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後,由於母子分開、日糧轉變,加上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仔豬產生強烈的應激,出現採食量下降、生長速度慢、腹瀉等現象,給養殖場造成重大損失。華畜建議,預防仔豬斷奶應激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斷奶前補飼
補飼可彌補仔豬母乳攝入不足,並促進消化道發育,達到免疫耐受水平的補飼量可使仔豬對飼料抗原獲得免疫耐受,避免或減輕斷奶後的過敏反應。研究顯示,600 g是使仔豬建立免疫耐受的最低補飼量。
提高飼料適口性
改善飼料適口性可提高仔豬採食量,從而減輕斷奶應激。可選用用新鮮原料製成的乳清粉、奶粉等可改善適口性。或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12.6%去皮膨化全脂大豆也可以增加飼料適口性, 提高仔豬採食量。對於體重較輕的仔豬來說,溼餵更能促進採食量的增加。
華畜建議,調味劑在斷奶後1~2周內使用效果較好。增加採食量的同時也應注意採食上限的控制, 防止仔豬因攝入過量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或抗原性植物蛋白而引起腹瀉。
能量原料的選擇
斷奶應激使仔豬採食量下降,受酶活與酶譜的限制,難以消化固體日糧中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能量的實際攝入不足,因此需要在仔豬日糧中添加優質、高能、易消化的原料作為能量來源, 如乳糖、脂肪等。
乳糖甜度高,適口性好,剛剛斷奶的仔豬體內的乳糖酶的數量與活性又較高,可高效地分解利用乳糖,其分解產物乳酸有利於腸胃道 pH值降低,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和促進消化酶的分泌,並且能提高血液製品在仔豬日糧中的使用效果。如含5%、10%、20%乳清粉的日糧對 28 天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作用效果依次提高。
蛋白質原料的選擇
大豆製品、魚粉、乳製品和血液製品等是仔豬料中主要的蛋白質原料。使用大豆蛋白時必須先消除其中的抗原性物質。如對大豆分離蛋白經過溼法擠壓處理或是經過乙醇熱處理,可以降低其抗原性,減少對斷奶仔豬的應激。
添加具有免疫促進作用的營養物質
脂肪、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在仔豬免疫機能的發育和功能的發揮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飼糧針對性添加這些營養物質,對仔豬的免疫功能的增強有重要協同作用。
仔豬斷奶應激一直是困擾養豬生產中的一個難題,由於影響因素多而複雜,只有採取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早期斷奶對仔豬的影響。在諸多應激因素中,營養應激對斷奶仔豬的影響最大,因此,華畜建議廣大養殖場,選擇正規品質的飼料原料、採用科學的配製與加工、合理應用保健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