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塑料人?科學家在人體組織中檢測出塑料

2020-12-24 騰訊網

[PConline 資訊]塑料因為其低廉的價格以及很好的化學穩定性,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材料,給我們帶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因此帶來了各種環境汙染。因為塑料極難降解,科學家經常會在各種動物體內檢測出塑料,有人擔心會不會自己體內也會有塑料。

去年,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人體不太可能吸收大於150微米的微塑料,估計對較小顆粒的吸收也有限。極小的微塑料顆粒的吸收和分布可能較高,但這方面的數據極其有限。現在,科學家證明了微塑料已經進入人體內。

8月18日,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人體提取的47個組織樣本,均發現了塑料顆粒。該項研究提取了肺、肝、脾和腎這幾個最有可能微塑料的器官中的47個組織樣本,利用計算機編程、拉曼光譜和質譜的結合,研究小組檢測出數十種不同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碳酸酯以及雙酚A(BPA),其中雙酚A對生殖系統有影響,還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微塑料會對人體帶來什麼影響。不過這也足夠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體內被檢測出塑料微粒,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關於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我們都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科技的高強度發展確實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科技的發展有時候是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所以科技的發達多多少少都會給我們的自然環境造成一些破壞。
  • 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體中含有微塑料,這還不足以引起重視嗎?
    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體中含有微塑料,這還不足以引起重視嗎?在100多年前塑料出現的時候,全世界都在讚嘆它的強大,因為它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然而在100多年之後,塑料卻成為了科學家們最為頭疼的問題,因為我們無法解決這些塑料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早在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曾發布了一項研究,就首次確認了在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之後,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的糞便中同樣發現了塑料微粒,且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 奧地利科學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含有塑料顆粒
    塑料製品作為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產品,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東西,飲料有塑料瓶,吃外賣有塑膠袋等等。這樣的塑料製品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沒有人會想到,一個最常用的物品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危害!奧地利科學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含有塑料顆粒!霍金的預言也許可以證明這一點!奧地利的科學家發現塑料製品不僅給地球的生態循環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而且開始危害我們人類!
  • 較真丨科學家在女性胎盤中發現塑料顆粒,人類將生出「電子嬰兒」嗎?
    根據該研究,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那麼這些微塑料顆粒從哪來?又會對胎兒有什麼影響呢? 一、女性胎盤中的微塑料從何而來?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拉曼光譜儀,在4個胎盤中,發現12個球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微塑料碎片,大小從5微米到10微米。
  • 我們的身體裡有多少塑料?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編者按:我們每天使用大量的塑料,但塑料汙染不僅僅是環境問題,也是個人健康問題。目前,科學家們試圖找出我們體內究竟有多少塑料,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影響。微塑料已然在人們的坐便器上發現了,所以我們知道它們會傳遞到我們的身體裡。同樣,像雙酚A,也叫BPA,這類的塑料成分,已經在尿液中發現了——同樣,在肺等人體組織樣本中也發現了它,這意味著它們滯留於我們的身體中,而不是單單「經過」。因此,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的問題就是,微塑料是否也滯留於人體器官,他們找到了一種方式來檢測他們。
  • 科學家在珠峰峰頂找到微塑料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近日,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在《One Earth》期刊發論文稱,在珠峰峰頂發現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最高』的微塑料。微塑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都造成一定影響,一方面,自然環境中的微塑料可以通過吸附有毒物質轉移到潔淨環境中,加速病菌的傳播;另一方面,它可以吸附在海水中的有機汙染物上,海洋生物攝入後,最終回到人類的餐盤,被食用並進入淋巴系統,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目前,這些「人造塵埃」已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生活環境的方方面面,科學家在江河湖海、土壤、飲用水,甚至人類的糞便中都發現了它的蹤跡。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
