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的姓氏從何而來?清朝滅亡後,滿人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

2020-12-19 方圓文史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滿族人,因此其王朝也稱之為「滿清」。而滿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其姓氏有很多都是從滿族祖先的舊姓繼承下來的。

在入關之後,滿族與漢族在長期共同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其生活習性逐漸發生變化,有意無意的也在效仿漢族的文化,久而久之,他們的姓氏也隨之變化。等到清朝滅亡之後,滿族的姓氏也逐漸向漢族姓氏演變,我們現在所使用到的一些姓氏,就是從滿族姓氏演變過來的。那麼,具體是哪些姓氏呢?我們本文就來探究一下!

滿族姓氏來源

根據《皇朝通志》記載:

「今以通譜所載,考諸往史,滿洲氏族見於金史者十使有三」。

這也就是說,滿族可見諸文獻記載的姓氏中,與遼金先祖的姓氏相同的佔到了百分之三十之多。比如我們熟悉的金朝皇家姓氏「完顏氏」,還有「富察氏」、「伊喇氏」等等。

此外,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列出的滿清三十五個姓氏中,其中金朝的舊姓就有二十七個,遼朝的舊姓有一個,元朝的舊姓有七個。

當然了,除了繼承先祖的姓氏之外,滿族的大部分姓氏主要有三個來源;

第一、以居住地為姓;比如清朝初年傑出的學者、滿文的創製者「達海」,他的祖先就曾居住在一個名為「覺爾察」的地方,因此達海的姓氏就為「覺爾察」。這一點在《清史稿》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先世居覺爾察,以地為氏」。此外還有直隸總督「裕祿」,其先祖曾於明朝中葉遷至長白山的喜塔拉,因此喜塔拉便成為其姓氏。

用地名為姓氏的還有很多,比如寧古塔氏、烏蘇里氏、富察氏、佟佳氏、郭洛羅氏等等。

第二、以部落名為姓;比如被譽為時清朝開國第一功臣的費英東,其姓為「瓜爾佳」,而此姓氏便就是他先祖所屬部落的名稱。瓜爾佳氏是滿族的一個大姓,就好像是漢族姓氏中的李姓、王姓一樣。此外還有崇德初年的內弘文院大學士,正黃旗人希福,因其祖先是赫舍裡部人,所以他的姓氏便為「赫舍裡」。

除此之外,還有溫特赫氏、尼瑪察氏、烏蘇氏溫都氏、那拉氏、輝發氏等,皆以所屬部落為姓氏。

第三、以圖騰為姓;除了用地名和部落名來作為姓氏之外,在滿族中還有一部分人的姓氏是來自於原始部落的圖騰。比如散處在長白山、英額、琿春等地的鈕枯祿氏其意為狼,而狼便為此原始部落的圖騰,因此該部落的後人皆取其同音字「郎」字為姓氏。此外,還有居住在那木都魯等地的薩克達氏「薩克達」意為母野豬,即該地以野豬為圖騰,久而久之便演變為該部落人的形式。

除此之外,還有像綽羅氏、尼瑪哈氏等,皆是用自己部落的圖騰作為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滿族人對待自己姓氏的態度相對於漢人來說,還是要隨意一些。漢族人推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早期的滿族人則不然,甚至有一些滿族人就曾更改過自己的姓氏。而改姓氏的原因也比較多,但主要與他們的遷徙、分居的行為有關。

在《皇朝通志》中就曾記載到:

「伊爾根覺羅氏,因族眾繁多,分東西寨居住,居西寨改姓蒙鄂羅氏,居東寨改姓巴雅喇氏。」

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更改姓氏,那就是皇帝賜予姓氏的改姓,不過相對於前面兩種原因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情了。比如清朝初年的一等大臣扈爾汗,其本來姓氏為佟佳氏,後來就被皇帝賜姓「覺羅氏」。

滿族姓氏的變遷

隨著滿漢文化不斷融合,滿族的姓氏也開始向漢人姓氏轉變。關於滿族姓氏的轉變,很多人都說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才進行轉變的,實際上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已經初見端倪了。滿族入關之後,逐漸出現了「服漢人衣冠,盡忘本國語」的現象,而姓氏也在逐漸發生改變。

比如在乾隆時期,鈕枯祿氏,變為了「郎」姓,關於此姓氏實際上還有很多,所以當時乾隆帝就曾說到:

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所以由此可見,在乾隆朝的時候,滿族姓氏一部分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乾隆此語,卻終究無法阻止滿漢文化的交融,姓氏的變遷更是如此。

在清朝後期的時候,「隨名姓」崛起,這是一種以祖父或者父親的名字之一作為本枝子孫的形式,多取一個音節,即為一個漢字,但後世子孫人不否認也不會忘記其本來的滿族老姓氏。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變遷,現在滿族中的圖、萬、榮、德、英、成、海、恆、文等形式皆為「隨名姓」這樣的規律而來。

而滿族姓氏中那所謂的八大姓氏,已經演變成為了「佟、關、馬、索、齊、富(傅)、那、郎」。

小結

滿族姓氏文化的演變過程,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滿族文化漢化的過程,是滿族姓氏文化向漢族姓氏文化過渡、滿族姓氏向漢族姓氏簡化的過程。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滿族姓氏的演變做的一個簡單表述了,不知道這裡面有你的姓氏沒有?

