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努力,玉豐村於2017年實現戶脫貧、村摘帽。如今的玉豐村,阡陌交通、設施完善、產業興旺,已不再是之前那個貧困、落後的村莊,而是正一步步向小康生活邁進的美麗富饒新農村。
我與玉豐的第一次相遇,要從2015年的夏天開始說起。那年,30歲出頭的我被派駐赤水市寶源鄉玉豐村擔任第一書記。
賴友江下鄉走訪
剛到玉豐的時候,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和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給我適應的時間並不充裕。到村第一天,我就開始挨家挨戶地走訪群眾,認真了解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做到戶戶見面,人人了解,並建立起玉豐村的信息臺帳。歷時兩個月,我對玉豐村的整體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也為玉豐接下來的變化奠定基礎。
賴友江在辦公室
幾年來,玉豐村符合整治要求的危舊房都得到維修和改造,38戶150人得到易地搬遷安置;這幾年,寶源鄉第一條瀝青公路在玉豐村建成通車;回玉大道(寶源鄉回龍村至玉豐村)建成通車,引導群眾爭取政策新建產業公路5千米、硬化公路13.5千米,群眾多年來出行難住房難的問題得到解決。2016年,依託美麗鄉村人居環境項目的實施,玉豐村新建文化廣場一個、停車場3個公廁2個、實施水窖10口,全村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
賴友江走訪看望群眾
設施完善,產業並進。在村支兩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玉豐村緊緊抓住以「竹產業為主+特色種植養殖」的產業脈絡,建起村專業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產業模式,指導竹農優化竹的結構,合理採伐,實現了竹農的利益最大化。2016年我和村支兩委積極謀劃,爭取資金建成玉豐烏骨雞養殖場和養牛場,2017年引進水蛭養殖、香水蓮花項目落戶玉豐村,幾年來,實現貧困戶利益分紅10萬餘元。
賴友江走訪看望群眾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依舊艱巨,責任依然重大。這些年來,工作上的忙碌確實忽視了對家人的關心,特別是2018年我妻子懷孕,在妻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我依舊奔波在田間地頭。如今孩子已經長大不少,閒暇時候還會調皮著和我開視頻叫「爸爸」,這也是我對妻兒最大的虧欠。
賴友江走訪看望群眾
在玉豐的這幾年,是我與這裡的群眾今生有緣。和他們打交道後,也讓我深知,不管是完善設施、產業發展,還是疫情防控、抗洪救災,只要真情付出,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賴書記不賴」,這是村裡群眾常掛嘴邊的話,也是玉豐群眾對我駐村1800多個日夜最大的肯定。 【人物小傳】 賴友江,男,漢族,四川省敘永縣人,1985年3月出生,2013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赤水市寶源鄉嚴華小學教師,現為赤水市寶源鄉玉豐村第一書記。
賴友江 口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楊柳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