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

2020-12-09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焦敏龍)國家網信辦近期會同相關部門全面巡查國內31家網絡直播平臺的內容生態,依法約談處置虎牙直播等10家存在傳播低俗內容等問題的網絡直播平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測試發現,包括被約談平臺在內的許多手機直播App,仍存在註冊登錄無法有效識別用戶年齡、存在軟色情內容等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亂象。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75億,未成年網民數量還將持續增長,專家學者認為,應建立精準有效的未成年人身份年齡認證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加強手機直播App不良內容監管,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屢禁不止的直播亂象

在記者測試的十幾款手機直播App中,幾乎所有App在註冊用戶環節,都無法有效識別未成年人身份。例如,歡樂直播的註冊方式包括「自定義用戶名+輸入驗證碼」或通過微信、QQ、微博、Apple帳號關聯登錄,未設置輸入年齡或身份證號。是否進入青少年模式,選擇權在用戶,平臺並不強制匹配。

正常模式下,許多音、視頻主播服裝暴露、言語粗俗、行為舉止不雅,軟色情內容泛濫。例如,歪歪手遊語音僅少數主播進行唱歌、聊天等正常直播,多數女主播身穿低胸服裝使用言語挑逗、豔舞等方式吸引網友觀看打賞,還推出「連麥」「表白」「撒嬌」等付費聲優服務。歡樂直播一名身穿低胸裝的女主播一邊開車駕駛,一邊直播。步步高家教機裡有一款名為「小肚皮」的APP不僅有比較暴露的圖片,甚至還有一些兩性內容的漫畫。

同時,通過放大打賞圖標、彈窗提示用戶贈送禮物誘導用戶打賞,也是常見現象之一。進入酷狗直播App正常模式的直播房間,系統會彈出「只需1元即可為主播送出點讚萌臉禮物!」窗口,如關閉該彈窗,系統還會第2次彈出「確定放棄1元贊主播嗎?」,並放大「繼續贊TA」打賞圖標。

此外,大量手機直播App的用戶協議未明確提及打賞充值退款的流程、機制和最終解釋權,用戶只能主動詢問客服相關事宜。例如,針對「未成年人借用家長帳號打賞,能否退款」的問題,IS語音App人工客服說法不一,有的明確答覆「退不了」,有的表示「需要添加遊戲客服協商解決,但一般是不退的。」

界定軟色情網絡信息查處標準亟待儘快明確

手機直播App這些亂象一直存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薛軍分析指出,一些網絡主播法律意識不強,為了獲得漲粉和打賞,或出於其他商業利益需要,選擇易與受眾產生互動、能滿足受眾低級精神需求的內容直播表演。直播平臺為了藉此獲利,提升自身用戶黏性,對直播內容審核不嚴,甚至存在違規審核操作。

「網絡直播的即時性,導致內容審核存在一定難度」。薛軍還指出,不同於網絡視頻內容的「先審後發」,網絡直播內容屬即時操作,平臺內部目前常用的監管方式包括:事中的技術監控手段、人工巡查手段、網友舉報投訴等,其中,使用技術手段監控,難免會有「漏網之魚」;即使是成百上千人的巡查團隊,面對海量直播內容往往力不從心;對於網友的舉報投訴,查實確屬違法違規直播行為的,平臺以罰款為主,主播違法成本相對較低。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苑寧寧指出,一些主播披著正常直播的外衣,打著色情的「擦邊球」,容易誘導未成年人產生「進一步接觸更多色情內容」的不良心理和行為。「整治手機直播App軟色情內容,事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如何徹底禁止、杜絕打「擦邊球」的軟色情直播內容?薛軍認為,網信部門應強化事後監管,推動建立手機直播App黑名單制度,如發現存在軟色情等違法違規內容,立即限制其登陸,甚至責令其下架整改。同時,網信部門和網絡直播企業應建立互通的監管機制,充分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一旦精準鎖定不良內容,依法予以處罰。

