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人偶》是十字大廈裡的一個悲劇故事,這個故事是關於家族三代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和他們關於人性、利益、愛和恨的衝突。故事的起因是他的姑姑賴子突然自殺,接著他的叔叔宗彥、女秘書李惠子和住在家裡的好朋友的兒子青江相繼死亡,水穗傷心又震驚,漸漸揭開了真相的事情,找到了真正的兇手。
《悲劇人偶》是東野慶子的早期著作,傾向於案例推理,隨著故事的推進和發展,最終案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小說更加注重嚴格的邏輯和案件本身的描寫,缺乏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入探討。
這部小說採用了有趣的擬人手法,將娃娃設定為一個角色,讀者可以從娃娃的角度看到真相事實的一部分,玩偶的自我敘述使讀者進入推理,玩偶的自我敘述可能對讀者有幫助或誤導。也許東叔使用玩偶扮演角色的動機是,有時玩偶比人更可靠,玩偶不會撒謊,而人類世界充滿著會撒謊和欺騙。
在小說中,給竹宮的大家族帶來災難的不是娃娃,而是人性中的執念,這個執念來自表現,因為自私、貪婪、仇恨和對利益的追求。
本文將從永島、宗彥和佳芝的執念的角度,解讀不同人物相似悲劇命運背後的深層次因素,並探討他們最終命運帶給我的一些啟示。
01,永島因為執念所帶來的仇恨:在母親面前,她被幸一郎拋棄,最後情緒低落,但在背後,她對賴子的深情失敗,賴子不得不剝奪繼承權。
永島的母親曾經是老太爺幸一郎在十字大廈的情人,她被遺棄,悲傷地死去,因此永島認為小一郎殺害了母之仇,他以私生子的名義住在幸一郎大廈裡,想伺機報復。
這是一個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人,仇恨會使人失去理智,但是為什麼永島一開始恨幸一郎,然後殺了幸一郎的女兒賴子?
① 因為對幸一郎的仇恨
因為對幸一郎的仇恨,他住在這所大房子裡,準備復仇,他慢慢地把對幸一郎的仇恨變成了對大家庭的仇恨。在這座宅邸裡,他得到了幸一郎和竹宮靜香的關愛,這時,他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被喚醒,他也試圖放下心中的仇恨。在這裡他愛上了幸一郎女兒賴子。
② 但最終是賴子想要奪走他的繼承權,這種心理落差使得永島再次舉起復仇之劍
隨著幸一郎的去世,賴子不僅成為了企業的領導者,而且成為了房子的當家人,朱公賴子曾對永島的人生經歷產生懷疑,在幸一郎去世前進行了親子鑑定,結果出來之前,幸一郎就死了。知道真相的賴子告訴永島她可以保守秘密,但永島不得不獨自離開這個家庭,讓她父親的遺產無效。
起初,永島一直暗戀著賴子,但他沒想到的是,他想帶走一點自己的東西就是賴子,他完全是明白,這個堅強的女人從來沒有被他吸引過,哪怕是一點點同情,他心中最後柔軟的部分也消失了,生活對他來說是悽涼的,執念想要從他心中復仇的火焰再次點燃。
③ 各方的利益仍然參差不齊
當然,這裡面也夾雜著利益的成分,舊仇再加上新的仇恨,這個男人開始了復仇之路。當然,永島不知道,事實上幸一郎和他的妻子早就知道他不是自己的兒子,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他們一直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然而永島被執念和利益蒙蔽了雙眼,因此沒有感受到真誠的善意。
最初,永島以幸一郎的遺產開了一家髮廊,並有了自己的事業,而且,所有以前的客戶都去世了,所以他可以完全打開他的新生活,然而當賴子想剝奪他的遺產時,他做出了極端的謀殺,最後,他被受害者殺死,也就是所謂的「剃人頭著,人剃之」。
02,宗彥因為維護自己尊嚴的需要執念:名門望族上門女婿,為了證明自己作為男人的價值感,他毫不猶豫地設計殺害妻子
這個宗彥這個上門女婿可以過上舒適體面的生活,只要他過著平靜的生活,致力於自己的藝術收藏,他的執念是怎麼產生的?
