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聶小倩》講述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和影視劇還真不同

2020-12-22 暮有文化

寧採臣,浙江人,為人正派,性格豪爽,行為端正,從不尋花問柳,始終如一。

一次,他前往金華城,路途中,見一寺廟,便放下行李,在此歇腳。這寺廟佛像巨大,佛塔高聳,寺廟內廂房修建的整整齊齊。

寧採臣去金華城趕考,但城中房租昂貴,便有了住在此地的打算,但這廟內不見一個僧人,心想:定是那僧人外出化緣,還未歸來。便在廂房之內歇息,等待僧人,好將借住此地的打算告知。

傍晚時分,寧採臣見一書生打扮的人從寺外進來,連忙上前作揖行禮,說出自己想要借住此地的打算。那書生說:「我也是借住,這寺廟之內,已沒僧人,想住便住吧。」

於是寧採臣收拾了一間屋子,支起了案桌,看書複習,好為趕考做準備。

傍晚時分,寧採臣與那書生促膝長談,得知他是陝西人,名叫燕赤霞。燕赤霞與寧採臣交談間,言語忠厚樸實,深得寧採臣好感。聊了一陣後,二人便回去各自睡下。不一會兒,寧採臣便聽到從隔壁房間傳出如雷般的呼嚕聲。

寧採臣正欲睡,忽然聽到從北邊的院落之內傳出了說話聲,於是便爬上北牆的窗戶,一探究竟。

只見,在院落之中,有一四十多歲的婦人,身邊鶯鶯燕燕的圍著幾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寧採臣從他們交談中得知,他們好像在等待一位叫做聶小倩的姑娘,不一會兒,那姑娘便來了,幾人又聊了起來。聽了一會兒,寧採臣覺得無聊,便躺下睡了。

寧採臣睡著後,忽然覺得屋內有響動,於是驚醒連忙坐起,只見是那叫聶小倩的姑娘,已從房中進來,蓮步輕挪,來到寧採臣的面前,緩緩向他行了一禮,巧笑倩兮的說:「這月色如水,願與公子相好。」

寧採臣臉色一冷,大聲呵斥,讓她出去。聶小倩猶豫間,還想要再說什麼,寧採臣又說:「若不出去,我便喚西邊廂房的燕兄了。」聶小倩這才從房中退出。

那聶小倩好像不死心,站在門外向裡面丟了一塊金錠。寧採臣拿起金錠,丟在了外面的臺階上,嘴裡說道:「不是我的東西我不要,我怕玷汙了自己的口袋。」

第二天,又有一秀才來此落腳,住在東邊的廂房。可過了一晚,那秀才便離奇的死了,寧採臣去看時,只見那秀才的足底被人扎了一個小孔,不斷的流出血。又過了一晚,那秀才所帶的僕人也死了,死狀和那秀才相同。

傍晚時分,燕赤霞從外面回來,寧採臣上前忙問二人的死因,燕赤霞說是被妖魔鬼怪所害,寧採臣向來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因此也沒放在心上。

晚上,寧採臣剛睡下,那聶小倩又進來了,寧採臣還未說話,那聶小倩就跪地哭著對他說:「我叫聶小倩,十八歲慘死,葬在寺廟的旁邊,可無奈被鬼怪所脅迫,做一些下賤的勾當,這並非我所願,可是卻不得不為。如今寺廟已無人,那夜叉半夜肯定會來害你,我觀公子為人聖賢,是一個正直的人,不想看公子受害,於是特此前來相告。」

寧採臣聽此有些恐懼,忙向他尋求解決方法,聶小倩說,與那姓燕的人住在一起便會無事。

寧採臣又問:「為何不去迷惑燕生呢?」聶小倩答道:「那燕生是一奇人,我靠近不得他。寧採臣又問她是如何謀害那些人的?

