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奸水」變身新潮飲料,新型「毒品」成為性犯罪工具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對一個癮君子來說,毒品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任何浪費都是不容許的。但有那麼一種毒品,它不像傳統毒品那樣被購買者本人吸食,而是作為一種犯罪工具來取得更複雜的快感。

這類毒品在西方有一個很直接的名字——約會強姦藥(date rape drug)。

前不久,海南三亞市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往返瓊粵兩地的運毒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新型毒品「咔哇潮飲」41瓶。

新聞簡訊中提到的「咔哇潮飲」就是一種含有新型毒品成分「γ-羥基丁酸」(gamma hydroxybutyrate,簡稱GHB)的飲料。

雖說被歸為新型毒品,但GHB這種物質其實並不新,它在19世紀就被合成出來,到了20世紀60年代臨床上把它作為一種麻醉劑和催眠劑。

真正新的其實是「咔哇」。咔哇並不是不法分子信口拈來的奇怪象聲詞,它其實是廣泛流行於太平洋島嶼一種傳統植物飲料。

咔哇的真正含義是當地人對一種胡椒科植物的稱呼,它長有粗壯的塊根,島民們通常或用口嚼或研磨的方式製取浸出液作為飲料服用,即所謂的「咔哇酒」。

傳統咔哇酒的觀感、氣味、口感都不太令人「放鬆」

不過這種天然植物飲料並不含酒精,因為口感辛辣,並且飲用後有一種酒後的酩酊感,所以人們才管它叫酒。

咔哇酒中含有多種酮類及酯類物質,能起到一定的鎮靜和催眠作用,這也是它被毒販冒名利用的原因。

大概在90年代末,咔哇酒被推廣到南太平洋各國,作為一種酒精的替代性飲品來改善部分地區濫用酒精的情況,21世紀初又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當然期間還有關於咔哇酒是否存在肝毒性的爭論,以及各國一系列禁令和解禁的風波。

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咔哇酒吧

而在我們國內,咔哇這兩個字能被人知曉靠的還是2015年一檔戶外探險真人秀節目,嘉賓前往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與當地人一起製作傳統的口嚼咔哇酒。

咔哇潮飲的生產者正是利用了節目和咔哇酒的信息,變向宣傳了他們的毒品。

他們用「令人幸福的飲料」來宣傳,明面上寫的是「γ-氨基丁酸」功能性飲品,實際上添加的是國家管制精神藥物成分「γ-羥基丁酸」。

注意,這兩種成分一字之差但相去甚遠。「γ-氨基丁酸」簡稱GABA,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成分,一般認為具有一定的抗焦慮、降血壓等作用,常常作為保健成分添加在食品飲料中。

而「γ-羥基丁酸」,即GHB,是一種效力強起效快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但因為其極大的毒副作用,臨床上早已不在主流麻醉劑之列,只作為附加麻醉劑和催眠劑使用。

GHB及相關物質結構式

由於1990年代開始,GHB在歐美出現濫用跡象,隨著夜店(nightclub,與bar有區別)興起而流行開來。2001年,我國將γ-羥基丁酸列入二類精神藥品予以管制,隨著濫用愈演愈烈又在2007年變更為一類精神藥品。

所以,這些偽裝成新潮飲料的毒品,以γ-氨基丁酸功能飲料的名頭應付相關的食品監管部門,實際違法添加γ-羥基丁酸,並用一些打擦邊球的描述宣傳,靠著夜店社交圈的口口相傳逐漸流行起來。

含有γ-羥基丁酸(下文簡稱為GHB)的毒品飲料最早是作為娛樂場所的消遣飲料而流行,飲用者會得到一種欣快感、鎮靜感、緩解抑鬱與焦慮。

「咔哇潮飲」有多種品牌,圖為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

在夜店等娛樂場所,人們本就傾向於尋求放鬆和宣洩,GHB的效果恰好契合了這種需求。實際上GHB與主流毒品相比,它直接帶來的快感並不強烈,但也正因如此它的隱蔽性更高,很多飲用者上癮而不自知。