① 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兩個人只是在婚姻各取所需
表面上看,宗彥是一個喜歡收藏的藝術家,他似乎對名利漠不關心,但在他自己的藝術中,醉心於卻不是,起初,他贏得了名門望族賴子的青睞,作為上門女婿他來到這個大房子,大概不是為了愛。
當然,賴子一個人過夜,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而是堅持和宗彥結婚,不是出於愛情。賴子認為加藤父母安排的野心太大,他們之間難免會有衝突。相比之下,宗彥似乎更容易控制。賴子喜歡控制權力的樂趣,所以在權力面前,愛情和家庭不值一提。
所以兩個人在這段婚姻中只是各取所需,而宗彥發現他最終成了賴子的從犯,雖然過著奢侈的生活,卻失去了男人的尊嚴,宗彥實在太貪心了,當他得到麵包時,他想得到男人的自尊。
② 證明一個人的尊嚴
賴子希望將來能在自己的小家裡說話,也能在公司有絕對的發言權。就這樣,宗彥完全成了賴子和家庭的附庸,所以他的心一直在努力向別人證明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價值。當他輸入大家庭時,他發現他的價值仍然沒有體現出來,他只是賴子背後的男人。
也許宗彥在田理惠子感受到面前有一個男人的尊嚴和存在感,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而且賴子已經知道他的婚外情,以她一貫強硬的作風,宗彥知道他非常可能會打雞飛蛋打,這是對他最致命的打擊,所以他決定鋌而走險,做這個決定最後一博。如果你殺了賴子,你不僅可以擺脫賴子的陰影,還可以成為當家人的大房子。
宗彥的執念來自於他證明自己作為一個男人的價值觀和社會認同感的渴望,最後,他發現自己雖然已經成為這個富裕家庭的女婿,但主動權卻仍然受到周圍女性的操縱,隨時可能恢復原狀,所以內心的執念和貪婪讓他失去了理智和人性的最後一絲痕跡。
3佳芝的執念由極度自卑引起:一個可憐的弱者小女孩由於自卑和極度缺乏愛,伴著輪椅和全家一起玩耍,卻逃脫不了時間和命運的調侃
加之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物,她的心脆弱而敏感,她渴望從親戚那裡得到關懷,然而她討厭被當作殘疾人對待。
她對愛的極度缺乏和雙腿的殘疾讓她感到自卑,但在她心中卻是一位驕傲的女王。她學會了在公眾面前偽裝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一個不熟悉世界的天真無邪,卻在黑暗中操縱一切。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本該享受美好時光的青春少女一步步變成了一個邪惡的女王呢?
① 從小,殘缺的身體讓佳芝感受到有著無盡的自卑情結
佳芝是一個美麗聰明的女孩,同時,她也是一個極其敏感的人,她繼承了女王的霸氣,她的母親賴子,卻沒有健全的身體。她一直想證明自己並不次於健全人,這其實是她的自卑情結。她總是在極端自卑和極端自尊之間徘徊,所以她的心也變得扭曲,她的執念被隱藏得最深。
小說中有一段完美地表現描述了佳芝最真實的一面,也揭示了女孩最真實的內心想法。
當青江死亡時,警察要求每個人都有不在場證明,民警對佳芝說:「我們認為您應該很難作案,但還不能斷定。像您這樣的女士可能有自己的巧妙手段。」不料,佳芝聽完這句話,露出高興的表情,對水穗說:「水穗,你聽見我說的了嗎?這個軍官多好啊!見過我的人都認為我無能為力,但他承認我有自己的能力。「後來嘉治說:「您說得沒錯。我們這樣的人自有我們的手段,比那些雙腿靈活的人更巧妙的手段。」
有時候,她身體的畸形並不可怕,而是靈魂的畸形,佳芝長期坐輪椅生活,無法面對身體畸形,慢慢導致性格扭曲,這是她犯罪的根本原因。
② 缺乏家庭溫暖
織布因為身體畸形,所以更期待家人,但在這個大家庭裡,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沒有人去關注靈魂中極其敏感的小女孩對於家庭的渴望。
她的母親賴子是一位堅強的職業女性,她可以為了事業而犧牲愛情和婚姻,所以親情對她來說只是一種奢侈品,她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公司,當然,她和佳芝在一起的時間有限。
她的父親宗彥最初是為了他自己的目的而結婚的,對他來說,織布只是女兒的名字,沒有多少情感可言。就這樣,嚴佳毫不猶豫地看著母親自殺。之後,智智還會無情地製造一個父親被殺的結局。
嘉芝的祖父母似乎沒有從文章中看到太多關於這個孫女的擔憂,相反,他們對永島的愛超過了嘉芝的愛。此外,他們毫不猶豫地帶走合伙人兒子青江和老朋友的兒子永島,也許他們的愛會給予更多的人,在他們眼裡,對孩子的好處是為他們安排未來,但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得微不足道。
織布在這個大家庭裡長大,表面上,他是充滿了鮮花和錦緞,她和她的家人已經照顧了她很久了,織布的心漸漸變得冷漠自私,親情和愛可以成為她復仇的工具。
③ 沒有得到永島的愛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佳芝很變態,但她畢竟是小女孩,情竇初開,她愛上了性情成熟的永島,然而似乎她家裡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他們自以為是,選擇青江作為她未來的丈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最合適的方式,卻沒有人在乎她愛誰。