參考文獻:《皇朝通志》、《清史稿》;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之後,滿清貴族的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之後,滿清的貴族們都選擇了將自己的姓給更改了,尤其是皇室宗親更是選擇將自己幾百年老祖宗的姓氏給改掉了,為什麼滿清貴族會紛紛改姓呢?
  • 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可是,清朝恰恰趕上了封建時期走向沒落的時代,最終,在列強的堅船利炮的轟擊,以及國內不斷起義的情況下,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走向滅亡。清朝滅亡之後,包括清朝皇室在內的絕大多數滿族人走上了「更名改姓」之路,特別是在更改姓氏方面,滿族人把滿族姓氏改成了漢族姓氏。
  • 清朝滅亡後,滿族八大姓氏都改了漢姓,你還能區分出來麼?
    清朝滅亡後,昔日的滿清貴族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再無法耀武揚威。為了防止被人報復,很多滿清貴族都將自己的姓氏改為了漢姓。而滿族人口最多的八大姓氏,又分別改為了什么姓氏呢?爆史君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清朝末年,滿族人紛紛改漢姓,他們都姓什麼
    我們經常看清宮劇,大家都知道清朝歷史,知道滿族人的姓氏都有幾個字符組成,不像漢姓,只有一個字符。如滿清皇室姓氏,愛新覺羅氏;慈禧太后的姓氏,那拉氏;乾隆的皇后姓氏,富察氏。 清朝從入關到滅亡,經歷了兩百多年,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滿族的人口是非常龐大的。
  • 清末時,滿族八旗子弟紛紛改為漢姓,他們都改成姓什麼了?
    但文化徵服太吃力了,不知道從何下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實現。漸漸地,清朝統治者發現,不但滿語不好推廣,滿文推廣起來也非常費力。上朝的時候不得不使用兩種語言,奏摺中也不得不實行兩種文字。而且那些不爭氣的滿人還被漢人的生活習俗所感染,姓名習慣也向漢人靠攏。乾隆時期曾經下達過一個內部通知,禁止滿人姓氏漢化,違者不予錄用,但收效甚微。
  • 大清滅亡後,八旗子弟改了漢姓,有你的姓嗎?
    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有八大貴族姓氏,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這些姓氏出於各種原因紛紛改了漢姓。還記得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嗎?在新中國成立後,多數皇族紛紛改漢姓,溥儀的戶口本上寫的仍然是「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在滿族的語言中是「金」的意思,因此,大多數皇族愛新覺羅氏改 「金」為漢姓。當然,也有少部分改為了艾、趙、肇、羅、王等姓。 鈕枯祿氏,是滿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鈕枯祿'',在滿語中的意思是狼,而狼是滿洲的圖騰之一。
  • 滿清最尊貴的十大姓氏,清朝滅亡後,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而滿清最為尊貴的十大姓氏,他們在清朝滅亡以後,亦是失去了昔日的榮光,也都紛紛改了姓氏。一起來看看滿清的十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吧?愛新覺羅氏相信這個姓氏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它是清朝皇室姓氏,雖然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並不在滿族八大姓氏之列。但因其是滿清的國姓,就註定了它的尊貴。
  • 漢族人對姓氏這麼重視,為何滿族人把姓氏改來改去
    滿族人在沒有入關之前,已經擁有了非常悠久的姓氏歷史,在清朝中期的時候,已經有部分滿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但是並沒有形成規模。辛亥革命之後,大批的滿族人開始更改自己的姓氏,以躲避戰亂。滿族人因為早期沒有文字,所以姓氏的信息並沒有保留下來,所依賴的信息都是中原王朝以及朝鮮等記錄的信息。隋唐時期,滿清先祖靺鞨人曾經幫助高麗抵抗過隋朝,但是被隋朝打敗之後,靺鞨人的首領也一同歸順了隋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關於他們姓氏的記載。隋朝滅亡之後,靺鞨人就歸順了唐朝,後來還曾賜李姓。
  • 你知道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改成了什麼漢姓嗎?請看這份詳單
    眾所周知滿族八大姓氏是清朝最尊貴的姓氏,也伴隨著清朝幾百年時間,其後世子孫非尊既貴,無尚榮耀。但他們的榮華富貴是與清朝一體的隨著清朝的結束,滿族八大姓氏也成了神話。
  • 清朝滅亡後,滿族人紛紛改姓,他們大多改姓什麼了?
    成書於北宋年間,記錄了漢族人民的姓氏的《百家姓》,如今已經成為流傳千年的經典。滿族也有屬於自己的《滿族百家姓》,但今天他們的姓氏,卻和古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筆者今天和大家聊聊曾經建立過清朝的滿族人姓氏,看看他們的姓氏又是如何演變的。
  • 清朝滅亡後,皇族的姓氏都被改成了這幾個
    然而大清滅亡以後皇帝也成了過去式,緊跟著皇族的姓氏也成了歷史,但是他們卻在後來的演變中漸漸的形成了大眾化的姓氏,愛新覺羅作為大清的國姓他是最高統治者的姓氏,愛新覺羅姓也變得無比尊貴,「愛新」是滿語「金」的意思「覺羅」二子為趙,所以愛新覺羅改漢姓為金、趙、羅比如金巧巧,大繪畫家啟功先生。