據金羊網報導,廣州白雲自願戒毒醫院近兩年接診了大量飲用毒品飲料的患者,其中一例在酒吧喝了「咔哇潮飲」後就徹底迷上了這種飄忽的感覺,逐漸對其成癮。

在「咔哇潮飲」被禁後,該患者更是直接找到所謂的「咔哇原液」自行兌水飲用,最瘋狂的時候一天要喝掉1500元,而他本人並不認為自己已經淪為癮君子。

GHB在西方也被稱為液體搖頭丸

可見,GHB雖然快感並不出眾,但其成癮性不比其他毒品低,也不比其他毒品更安全。

GHB的本質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在人體內它能抑制多巴胺神經細胞,從而增加神經末梢的多巴胺濃度,低劑量時會有鬆弛、平靜、好色、欣快等反應,高劑量時則會引起嗜睡、視覺喪失、短時健忘等負面反應,嚴重的可導致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綜上,GHB具有成癮性,快感不強烈,高劑量下副作用極大,除了價格較低之外,若以純理性角度來分析,它並不是一種「理想」的毒品,那為什麼GHB的濫用還如此普遍?

如果跳出毒品的思維,一種沒有異味、20分鐘就起效、可以引起昏迷和短時健忘的藥,你會聯想到什麼?恐怕都會是迷魂藥、迷奸藥之類的吧。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咔哇潮飲」這類毒品很多時候並不被購買者直接服用,而是作為一種犯罪工具給他人服用。

在我國,GHB通常會被包裝成「迷奸水」、「乖乖水」、「聽話水」等商品,你可以輕易地在老商場男廁所的牛皮癬廣告上看到它。

2017年,「咔哇潮飲」被禁後,市面上還有很多穢土轉生的產品,其中一款就很直白的叫「啪啪潮飲」,這樣的明示已經不需要過多解釋了吧。

相比於這種較為隱秘的成品飲料來說,GHB更常見的方式是「下藥」,也就是在夜店社交中偷偷往物色好的對象所喝的飲料中投入GHB藥片或粉末,待其昏迷後轉移至私密場所實施性侵。

這類案件被稱為藥物輔助性犯罪(DFSA),是近年來夜店文化興起後不法娛樂場所高發的一類案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件莫過於發生在韓國的「李勝利案」。身為韓國知名組合的藝人,李勝利利用自己的名氣招攬客人到自己經營的夜店玩。

2019年,該夜店涉嫌使用GHB藥物迷倒女性,並提供給上流社會的男性貴賓實施性侵。

使用GHB藥物作案往往非常隱秘,雖然它會導致昏迷和健忘,但副作用與醉酒較為相似,而酒精飲品又是娛樂場所標配,所以有些受害者甚至不自知。

即便等到藥力完全消退,受害者懷疑自己遭受了性侵,但此時報案往往已經難以取證了。原因有二:GHB不是常規的檢測項目,往往在化驗中會遺漏;GHB天然存在於人體內,定量檢測難以判定是否有服用。