永島暗戀著嘉芝的母親賴子,這讓嘉芝充滿了挫敗感,這時,她的自卑感達到了頂峰,原來,愛是一種美妙的感覺,但在智智看來,永島因為殘疾而不愛自己。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小說的結尾,佳芝摸了摸娃娃,說她已經為給母親報仇了。嘉治是最後的勝利者嗎?為了報復,她犧牲了她的青江,失去了她的愛。也失去了曾經默默支持表妹的親情和信任。
佳芝成了十字公館的玩偶,她是一個一生只能依靠輪椅的女孩,沒有人真正愛她,關心她,也許她種下的苦果,一輩子都會被吞下去品嘗,也許佳芝是這座宅子裡最悲劇的人物。
4談談《悲劇人偶》中深陷執念的人物命運的現實思考和意義:如何繞過人性中的自私、貪婪和仇恨,放下執念。
在《悲劇人偶》中真正的悲劇不是無辜的人夫婦,而是人性中的仇恨、貪婪和自私,小說中的人物在這些執念裡犯了不可饒恕罪,最後只得到一個場景,每個人的小時空都有力量把自己的心放在一起。
豐子愷說: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如此,安好!」
在《菜根譚》中說:
糾纏只是在心裡,屠夫的心荒廢了,其實是淨土。魔鬼終究要來,鶴終究要來。語言云:「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孚。
① 學會接受自己,做自己
在小說中編織原本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小女孩,但最終,她卻因為無法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而成為一個可怕的魔鬼,從而導致了世界觀的偏差。
所謂接受自己,不是讓你放棄曾經美好的夢想和追求,也不是一種在不甘心之後的自我放逐。從內心真正感受到喜悅對於自己的存在,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每一朵小花都有他的綻放權和美麗的與眾不同。
霍金21歲時患有肌萎縮性硬化症,他不僅癱瘓了,而且失去了語言的功能,他只有三個手指可以動。霍金沒有抱怨,他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在物理領域取得了不可磨滅的成績,留下了《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作品。
武志紅說:
我們不應該做最好的自己,而應該做最好的自己。
在努力做到最好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失去初衷,最後被內心的執念困住。做同樣的自己,不做自己。
② 讓心破碎,拋棄心中的私念
永島可以是一個平凡快樂的人,但他心中有太多的負能量:仇恨,沒有愛的仇恨,他所擁有的財富很快就會失去,如果他能對這一切放心,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快樂的理髮師,雖然平凡,他沒有那麼多怨恨,他的心是快樂和和平的。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有太多的愛恨情仇、爾虞我詐,我們不妨掏空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休息一下,拋棄那些自私的想法,切斷我們內心的虛榮心和不安全感。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我們的初衷,分享快樂和寧靜。
③ 充實自己,提高自我價值感
小說中的宗彥,他一直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價值感,但他總是寄希望於外在東西,獲得了價值感的認同,但最終都迷失了。
其實,要提升自我價值,首先要獲得社會認同,或者從自己的內心做起,只要我們有一顆堅強的心,我們就會獲得價值認同感。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嘗試:
肯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先完成再完美,不要追求無法實現的事,那只會給你帶來無盡的挫折,同時,給自己肯定,加深成就感。
當我們停止追求外在的評價時,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和不安,因為我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其實,有點無聊,一個內心堅強的人不會因為外在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評價。
也許我們生活在這個群體社會中,經常因為外界因素而感到焦慮,進而產生不安全感。我們要做的是使這些幹擾我們的因素變得消極,也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難得糊塗」的真諦。
結論:
讀完小說《悲劇人偶》,我不禁陷入沉思,因為執念,我經常想念我身邊的愛情、家庭和友誼,因此我懷念幸福生活,小說中的幾個悲劇人物就是這樣。
也許這就是keigo dono在這個悲劇故事的幫助下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不要讓人性中的仇恨和自私蒙蔽了我們,也許我們應該放下執念,後退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