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組織選派我到坪上鎮沙戈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擔任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榮幸地成為脫貧攻堅隊伍中的一員。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我,剛開始對村情、民情毫無頭緒,只有深入群眾中去,才能傾聽民眾心聲,我把走訪當成頭等大事,每天下午,我就在沙戈小學門口等候,同放學的學生一道去家中走訪。
走訪群眾
2016年的夏天,由於連續降雨,沙戈村入組路多處路段損壞,人員出行不便,車輛出入困難,且存在安全隱患。我主動到縣林業局、縣工業和經濟貿易局協調資金1萬元,水泥20噸,對大寨、小寨組通組公路進行維護,並組織群眾投工投勞,打通入組公路。
「楊書記,你來了,這是剛剛烤熟的洋芋,特別好吃,你嘗嘗。」大寨組楊仕義邊打招呼邊在柴火堆裡面拿出一個沾滿柴灰的洋芋遞給我。
楊仕義夫妻二人文化程度低,沒有技術,思想落後,剛開始動員他們搬遷,他們不同意,一是不相信有這麼好的政策,不花一分錢就可以入住;二是怕搬遷後失去土地。
通過近9個月不厭其煩的宣傳動員工作,終於打消了他們的顧慮,他們同意搬遷到縣城的鑫旺大市場安置點。事實證明,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視野開闊了,思想自然跟得上。
現在楊仕義夫妻二人在鑫旺大市場從事蔬菜零售,兩個兒子在外務工。易地扶貧搬遷,搬出新希望。
搬遷群眾生活對比照
老凹衝組精準扶貧戶張仲兵女兒張丹考取貴州師範學院,我為其女兒到縣林業局申請到2000元的困難補助。
我幫扶的貧困戶楊學文沒有棉衣過冬,我立即將身上的羽絨服脫下送給他穿。
入村以來,我以真心換真誠,把做群眾的知心人作為開展工作的切入點。
2017年12月,我已不再擔任坪上鎮沙戈村駐村第一書記,我負責的大寨網格中,2018年6月前完成了入組路、串戶路、庭院硬化、小水滘等基礎設施建設。計生戶熊忠富、熊雲華戶已按程序納入低保,精準扶貧戶楊志文戶和楊明國戶家中只有一個勞動力,為了幫助這兩個家庭擺脫貧困,讓孩子好好接受教育,我也按程序納入低保。2020年8月,村民楊應花患慢性腎病一期,同樣按程序納入低保。
這4年多來,我將幫扶的精準扶貧戶和負責的網格、甚至是全村村民當做親戚,耐心為村民答疑解惑,盡力滿足村民訴求,踏踏實實為村民辦實事,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人物小傳】
楊雪松,普定縣坪上鎮沙戈村原駐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