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全省廣大統戰成員和統戰幹部攜手並肩,獻計獻力獻資源,用行動、用堅守、用努力,譜寫了一曲守望相助、大愛無疆的時代讚歌。
浙江統戰特推出「疫」線統戰人主題系列篇章,為您講述全省統一戰線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感人事跡,一起感受我省廣大統戰成員和統戰幹部戰「疫」鬥爭中的決心與擔當。今天,為您講述無黨派人士、麗水市縉雲縣中醫院副院長、縣知聯會常務理事陳衛琴的故事。
「臨危」受命的麗水護理隊負責人,哪裡需要去哪裡的「螺絲釘」,仍堅守在武漢救治前線的護理專家……在「戰疫」最前線,有這樣一位主動請纓的無黨派人士,她是麗水市縉雲縣中醫院副院長、縣知聯會常務理事,她義無反顧地站在最前線,主動馳援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為本次疫情護衛人民健康的白色長城中的一員,她是陳衛琴。
主動請纓赴一線
危難時刻勇擔當
「接上級通知,我院派一名護士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陳衛琴副院長申請親自參戰,定於2月9日早上8點半在行政中心廣場出發。」2月9日清晨,縉雲知聯之家微信群中,一條簡短的留言引爆了話題,大家紛紛刷屏向勇士致敬、祝福她平安歸來。
當收到上級部門要組織赴武漢醫療援助的通知後,陳衛琴主動請纓奔赴抗擊疫情一線,用自身行動詮釋著一名無黨派人士疫情防控中的大愛。就如她所說:「我是國家和人民培養出來的護理幹部,在疫情的危急時刻,我必須挺身而出,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護理專業價值,這也是我追求的內心專業信仰!」
2月10日凌晨,陳衛琴與麗水市其他醫護人員一行抵達武漢。此時此刻,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支援武漢,戰勝疫情!」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能夠隨時融入工作,陳衛琴剪了一個超極短髮。隊友們戲稱陳衛琴是為了「戰疫」搞了次小「剃度」。
寒風凜冽,陳衛琴「臨危」受命就任麗水護理隊負責人。身為護理負責人,陳衛琴比其他隊員肩負更重的任務和使命,對外要聯繫、接洽相關醫療事宜,對內要協調好護理隊員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能夠快速適應方艙醫院艙內環境,她和醫療隊冒著大雪前往方艙醫院踩點,熟悉醫院各功能區的分布。經過連日的周密準備和精心訓練,陳衛琴和她的戰友於2月18日進入黃陂體育館方艙醫院,正式投入戰疫。
聽從指揮助戰「疫」
一腔赤誠護江城
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江城—武漢組建了多家方艙醫院,一周裡,陳衛琴她們已轉戰了4個方艙,一直奔波在路上。
「我們是遊擊隊,螺絲釘,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前方還有硬仗要打,而我們將全力以赴,只為抗疫勝利!」作為浙江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陳衛琴主動選擇成為一顆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
入艙以後,陳衛琴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流程,方艙主要是負責輕症病人的病情觀察、心理撫慰及生活起居。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讓人心安的是,患者呼吸都基本上平穩,在一定程度上說,有些病人需要的心理治療可能比身體治療更加重要。醫護人員一句鼓勵的話,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極大的幫助,因此和病人多溝通也成了包括陳衛琴在內的醫務人員治療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為了及時了解病人心理狀況,做好安撫工作,陳衛琴和其他醫護人員在艙內總是奔前忙後,爭分奪秒,沒有時間歇息,但他們都不願意退縮,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像陳衛琴在朋友圈發的:想像自己就是那位愛在左、同情在右的提燈女神,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患者們也很配合,查房時,病人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謝謝你們從浙江來幫助我們!」這也是陳衛琴倍感值得的時刻。
戰勝疫情曙光來
堅守到勝利時刻
陳衛琴在朋友圈寫道:「春天來了,勝利也就不遠了!」
無數像陳衛琴一樣的白衣天使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每天用實際行動溫暖著武漢。在陳衛琴工作的方艙醫院,最不缺的就是無聲的體諒、付出和彼此之間的感動,自己能多幹一點就讓他人多休息,自己能跑動的就讓別人多坐會兒,抽血、觀察病人病情、電話向家屬告知病情等等……一個班六個小時,等做完所有工作脫下防護服,前胸後背的衣服都已經溼透。
春已至,疫將休,如今,武漢16所方艙醫院已全部休艙。3月19日,浙江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返回的151名隊員已經得到妥善安置,但陳衛琴所在醫療隊並未打道回府,仍然堅守在武漢救治前線,看到身邊的戰友們已經回家了,他們心裡也有羨慕,也很想家,但知道自己身上的任務,「我們安好,勿念。」
(供稿:縉雲縣委統戰部)
原標題:《「疫」線統戰人(52) | 陳衛琴:甘為抗疫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