代有劉琦,字公玉,博學強覽,立志峻潔。歷任都官員外郎、歙州通判、侍御史。清代有劉南英,字宇千,詩人。尤精琴理,著有《琴學集成》。

20

南郡

始建於戰國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漢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荊州),下轄18縣。轄境包括今荊州、宜昌、宜城、南漳、荊門、華容、遠安、當陽、第秭歸、巴東、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地。隋開皇初廢。

據《元和姓纂》,南郡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武帝的兒子代王劉參曾孫代王劉義的後裔。南朝宋時有劉凝之,其父劉期公官衡陽太守,家於枝江為大族。劉凝之慕老萊子、嚴子陵為人,性好山水,攜妻子泛遊江湖,隱居衡山,終身不仕。

21

高陽郡

高陽郡始建於東漢桓帝時,西晉時設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南)。轄4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隋開皇初廢。

高陽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淮陽憲王之子高陽侯劉並的後裔。劉並在漢平帝時受封為高陽侯,王莽篡漢時免爵。其後裔散居高陽各處,為大族。

22

高密郡

高密最初為封國,始建於西漢宣帝時,是由膠西國改置為高密國,治所在今山東高密,轄境包括今膠縣和濰坊一帶。

據《元和姓纂》載,高密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城陽共王劉章的後裔。劉章"傳國八代,後分城陽置高密,遂為郡人。"

23

竟陵郡

竟陵郡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鍾祥)。轄境包括今鍾祥、天門、京山、潛山、沔陽等地。齊以後轄境漸小,治所屢更,北魏改名石城。

竟陵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魯恭王劉餘的後裔。《元和姓纂》記載,"魯恭王餘裔孫章帝封為竟陵侯,因家焉。"後漢有劉焉,為魯恭王后裔,世居竟陵(今潛江西北)。其子劉璋,漢末為益州牧,後降劉備。

24

長沙郡

長沙郡始建於楚國,漢初改為長沙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市),轄境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廣西小部,廣東連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東漢改為郡,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年間曾改潭州為長沙郡。

長沙劉氏出自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後裔封王侯者甚眾,分居湘鄂各處,形成大族。

25

河南郡

河南郡始建於西漢高帝二年(前205年),是由原秦三川郡改置,治所在今洛陽東北,轄22縣。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遊,雙洎河、賈魯河上遊地區及今黃河以北原陽縣。其後漸小,隋初廢。

河南劉氏主支出自匈奴族。東漢匈奴左賢王去卑裔孫劉庫仁,字沒根,後魏時任南部大人、凌江將軍。其弟劉眷,生羅辰,任定州刺史。其後又居遼東襄平,隨魏孝文帝徙洛陽。羅辰後裔有劉崇望,唐昭宗時任宰相。其後至宋朝有劉溫叟,官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有清操。

26

廣平郡

廣平郡始建於西漢景帝時,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轄境相當今河北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後改為廣平國。東漢廢入巨鹿郡。三國魏復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開皇初廢。

廣平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趙王劉彭祖之後。彭祖之子劉蒼封廣平陰城侯。劉蒼死,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廣平肥鄉。劉蒼後代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即劉祥道及其子劉景先,為高宗祖;劉從一為德宗相。其族還有多人在朝中做官,貴盛一時。

27

範陽郡

範陽郡始建於三國魏黃初七年,是由原涿郡改置,治所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隨開皇初廢。

範陽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劉發傳國7代後,有支庶遷居範陽郡。東漢時,有司徒劉壽。

28

東萊郡

東萊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治所在掖縣(今山東萊州市),東漢時移治黃縣(今山東龍口市東)。後改為國,唐朝時曾改為萊州。

東萊劉氏來自西漢皇族,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後裔。《元和姓纂》記載,城陽景王劉章第十(原誤作七)代孫文王劉悝庶子別封為掖侯,他的後裔因居於東萊,後發展為該郡大族。唐朝吏部侍朗劉彤,就自稱為其後裔。

29

陳留郡

陳留郡始建於漢武帝元狩元年,治所在陳留縣(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隋開皇初廢。

陳留劉氏失考。《元和姓纂》列其為劉姓26個舊郡望之一。

30

濟陰郡

濟陰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建元三年,是由濟陰國改置,治所在定陶縣(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

濟陰劉氏興起於唐朝,淵源失考。在唐代有劉晏,官任左僕射,封彭城郡公。劉晏的兒子二子:劉執經,吏部郎中;次子劉宗經,國子祭酒。

31

京兆郡

京兆郡原本為京兆尹,始建於西漢太初元年,三國魏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西安)。

京兆劉氏興起於隋唐朝,其淵源一說來自蜀漢劉氏,一說來自楚元王劉交之後。待考。隋代有劉猛,官任通州刺史。劉猛之孫劉弘基,唐初開國功臣之一,任右驍衛大將軍、太僕卿,封夔國公。其子孫在唐朝多人做大官,家族盛極一時。

