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特別那些經濟落後偏僻的農村,過了三十好幾的大齡男青年還沒有結婚的比比皆是,這可愁壞了他們的父母,父母整天愁得唉聲嘆氣。現在農村彩禮高,娶妻難,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很多人都把農村的光棍越來越多原因歸結於:男多女少,女孩外嫁增多,農村彩禮節節攀升等原因。
光棍由來。「光棍」就是說沒有枝葉的棍子,中國歷來用枝繁葉茂來比喻子孫眾多,由此來比喻沒有結過婚的大齡單身男性,最為合適不過,另外棍這個字也用得好,因為棍是由小樹枝去皮所得,而小樹枝是有樹幹輸送營養的,形容光棍有父母,但是無兒女,貼切又合適。
幾乎每個村子裡總有那麼幾個娶不到媳婦的男人,部分農村甚至形成了所謂的光棍村。過去在很多人看來,之所以有農村光棍娶妻難一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富裕,可是這幾年來隨著收入的提高,很多農民越來越有錢,然而農村的光棍數量卻只增不減,最近幾年每次回老家,我都會發現村裡有很多已經到了晚婚年齡的男人,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人選。
現在小學到高中學制太長。現在的小學到高中12年學制政策也造成適齡男女比例的失調。男女都是6歲入小學,18歲高中畢業,4年本科,3年研究生,畢業後,男士25歲風華正茂,女生25歲就錯過了找朋友的黃金期。畢業後還要找工作,順利也得1-2年。也就是說女生書讀完找到工作都26-27歲了。要找朋友了吧,婚戀還不能受挫。一個恍惚就28-29歲了。而男生到30歲找朋友都不算太遲,女生過30歲就難找了。
因此,學制縮短很有必要。三十年前,就是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共9年。高中畢業才15歲,做什麼都來得及。
農村「單身漢」漸漸凸顯,上30算「老光棍」?這句在農村一點不誇張,因為農村人一般,女孩子結婚多數在19-24歲的較為多,而在一些偏遠山區,有些甚至不成年就已經做了母親,農村男人一旦踏入30,要想找到合適的女孩子,也就不太容易了,雖還不可說算「老光棍」?但距離「老光棍」已經不遠了。
由此可見,中國「剩男」大量出現的首要原因即是性別比例失衡,其次是中國女性的擇偶標準與偏好正在發生深刻改變。在擇偶過程中,「剩女」們要麼堅守「寧缺毋濫」的基本原則,要麼信奉「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價值導向,或者已經形成了牢固的「單身哲學」。這些觀念共同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後果,即中國男人的「性別危機」。
最後,農村女孩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很多鄉下女生都願意在城裡上班,只要有機會就不會再回到農村,只要有一點文化或有些姿色的姑娘一定會在城中和男人結婚變成城裡人。
而在男多女少的局面之下,通常是越貧困的地區,光棍的比例就越高,這是因為貧困地區的條件有限,稍微有能力的女孩子,都會想著去外面發展,之後也就在別的地方結婚定居,在人口流失的情況下,要想在本地找到結婚的姑娘本來就很困難,再加上如今結婚的門檻越來越高,一般的農村家庭的條件是結不起婚的,這也是導致光棍數量增多的原因。
只要打算結婚就始終逃不開車房和彩禮的問題。以前娶個媳婦只要有輛自行車她就能跟你走,現在動輒十幾萬的彩禮你讓農村小夥砸鍋賣鐵都給不起。就有很多小情侶因為彩禮問題沒有談到位就一拍兩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