苑寧寧特別提到,儘管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早已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傳播淫穢、暴力等網絡信息,但目前尚無明確標準界定淫穢色情網絡信息和軟色情網絡信息。他建議,有關部門應儘快出臺網絡直播信息分類管理法規,明確網信執法部門對軟色情的查處標準。

網絡打賞屬有償網絡信息服務消費可以退還

據《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75億,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3.1%。國家網信部門自2019年以來,推動要求視頻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在該模式下關閉彈幕評論、拍攝發布、充值打賞等功能,僅推薦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

但記者注意到,歡樂直播App青少年該模式下僅有6條文化、生態、歷史圖文內容。IS語音App該模式下全都是遊戲視頻。苑寧寧指出,目前,網絡視頻、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內容池建設不足,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優質內容不多。他建議,網絡直播平臺應注重手機直播App的功能限制和專屬內容建設,建立未成年人身份年齡認證系統,制定網絡直播信息分類制度,向未成年網民推送專屬的直播內容。他說,識別出用戶是否未成年人,時常發生的「未成年人偷用父母帳號充值打賞問題」也有望迎刃而解。

「網絡打賞不是贈與,而是有償網絡信息服務。」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胡鋼介紹說,傳統打賞源自過去先演出再收費式的民間藝人「撂地」演出,觀眾少、費用小,屬用戶支付服務費用的一種交易習慣。而當下的網絡打賞借用傳統打賞的 「外殼」,演變成了打賞、充值、送禮物、買裝備等花樣不斷的誤導、誘導甚至壓迫式推銷,目的是吸引大量觀眾高額支付費用。

胡鋼結合相關法律規定進一步解釋,網絡打賞可理解為「有償網絡信息服務消費」,不屬贈與行為。如出現「熊孩子」偷用家長帳號亂打賞,平臺拒絕退款時,家長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等規定,要求平臺退款,甚至可向直播平臺提出「退一賠三,最低五百元」的懲罰性賠償訴求。

