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齊魯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

2020-12-12 澎湃新聞

【地評線】齊魯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2020-12-11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的通知》,從加強備案管理、強化日常監管、提升人員素質、注重協同治理等方面,提出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措施,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主管部門要明晰責任、完善制度,加強聯合執法,為網課平臺企業戴上「緊箍咒」。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網課平臺數量多、涉及範圍廣,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目前從平臺競爭機制到監管規則都需進一步完善。網課平臺亂象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網信、教育行政主管、信息化、市場監管等多個部門,需要進一步明晰各方職能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在充分把握網課現狀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做到精準排查、聯合執法,強化對網絡平臺和廣告商的監管。其中,網信部門要緊盯屬地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頁面周邊生態,教育部門要指導屬地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加強課程內容管理,「該出手時就出手」,「發現一起、處置一起」,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為網課平臺擰緊「安全閥」,不給任何網課平臺因心存僥倖「悶聲發財」的機會。

網課平臺要遵章守規、合法經營,擔起社會責任,為學生網絡學習耕好「責任田」。網課平臺亂象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利益驅使,一些網課平臺只盯著「彈」出的經濟效益,卻把用戶體驗置之腦後,只承擔發布功能卻對內容和形式缺乏甄別審核。網課平臺是市場主體,在提供網絡服務中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必須嚴格遵守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切實承擔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未成年人保護是一個社會問題,網課平臺要堅持以正確價值導向為引領,把好信息內容管理「第一道關口」,將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放在教育學習類應用及產品開發設計首位,不得在市場運營推廣時採取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手段方式,做到不夾帶「私貨」、不遺留「盲點」,真正為學生網上學習創造健康良好的網絡空間。

學校家長要擦亮眼睛、敢於發聲,起好把關作用,為清朗網絡生態當好「監督員」。未成年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對網絡內容認知不夠全面、缺乏正確判斷,如果學校和家長疏於把關,網課平臺推送了不良信息,造成孩子精力不集中、思考不專注,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關鍵還有可能給青少年健康價值觀養成帶來負面影響。學校在挑選合作平臺時須嚴格把關,並指導網課平臺對相關人員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將遵紀守法情況、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教師入職考察的重要因素。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選擇學習平臺時要當好「監督員」,儘量挑選綠色健康的優質平臺,教會孩子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發現違法和不良信息可依法舉報並投訴,不給不良信息任何可乘之機。

