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更換Slogan後,今日頭條如何看見更大世界?

2020-11-30 澎湃新聞

從「信息創造價值」到「看見更大的世界」,不僅代表這款App發展進入到了新的階段,而且足以彰顯它的自信和野心——那就是通過今日頭條,去看見更大的世界。

作者 | 朱珠

編輯 | 劉珊珊

8年之內,今日頭條已幾度更換Slogan。

2012年,與今日頭條APP一起出現的,還有「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句Slogan,既體現了今日頭條APP賴以迅速成長的「推薦+算法」基因,也讓人從用戶角度體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態度。

此後6年間,今日頭條一直沿用這句Slogan。一系列產品舉措,都圍繞「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作與交流」進行,如2014年推出頭條號,2016年投入短視頻;2017年上線問答和微頭條……等等。

直到2018年5月,才更換為「信息創造價值」,其核心重點,是通過連接人與信息來創造新的價值時,更加重視信息的優質。

2019年生機大會上,剛履新的今日頭條CEO朱文佳首次提到看到更大的世界」概念,當時他說:要解決信息繭房,通用信息平臺是當下我們能想到的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只有內容體裁足夠豐富,分發方式足夠多樣,才能讓人們看到更大的世界。

現在,這正式成了今日頭條新的Slogan。11月25日,在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上,朱文佳正式宣布啟用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繼續在內容及內容分發機制上,進行產品迭代。

「Slogan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疑是一個企業價值觀、一個品牌核心訴求的簡述,是產品或公司的靈魂所在。」一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稱,從「信息創造價值」到「看見更大的世界」,不僅意味著今日頭條早已不是「算法時代的APP工廠」,而是它對未來進程的自信體現,以及願景彰顯。

01

更大的世界,是什麼世界?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

今日頭條想要看到一個怎樣的更大世界?朱文佳對此沒有直接詳細回答,而是講了兩個用戶小故事:

一名尿毒症患者,性格內向朋友不多,在腎移植手術後,一直在河南老家休養。他說,今日頭條是他在農村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睛,也是他講述自己故事的理想國度。現在,這名尿毒症患者因此認識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鼓勵和祝福。

另一名用戶,因為養育孩子待在家裡,哪兒也去不了,但通過今日頭條,她看到了世界各地的美景美食、各種人不同的生活。這讓她快樂起來,並開始計劃未來。

故事很簡單,卻是屬於一個個鮮活用戶的更大故事,如同朱文佳一年前所談的,今日頭條的最新願景,「更大的世界,是超越我們當下所處的時間和空間,擁有更多分享和交流,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只不過,作為一個普惠通用信息平臺,和以前相比,在了解到世界、身邊正在發生什麼的同時,用戶對內容的專業性、可信度、實用性也有了更大需求。

諸如科普、政策、醫療等知識類專業內容,以及財經等較高門檻和信息深度的內容,如今在今日頭條頗受歡迎。

上海三甲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洋

上海三甲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洋就以醫療話題舉例,其專業內容如何受到了歡迎。「今年疫情開始時,頭條一位對接同學給我發了一條簡訊,希望我們中康醫諧的醫生能在頭條為用戶做些科普,幫助大眾了解病毒、學會自我防護。」

胡洋稱,疫情期間,自己與其MCN機構裡其他醫生,以平均每人每天兩到三篇圖文、微頭條速度撰寫相關科普,後期又結合短視頻向用戶科普包括病毒特性、預防傳染、治療措施等各類專業知識,迎來了流量的爆發:「疫情期間我們平均每一位醫生漲粉都能達到15萬,有一條微頭條的最高展現達到了2000萬。」

這和用戶需求、用戶畫像等平臺特性的深層次研究有相當大關係——根據《今日頭條人群洞察報告》,把用戶大致分為六大類:年輕潮文化追隨者、大中城市財富奮鬥者、新線城市享受生活的中青年、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資深中產、低線城市中低消費的穩定生活者、追求時代進步的知識型長者。