GHB是一種很特別的物質,它是前面提到的γ-氨基丁酸在體內的代謝物之一,而γ-氨基丁酸又天然存在於哺乳動物體內。

正常人的血液、尿液中本就含有微量的GHB,即便服藥也會迅速被代謝。在多數藥物輔助性犯罪中,受害者GHB在血液中檢出時限為8小時,尿液中為12小時。

也就是說,受害者迷迷糊糊從昏迷醒來,大概洗個澡換個衣服收拾一下自己,從逐漸回想起一些細節,再到懷疑自己遭受性侵,最後還要猶豫是否報案。

這種情況往往已經超出GHB的檢出時限,即便報案也難以找到被下藥的證據。

2012年42歲的陳某涉嫌使用GHB性侵13歲少女致其懷孕,圖為從嫌疑人車中繳獲的GHB毒品

除了性侵犯,GHB更嚴重的危害是直接導致被害者死亡。由於「下藥」劑量沒有控制,且與酒精一起服用產生協同效果,GHB造成的死亡案例並不少。

2014年至2018年,英格蘭和威爾斯有120起與GHB有關的死亡案件,考慮到GHB不屬於猝死後常規毒理檢測的項目,實際案例只多不少。

近年來,新型毒品的流行往往離不開社交圈子的推波助瀾,無論是所謂「俱樂部毒品」還是「約會強姦藥」,都是在服務一種糜爛的社交文化。

夜店原本給人提供了一個與枯燥保守的工作生活截然不同的情境,在黑暗嘈雜的空間中,人們可以放下自我,打破邊界,享受一種去個體化的集體歡騰,實現一種與現實脫離的快感。

請注意,在夜店娛樂的合理訴求是享受陌生人社交的過程,而並非追求結果。

由於夜店帶著打破階層的屬性,帶有強烈目的性的社交出現了。魚龍混雜中,不管混子還是公子無不帶著獵豔的目的,於此同時,公子哥的揮霍也引來了意圖攀附的女性,雙方目的明確,甚至不在乎過程,只在乎搭線後的肉體與物質的交易。

毒品或者迷藥就是在這種目的性極強的社交中被當做犯罪工具使用,尤其對於那些不甘成為陪襯無才又無財的獸慾男性,只有用下藥的手段才能獵豔成功。同時,他們的目標也瞄向了所有出現在夜店的女性。

這種糜爛的社交讓夜店成為人們眼中法律和道德缺失的灰色地帶,部分夜店還有「男賓收雙倍,女賓全免費」的畸形經營文化,進一步把這種娛樂場所改造成滋生邪惡的糜爛之地。

我們說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就像全面封禁「電子海洛因」不會讓所有孩子都愛上學習一樣,就算今天我們徹底搗毀了「迷奸水」的產業鏈,明天還會有新種類的毒品出現。

當一種毒品不再單純為癮君子所用,而是成為了一種犯罪工具,那它也就不單純是製毒販毒吸毒的問題,藏在背後的是社會文化亂象。縱容娛樂場所助長歪風邪氣,諸如「迷奸水」等新型毒品只會愈演愈烈。

陳月猛,錢振華.超高效液相色譜-串級質譜法測定「咔哇潮飲」和「咔哇氿」中γ-羥基丁酸和γ-丁內酯[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19,28(03):201-208.

傅萱,張文武.新型毒品中毒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急診雜誌,2017,18(11):801-804.

李音.現代性下的集體改造——基於B市W吧青年「泡夜店」行為的觀察與訪談[J].中國青年研究,2017(07):97-101.

陳學國,馬生祥,馬玄中,黨斌,劉遲.γ-羥基丁酸的分析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36):7182-7185.

劉偉,沈敏,馬棟.新型迷奸藥γ-羥基丁酸(GHB)及相關物質[J].中國司法鑑定,2003(04):23-26.

林智,大森正司.γ-氨基丁酸茶(Gabaron Tea)降血壓機理的研究[J].茶葉科學,2001(02):153-156+136.

楊士隆,顧以謙,劉子瑄,林俊傑,鄭凱寶.俱樂部藥物濫用與預防方案之研究[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17,26(02):109-114.

宋昀瀟、雲宣、鄭少敏. 網紅飲料竟是高濃度毒品 他上癮後每日喝掉1500元. 金羊網, 2019-04-18.

新京報調查組. 網售迷奸藥打保健品幌子逃避制裁. 新京報, 2018-10-29.