32

廬陵郡

廬陵郡始建於東漢興平元年,治所在廬陵縣(今江西吉安市西南)。唐朝時又改為吉州。

廬陵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長沙王劉發的後裔。《元和姓纂》記載,長沙定王之子劉倉,封安成侯,世居今江西吉安。劉倉後裔非常興旺發達,蔚為廬陵望族。梁朝時有安成內史劉元偃,世代居信吉州,自稱為劉倉後裔。唐代有行昌,左司員外郎。他的孫子劉淑,任殿中御史。

33

南康郡

南康郡始建於西晉太康三年,治所在雩都縣(今江西于都縣東北)。唐朝時又改為虔州。

南康劉氏出自西漢皇族,是楚元王劉交的後裔。據《元和姓纂》載,楚元王劉交第6代孫劉延壽的裔孫劉璠始居南康。劉璠的第6代孫劉騫,南朝蕭梁時任同州刺史。劉惠騫的孫子劉悔陵,唐朝時任少府監。宋元以後,南康劉氏更加興盛。

34

東郡

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漢代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縣西南)。

據《元和姓纂》記載,東郡劉氏出自匈奴,是匈奴劉去卑的後裔。北魏時劉庫仁弟弟劉羅辰封徵東將軍永安公。劉羅辰第7代孫劉政會的兒子劉奇,唐時任吏部侍郎。劉奇的兒子劉超,任河南少尹;劉微,任吳郡太守、江南採訪;劉循,金吾將軍。劉政會次子劉元象,主客郎;劉元育,易州刺史。東郡劉氏在唐朝多人做官,蔚為大族。

----

祖輩: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

子輩: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晜(kūn)孫,仍孫,雲孫,耳孫...