聶小倩回答說:「每至深夜時分,便以色誘,趁他和我歡好時,用錐子扎他的腳心,攝取他的血液,供那妖怪飲用。如他不好女色,便投黃金,那黃金不是真正的黃金,而是夜叉惡鬼的骨頭,留下它便會被攝取了心肝。這兩種方法我常用,哪個好用便用哪個。」

說完之後,聶小倩又哭著對寧採臣說:「我如今掉入無邊的苦海,想要尋求公子的幫助,如公子方便,勞煩替我收斂骸骨。」寧採臣連忙點頭同意,並詢問那骸骨所在之地,得知在寺廟外樹林的一個老鴉窩旁,便暗暗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一早,寧採臣便備下酒菜邀請燕赤霞,二人相談甚歡之際,提出想要和他一起居住,那燕赤霞起初有些推脫,說不喜和人居住,寧採臣厚著臉皮搬著自己東西,放在他的房間,燕赤霞不好意思趕他,只能就此作罷。只是告誡寧採臣,千萬不要動他的東西,不然會對二人都不利。

夜晚時分,燕赤霞和寧採臣早早睡下,不久之後,燕赤霞又發出了呼嚕聲,而寧採臣卻怎麼也睡不著,腦海中雜雜亂亂,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寧採臣思考之間,忽見窗外有東西飛進來,趕忙坐起,可還未等他看清,就見從那燕赤霞的行李箱中飛出一白練,片刻又飛回箱子中。

此刻,那燕赤霞也已醒來,對寧採臣說:「既然是你我二人是知心要好的朋友,我也不瞞你,我本是一劍客,專降妖除魔,剛才正是那妖怪前來,想要取你我二人性命,被我藏在箱中的寶劍所傷,如今無事了。」寧採臣聽後,對燕赤霞更加敬佩了。

第二天一早,寧採臣趕往寺廟外的樹林,果然在不遠處看到了一個老鴉窩,窩下有一荒墳。

又過了幾天,寧採臣要走,燕赤霞設宴款待寧採臣,說要為他踐行,並且將一破舊的劍囊送給了他,說只要帶上此物,妖魔鬼怪就不敢靠近。

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寧採臣對燕赤霞說:「我有一妹妹埋葬在此地,我想收斂她的骸骨,希望燕兄能夠幫忙。」燕赤霞爽快的答應了。

寧採臣將那聶小倩的骸骨用衣服收斂起來,最後葬到了自己書房的旁邊。

轉身欲走,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呼喚,回頭看,是聶小倩歡天喜地的跑了過來,對寧採臣說:「你真是一個重信用的人,我讓你幫我收斂骸骨時,本未報希望,你卻言出必行,你對我的恩情我十世難償。願與你回家做妾做婢,侍奉左右。

聶小倩本就相貌端莊,寧採臣也頗為心動,於是將她領回了書房,叮囑她不要出去。於是,將此事告知了母親,母親見到聶小倩也驚為天人,只是看她是鬼,內心有些憂慮,於是對聶小倩說:「我只有這一個兒子,還指望他傳宗接代,不敢有鬼妻。」

聶小倩說:「既然與他有緣無份,但他的恩情,我一定要償還,我願認他做哥哥,侍奉在阿母左右。」寧母見她一片誠心,頗為感動,便答應了。

寧採臣有一妻子,患有重病,一直臥床不起,寧採臣和母親也沒敢將這件事告知她,怕他病情加重,只是像往常一樣照顧她。

那聶小倩留在寧家以後,進進出出,將寧採臣母子二人的日常,照顧的井井有條。寧母看在眼裡,但知她是鬼,心裡仍有些害怕,於是夜晚也並未安排房間給她住,只是催促她回去,聶小倩知道寧母的顧慮,沒有多說轉身就走。

聶小倩經過寧採臣的房間時,討要了一本《楞嚴經》,早晚誦讀,以求凝氣靜神。

此後的一段時間,聶小倩白天照顧寧採臣母子二人的生活,夜晚便點燈誦讀《楞嚴經》。後來,寧採臣的母親見她心善,安排住在家裡。

一年後,寧採臣的妻子病重去世,寧母便有了讓寧採臣娶聶小倩為妻的想法。只是寧母也對聶小倩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她擔心聶小倩的鬼身,恐無法傳宗接代。

