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節目,用近4分鐘的篇幅重磅報導了一位充滿勇氣的95後浙籍華裔姑娘。
她叫葉涵荃,西班牙名 Beatrice Ye Zhu,1996年出生,祖籍溫州文成,是一名在讀醫學專業碩士。3月14日起,她毅然加入抗疫,一直堅守在西班牙一家醫院的新冠肺炎重症監護室(ICU)。
「我是一名護士,疫情面前我知道應該做些什麼!」青春正當時,奮鬥無止境。葉涵荃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青年的力量。
↑↑ ↑ 2020年5月4日央視新聞直播間節目視頻
從小葉涵荃就有著想成為一名醫護人員的夢想。
寒假期間,葉涵荃回到馬德裡,不久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西班牙全境蔓延。位於馬德裡南郊萊加內斯鎮的塞維羅-奧喬亞醫院,醫護人員嚴重缺乏,重症監護室裡滿是新冠患者。
葉涵荃得知後毅然申請加入了抗疫隊伍,成為塞維羅-奧喬亞醫院重症監護室臨時聘用的實習護士。
接下來,讓我們用葉涵荃的視角,見證這位95後浙籍華裔女護士的「抗疫之路」。
因為我是護士
我要加入抗疫小組
我的爸爸是比較早一代的移民,老家在溫州文成,1996年,我在西班牙出生,小的時候就夢想著做醫護人員。求學的時候,學的是護理。後來,我還參加了國際交流,到浙江中醫藥大學讀針灸推拿專業研究生。
寒假期間,我回到了西班牙。沒過多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西班牙傳播,我現在住的地方是首都馬德裡,這是西班牙確診病例最多的地方。
葉涵荃(左一)在浙江參加社會活動
疫情的爆發讓西班牙衛生系統飽和。馬德裡的一家四星級賓館也被改造成了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醫療中心。
我是一名護士,而且有大型醫院ICU病房護理的實習工作經歷。我覺得我得做點什麼。
與父母商量後,他們非常心疼。我能體會他們的擔心,但也耐心跟他們解釋:我是一名護士,這是我職責所在。學了這麼多年醫護專業知識,我可以保護好自己。
3月11日,馬德裡的卡洛斯三世(the Carlos III)醫院聯繫了我,提供了臨時聘用合同,想聘用我為增援的醫療人員,不過他們沒有給我提供更多關於合同和日程安排的具體信息,兩天之後還沒有新消息。
患者人數不斷增長,我決定去聯繫去年夏天實習工作過的醫院:塞韋羅•奧喬亞醫院。這家醫院是馬德裡地區收治新冠肺炎第三多的醫院。因為他們的醫療衛生人員非常缺乏,他們馬上接受了我的申請,還對我表示感謝。
葉涵荃工作所在的塞韋羅•奧喬亞醫院
他們將我安排在ICU病房,我接受了,因為我曾在這個部門工作過,也認為自己熟悉這裡的各種設備和工作流程。3月14日晚上,他們給我提供了工作日程表,我正式加入了他們。
為了做好防護,我跟家裡人分開住宿,一個人在外面找了房間。
進入ICU病房當護士
他們眼中都是生的希望
一周我有三種班次:上午8點到下午3點、下午3點到晚上10點、晚上10點到第二天8點。工作時間基本上和以前在ICU工作時間差不多,但工作強度大了很多。
當我進入重症監護室時,發現那裡所有的病人都是新冠肺炎患者。後來才知道其實塞韋羅•奧喬亞醫院的床位已經基本全滿了。
重症監護室有兩個大間,12張床,每6張床配套3個icu護士、2個醫生、2個護理。我們幾個醫護人員相互搭檔,每一組兩人互相監督對方穿防護服。沒有得到對方「OK」的手勢,我們是絕對不會進入病區的。
「你很棒,加油!」我和團隊的人每天都相互打氣,在進病房前或者工作間隙,畢竟在這裡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Ye,3床的病人需要幫忙下!」「Ye,6床幫忙插根管!」雖然我知道ICU都是危重病人,但還是沒想到到了這種程度。
新冠肺炎的患者大多呼吸困難,需要插管,大多數病人都注射了鎮痛劑和血管類藥物來維持血壓正常。我們還發現俯臥可以提高呼吸模式。但是,改變姿勢需要兩位護士、兩位護工、一位醫生協作,工作量非常大。