胡鋼建議,應探索建立消費維權集體訴訟制度,依法保障手機直播App用戶的正當權益;建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網絡直播平臺企業的懲罰性賠償民事責任。另外,網信部門應推動網絡直播平臺建立強制信息公開制度,向用戶明示充值打賞退款流程機制,以滿足消費者知情權。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
    ,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 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的通知》,從加強備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提升人員素質、注重協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措施,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
  • 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 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
    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的通知》,從加強備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提升人員素質、注重協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措施,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
  • 理性對待網絡亞文化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網絡亞文化發展與...
    12月18日,半月談雜誌社與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共同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第六期)——網絡亞文化發展與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閉門研討會,業界專家學者、媒體工作者和相關平臺負責人參與會議並就相關話題進行熱烈研討
  • 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
    來源標題: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第二批存在問題的網站 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雲中漫筆)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護士的10歲兒子打賞主播10萬元」「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一些未成年人因遊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花費家長「巨款」的新聞屢見不鮮。錢該不該退?退多少?近日,最高法給出明確意見,為治理未成年人打賞亂象加設法律屏障。
  • 封禁打賞,只是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第一步
    網絡直播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讓有品味、有意義、有意思、有溫度的直播節目佔據好位置。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通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
  • 瑞森網安發布森清朗廣告衛士新品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據介紹,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各種直播平臺、短視頻APP為代表的娛樂視聽產品不斷湧現,泛文娛產品交互形式更加豐富,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產生的海量信息和資源中裹夾著諸多讓人防不勝防的淫穢色情、暴力甚至恐怖主義等不良信息,造成了惡劣的影響,部分事故甚至造成了人民危害、社會危害、國家危害,內容安全的管理成為迫切的需要
  • 官方為未成年人整頓網絡,網友呼籲管好熊孩子,不要卡掉好劇
    2020年暑期在即,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即日起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網絡環境問題,尤其是未成年人假期時期的網絡環境問題,再一次成為大問題。對於網絡整頓,不少網友表示希望篩查能夠把好關,不要一刀切,要甄別對待。
  • 淘寶直播、閒魚、微信小程序遊戲、360開機小助手 網信辦「清朗...
    正因為如此,7月13日,國家網信辦對外發布《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目的是在2020年暑期來臨之際,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事實上,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暴力、虛假信息和色情低俗等網絡亂象的侵襲,成為世界性難題,各國就此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 「網警在線」攜手淨網群防群治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攜手淨網群防群治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12月18日下午,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師生、公安廳網安總隊民警輔警、寧夏淨網誌願者110餘人齊聚一堂,參加寧夏淨網誌願者表彰大會。全體參會人員開展了「攜手淨網群防群治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主題黨日活動,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的視頻片;隨後,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關於網絡安全和志願者工作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通過學習,大家進一步強化了「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的使命感和主動意識。
  • 在舉旗亮劍中營造良好直播生態
    「低俗、暴力、拜金、色情、欺詐、侵權……」等網絡亂象恍惚又捲土重來,在網絡直播的「灰色地帶」橫行,破壞了良好的社區風氣和網絡生態環境,嚴重衝擊主流價值觀。李嵩強調,這些負能量網際網路文化現象和網絡暴力,是網絡直播界「毒瘤」,必須「舉旗亮劍」,對違反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線的網絡直播亂象說「不」,讓社會公眾自覺樹立抵制不良網絡直播行為,共同為網絡直播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營造起法治文明的生態空間。 「網絡直播影響著青少年價值觀,需要強有力的監管。」
  • 國家網信辦啟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深入...
    7月9日,國家網信辦秘書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 國家網信辦決定,即日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嚴禁網課學習相關頁面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不良廣告信息。嚴打在用戶評論區、群圈等互動版塊發布淫穢色情、猥褻誘導、暴力犯罪等信息行為。深入排查處置使用低俗頭像、籤名、暱稱,發布低俗內容的帳號。嚴管以課程產品、文化交流、共享作品為包裝向未成年人傳教的信息。
  • 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在北京、廣東兩地連線...
    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中國網同步直播本次大會,並通過「廣東共青團」B站直播間等11個平臺進行推送。「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作為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之一的主題活動,自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以來,一直受到海內外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 觸手直播併入快手?監管及行業如何肅清直播亂象?
    近期,國家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對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的內容生態進行全面巡查。核查情況表明,這些平臺普遍存在一些女主播衣著暴露、男主播言行粗俗惡俗、傳播不良價值觀等直播亂象。其中,「鬥魚直播」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因存在傳播低俗庸俗內容等問題,被國家網信辦指導屬地網信辦依法依規約談。
  • 鳳凰網2020「清朗」 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處置公告
    鳳凰網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處置公告(2020年7月24日)為進一步護助未成年健康成長,營造健康向上的假期文化氛圍,在北京市委網信辦指導下,自7月8日起,鳳凰網積極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截止7月24日11時,
  • 光明日報:網絡直播為何「獵奇」不止
    原標題:網絡直播為何「獵奇」不止 「老鐵們大家好……今晚我有很多親戚朋友會來到現場,也有很多山歌明星、網紅,他們會和我一起送母親明天上山」。近日,雲南昭通「網紅」陳某對母親的葬禮進行了直播,不料直播中牆塌致18人重傷,之後陳某也不見了蹤影,只見他在網上發布的視頻。
  • 「網紅直播售假被抓」等入選今年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
    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趙暉表示,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評選活動通過大數據抓取、機構推薦等方式收集遴選,經過月度、季度等程序嚴格初評,並進行專家終審、徵求意見等階段,從3000餘條新聞中最終選出10條新聞,其中包含網絡內容生態治理、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網絡直播與直播帶貨、在線旅遊「大數據殺熟」等熱點話題,涵蓋從中央到地方、從宏觀到微觀、從正面到反面等多個維度
  • ...鬥魚直播等平臺被約談整改】國家網信辦2020「清朗」專項行動暨...
    【國家網信辦網課平臺專項整治,鬥魚直播等平臺被約談整改】國家網信辦2020「清朗」專項行動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第三批存在問題網站,鬥魚直播、新浪微博、百度貼吧等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