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馬溫和鬥戰勝佛有啥區別?玉皇大帝面前,孫悟空早已給出答案!

2020-12-24 騰訊網

文:白馬晉一

【一】

孫悟空似乎是個官迷。

早在花果山為猴,尚未求仙拜佛之時,就一直享用著前呼後擁的感覺。

譬如他出世不久,便發現水簾洞,囔囔著要山間群猴擁他為王。且看原著描述,「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群猴們也樂意有個不走尋常路的領導,帶領著它們走上康莊大道。於是,便山呼海嘯般地列隊跪拜。孫悟空樂呵呵地享受著這猴界榮光,一邊扯了一面大旗,自立為美猴王,一邊猶如老領導模樣,背叉著手,踱著方步,有條不紊地對猴群職能進行劃分。誠如原著所述,「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

【二】

學藝歸來,那就更不得了,尤其在幹掉盤踞水髒洞的混世魔王之後。

花果山外圍的七十二洞妖王,紛紛提著見面禮,前來拜碼頭。意氣風發的孫悟空,更結交了妖界實力不菲的六大妖王,後來他們索性張羅成一個組合,江湖上合稱「七大聖」。甚至天庭,也被花果山的架勢驚動了,派來了使者太白金星,一門子地想要招安。

孫悟空一聽能到天庭做官,這下可樂壞了,兩眼直放光。

但他終究失望了。玉帝僅僅安排了一個弼馬溫的頭銜。

這個職務,按照馬監下級官員描述,「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餵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

孫悟空一聽,立馬躁了起來,大叫道,「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在此做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趁著火頭,摔門便不幹了。

【三】

顯然,孫悟空嫌弼馬溫官小。他立志要當的是大官。

玉帝一看,樂了,拍了拍大腿道,這員工志向不小啊,行,那就給你一個「齊天大聖」噹噹。

但孫悟空又失望了。「齊天大聖」這個名頭雖然聽上去挺響亮,但天籙本上根本不認,也就是編外人員。譬如一年一度的蟠桃盛會,王母娘娘壓根就沒想將他名字加上。這下,孫悟空又火大了,打砸了蟠桃會,引起了神仙界的公憤。恰巧如來佛祖急於立功,尋思著要在玉帝面前表現一下自己,於是連哄帶騙地使了一個神通,便將頑皮的猴子壓在了五行山下。

即便歷經了五百年的山刑,孫悟空的官癮似乎沒有減淡的意思。他硬著頭皮,忍著草包師父唐僧一路的嘮叨,只為了修成了一紙正果。靈山的表彰大會上,孫悟空看著金閃閃的證書,以及燈火燭照下「鬥戰勝佛」四個耀眼的大字,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忍不住上面擁抱那位一直看不太順眼的唐朝師父,回過身來,又想去抱一抱弟八戒,也不管二師弟是否樂意。要知道,那位長著一張豬臉的夯貨,正拿著「淨壇使者」的證書發牢騷呢。

【四】

《西遊記》故事,似乎單講取經的脈絡枝節。修成鬥戰勝佛後孫悟空的去向,卻出現在另一本叫做《南遊記》的古書中。

不妨摘錄片段。

「又有孫行者,獻上如意鐵棒一根,奏曰,臣此棒要長便長萬大,要短便如花針,降妖捉鬼,變化無窮,更兼臣一身都是寶貝。玉帝笑曰,卿一身何為都是寶貝?孫行者曰,臣一個筋鬥能去千裡也是寶;一根毛能化一百個猴形也是寶。玉帝大笑曰,卿試顯神通看,果應其言否。孫行者即在殿前,念動真言,把毛拔一把,口裡一呵,滿殿都是猴子,各執棍棒,跳躍自舞,玉帝命行者收了,遮袖大笑曰,朕聞卿昔日從唐僧西天取經,神通廣大,今日果見卿實可為第一。朕即賜御金花一朵,御酒二杯。孫行者謝恩畢。」