聶小倩對寧母說:「我雖為鬼,但哥哥的面相不會說謊,他是多子福祿之相,這一生會有三個兒子。」寧母聽後也打消了心裡的顧慮,於是聶小倩和寧採臣便結婚了。

婚後二人一起居住,聶小倩對寧採臣說:「我最近總是心神不寧,恐是脅迫我的惡鬼,要找上門來了。」寧採臣將燕赤霞送給他的劍囊拿了出來,但又怕聶小倩被劍囊所傷。

聶小倩說道:「我近年來,一直誦讀楞嚴經,早晚居住在家,已經不害怕那劍囊了。」於是寧採臣將那劍囊掛在屋子。

幾天後的夜裡,寧採臣和聶小倩安睡,忽見窗外飄過一股黑氣,可剛進二人的房間,便見那劍囊中傳出一束見光,將那鬼氣攝入其內。二人被驚醒,連忙去看,只見劍囊當中哪有什麼黑氣,只有一汪清水。

聶小倩高興的說:「看來一直威脅我的惡鬼被除了,我以後和夫君在一起再也無顧慮了。」

一年後,聶小倩生下了一個兒子,而寧採臣又納了兩房妾,也為他各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寧採臣經過多年的努力考取了進士,在朝中做官,他的兒子長大也都做了官,寧家在朝堂上頗有聲望。

暮有話說

蒲松齡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聶小倩和寧採臣,而寧採臣的形象是一個不被女色所惑,又不為錢財所動的正義之人。聶小倩是一個被惡鬼所脅迫的苦命孩子。

聶小倩心地善良,寧採臣在救了她以後,她便侍奉左右,報答寧採臣的恩情,可以說,聶小倩非常符合封建社會中廣大婦女的形象。

而聶小倩和寧採臣反抗夜叉和惡鬼的壓迫,最後成功過上了好日子,這也正體現了封建社會的廣大勞動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去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