相關焦點

  • 平涼,皇甫氏族的郡望
    平涼,皇甫氏族的郡望 2019-12-23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錢姓起名大全及建議!姓錢的都看看吧!
    四、以父母姓氏疊加取名這個思路大致有三種操作方法:一是直接疊加;二是諧音疊加;三是取爸爸、媽媽兩人的姓,中間或後面再加一字。比如施揚,即爸爸姓施,媽媽姓楊,揚楊諧音。又比如,姓王的爸爸加姓陳的(錢姓名字大全,姓錢的名字大全)媽媽,得出王嘉成的名字;周牧禾,寓指周爸爸、穆媽媽天作之合的愛情結晶。
  • 你的姓是什麼意思?「劉」居然是「殺戮」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組成的,中國人一般都是姓在前,名在後,而英美等國家卻和我們相反。雖然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但是父母在給我們取名時是十分慎重的,而有一個好聽又有內涵的名字,甚至會給你的形象加分。
  • 中國人常見的100個姓氏起源及郡望名人簡述(八十五)
    上古時期黃帝的史官倉頡他是中國漢字的發明者,其後代大多繼任為史官,便以官職為氏姓史。西周初年周王室設置太史、內史等官職,專為記事之官。尹佚為史官,負責記錄周王言行及國家大事,他為人嚴正與太公望、周公、召公並稱為周初四聖。由於他終身在周任太史,世稱其為太史佚,其後代子孫遂以先人官職為氏姓史。春秋戰國時,各國紛紛設立史官,很多史官後裔不約而同地以史為姓,史姓開始遍布全國。
  • 2020年姓薛的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
    #男寶寶取名#男寶寶姓薛起什麼名字好呢寶寶在沒有出生的時候家長就在考慮給寶寶起名字的事情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名字有多重要,今天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姓薛的男寶寶名字大全,希望大家喜歡。2020年姓薛的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2020年姓薛的男寶寶名字大全薛熙燁、薛昭源、薛子濤、
  • 爸爸姓「劉」,給孩子取的名字被吐槽「奇葩」,網友:諧音坑娃
    01爸爸姓"劉",給娃取名沒注意諧音,孩子上學後被老師勸改名曾有這麼一件事,一位劉爸爸這個人平時大大咧咧,不喜歡注意細節,自打妻子懷孕後他就找了很多朋友支招孩子取名的問題。這挑來揀去,硬是都覺得不合適,朋友們提的建議好像都缺點什麼。偶然間劉爸爸想起自家娃是馬年出生的,何不利用這個屬相給娃取名呢?經過翻閱字典,劉爸爸最終確定了給孩子取名單字"瑪"。
  • 李姓龍寶寶起名字大全
    >>>去百家姓起名大全查看更多姓氏男女寶寶起名  >>>海量寶寶取名方法與攻略  >>>2013蛇寶寶取名字大全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楊姓」郡望在弘農
    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建立楊國,為侯爵,春秋時為晉國所兼併,楊侯的子孫以國為氏,姓楊。晉國滅楊後,楊地成為晉國羊舌肸的採邑。晉武公之孫突食採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在晉國任大夫,是當時著名的賢臣,有大功於晉室,被分封於楊氏邑。
  • 2020年「羅」姓男孩起名字大全 帶寓意的字推薦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2020年羅姓男孩起名帶寓意的字推薦以及姓羅的男孩名字大全,希望各位喜歡哦!2020年「羅」姓男孩起名字大全2020年「羅」姓男孩起名帶寓意的字推薦茗:意為像茶一樣香。2020年「羅」姓男孩起名字大全2020年姓羅的男孩三字名字大全羅宇成、羅雨宸、羅明鋒、
  • 姓夏的女孩起名 好聽的夏姓女孩名字大全
    夏姓,中華姓氏之一,提起給姓夏的女孩起名,你有沒有可以做參考的人名呢,我想起夏姓女孩起名,就想想到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能想到那個美麗動人的「夏紫薇」,所以在我的印象裡,姓夏的女孩都是美麗動人的,而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美麗動人的夏氏女寶寶名字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 任姓的來源_姓任的名人有哪些
    寶寶起名是每個家庭必須重視的事情,但如果家長們對百家姓中那個屬於自己的姓氏不了解的話,肯定是起不了好的名字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百家姓起源中任姓的來源和姓任的名人。任姓來源  一、尋根溯祖:  1、由遠古妊姓衍傳。人之所以得生,在於母親妊娠。因生得姓,從母從女,為妊姓,後傳為任姓。
  • 2020年大氣的馮姓男孩起名參考 姓馮的男寶寶名字大全
    大氣的2020年姓馮的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馮皓陽大氣的2020年姓馮的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2020年姓馮的男寶寶名字大全、馮禹衡、馮煒曄、馮景源、馮洪琦、馮晗昱、馮燁華、馮亦宸、大氣的2020年姓馮的男寶寶起名名字大全
  • 金姓寶寶起名-男孩名字-女孩名字-名字大全
    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於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支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讀作「密滴」)。除上述兩支金氏外,十六國前秦時,羌族首領有金氏。朝鮮歷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的開國之王叫錢鏐,因鏐與劉同音,認為犯諱,該國的劉姓之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甚至連石榴也改叫金櫻。
  • 爸爸姓「劉」,給兒子取完名字,寶媽怒斥:你倒著念試試看?
    爸爸姓「劉」,給兒子取一名字,遭到寶媽的反對劉先生(化名)與妻子相識相知相愛三年了,基於對彼此的了解以及擁有許多共同的話題與愛好,兩個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攜手一生。婚後一年妻子生下了兩個人愛情的結晶,迎來了一個男寶寶,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 湯姓的來源_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下面我們來談談湯姓的來源和姓湯的名人有哪些?這些百家姓起源對給寶寶起名很有用哦。湯姓的來源  一、尋根溯祖  湯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為成湯。  1、成湯,帝嚳(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之子契的14世孫,姓子,名履,又名天乙。
  • 2020年給姓馮的女孩起名參考 好聽的馮姓女寶寶名字大全
    2020年給姓馮的女孩起名參考馮歆茹歆:一般指喜愛,羨慕,欣喜。茹:柔軟;包含;菜;吃,引申為寬容。2020年好聽的馮姓女寶寶起名名字大全馮佳倩佳2020年好聽的馮姓女寶寶起名名字大全2020年好聽的馮姓女寶寶名字大全
  • 爸爸姓「劉」媽媽姓「李」,兒子不跟父母姓,名字太獨特絕無重名
    爸姓「劉」媽姓「李」憑興趣給兒子取名,姓名獨一無二,網友:絕了一位來自武漢科技大學的男生因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名字在網絡上走紅了,很多人絕對想不出會有人叫這樣的名字。這位男生的全名叫做」春秋戰國」。不少網友看到這個名字表示: 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父母真是心大,換做我肯定接受不了!重名估計是不存在的,孩子想要重名怕是很難等等一系列的言論。其實名字對於一個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給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家長隨意地給孩子起名字,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呢。
  • 龍姓的來源_姓龍的名人有哪些
    龍姓的來源何處,姓龍的名人有哪些呢?下面這些百家姓起源對給寶寶起名很有用哦。龍姓家長們不妨參考和借鑑下。龍姓的來源  一、姓氏源流  龍氏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大致有六:  1、出自黃帝龍行時。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 父親姓「劉」,完全憑興趣給孩子取名,網友:這名字或成全國唯一
    父親姓「劉」,憑興趣給兒子取名,或成全國唯一有一位小朋友在網絡上火了起來,源於他父親為他起的名字。這位小朋友的父親姓劉,這是中國百家姓中非常常見的姓氏了,而他的父親為他取的名字卻使人過目不忘,甚至不惜拋棄了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取名法則——孩子跟隨父姓。
  • 起名字大全男孩女孩
    天天起名網給寶爸寶媽帶來好聽的男孩女孩名字大全,為給寶寶起名字的父母提供女孩男孩起名字參考,以下就是各種女孩男孩子好聽的名字,讓您不再為給女寶寶男寶寶取名字而煩惱。宇程(土火) 氣宇非凡 鵬程萬裡 推薦姓 郭、白、秦、鄭、丁 英文名 Cyril子亦(水土) 天子驕子 神採奕然 推薦姓 王、黃、潘、洪、閆 英文名 Zohra 奕承(土金) 聲勢赫奕、承天之祐 推薦姓 張、宋、沈、羅、蘇 英文名 Chadw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