    而在眾多的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一類汙染。所謂的白色汙染其實就是塑料汙染,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塑料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很多的產品包裝都是塑料,就連我們平時上超市購物,最後用來包裝的都是各種塑膠袋。所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塑料製品。
  • 科學家證實:你扔掉的塑料,正被一口一口吃回來,進入大腦搞破壞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塑料汙染只存在於自然界,但想不到,我們的身體也被塑料汙染入侵了。 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9種微塑料 據報導,國外一項新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這一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 世界環境日:那些被丟棄的塑料都去哪兒了?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環境保護問題,一直都被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受到全世界的共同關注。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各國政府、各個組織地區,都積極響應環境保護的號召,出臺相關環境保護的政策。例如,在12年前因為塑料垃圾的問題,我們一度陷入了「白色恐慌」之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到處可見,觸目驚心。
  • 你還不知道怎麼出塑料玩具檢測報告嗎?
    塑料玩具進入市場銷售必須要提供對應的檢測報告,只有合格的塑料玩具檢測報告才可以確保塑料玩具合格,證明他是無害的可以放心使用。那麼這邊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些塑料玩具 檢測的小知識吧。
  • 死亡鯨魚胃中有40公斤塑料:海洋汙染比你想像的嚴重得多
    還有很多垃圾已經分解成「微塑料」,進入食物鏈,甚至進入人體。除了高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可見的已觸目驚心,還有很多看不見的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漂浮著各樣垃圾,早已不是秘密。被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胃中滿是垃圾的鯨魚、海龜、信天翁屍體,都在告訴我們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
  • 「健康」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對健康有危害嗎?答案在這
    堆積的廢棄塑料瓶據估計,全球超過5億件,至少25萬噸的塑料目前浮在海洋中。微塑料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微塑料是如何進入人體內的,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按照常理,應該是經口進入人體的,我們食用海產品、飲用瓶裝水等,可能是人體內微塑料顆粒的主要來源。
  • 考古處發現2000多件塑料,是人類世留下的?為何科學家感到不安?
    雖然茅草屋是約40年前重建的,但是逐漸變得腐朽不堪,一開始科學家想研究建築材料隨時間變化的特點,但隨著調查進行,出現的大量塑料成功地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力,於是他們轉而研究起這裡的塑料了。這些塑料都是近40年來,參觀遺址的遊客和學生留下的,主要分為3類:吃的、喝的和飯後糖果,科學家對每個塑料進行測量與編號,一共發現了2000多塊塑料垃圾。
  • 陳根:微塑料進入人類胎盤,和塑料一起生活的人類世
    文/陳根21世紀,塑料汙染早已成為一個老生常談卻又普遍存在且日益嚴重的問題。日常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廢物,並且其中大部分被分解成為微小的塑料碎片,以至於人類自出生就生活在一個被塑料包圍的世界。近日,《環境國際》發表論文,報告了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儘管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但科學家表示,微塑料顆粒可能攜帶對胎兒可能造成長期損害或破壞免疫系統發育的化學物質。在這項研究中,拉研究人員對從同意的生理懷孕婦女身上收集的六種人類胎盤進行了分析,以評估微塑料的存在。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
  • 我們何時才能停止吃塑料?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此外,許多發達國家消費者都希望備餐的時間越短越好:方便最重要。德國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48%的人認為能夠輕鬆快捷地準備飯菜十分重要。為滿足這一需求,食品行業提供了預先切好並烹飪過的食材,全部用塑料包好。目前,全球各國的城市居民和獨居者都越來越多。中產階級的飲食習慣正在改變,這些趨勢擴大了超市和包裝行業的市場份額。食品行業使用的包裝數量多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
  • 【塑料書皮】塑料書皮真的「有毒」嗎?真相竟然是這樣!_蚌埠市人民...
    近年來,塑料包書皮因其樣式繁多、圖案鮮豔,兼具防水、耐磨、防汙染的功能,備受廣大中小學生青睞。除了增塑劑,相關網絡文章中還提到了另一種有害物質多環芳烴。那麼,塑料書皮中是否含有多環芳烴呢?當把PP、PVC材質的幾款包套式書皮送至中科院化學所檢測中心進一步檢測。
  • 美國科學家的實驗:人體出現不該存在的物質,真讓霍金說對了?
    這些年來各種各樣的新式行業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白領和上班族,外賣行業在這幾年發展的也算是如火如荼,各種一次性飯盒和塑料製品已經充斥到了人類生活中。其實塑料在製造之初,並不是為了人類的生活而設計的,那個時候塑料還被廣泛的應用於工業中。直到科技水平加速發展後,它才在全世界流行開來。當我們去到便利店或者走在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塑料產品的身影。
  • 塑料百年記,塑料飯盒還接著用嗎?
    他很欣賞自己的這些傑作,還特意把這個意外收穫寫信給自己的好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可惜當時法拉第並未在意,但卻得到另外一位化學家亞歷山大·帕克斯的關注。亞歷山大·帕克斯改進成另一種物品:它是通過將硝化纖維素(一種可燃的棉花或木質纖維素硝酸酯)溶解在酒精或木質石腦油等溶劑中,然後與植物油或樟腦等增塑劑混合製成的。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熱塑性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