今日頭條用戶畫像

這六類人群在閱讀行為、內容互動等方面,具有一定差異性。不同群體對信息深度、消費內容偏好、閱讀多維度明顯不同,這直接導致今日頭條的內容消費行為越來越多元化。

比如,「碎片化」閱讀與「沉浸式」 閱讀行為的兼容並存——但碎片化不等於淺閱讀,用戶單次登錄的訪問時長,及單篇內容的閱讀時長和深度也同步增長,用戶在碎片化的場景下信息接收程度更深,平臺整體用戶粘性增長。

用戶需求變化意味著,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要「看見更大的世界」,不但需要衝破由於系統推薦而形成的信息繭房,也需要跟上內容消費各式各樣的新玩法。

「一個現代人能接觸到的所有內容體裁和分發方式,幾乎都在頭條平臺上得到了容納和體現。」早在2019年的生機大會上,朱文佳就如此表示。

對於頭條而言,過去8年來其實遵循的是「一橫一豎」產品策略基石,即產品端圍繞內容載體和分發方式兩個維度,在內容探索上不設局限,以此夯實自身根基,不斷拓展和延伸優質內容的價值邊界。

這意味著,其實是只要產品策略的基石沒有變,只需在「一橫一豎」之內即可——換言之,隨著坐標軸的內容載體不斷延伸,內容生態的升級也就順勢而為。

比如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提到的幫助創作者進行「視頻化個人品牌的建設」。以及即將上線垂直領域的「興趣熱榜」,就是產品形態不斷迭代、內容生態持續升級的最好體現。

熱榜這種高度聚合熱門信息的方式,是行業最近幾年頗感興趣的產品之一。對今日頭條來說,興趣熱榜之前,已經布局了「頭條熱榜」和「本地熱榜」。觀媒智庫總裁薛陳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頭條發力熱榜,將會挑戰微博對話題輿論場的把控能力。他認為,鑑於微博和頭條受眾的區別,未來有望形成新的代表不同階層網友的輿情風向標。

頭條熱榜和微博熱榜明顯不同。微博熱榜社會新聞、娛樂明星內容的比例相當高。而根據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的說法,頭條熱榜娛樂明星的內容比例不高,大多推薦的是更有公共價值內容,比如疫苗、延遲退休等「真實的世界」。

這也是平臺用戶畫像決定的,微博受眾以25歲以下年輕人為主,今日頭條受眾年齡層偏高。因此,即將推出的興趣熱榜將集中在科技、財經、體育等垂直領域內容—— 「這不是一個純流量的產品,不是單一標準誰熱誰上。熱榜的內容,需要有更多的公共性。」徐一龍就說,「我們期待頭條熱榜能成為連接用戶與真實世界的一個紐帶。」

02

創作者側,讓1萬「行家」創收10個億?

圍繞已明確的產品升級邏輯,今日頭條在創作者側的發力也愈發明顯——那就是加大力度,在未來一年投入2億現金、價值20億品牌曝光資源、100億流量,扶持專業化創作者。

今日頭條把專業化創作者稱為「行家」。比如長安大學講師「三一博士」,其視頻講述的是「大而不強,中國農業與美國差距在哪裡?」「前段時間虎門大橋震動,到底是什麼原因?」……原本枯燥生澀的基建工程、機械製造等小眾領域知識,卻讓網友們看見了更大的世界,也讓他在頭條成了一名擁有140萬粉絲的優質科學領域創作者。

如三一博士一樣,深耕自身專業,為大眾帶來專業、多元的實用科普、科技、政經的「行家」,在今日頭條已超過13萬人,為今日頭條帶來了每天3億多的閱讀和播放量,其漲粉量是大盤作者的2倍。

「行家」的聚集數量,對今日頭條的專業內容生態建設重要性相當重要。根據此前36氪報導,字節跳動正推動部分成熟業務在香港上市,成熟業務包括抖音、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其都有一個相似特點,需要一個健壯的內容生態來拓寬其它業務的邊界。