相關焦點

  • 一段流傳在金華西郊的愛情故事《聶小倩》的前世今生
    經過歷代戲劇演繹,「聶小倩」這個文化IP,以一段千古愛情傳說賦予了金華西郊這片土地以浪漫氣息和夢幻色彩。蒲松齡筆下的千古情緣從史料尋跡,聶小倩的故事廣為人知大抵源於蒲松齡《聊齋志異》。文中寫道:寧採臣,浙人,……適赴金華……解裝蘭若。
  • 成龍之後又有人扮演蒲松齡,聶小倩全劇最美,看到特效我服了
    ,特別是蒲松齡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不乏很多愛情故事。《倩女幽魂》劇照本片也是選擇了愛情為故事的主線,全片圍繞著蒲松齡和他的妻子甄娘展開,2人一同經歷了生老病死。同時本片將蒲松齡筆下4 個女妖的愛情故事串聯了起來,分別是:小倩、小唯、嬰寧和小謝。這4個女妖的故事時常被拍成影視作品,比如:成龍主演的《神探蒲松齡》選取的就是聶小倩和寧採臣之間的情緣。
  • 聶小倩的真正結局,並不是悲劇,卻為何無人願拍
    《倩女幽魂》無論改編了多少個版本,觀眾都視張國榮和王祖賢那一版為最經典。尤其是近期有名為《倩女幽魂:人間情》的新版上線,更是引起諸多觀眾對經典的追憶。87版只有第一部是基於原著的前半部分而改編,後面兩部《人間道》和《道道道》除了用了部分原來的角色,已經和原著毫無關聯。
  • 從1960年《畫皮》到《美人皮》,聊齋宇宙60年的影視劇改編之路
    與以上兩部更能呈現魔幻史詩的影視劇改編不同,展現人鬼狐仙故事的《聊齋志異》,雖然視野要小了一些,但這一古典名著通過鬼和狐的故事來傳達對人類自身的反思,反而更能引起普通大眾對自我世界的思考與情感的共鳴。《倩女幽魂》上映於1960年,由李翰祥執導,影片取材於《聊齋志異》的《聶小倩》,也是最早講述寧採臣、聶小倩以及燕赤霞等人故事的影片。
  • 新《倩女幽魂》翻車:無人複製「王祖賢」,世間再無「聶小倩」
    倩女幽魂的故事來自蒲松齡小說集《聊齋志異》中,最早從書中搬到電影裡可追憶到上世紀60年代,據悉有倩女幽魂故事而翻拍的影視劇大約30部左右,但最令人津津樂道印象深刻的首推1987年王祖賢張國榮版《倩女幽魂》,驚鴻一瞥的聶小倩,傻傻書生的寧採臣,剛正不阿的燕赤霞,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 聶小倩為何喜歡窮書生?原來女妖也渴望愛情
    《聊齋志異》堪稱中華文化瑰寶,由於蒲松齡早在幾千年前寫的故事,沒有文化產權,所以成了一筆巨大的公共財產,誰想改編都可以,而且這個IP自帶流量。其中《聶小倩》的故事被拍成影視劇最多,側重點不同,卻各有特色。
  • 《聊齋》中的美女那麼多,為什麼只有聶小倩的故事最受歡迎?
    作為一個天才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女性人物形象,但最受現代影視導演喜愛的,還是非聶小倩莫屬。聶小倩的故事被不斷搬上了大熒幕,她也成了聊齋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身在苦海卻自我覺醒,完成從惡向善的蛻變聶小倩只有十七八歲,她在月光下首次出場,蒲松齡通過在窗戶前遠遠觀望的寧採臣的視覺,寫出了她的外貌:「仿佛豔絕」,《聊齋志異》有詩化小說的美譽,用字極為精煉,此處作者僅用了四個字就寫出了聶小倩的美麗驚豔。
  • 寧採臣與聶小倩的故事:如果真情所至,人鬼也未必殊途
    看電影《倩女幽魂》時,印象最深的三個人物:寧採臣、聶小倩和燕赤霞,張國榮扮演的書生,王祖賢扮演的女鬼,午馬扮演的劍客,都把角色演繹到了極致,寧採臣與聶小倩之間的人鬼情,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感動了無數人。電影改編自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之聶小倩》,讀了小說以後才發現,《倩女幽魂》中的故事情節與小說大概保持了一致,只是結局有所不同。《倩女幽魂》終究是一個悲劇的結局,寧採臣、燕赤霞硬闖地府,最終打敗了黑山老妖,救出了聶小倩。但是聶小倩的投胎轉世,卻意味著要和寧採臣永遠地分開,人鬼殊途成了電影的結局,令人不禁傷心落淚。
  • 聶小倩的真正結局,並非悲劇,卻為何從來無人願拍
    《倩女幽魂》這樣的經典故事並沒有被翻拍過多次,這到底是為何呢?因為《倩女幽魂》對於劇情的處理也比較難。如果像87版本一樣處理成悲劇的話,和原著其實有了很大的分歧。 但是如果按原著處理,很多編劇也無法在劇情上邏輯自洽,我們先來說一說原著當中聶小倩的真正結局吧。大多數影視劇以及民間故事當中,人妖殊途,人鬼殊途這四個字已經成為了金科玉律。
  • 寧採臣家裡有老婆,聶小倩竟是第三者
    不知是不是蒲松齡刻意隱藏,很多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中,我們都忽視了一個真相——純潔的女主角有意無意間扮演了小三或小妾的角色。 因為在文章的某個角落,我們會發現書生家中原來早有正妻。 《聶小倩》的開頭寧採臣就牛逼哄哄地對人說:「平生無二色」,這輩子只找一個女人,語氣鏗然,擲地有聲。
  • 原來在寧採臣結婚聶小倩之前,他們有一個妻子
    我們都知道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故事起源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書中,寧採臣在與聶小倩見面之前有一個妻子,儘管他後來娶了小倩,但也有許多小妾侍。這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由「失敗仕途」完成的作家蒲松齡是清代傑出的作家和短篇小說作家,他的《聊齋志異》是中國文化的經典。那時,他到處交朋友,聽各種各樣的故事,錄下來,編成卷,成了的《聊齋志異》。當然,他的故事不僅是為了愛,更是為了作為他的情感寄託。