原標題:《「迷奸水」變身新潮飲料,新型毒品滲入糜爛社交成為性犯罪工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迷奸水」變身新潮飲料,新型毒品滲入糜爛社交成為性犯罪工具
    前不久,海南三亞市警方成功打掉一個往返瓊粵兩地的運毒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新型毒品「咔哇潮飲」41瓶。新聞簡訊中提到的「咔哇潮飲」就是一種含有新型毒品成分「γ-羥基丁酸」(gamma hydroxybutyrate,簡稱GHB)的飲料。
  • 迷奸犯罪背後是毒品!
    喝了大半杯橙汁吃了一塊雞塊一分鐘犯困五分鐘左右完全喪失了意識這不是電影橋段是刑事判決書裡的真實案情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的披露,一名作案者通過在飲品中注射「迷幻劑」迷奸多名女性。迷奸藥從哪來?誰在給罪犯遞刀?
  • 新型毒品案件佔比逐年上升,有人將毒品飲料混合到酒精飲料中販賣……
    白皮書顯示,網絡毒品犯罪案件數量佔毒品犯罪總數較大比例。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楊浦區檢察院共審查起訴的365件毒品案件中,有137件是網絡毒品犯罪,佔比近四成,且每年網絡毒品犯罪案件佔毒品犯罪總量的比例均超過三成,並呈上升趨勢。
  • 新型毒品層出不窮 去年廣東批捕毒品罪案10097件12614人
    記者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獲悉,在當前的毒品犯罪案件中," 豬肉 "、" 飛仔 "、咔哇潮飲等新型毒品名稱成為出現頻率居高不下的關鍵詞。據介紹,廣東全省檢察機關去年共批捕毒品犯罪案 10097 件 12614 人,起訴毒品犯罪案 10513 件 13171 人。新型毒品加速升級演化、犯罪手段不斷翻新、涉外人員參與毒品案件增多等是毒品犯罪的新特點。
  • 山東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趨勢 毒品犯罪有這些新特點
    原標題:3年來山東判處15年有期徒刑以上毒販1103人 新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趨勢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重點是2019年以來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工作情況、毒品犯罪特點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 幾滴眼藥水幾秒鐘讓人昏迷,瘋狂的網絡毒品讓人防不勝防
    其中多起都是犯罪嫌疑人以約見網友為名,在受害人失去意識後進行性侵,並拍下犯罪視頻和照片。經過偵查,警方根據購買毒品的人員名單,已破獲了10起強姦案件和1起強制猥褻案。另外,警方還查獲了十多種偽裝成餅乾、糖果等物品的新型毒品。這個犯罪團夥通過層層招收代理,在整個網絡上的銷售量還是相當大的。
  • 禁毒宣傳|新型毒品大變身,這些東西不能碰!
    目前,日趨嚴重的毒品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有多少人因吸食毒品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工作的能力?又有多少人因為吸食毒品,出賣良心,背棄家人、朋友,甚至獻上年輕且無價的生命!那麼,什麼是毒品呢?根據中國禁毒網權威發布, 毒品分為傳統毒品、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新型毒品)。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藥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古柯鹼類。那麼毒品有哪些危害呢?說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這十二個字。
  • 新型毒品多會「裝」?別碰!都有「毒」
    毒計 這些毒品的偽裝套路看完嚇出冷汗 糖果 飲料 郵票……  新型毒品多會「裝」?  @青少年 別碰!它們都有「毒」  近日,三亞警方破獲一起偽裝成飲料的新型毒品案。「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一度衝上了微博話題熱搜第二。
  • 到底什麼是迷奸藥?
    如今,有一些很多不懷好意的吸毒者,不僅自己吸毒,更是利用毒品的特性,引誘無知女生服用後,做出了傷害女性的事情。對於此類傷天害理的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夠容忍。在了解犯罪分子會使用哪些毒品對女性進行傷害時,女性同胞也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 小心這些穿上「偽裝衣」的新型毒品
    近日,三亞警方破獲一起偽裝成飲料的新型毒品案,「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甚至一度衝上了微博話題熱搜第二,大家紛紛表示,以前覺得毒品離自己很遠,但現在卻感覺新型毒品就出現在了生活中。色彩鮮豔、包裝花哨的外表下,「糖果」卻是搖頭丸,「奶茶包」、「潮飲」、「小樹枝」等一些看似無害的「小零食」和「飲料」,甚至還有像卡通貼紙的「郵票」,這些一個個經過偽裝的新型毒品極具迷惑性,一旦有歹人引誘,青少年識別不清,很有可能就會走上歧途,青少年甚至成為了新型毒品主要的侵害對象。
  • 「啪啪水」變身網紅飲料,有人1天喝7瓶,1年花了35萬