因此,無論是成立今日頭條奇點工作室,圍繞機構合作、孵化器打造、內容生產包裝三個維度賦能專業創作者,還是從多個維度提升專業內容變現能力,主題都是圍繞如何將「隱於朝、隱於市、隱於野,但真知灼見的行家」留在今日頭條。

提高商業化變現力,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點。「三一博士」在演講中的主題,就和科普製作無關,而是談錢。「硬核科普,別介意談錢」。他說:「找到商業化路徑,是每個科普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當內容產業多年衍變之後,已經進入「大變現階段」,如何打通內容與消費之間的壁壘,如何通過優質內容,幫助創作者找到更合適、更便捷的商業變現渠道——這是所有內容平臺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以前不少線上內容是免費的,不是因為沒有用,而是沒有找到好的變現模式。」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直到在今日頭條平臺,才讓專業知識在分享和交流中產生了價值,讓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都能有所收穫。

根據今日頭條公布的數據,2020年創作者營收達到了76億,較去年增長65%,已有近萬名創作者在平臺實現了月薪過萬的「小目標」。

回頭看去,從2015年開始,今日頭條針對創作者的扶持,過去幾年一直在不斷升級進化中。

2015年,頭條號宣布「千人萬元」重磅扶持計劃,要讓1000 個頭條號每月至少獲得 10000 元固定收入。1年後,張一鳴帶著10億現金,宣布將其用於補貼短視頻創作者。

2018年今日頭條不再強調現金補貼、流量扶持。政策升級為給創作者提供完整的服務包,通過搭建粉絲生態、垂直化運營、完善變現工具,與創作者一同提升「想像力、創造力、影響力」。

2019年,針對創作者的服務包再次升級,今日頭條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內容生態的基礎設施建設,向更進一步的生態進化邁進。

從2020年生機大會公布的情況來看,「頭條行家計劃」也有了更多新的激勵機制、內容變現能力提升計劃,比如更多流量分成、廣告主資源匹配、聯合創作者開發課程推進知識付費、電商方面幫助匹配合適的貨源等等——甚至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獎勵機制,也會轉為針對頭部作者的激勵。

「幫助1萬位專業作者創收10個億」。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就稱,這是針對「行家」定下的小目標。

03

從「大家」到「大家」,專業化創作者春天已來?

除了扶持專家型「行家」,MCN也是重點扶持對象。頭條作者策略總監王琦就表示,頭條內容消費的一個穩定主力是資深中產人群,他們的品類愛好廣泛,但喜歡有觀點的專業內容。專業內容在整個大盤裡轉載率和關注率都是其他內容的五倍,專業作者佔據MCN大盤的5%,卻貢獻了20%的流量。

「MCN流量在整體大盤中佔30%,還有很大增量空間。」王琦表示。

從變現增長上看,MCN的商業化增長潛力也逐漸凸顯:在頭條中的圈子收益、電商引導成交和用戶打賞,分別上升了33%、80%和102%。

王琦 今日頭條作者策略總監

不過,由於競爭、內容同質化,漲粉與變現困難的問題始終存在,王琦表示,未來一年今日頭條將以三大舉措扶持MCN:

一是對低質量的MCN專項治理,釋放流量;二是對MCN進行專項流量扶持,對新晉MCN與頭部MCN有分別的支持計劃,並將深度合作打造獨家IP;三是開展專業創作者經紀人扶持計劃,發掘MCN中的頂尖創作者,提供定製服務。

一系列動作,實際上仍是今日頭條試圖留住更多的專業創作者和內容創業MCN機構——從目前來看,至少專業「行家」們對此已表示相當歡迎,甚至表示是專家型作者們春天的到來。

「合理的流量分配與變現激勵,可以讓更多『行家』入局,這是實現專業知識有價值的最有力方式。」在浙江大學資深法律專家「坤哥說法」作者沈志坤看來,這將有助於挖掘作者的創作潛力,幫助平臺上的專業作者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行業影響力和內容變現力。