  • 原來寧採臣娶聶小倩之前原本有妻,那他們是如何獲得幸福姻緣的?
    大家都知道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故事源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但在書中,寧採臣在遇到聶小倩之前是有妻子的,縱然後來娶了小倩,但也有眾多妾侍。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也分不開。就拿「聶小倩」這個章節來說,大體故事情節和書中沒有差異。但書中,寧採臣原本家中有一個久病不愈的妻子,後來在妻去了後娶了小倩,也納了妾。在小倩眼中,寧公子光明磊落,為天下人所仰慕,所以她才想依靠他,並助他三五年,藉以博得『封誥』,成就輝煌人生。
  • 《倩女幽魂》幕後故事,王祖賢VS中森明菜,誰是你心中的聶小倩?
    徐克對他說:「這不是一個古裝時裝的問題,而是個心態問題,現在人們需要一種浪漫情感的東西,我覺得聊齋是一個可以好好利用的故事。」張國榮徐克接連勸說張國榮:「故事雖然發生在古代,但是它屬於現代劇情,如果你不喜歡穿古裝,我可以把衣服給你弄的現代點!一番「連哄帶騙」,張國榮被慢慢說服,答應出演寧採臣這個角色!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前言眾所周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一大批與人發生情感糾葛的妖狐鬼怪,例如《聶小倩》中的善良女鬼聶小倩,《小翠》中的率真狐女小翠,《翩翩》中的體貼仙女翩翩。不知道大家有無發現,蒲松齡筆下的鬼大都與民間傳說中的鬼不同,她們不僅沒有一絲兇殘恐怖,而且楚楚可憐,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例如香港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她的原型便是《聊齋志異》篇章中的女鬼。
  • 畫皮:蒲松齡最諷刺的小說之一,到底講述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姑娘聲音清脆空靈,可是面色中卻透露著些許疲態和愁苦,王生見此,對姑娘說:「小生名叫王生,如果姑娘不嫌棄,願解姑娘煩憂。」那女子聽到這話就開始講述起了她的故事。原來這女子出身貧寒,被自己的父母嫁給了一位豪紳,那豪紳對她還不錯,只是他的大老婆看不慣她,經常對她拳腳相加,非打即罵,這女子忍無可忍之下,這才準備逃走。
  • 寧採臣愛上聶小倩,所有影視集體撒謊的背後,是古今愛情觀的鴻溝
    《聊齋志異》是中國非常優秀的短篇小說集,作家蒲松齡用太史公的筆調和精神,寫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目的就是為了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性百態。鬼狐神仙風月無邊,明清小說的興起,讓有司馬遷之志向的蒲松齡,只能通過寫短篇小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尤其是寫一些鬼狐神仙的故事。
  • 古蘭若原型:倩女幽魂聶小倩的故事發生在浙江金華哪座古寺廟?
    蒲松齡筆下的聶小倩被翻拍成各種版本倩女幽魂,關於故事的發生地蘭若寺的猜測和考證非常多。其中說法最多的,應該就是蘭溪遊埠的蘭若寺,金華城西的西峰寺,萬佛塔下的密印寺。倩女幽魂劇照聶小倩小編也曾分析過,這幾處都不會是蒲松齡故事中的古蘭若。
  • 寧採臣結過婚,聶小倩生過娃,《倩女幽魂》原著和電影差太多?
    這部集奇幻和愛情於一身的大片,投資4000萬,有1423個特效鏡頭,由87版《倩女幽魂》編劇阮繼志撰寫劇本,主題歌也與87版同款。熟悉的風格,熟悉的配方,一時間,勾起無數人的懷舊情結。人人都知道倩女幽魂的故事,但未必每個人都知道故事的全部。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9版倩女幽魂,一定有你沒見過的版本,聶小倩個個美若天仙
    聶小倩是蒲松齡小說裡的人物,她生前貌美如花,但是只活到18歲。死後化為狐妖,不得已才謀害凡人。在遇到寧採臣之後,對他動了心,兩人還展開了一段曠世奇戀。 但是,劉亦菲演的聶小倩,其實更符合「狐妖」、「狐仙」的定義,她更有仙氣,更加清純,缺少一些「鬼」氣,與王祖賢的演繹是完全不同的。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裡,居然寫過瀘州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早就讓大家耳熟能詳,其中如《畫皮》、《聶小倩》等等更成為影視的經典ip,蒲松齡先生要是生活到現在一定是國內最暢銷書排行榜作者之一。該朋友告訴沽酒客,最近看見有人談了這個事情,自己雖然沒系統讀過《聊齋志異》的書,但是總覺得對《聊齋》裡的故事還不陌生,怎麼就從來沒有發現過呢?這是真的嗎?並且把發布人的連結給我看,只是大家問他到底是哪一篇介紹了瀘州相關的故事,這個發布者又不明說,有點吊胃口。於是跑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