工作期間非常累,我在上第四個早班和第二個夜班的末尾時就感覺堅持不住了。所以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去適應這樣一種特殊工作給我帶來的壓力。
我承認,在剛進入重症室工作的前三周,感覺非常不好,因為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狀況,有這麼多人在同一時間內死去。
在病房裡,有些病人因為長時間接受插管、藥物治療,神智不清。但我還是能從病人們的眼中感受到求生的欲望。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很多生離死別,但也會因為他們眼中生的希望,繼續鼓起信心、努力堅持。
後來,我開始在工作中收穫感動和鼓舞。在我通過視頻電話告知家屬,病人的情況有所好轉的時候或者與同事一起歡送治癒病人出院的時候,那種成就感與自豪感,是無法替代的。
很多小夥伴給我鼓勵
有人把吃的放到窗前
西班牙各地的華人向西班牙各個委員會、國家警察局和醫院捐贈了許多口罩、防護服、手套、消毒酒精和護目鏡。我們醫院有收到統一物資調配,但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還是非常緊缺。
我們工作人員需要在整個班次都戴口罩,我所在醫院上午和下午班次的工作人員需要戴7個小時,夜班工作人員需要戴10個小時。
通常,在重症監護室裡,一個護士可以照顧兩個病人。護士每個小時都需要獲取病人的各項係數,所以需要走進病房,檢查一切是否正常。但是現在因為缺乏防護裝備,護士只能照顧病房中所有的病人,也就是3名護士共同照顧6名病人。
我本來是個大吃貨,喜歡吃pasta,喜歡吃tapas。工作以來這幾天,一口飯都吃不下。
「Ye,今天過得如何?」最近我下班的時候,手機裡都會跳出一些信息。是我的朋友知道我參與救治後,發來了鼓勵。有些小夥伴有意不在上班的時候打擾我,等我下班再來問好。
知道我胃口不好,有些朋友還會做一些好入口的,提前做好放在他們家樓下,讓我去拿,然後等在窗戶前,看到我後和我熱情地比心,那個時候,我很感動。
生活中的葉涵荃(右一)
還有些夥伴,把我的經歷發到了社交軟體上,為我點讚。我收到了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朋友的私信鼓勵。那個時候我覺得,災難面前,消除隔閡,才能抗擊疫情。
當地華人很有責任感
他們選擇自我隔離
最後,我想說說身邊的華人。
之前,有許多西班牙華人因為回中國過春節。返回西班牙後,都選擇了自我隔離兩個星期。
我父母曾回中國和親人一起過春節。他們回馬德裡的時候,我和姐姐開了兩輛車去機場接機。機場回家路上,我和姐姐坐第一輛車,爸爸媽媽開第二輛車。即使他們不相信自己接觸到了病毒,回家後也馬上進行了14天自我隔離。
跟我的爸爸媽媽一樣,在西班牙有很多華人出於責任,選擇了自我隔離。
早些天的西班牙街頭
在西班牙宣布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採取全境封鎖前的幾個禮拜,華人們就已經開始主動關閉商店、佩戴口罩了。
許多中國人開的商店門口都寫著「閉店至三月末」「開店時間另行通知」,封鎖前還開著的幾家店鋪,員工也都戴著口罩,門口還寫著「工作需要佩戴口罩,我們十分抱歉」。
保護自己,也能更好地保護他人,我們華人的自律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山川異域,風雨同舟。災難面前,葉涵荃認識到人類就是命運共同體。正如她在抗疫日記中寫到的:「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是孤島,沒有人是旁觀者,看到中國派遣了醫療隊,又帶來了眾多醫療物資,我也很感激。這一刻我覺得,只有萬眾一心,無國界無國籍限制,才能共同戰勝疫情。」
(來源:世界溫州人家園)
原標題:《「疫」線統戰人·海外篇⑩ | 95後浙籍華裔女護士堅守西班牙ICU50餘天 :很累,但很自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