    >可能就誤入了新型毒品的坑↓↓↓上面說到的「啪啪水」,就是含有的「γ-羥基丁酸」成分的新型毒品。近年來,一些販毒分子為了逃避打擊,將新型毒品偽裝成飲料在KTV、酒吧等娛樂休閒場所販賣。普通民眾對此難以辨別,稍有不慎,就染上毒癮,社會危害性極大。三地警方跨省破「啪啪水」販賣案6月24日,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範某販賣毒品案。據悉,該案是銅陵市破獲的首起「啪啪水」新型毒品案。
  • 【沙公禁毒】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竟然都是毒品!
    央視3·15晚會,「打假」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以下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食物,有可能是毒品!你能識別出毒品的偽裝嗎?南京警方在2019年1月份網絡巡查時,發現了一名通過微信銷售毒品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朱某將這樣的毒品稱為「眼藥水」「聽話水」,聲稱一滴就可以讓食用者失去意識。警方經過偵查,梳理出一個毒品製售網絡並最終將該網絡摧毀。
  • 案例分析丨從一起「迷奸」案說開去
    犯罪未遂和犯罪預備同屬犯罪未完成形態,二者的相同點是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均沒有達到犯罪既遂狀態,且沒有既遂的原因均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造成。二者的不同點就在於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得逞。犯罪預備是犯罪分子有為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但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未能著手實施犯罪時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 深圳警方破獲新型毒品交易案 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
    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吸毒人員易產生嚴重幻覺致自傷自殘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近日,深圳警方破獲一宗新型毒品交易案,毒品竟變身「茶葉」裝袋出售,172包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被當場繳獲。警方介紹,尼美西泮具有致癮性和致幻性。因這種毒品容易混在食物當中,如不慎誤食毒品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 廣東高院公布6個毒品犯罪典型案件,7人被核准死刑
    21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一批共6個嚴懲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案例1 :吳俊清、陳立群、吳中朝、林少嶽等13人製造、販賣毒品案——嚴懲製造、販賣、運輸毒品一體化的源頭性毒品犯罪2014年7月開始,被告人吳俊清、陳立群、吳中朝密謀合夥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並進行明確分工。
  • 這種「眼藥水」暗藏毒品!幾滴就能讓人昏迷,多名女性受害
    最近,根據央視財經的報導,江蘇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大型製售毒品的案件,該案中的毒品是看起來是一瓶毫不起眼的「眼藥水」。但是只要滴上幾滴,就會讓人馬上昏迷,更可怕的是受害者醒來後對昏迷的過程是毫無記憶的,讓不少女性受到了傷害。1、這款「眼藥水」屬於新型毒品嗎?
  • 看著像茶葉 其實是毒品 新型毒品K3現身蘭州
    看著像茶葉 其實是毒品新型毒品K3現身蘭州警方繳獲的毒品K3。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城關區檢察院對一起販賣新型毒品K3的兩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據了解,K3極具迷惑性,一般人很難識別。
  • 新型毒品被偽裝成飲料,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新型毒品被偽裝成飲料,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2020-06-22 15:06   澎湃新聞編輯:羅梓晗 胡寶秀 素材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 【關注】撕開毒品的偽裝,這個假期讓我們勇敢說不
    在這裡晨曦姐姐要提醒大家,不可讓毒品犯罪鑽了空子。那麼我們該如何識別外出聚會、遊玩時偽裝在身邊的毒品呢。 一、聰明藥 新型毒品「奶茶粉」呈白色粉末狀,用條狀奶茶袋包裝,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ADA等多種毒品成分,遇水即溶。與「搖頭丸」相似,吸食後效果持續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