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shi>
【尋根探源】
史姓多源自於倉頡、太史佚、少數源於外族改姓。
上古時期黃帝的史官倉頡他是中國漢字的發明者,其後代大多繼任為史官,便以官職為氏姓史。西周初年周王室設置太史、內史等官職,專為記事之官。尹佚為史官,負責記錄周王言行及國家大事,他為人嚴正與太公望、周公、召公並稱為周初四聖。由於他終身在周任太史,世稱其為太史佚,其後代子孫遂以先人官職為氏姓史。春秋戰國時,各國紛紛設立史官,很多史官後裔不約而同地以史為姓,史姓開始遍布全國。
再有隋唐之際西域的史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遷入中原後,以史為姓。突厥阿氏那氏族進入中原後也改姓為史等等。
先秦時史姓主要活動於長江、黃河流域,西漢時史姓從山東發展,並以此為中心向陝西、四川、甘肅等地擴散。明朝時廣泛遷步到貴州、雲南、福建、湖北、安徽等省區。史姓現有人口約25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21%。在當代中國姓氏中排名第85位。目前主要分布於山東、湖南等省區。
【郡望名人】
史姓望出宣城郡(今安徽省宣州市)。歷代名人有:春秋時衛國史官史魚,西漢文學家史遊、大司馬史高,東漢書法家史辰,東晉畫家史道碩,唐朝宰相史務滋、大將史大奈,南宋詞人史達祖、宰相史彌遠,元朝大將史天澤,明朝兵部尚書史可法、理學家史孟麟,清代史學家史震林,近代民國資本家史量才,畫家史不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