  • 關曉彤滿族姓氏瓜爾佳氏 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
    清朝已經是封建社會晚期,皇權高度集中,沒有哪個世家大族能跟皇家對抗。所以,清朝第一大貴姓自然是「愛新覺羅」,因為「愛新」是滿語「黃金」的意思,所以1912年清朝滅亡後,很多愛新覺羅族人都改成了金姓。那麼,除了愛新覺羅外,其他滿清8大貴姓怎麼改呢?滿清8大貴姓的說法由來已久,很多人都誤以為,這8個氏族改漢姓的潮流,是從清末開始的。
  • 曾顯赫一時的滿族八大姓,後來改成了哪些漢姓?關曉彤是瓜爾佳氏
    1912年,清朝正式結束了他的統治,而自清朝滅亡後,有很多滿族人都過得不太如意,為了防止被人迫害,他們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於是,他們選擇了集體改姓。八十多年來,滿族和漢族進行了融合,很多人又對祖上諱莫如深,導致一些滿族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曾經煊赫一時的滿族8大姓氏,最終都改成了哪些漢姓。一、富察氏富察氏是女真舊部,曾經為女真第二姓氏,是滿洲鑲黃旗上三旗中的首旗。作為一個鼎盛的家族,富察氏一般都會與皇族聯姻,比如說乾隆的結髮皇后就是富察氏。
  • 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
    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1912年,清帝退位後,長期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沒有其他生存技能,對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小商販是唯一的出路。溥傑自傳裡的說法:「時常聽說滿族到處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爾佳氏改關姓,不然就找不到職業。」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基本改成了哪些漢姓?
    清朝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作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執政的朝代,清朝的建立和滅亡都是那麼轟轟烈烈。明朝末年,清人便對中原的政權虎視眈眈,他們憑藉著民族好戰的特性,很快便擊退了明軍。
  • 溯源滿族人的姓氏:這些漢姓原來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
    清太祖努爾哈赤崛起後,開始逐步以「牛錄」代替「穆昆」,成為社會的基層組織。八旗制度形成確實後,原來的哈拉穆昆組織迅速分化,被固山牛錄(八旗組織)所代替,因為清朝八旗制度中,對於人丁身份地位、官職的承襲,需要宗譜作憑證,由之,記錄家族血緣關係的譜書顯得尤其重要。
  • 逐漸消失的姓氏:滿族姓氏的變化
    滿人的姓氏除了從女真族繼承下來外,也吸收了蒙古姓,比如博爾濟吉特氏,原本是蒙古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姓氏。滿人姓氏中有些也與漢姓有關。比如著名的順治皇帝的董鄂妃的姓氏,董鄂氏相傳是金女真時被擄的宋朝宗室之後。漢人女子嫁入滿人,多改稱為「某佳氏」。明末清初歸附滿洲的漢軍旗人一般在本姓之上加上「佳」或「爾佳」,如佟佳氏、王佳氏等等。
  • 滿族八大姓氏改成漢姓之後,這些高貴的姓氏你還撐得起來嗎?
    中國人是很看重姓氏的,「滿族八大姓氏」到底是哪八姓,你知道嗎?改成漢姓之後分別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滿族八大姓氏改成漢姓之後,這些高貴的姓氏你還撐得起來嗎?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滿族八大姓氏」是指滿清八大貴族,即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眾所周知,在滿州八旗除了皇族愛新覺羅以外,這八大姓氏可以說是最高貴的了。去年《延禧攻略》大火,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就是出自滿清貴族富察家族。《甄嬛傳》中甄嬛復寵回宮,皇帝賜給她的姓氏鈕祜祿氏也是貴族姓氏。
  • 滿族八大姓曾顯赫一時,如今都改成了這些漢姓,你身邊可能就有
    1912年,清王朝壽終正寢,很多滿族人選擇改滿族姓氏為漢姓,曾經顯赫一時的滿族八大姓: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也不例外,那麼他們後來都改為了哪些漢姓呢?富察氏富察氏屬滿洲鑲黃旗,同樣是女真最古老的一個姓氏,明末投奔後金,受到努爾哈赤重用,從此子孫世襲權貴門楣顯赫。乾隆、道光、同治三位皇帝都曾冊立過富察氏的女人為皇后或者皇妃,在封建社會,政治聯姻是鞏固統治地位的一種重要手段,由此可見富察氏家族清朝時期的實力非同一般。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們都去哪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我們知道清政府中皇家貴族大多是滿族人,而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是漢族的,那麼自從清朝滅亡後這些滿清貴族的後裔們到哪兒去了呢?而且為什麼連滿語姓氏都隨之消失呢?對此,小編還查了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了解關於清朝皇家貴族的各種姓氏,今天我們要講的四個比較有名的姓氏,分別是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葉赫那拉氏、愛新覺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