這段故事,發生在天庭舉辦的一場「賽寶通明會」上。席間的孫悟空(此際以西天諸佛的身份列位),全然沒有了之前佔山為王時那種「唯我獨尊」的放蕩不羈,取而代之的,是體制內慣見的逢迎和謙恭。他使盡了渾身解數,變幻著各種神通,只為博取玉帝一笑。在金碧輝煌的祥和氣氛下,他恨不得立馬有一個磕頭謝恩的機會。

可見,無論是人抑或仙佛,這官當大了,氣質難免會隨之而變。

相關焦點

  • 弼馬溫與鬥戰勝佛哪個更強?孫悟空成佛後:弼馬溫強了十倍
    取經路上,孫悟空但凡聽到有人有妖稱呼他為「弼馬溫」,他則要發飆,不管你是惡是善,都要掏出金箍棒教訓你。在孫悟空看來,弼馬溫確是他一生中的汙點,是心中的霧霾,揮散不去。而鬥戰勝佛呢?似乎是一個美好的職業,人人羨慕之。
  • 級別相當,孫悟空為何放棄弼馬溫而就任鬥戰勝佛呢?
    玉帝是個仁慈的領導,不願意小題大做大動幹戈,採納了太白金星的意見,特別給出編制,讓孫悟空上了天。這一時期天庭神滿為患,只有武德星君手下缺一個餵馬的高管,於是孫悟空做了弼馬溫。在做弼馬溫的時候,手下馬夫告訴孫悟空,弼馬溫是不入流的小官。餵得好,沒有什麼表揚;餵得不好,一頓罵是小事,有可能還要挨一頓毒打。
  •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
    在孫悟空的人生奮鬥歷程中,大致可以分為3個「分水嶺」:海外拜師菩提老祖學藝,並得到師父的賜名:孫悟空;靠著年輕氣盛和死打硬拼,博得玉皇大帝的封賞——齊天大聖;經過大鬧天宮後的瘋狂,在五行山下反省思過500年,又追隨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得到如來佛祖的肯定,靈山之上加升大職正果,封為鬥戰勝佛。
  • 成為鬥戰勝佛的孫悟空,比齊天大聖厲害,有實力打敗二郎神!
    看過書籍《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孫悟空的角色變化很多,從一個妖猴到弼馬溫,再到齊天大聖,最終成為鬥戰勝佛。孫悟空從一塊仙石中誕生,後來拜菩提祖師為師,學會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跟二郎神的八九玄功一樣。回到花果山以後,孫悟空大鬧三界,從弼馬溫當上齊天大聖,跟玉皇大帝齊名。
  • 齊天大聖孫悟空,美猴王在玉皇大帝、如來佛祖眼中只是一支潑猴!
    看西遊記最經典故事當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為加害唐僧,先變成美女婦,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並遭悟空棒打,但她使出解屍法的手段,真身逃脫,豬八戒搬弄口舌,唐山藏念緊箍咒懲罰悟空;妖精再變老婆婆,孫悟空再打,妖精元神又逃,而悟空再次受緊箍咒折磨;妖精三變老公公,孫悟空經過思想鬥爭,決心除妖,在眾神的照應下,最終打死白骨精。
  • 玉帝冊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冊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比較大?
    話說孫悟空一生,先後獲得過齊天大聖和鬥戰勝佛的尊號。那麼問題來了:玉帝冊封給孫悟空的齊天大聖,和如來冊封給他的鬥戰勝佛,這兩個尊號,或者說官職,哪一個相對比較大一些?這一切還得從尊號的各自背景說起。玉帝冊封孫悟空齊天大聖玉帝冊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是因為孫悟空不滿玉帝之前冊封的官職(弼馬溫)太小,於是自立為齊天大聖,意思是和玉帝地位對等。玉帝惱怒之餘,於是派遣大軍彈壓孫悟空,結果孫悟空打敗了玉帝的討伐團。
  • 弼馬溫真的是個芝麻小官?不亞於天蓬元帥,孫悟空被騙了
    孫悟空弼馬溫這一官銜實際上是很高的,如果說天蓬元帥是天庭水軍總司令,那麼孫悟空就是天庭騎兵部隊的總司令,而且在古代,能率領騎兵部隊,那是多麼大的榮耀。那麼到底是誰說弼馬溫的官小啊,我們從原著小說中尋找答案。
