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番區》冷知識,有人說他是跑酷始祖

2020-12-15 林哥冷知識

《紅番區》幕後冷知識

《紅番區》是成龍第一部製作成本過億的電影,也是他打開國際影響力的電影。該片在大陸狂瀾9500萬人民幣,在北美更是取得3240萬美元的票房,一舉打破當年的票房紀錄。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引導,內地賀歲檔才開始出現.在95年之前,春節檔甚至被稱為灰色春節檔,直到《紅番區》上映並取得成功。國內電影人才關注賀歲檔,最後北影廠長韓三平為馮小剛出資一百萬拍攝了《甲方乙方》,這是內地有史以來為春節檔量身定做的電影。

事實上,在《甲方乙方》誕生時,成龍就已經霸佔香港賀歲檔多年,從90年開始,賀歲檔就是成龍與周星馳的王者爭霸。95年的《紅番區》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打擂,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紅番區》大勝,之後96年的《警察故事4》小勝星爺的《大內密探零零發》,97年《一個好人》戰勝星爺的《97家有喜事》。而近幾年的春節檔,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遇到了成龍的《神探蒲松齡》,但票房口碑均不佳,令人不勝唏噓。

片中最著名的鏡頭無疑是成龍從八層高樓直接跳到另一個高樓陽臺的戲份,因為兩棟樓之間的距離只有八米,吊威亞的話距離又太遠,只能在樓下放氣墊保護。但這個高度一旦出現失誤,其實有沒有氣墊差別都不大。整個劇組當時都很為難,特別擔心萬一出現意外怎麼辦。但成龍拍電影向來追求真實感,依舊沒有猶豫,親自上陣。而這個超遠距離的「驚天一跳」則直接震驚了整個好萊塢,赤裸裸的告訴外國觀眾,什麼叫人形特效?

《紅番區》甚至對跑酷運動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跑酷創始人法國演員大衛貝爾曾在採訪中說過,成龍的動作電影對他的影響非常大。而《紅番區》中在被朋克黨追逐,在停車場,屋頂等地方的動作戲裡,跑酷元素十分齊全,對他開闢跑酷運動起到了很大的借鑑作用。網上還有一種說法,成龍是跑酷界的始祖。

電影中在美國街頭橫衝直撞的氣墊船其實是英國女王的座駕。看到這個氣墊船後,導演唐季禮就想把它運用到電影中,但人家有明文規定,船隻不能碾壓任何固體,也不能在後面拖人划水。導演設計的動作都不行,為了能把這個創意放到電影中。導演一邊寫信向英女王申請租借船隻,一邊邀請船長希望他能答應開船。雖然船長也是成龍的影迷,但畢竟涉及自己的工作,船長一直很猶豫。經過一個星期的勸說,船長也想完成這個創意,於是他們就把氣墊船開到偏僻的地方,這才偷偷的把這段戲份拍完,呈現給觀。

你還知道成龍其他電影拼命的橋段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注我了解更多冷知識。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相關焦點