更多「行家」的入局,顯然會給消費側帶來更多更豐富的專業內容,讓用戶獲得想要的內容。同時這也會反哺平臺方的內容生態建設良性正循環,以及助推專業內容的「出圈」,激發更大創作潛能。

管清友把這種現象,描述為從「大家」到「大家」。前一個大家指專家型創作者,後一個大家是廣大用戶。「實現內容供給者和消費者的雙向價值,打破知識壁壘,普惠廣大用戶。」

或許,這正是2020年生機大會中,今日頭條將主題定為「致敬真知灼見」的重要原因—— 如同朱文佳此前所說,希望今日頭條能夠成為每個人手中的望遠鏡,幫助人們探索信息的星空。望遠鏡這邊,是用戶和創作者,望遠鏡那邊,是無限廣闊的的信息宇宙。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能讓我們看見怎樣的世界?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開始幫助家鄉銷售農產品,後來她成為頭條的三農合伙人,前不久的國家扶貧日,9妹作為脫貧攻堅的巾幗力量代表,在國務院新聞辦向中外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一線城市打工的90後小Q,住在租來的公寓裡,對結婚生子並不急切,因為家裡已經貓狗雙全。
  • 有意思的品牌廣告語slogan集錦
    小編這段時間經常在網上找素材,時間久了就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品牌廣告語slogan,今天整理了一些分享給大家。 豆瓣閱讀:沒有我們挖不出來的黑歷史
  • 近萬名創作者在今日頭條月入過萬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頭條平臺的創作者生態成為與會人士關注的焦點。據介紹,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助力創作者收入76億元,其中近萬人月入過萬。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在會上發布頭條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拓寬內容價值邊界,助力品牌長效增長
    11月25日,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CEO朱文佳正式宣布啟用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目標是讓今日頭條這個擁有一億多日活用戶的平臺內容做得更好一點,推薦做得更準一點,創作者服務做得更到位一點,讓更多人看見更大的世界。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京召開,「真知」成平臺內容新趨勢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嘉裡大飯店舉行。大會宣布了今日頭條Slogan升級為「看見更大的世界」,並推出了「頭條行家計劃」助力各行業專業作者提升個人品牌力、影響力、變現力。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副總編輯徐一龍等8位產品和業務負責人及17位知名人士和創作者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
  • 今日頭條推出「行家計劃」,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 今日頭條推出「行家計劃」 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 兩部電影網絡首播後,今日頭條是如何跟進娛樂營銷的?
    來源&作者:楊不壞KOL內容營銷愈演愈烈,但頭條號的KOL,在營銷商業化上,似乎還不是那麼充分。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儘管常出現百萬+、千萬+流量的內容,但在品牌傳播中,在KOL採買中常被忽略,這些百萬千萬的流量,不能用於營銷嗎?在我看來,頭條號內容的營銷價值,被忽略或者被低估了。
  • 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披露新趨勢:行家創作時代,專業內容崛起
    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披露新趨勢:行家創作時代,專業內容崛起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
  • 今日頭條明年要做什麼?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11月25日,主題為「致敬真知灼見」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宣布今日頭條將啟動新一輪品牌升級,並啟用全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同時大會還公布了2020年頭條取得的成績,以及2021年即將推出的各項計劃。下面來看看生機大會有哪些重點內容。