  • 齊天大聖和鬥戰勝佛,孫悟空為何選擇了後者?和菩提老祖有關!
    在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非常多的選擇,但大體看來,其實可以選的道路並不會非常多,決定因素雖然多,但是能夠起到的效果卻沒有多少,就比如孫悟空,在他面前的,其實也就只有幾條路。那麼最耀眼的兩個稱號,齊天大聖和鬥戰勝佛,孫悟空為何選擇了後者呢,在許多讀者心目中,孫悟空這樣一個角色,應當選擇齊天大聖在對,畢竟天庭才是最強的存在,不說三界之主玉皇大帝,光是天庭擁有的資源,都絕非靈山可以比擬,而且如來佛也需要聽從玉皇大帝的聖旨啊。
  • 孫悟空的弼馬溫究竟是多大的官?其實很雞肋!
    其實,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明廷的「內管家」。而天庭終級Boss是玉皇大帝。而很恰巧的是其手下也有一個御馬監!由於吳承恩先生由現實朝庭構建了一個天庭,有不少人想當然的認為:孫悟空的弼馬溫是一個位高權重的大官!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 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後,為何沒有返回花果山?
    孫悟空來自花果山,每當孫悟空受到挫折的時候,他掛在嘴邊的就是回花果山,比如:在菩提祖師門下學成本事後,被師父無緣無故的趕下山去,他義無反顧的返回花果山;在天庭被眾神排擠時,他甩開弼馬溫的頭銜,氣氛的回到了花果山;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多次誤解孫悟空,最後還用緊箍咒威脅他,猴哥傷心欲絕的離開取經團隊回到了花果山
  • 玉皇大帝是神還是仙?神和仙是有區別的
    神仙是神和仙的總稱。 事實上,道教中的神與仙是有區別的。例如,三清神、玉皇大帝、南極仙白翁等天仙是世界上普通人無法修煉的。 神仙是後天在世俗世界修煉道法的人,也叫後度天得道仙真。 那些通過長期修煉而達到不朽的人是很厲害的。 在中國文學作品中,「神」和「仙」經常被一起使用,被稱為「神仙」。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甚至認為「神」和「仙」是一種事物。
  • 成為鬥戰勝佛後,孫悟空到底有多強?能不能打敗如來?
    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500年後,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在取經路上斬妖除魔立下大功,被封為鬥戰勝佛。成為鬥戰勝佛後,孫悟空到底有多強?能不能打敗如來?如來佛祖在師徒取經完成之後對孫悟空說,當年他以甚深法力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可見如來佛祖制服孫悟空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力氣。但是當如來佛祖解決完孫悟空,參加玉皇大帝擺下的宴席,剛剛入席沒多大會,就有天兵來報告,說那猴子快要破山而出了,如來佛祖趕忙又下了一道符咒,才將孫悟空徹底鎮壓。
  • 孫悟空一生有五個稱號,前四個三界皆知,最後一個如來都感到無奈
    第二個稱號是弼馬溫,弼馬溫這個稱號,可以說算是一個正編的神仙了,當時玉帝也是讓太白金星把孫悟空騙上天庭,封他為一個最低級的官,弼馬溫其實就是在天庭之中看馬的而已,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的時候
  • 怪不得孫悟空是最差勁的鬥戰勝佛,你看上一任鬥戰勝佛是誰