(來源:齊魯網 作者:藺炳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地評線】齊魯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齊魯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 「地評線」齊魯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
    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 漫評:多管齊下「動真格」!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網絡學習空間
    在「網際網路+教育」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網絡「雲課堂」已成為不少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一些網站平臺無視社會責任,利用網課推廣網遊、交友甚至散布色情、詐騙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針對這諸多亂象,唯有多管齊下「動真格」,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範管理長效機制,方能替未成年人打造一片清朗的網絡學習空間。
  • 官方為未成年人整頓網絡,網友呼籲管好熊孩子,不要卡掉好劇
    2020年暑期在即,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即日起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網絡環境問題,尤其是未成年人假期時期的網絡環境問題,再一次成為大問題。對於網絡整頓,不少網友表示希望篩查能夠把好關,不要一刀切,要甄別對待。
  • 【地評線】齊魯漫評:讓高技能人才為新時代發展添磚加瓦
    可以看到,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紛紛調整人才科技發展戰略,擴大人才科技政策開放,加大吸引集聚人才力度,然而當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短板,部分地區對高技能人才重視程度不夠,人才總量還不足,各地引進人才的層次水平、專業結構、區域分布還不夠合理,加上職級及工資梯度少,發展前景存在天花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選擇技術工人為職業的積極性,人才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 國家網信辦啟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深入...
    7月9日,國家網信辦秘書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 國家網信辦決定,即日起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嚴禁網課學習相關頁面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不良廣告信息。嚴打在用戶評論區、群圈等互動版塊發布淫穢色情、猥褻誘導、暴力犯罪等信息行為。深入排查處置使用低俗頭像、籤名、暱稱,發布低俗內容的帳號。嚴管以課程產品、文化交流、共享作品為包裝向未成年人傳教的信息。
  • 鳳凰網2020「清朗」 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處置公告
    鳳凰網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處置公告(2020年7月24日)為進一步護助未成年健康成長,營造健康向上的假期文化氛圍,在北京市委網信辦指導下,自7月8日起,鳳凰網積極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截止7月24日11時,
  • 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召開 多益網絡虛擬偶像...
    9月19日,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在北京、廣東兩地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支持,廣東省委網信辦、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主辦,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承辦,多益網絡協辦,旨在為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網絡、合理安全文明地使用網絡,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
  • 多益網絡:打造全鏈條式守護機制 共築未成年人守護生態
    多益網絡副總裁顏海冰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堅守使命 共築未來」的演講,結合新時代背景下遊戲行業的歷史使命,分享了多益網絡身為「遊戲奮鬥者」的責任擔當和系列實踐。她表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遊戲行業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已發生巨大變化,「今天,遊戲產業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且是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
  • 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在北京、廣東兩地連線...
    值2020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之際,以「共建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促進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為主題的2020兒童網際網路大會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論壇,今日在北京、廣東兩地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舉辦。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中國網同步直播本次大會,並通過「廣東共青團」B站直播間等11個平臺進行推送。
  • 網絡直播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75億,未成年網民數量還將持續增長,專家學者認為,應建立精準有效的未成年人身份年齡認證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加強手機直播App不良內容監管,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 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
    來源標題: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第二批存在問題的網站 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
  • 75號咖啡|《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雙重規制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檢察機關作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一環,既承擔打擊涉未成年人網絡犯罪的職能,也承擔督促相關機關和個人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職責,如何履行好上述職能需要檢察機關深刻思考並付諸行動。對此,本次「75號咖啡·法律沙龍」邀請到教育、網信、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共同就《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雙重規制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問題開展討論。
  • 【地評線】齊魯漫評:插上「科技之翼」,讓防汛救災「智」在必勝
    目前,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防汛抗洪救災已進入關鍵階段。面對嚴峻形勢,各地應強化「科技防汛」力度,在汛情監測、應急救援和城市建設上插上「科技之翼」,用好科技手段打出組合拳,推動防汛領域管理思路和應用技術創新,實現科學減災,為防汛抗洪救災賦予更多智能屬性,提高防汛抗洪救災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汛情監測上用好科技手段,確保信息準確、預警及時。
  • 警惕網絡黑產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網絡色情、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產業,也極易對青少年的網絡權益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損害青少年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各界,尤其是網際網路平臺已開始採取切實可行的方式來減少網絡黑產對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影響,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用網環境,例如國家網信辦於2019年組織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模式。
  • 上海「清朗」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下架1840個違規APP
    建制度規範在「清朗」專項行動中,上海市網信辦運用新理念,開拓新領域、探索新方法,完善管網治網制度規範,在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水平。建立統籌協調機制跨前一步做好交叉領域的綜合治理。同時做好「線上」培訓,組織150餘家網站2.6萬餘人參與「共建良好網絡生態」在線學習和答題活動。建立社會治理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網絡舉報。在上海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官網上線「清朗」專項舉報入口,同時將舉報重點網站增加到145家。試點組建「啄木鳥」團隊,對屬地重點網站開展巡查舉報。
  • 專家:破解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困局需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丁小溪)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10日圍繞「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的議題舉辦研討會。與會者表示,要進一步形成由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共治的格局,集中各方力量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
  • 封禁打賞,只是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第一步
    網絡直播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讓有品味、有意義、有意思、有溫度的直播節目佔據好位置。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通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
  • (社會)專家:破解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困局需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丁小溪)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10日圍繞「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的議題舉辦研討會。與會者表示,要進一步形成由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共治的格局,集中各方力量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
  •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那麼,「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