  • 拍攝《紅番區》,「女王」將座駕氣墊船借給他用
    1995年《紅番區》在北美斬獲3240萬美元,讓成龍成功打入北美電影市場,奠定了他在國際上的地位,自此成龍電影風格轉向國際化。1、《警察故事》系列的同人番外觀眾很容易發現,《紅番區》是《警察故事》系列的同人番外——《警察故事》系列中陳家駒的上司,董驃飾演的驃叔,在紅番區裡出演了。
  • 10個冷知識,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
    10個冷知識,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就讓他做了自己的書童。,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被稱為「太上老君」,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7、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
  • FGO:很少有人知道的幾個冷知識,Stella原來是C元帥喊出來的?
    在FGO中雖然說玩家們對於從者的技能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東西都是十分熟悉的了,甚至有人能夠記得所有的從者的技能的加成數據,但是有一些遊戲中的冷知識還是有人不知道的,那麼就讓我說說這個遊戲中的幾個冷知識,看看你能夠知道幾個吧。首先就是一個關於從者語音的事情吧,你們知道嗎?
  • 哈利波特冷知識——神奇的鍊金術真的存在嗎
    在上一期小魚介紹了哈利波特作者大學時最愛的讀物《魔戒》的相關信息,本期內容將繼續帶來大家最喜歡的哈利波特冷知識系列,喜歡哈利波特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尼可勒梅,這個哈利波特世界中最偉大的鍊金術士,鼎鼎大名的魔法石就是由尼可勒梅的煉製的,那麼鍊金術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鍊金術是什麼呢?
  • 七夕的七個冷知識
    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個節日還有許多名字。所以,綜合種種資料來看,有人認為,七夕時會有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也與時令與天文景象的觀測有關係。冷知識三:這是單身女子的節日?如今,七夕以「中國情人節」為人們熟知。但也曾有觀點認為,這本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 草根跑酷天才原來是他《湯姆貓跑酷》角色一覽
    日前,百度遊戲年度力作《湯姆貓跑酷》多張全新圖片曝光,其中,外形新穎帥氣的兩位新角色刷爆存在感,引來無數玩家圍觀熱議。儘管《湯姆貓跑酷》強力黨輩出,但對於很多草根玩家而言,初始五小強才是跑酷首選。那麼,面對「路況」迥異的不同場景,小夥伴們應該選擇哪名常規角色?遊戲中是否存在草根跑酷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解一番!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第一:明朝皇帝和親王的名字都是有講究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個人比較迷信,特別對於五行之說非常感興趣。
  • 心理冷知識-為什麼說無知者無畏?
    當他被捕後,看著監控錄像突然難以置信地說:「可我臉上是抹了檸檬汁的啊!」原來,有人曾告訴他,只要把檸檬汁塗在臉上,就能隱身。對此,他深信不疑。這種腦子對我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但請別罵他無知,他可能會覺得很委屈,或者還會理直氣壯地反駁你。這並不是個笑話,而是個真實存在的心理現象。也並非極端少數,反而無處不在。
  • 口袋妖怪:饒有趣味的冷知識,作為寶可夢粉的你是否都知道呢?
    導讀:寶可夢世界中的知識點十分之多,就算是有些老玩家也不能一一答對,更何況還有冷知識!冷知識就是那些稀奇古怪但又饒有趣味的知識點。說到冷知識,各位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求知慾爆棚了,在不查看神百的情況下你們又能答對多少題呢,接下來就位大家奉上那些好玩又有趣的知識吧。
  • 每年冬天,都有人說是史上最冷冬天
    實際上,對於「60年來最冷的冬天」一說,中國氣象局的專家很早就已經進行了闢謠。氣象專家還表示,判斷是否屬於冷冬,需要氣溫數據達到一定的標準,現在就判定今年會出現2008年以來最冷冬天為時尚早。也就是說,今年冬天確實會有冷的時候,但要說「六十年來最冷」則未免誇張。
  • 《饑荒》聯機版冷知識科普 冷知識一覽
    導 讀 《饑荒》聯機版中一些冷知識大家都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饑荒》聯機版冷知識科普,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的冷知識:最出名的應節食品「巧果」
    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個節日還有許多名字。古代,它的一些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 其實說腦子進水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問題。。。#冷知識
    其實說腦子進水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問題。。。。#冷知識 2020-11-19 16:28 來源:天天學點新知識
  • 王源老師的冷知識課堂開課啦!
    冷知識,指的是那些表現為偏門的、瑣碎的、龐雜的知識和事情。它們看似有些稀奇古怪,或饒富趣味,並隨時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卻很少有人會去注意。自出道以來,王源除了是被大家熟知的歌手、演員、專欄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之外,他還被網友們稱為「冷知識達人」,這點從他參加過的節目或採訪的一些片段就可以看出。接下來,王源老師為大家在線科普冷知識,趕緊拿好小本本,一起學起來吧!
  • 《霓虹深淵》有哪些冷知識 遊戲冷知識介紹
    導 讀 霓虹深淵有什麼冷知識?
  • 跑酷題材跑酷手遊《無限跑酷》開啟跑酷遊戲新大門
    原標題跑酷題材的跑酷遊戲《Parkour Race》打造無限跑酷《Parkour Race》(無限跑酷)是由Madbox推出的一款火柴人跑酷題材的動作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將控制身穿各種服飾的超帥火柴人,穿梭在城市的樓宇之間,肆意施展著牆跳、跳高、貓跳、精準著陸等動作,在驚險刺激的跑酷比賽中勇往直前,獲得冠軍。
  • 冥王星冷知識,誰說冥王星不是行星,我就跟誰急!
    冷知識一:冥王星的發現美國帥哥天文學家湯博,在30年代初,首次發現了冥王星。冷知識三:冥王星,可能是海王星的兒子。冷知識六,冥王星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冥王的發現者湯博,湯博定義,「十七等星」作為行星的分界。
  • 火影中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火影忍者已經完結很久了,重新去看一遍,發現很多大多數觀眾都沒有注意到的冷知識,今天就來盤點一下。1.木葉的大胃王說起木葉村食量大的,莫過於秋道家族。但是最強者卻不在秋道一族,反而是一個平時文靜靦腆的女孩子,日向雛田。
  • 七夕的七個冷知識:是情人節還是單身女子的節日?
    說起來,從古至今,它也確實是個無比浪漫的節日,包括愛情主題在內,其內涵遠比許多人了解的還要廣泛。冷知識一:七夕為何又叫「女兒節」?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七。冷知識四:「乞巧節」如何「乞巧」?說到七夕「乞巧」的主題,比較流行的遊戲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等等。穿針乞巧始於漢,在後世特別流行。《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還有一種方法是「浮針取巧」。
  • 罕見冷知識:學霸級別的人也未必全知曉的8個有趣的冷知識
    求知慾,或者說是對新鮮知識的追求,似乎早已在數十萬年前就寫在了人類祖先的基因裡。正是因為求知的欲望,讓人類得以不斷的進步和成長。而隨著現代社會的推進,我們獲取的知識越來越多,但是,因為社會化文明,以及生活條件的提升,我們似乎不用再過於逼著自己去學習新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