    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立下汗馬功勞,被如來封為鬥戰勝佛。靈山的眾多職位其實早已設定好了,就像如來佛祖的前任是燃燈古佛一樣,孫悟空的鬥戰勝佛也不是憑空出來的,那麼孫悟空的前任是誰呢?若想知道上一任的鬥戰勝佛是誰,我們就必須先了解鬥戰勝佛的地位是什麼,他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 鎮元子屈尊和孫悟空結拜?齊天大聖地位有多高?你看真武大帝說啥
    孫悟空是須菩提祖師給他起得正兒八經的名字,還有一些如孫行者,是唐僧給他起的法名;猴哥是八戒對他的愛稱;弼馬溫是他在天上的官職名;齊天大聖也是他在天上的封號;還有一個鬥戰勝佛是在他成佛之後的封號。在這些名號之中我們最為熟悉的同時也最為喜歡的就是齊天大聖這個稱號。那麼齊天大聖是怎麼來的呢?
  • 弼馬溫、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三個職位對比,哪一個職位最高?
    必須是豬八戒的天蓬元帥最大,弼馬溫最小!毫無疑問。最主要的問題是捲簾大將,他和天蓬元帥、弼馬溫之間到底誰大誰小?捲簾大將又到底是幹什麼的?難道真的就是給玉皇大帝卷門帘的「下人」嗎?說白了,就是伺候玉皇大帝、給玉皇大帝卷門帘的……小說《西遊記》成書於明王朝,其中很多情節在歷史上其實都是有「原型」可以對照的。我們再看看所謂「捲簾大將」,您想到了什麼?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名義上他們只是伺候皇帝的下人,但級別卻不低,實際權力則更大!說白了,沙和尚的「捲簾大將」其實就是明王朝權宦的「代表」。雖然是「下人」,但級別和權力卻並不小。
  • 弼馬溫其實並不小,掌管皇宮的兵權,玉帝如此安排孫悟空另有深意
    在《西遊記》的故事中,主角孫悟空有著很多頭銜,比如」齊天大聖「、」美猴王「、」鬥戰勝佛「等等。其中最讓孫悟空深惡痛絕的便是」弼馬溫「,這個稱呼幾乎成了激怒孫悟空的必要臺詞。在大鬧天宮的故事中,孫悟空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然後被玉帝封為弼馬溫,負責管理御馬監的天馬。後來孫悟空嫌棄官小,反出天庭,引發了十萬天兵圍攻花果山的故事。
  • 弼馬溫究竟是多大的官?地位或不亞天蓬元帥,孫悟空卻傻傻不懂!
    筆者說不大,那是因為這個御馬監是有意被設置的天庭根本不需要的機構,要知道玉皇大帝不是人間皇帝,不需要三宮六院,也不需要太監伺候之類的,也沒有東廠、西廠、司禮監和錦衣衛。這些機構都沒有,出現個根本沒用的御馬監,實在是邪門。筆者說不小是因為,對於中國古代中原王朝來說,遊牧民族的重甲騎兵一直是噩夢,戰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 二郎神有什麼本事,可以戰勝孫悟空,真的是因為多一個眼睛嗎?
    其實二郎神也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他知道孫悟空也精通變化,所以提出要比試變化,要和猴子爭個高下,這二郎神究竟有何神通?竟然這麼有自信和孫悟空正面提出挑戰。據了解,二郎神精通的法術是八九玄功,出自玉鼎真人,也就是二郎神的師父,有傳言說:「修成八九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此話說得非常霸氣,貌似這八九玄功學成了,便是無敵。
  • 《大聖之淚》中已成為鬥戰勝佛的孫悟空為何要殺唐僧?原因很簡單
    由張馨予、周柏豪聯袂出演的神話愛情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在視頻平臺上映了,該片由香港導演執導,曾創作《無極》的編劇張炭曾以及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獎的攝影師潘恒生以全新視角,講述孫悟空和幸運星之間的奇幻愛情故事。為觀眾自《大話西遊》之後,再次續寫孫悟空的愛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