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98歲的澳門賭王何鴻燊去世,頓時網絡上掀起了一波諸如「一代賭王」。「白手起家」,「傳奇人生」等等讚揚和歌頌的報導。
首先筆者在這裡解釋下,這裡的賭王不是指電影那種賭術高超,擁有特異功能,動不動就能飛張紙牌當暗器的「賭王」。而是因為何鴻燊是靠開賭場發家致富的,澳門有近一半的賭場都在他的名下,所以這個賭王自然也是「當之無愧」。
染滿鮮血的財富,值得你們去歌頌麼?
本來筆者並不想去寫這篇文章的,實在是一打開手機看到的都會讚頌的報導。筆者就很納悶了,一群人天天罵著「馬化騰」、「馬雲」這些為我們帶來實質性網際網路生活的企業家。你今天躺在家裡聊著微信、逛著淘寶、不想做飯就下個單點個外賣什麼的,哪一樣信息服務不是他們作為先驅者而開創的。
至於何鴻燊呢?開賭場的自己卻從來不賭 也不勸賭
澳門賭場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不少影片中大佬們在賭桌上,美女在懷、"一投千金"的樣子著實讓不少男人羨慕。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燈紅酒綠之下埋葬了多少青年才俊與家庭。
賭王曾今有句名言:「不怕你贏,就怕你不來」
筆者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女老闆,原本是我們這座小城裡有名的富婆,有房有車有存款沒事就出去旅旅遊散散心,生活過得相當滋潤。結果被朋友帶去澳門賭場玩了幾天,回來就變賣名下公司股份和房產,幾天的時間就讓一個千萬富婆跌落神壇。
何鴻燊的「白手起家」?
何鴻燊於1921年10月25日在香港麥當奴道一座豪宅內出生,他家世顯赫,又是香港首富何東爵士的侄孫。在當時可謂是妥妥的豪門子弟,而何鴻燊和其他的紈絝子弟一樣,除了玩就是花錢玩。
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在何鴻燊十三歲那年因父親炒股票失敗而傾家蕩產,從此家道中落,何父更帶著幾個孩子逃到越南,只剩何鴻燊母親與姐姐。家道中落的他,從此之後,不敢再混日子了,他意識到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1941年香港淪陷,被迫輟學的何鴻燊在叔叔何甘棠(當時身兼數家洋行的董事會要職)指點前往澳門,而澳門也是他大伯何東爵士的所在地。
在一個叫齊藤的日本人的幫助下,何鴻燊聯昌公司當文秘,也正是這家公司讓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圖↑黎婉華
照片中這名貌美如花的女子名叫黎婉華,葡萄牙人。也是何鴻燊的第一任妻子,父親在澳門是當律師,也是當地唯一的公證人,其祖父更是澳門高官。
有人說何鴻燊之所以能拿到當時澳門唯一的賭場經營區,離不開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家族的幫忙。因為當時澳門還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想要在當地開設賭場必須是葡萄牙人,而和黎婉華結婚是何鴻燊成為葡萄牙人的唯一辦法。
而另一種說法便是,何鴻燊知道賭場不過是葡萄牙當局拿來收刮財富的一種手段罷了。於是何鴻燊在當時便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將賭場百分之90的利潤分給當時的葡萄牙政府。
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讓人無法想像的決策,可在貪婪的葡萄牙人面前卻顯得非常受用,這也是為什麼何鴻燊能在澳門壟斷賭場近40年而不動搖。
動何鴻燊的賭場,就是動當局者的利益。
有人說何鴻燊愛國,因為他花了6910萬港元將圓明園內被八國聯軍搶走的馬首拍下並捐贈給國家。
圓明園內的十二銅首像大家都有了解,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濃重的一筆。而當年被掠奪走的文物,自然也就意義非凡。但是有一點大家要明白,12生肖銅首隻是圓明園內由西方人設計的水龍頭,有意義卻沒有多少價值。
何鴻燊當年高調拍走馬首的舉動初衷是好的,但是卻讓某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嗅到了商機。以至於之後每當有海外商人拍賣文物捐贈回國,少則花費幾千萬,重則花費幾個億,為的就是能讓這些流落海外的文物重回祖國。
何鴻燊的一生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利」,他是一個商人,一個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商人。他是功是過自然交由歷史來評判,我們又何須多言,如今逝者已逝,讓其安息遠離喧囂不好麼?
關心人家的家產分配,妻兒如何又與你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