  • ...產品體驗報告:基於數據挖掘的今日頭條,是如何在BAT的手臂上砍...
    1.文檔概覽和體驗目的體驗機型:小米MIX系統版本:6.0.1MXB48TApp版本:6.0.1體驗時間:2017.2.20分析目的:了解今日頭條的產品戰略、產品功能、產品表現和商業目標等;從今日頭條入手了解新聞資訊市場的基本狀況和競爭情況;通過分析今日頭條和其競品的優劣勢,總結移動新聞平臺的特點,給出部分改進建議;2.產品簡介產品slogan: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 今日頭條生機大會發布「行家計劃」 助千名創作者孵化個人品牌
    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據大會披露的數據,過去一年,該平臺助力創作者總收入76億元。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1年變為100億元。朱文佳表示,頭條創作者不僅讓用戶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同時也成就了他們自己。
  • 今日頭條創作者探討當下如何過活話題,願你可以活得通透
    關於活得通透這個深刻的話題,今日頭條攜手著名演員、主持人倪萍及22位頭條創作者,與廣大網友展開了一次深入探討。短片中,頭條明星創作者倪萍及22位專業頭條創作者與大眾共同探討「當下如何過活」話題,並表態「追求真知灼見,才有可能活得通透」,收穫了熱烈反響,很多人都積極參與話題之中,並給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 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油條老闆:還在申請「餅多多」等商標
    日前,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店鋪引起網友的注意,由於該店鋪裝修、logo與今日頭條極度相似,被今日頭條母公司告上法庭,引發網友熱議。目前,該案於9月11日在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店鋪logo白底紅字,的確酷似「今日頭條」APP的logo有消費者購買後評論:「在今日頭條刷到了今日油條,首次消費體驗特別愉悅,點餐的每一處細節都自帶梗,點餐都想笑出聲。」「憑這個名字就要去吃一吃,味道不錯,比很多小店乾淨。」
  • 帶你了解:今日頭條的詳情頁廣告
    2019-09-20 14:40:31 來源: 杭州千鋒 舉報   今日頭條有著廣大的流量池
  • 2019今日頭條年度盛典榮譽揭曉,頭條創作者與明星同臺領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9日訊 「我是頭條·2019今日頭條年度盛典」8日晚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舉辦。當晚,共頒發了今日頭條年度人物、年度影視劇、年度綜藝、年度扶貧榜樣等30項榮譽。百餘位今日頭條平臺上熱度最高的明星名人和創作者代表出席活動並領取年度榮譽,700位頭條創作者受邀見證。
  • 今日頭條廣告怎麼投放,如何收費?
    眾所周知,今日頭條是一個擁有海量流量的平臺,有眼光的廣告主們當然不會放過在這個平臺投放廣告的機會,那麼肯定會有很多人問:今日頭條廣告怎麼投放,收費標準又是什麼呢?在談收費標準前,首先得知道它的投放渠道,如果廣告主們想投放今日頭條廣告,首先得到巨量引擎廣告投放平臺進行操作,因為巨量引擎廣告投放平臺是一個綜合性的廣告投放平臺,不僅頭條廣告業務歸它管,西瓜視頻、抖音等平臺的廣告也在巨量引擎廣告投放平臺投放。
  • 今日油條:一個餐飲品牌如何進行新媒體營銷?
    近日,一則"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的新聞上了熱搜,乍一聽這兩個公司的名字還真的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雖然"今日油條"這家公司成立不過短短幾個月,但卻是一家名副其實的餐飲公司,經常刷短視頻的朋友可能早就見過它的身影了,畢竟這是一家把新媒體營銷玩出花的公司。那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到底是怎樣玩的,怎麼還和頭條系扯上關係了?
  • 今日頭條的作者號被封禁了怎麼辦?
    「今天被頭條君刪了篇文章,都不知道踩到哪條線。哎,難啊。」「哎哎,突然被封號了。這可如何是好?」經常看見朋友們在抱怨。同樣是抱怨,前者僅僅是被刪除了文章,還能「再戰江湖」,而後者已經被封號,意味著無法發表言論思想,後果很嚴重。封號,又分為臨時和永久兩種。
  • 今日頭條奉送知識福利,423知識節引領讀書新體驗
    導語:適逢4.23世界讀書日,今日頭條聯合上千名頭條創作者推出了「423頭條知識節」,4月18日-4月24日,明星大咖直播領讀,萬種好書好課1折起。4月草長鶯飛,暖風拂面,正是讀書學習充實自我的好時光。不過,在這個非常時期,怎樣快速獲取知識?又如何省錢省力地高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