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序言
文學、影視是扒拉人靈魂的藝術。這句話是在說,對人影響最大的手段是扒拉人的靈魂。
作家豆豆是很善於扒拉人的靈魂的,她的三本書都是如此。
如何扒拉人的靈魂?最激烈的形式就是讓主角死亡!如果一個人的死能震撼一群人,那麼這種死就有了價值。
只有悲劇才能促使人思考,拷問人的靈魂。死亡的另一面是永生,它會一種激烈的形式讓人們永遠記住死者。
所以豆豆的書中總不缺死亡,以主角的死亡來增強她要表達的觀點,並給人以強烈的啟迪和震撼。
02《背叛》
第一個死的人是方子云。在《背叛》裡,方子云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推動了整個劇情的發展。
新州日報的編輯,是宋一坤的大學同學、好朋友。「入佛門六根未淨,進商界狼心不足」的詩人,躊躇滿志地下海經商,不料「曲線救詩」的美夢沒能實現,600萬元農民集資款卻被「合作夥伴」悄然捲走。
方子云是先鋒派詩人,在一個小城市的報社做編輯,在經濟改革的狂潮中,詩詞早就被社會所拋棄,再沒有人對此感興趣。方子云想要下海經商,曲線救詩,於是讓編輯部的同事夏英傑帶話去問問自己的好友宋一坤。
宋一坤給方子云的評價是: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場狼性不足。他沒有明確地表示支持或是反對。但這句話其實說明了他的態度。
但方子云還是下海了。在這件事情上宋一坤幫了他一把,幫他策劃了項目:開發生產一種金屬的調料球,並為他度身打造了合伙人劉東陽,方子云不勝繁務,於是把一切都交給了劉東陽。
而劉東陽在掌控了工廠之後,將生產全部外包給農民以及無業人員,自己卻帶著收到的六百萬保證金潛逃。
沒有這筆保證金,方子云的公司沒有了錢採購原材料,也沒有錢進行市場推廣,剛剛開始的事業就此夭折。而很多家庭因為失去了保證金家破人亡,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作為名義上的負責人的方子云,雖然不必負任何法律責任,但信念的破滅、現實的冷酷、商戰的血腥,讓他那顆善良、浪漫、純真的心無法承受。他驚訝、彷徨:原來人生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美好、富有詩意!最後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二個死的是主角宋一坤。他是這個故事的主角。
說宋一坤是商界奇才,毋寧說他是犯罪高手。他擅長於精心布局,也有出眾的組織才能和危機破局能力。
為了避免被朋友牽連,他舉報自己,進了監獄。並把舉報的過失轉嫁給他人,以至於對方家庭破滅,雙腿殘廢,淪落於社會底層。
為了幫助女友夏英傑,他根據對鐵鷹集團董事長高天海的調查,編寫了一部提綱,讓夏英傑寫成小說,隨後他秘密出面迫使高天海以高價買下小說的版權。夏英傑因此一夜成名。
為了更好的控制和利用王海孫剛,他推動兩人移民海外,結果兩人兵敗維也納,不得已又轉戰國內,眼看項目失敗在即,不得已又投入宋一坤門下。
為了籌措資金,他推動了方子云下海經商,幫助他辦了廠,設計了生產外包的形式,騙取農民和無業人員的保證金。結果他為方子云量身定做的合伙人劉東海捐款而逃。打亂了他的整個計劃,以把他自己和方子云推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在推動方子云的下海事業過程之中,他通過王海孫剛還推動了江州皮革廠的收購計劃,原本的打算是挪用方子云工廠的保證金,啟動計劃。
當方子云不堪心理重負跳樓自殺之後,他的良知終於覺醒了,於是巧妙利用了黑手黨的資金成功完成了江州皮革廠的改制,並且挫敗黑手黨介入新項目的打算。也因此,黑手黨控制了夏英傑和葉紅軍,迫使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雖然黑手黨放棄了對他的人身毀滅計劃,但他還是選擇了死亡。因為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帶給方子云的傷害。
宋一坤面對方子云用死亡發出的質問,以及夏英傑的背叛,最後也選擇了死亡。他以他的死消除了內心的負疚感,彌補了自己靈魂的殘缺,完成了自我救贖。
03《遙遠的救世主》
《遙遠的救世主》裡有三個人選擇了自殺,芮小丹、劉冰、林偉峰,每一個人的死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芮小丹是自殺的。
芮小丹的死完全是意外,在丁元英的影響下,她本來已經準備離開警界,從事寫作和編劇工作。但在執行其它任務的時候偶然遇到了潛逃的罪犯團夥。
出於警察的本能,她沒有選擇安全的做法,而是展開了和罪犯的周旋。在成功消滅罪犯之後,卻因為炸藥爆炸,失去了一條腿,還有整個面部毀容。當她清醒自豪,選擇了自殺。
在她死前,她只是想著自己的愛人丁元英:再也無法照顧你了,以後你自己照顧自己吧。
而丁元英似乎對生死看得更加淡然,在得知芮小丹的死訊時,他說道:當走則走,姑娘不簡單。
林偉峰也是自殺的。
在樂聖和格律詩的官司失敗之後,在弄清楚了丁元英的全部操作手法之後,他終於明白自己輸了,於是帶著槍去見了丁元英一面,一番談話之後,面對丁元英的淡然和從容,他明白自己輸得很徹底,無論是智力還是格局上,他完敗。
他內心無法接受這樣的失敗,也無法容忍有這樣的人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之中,在他看來,那將是他永遠的恥辱。於是他斷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很多人看來,林偉峰的自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他只不過是面子受了損,丁元英並沒有把他逼入絕境,他只要低頭,還是照樣當他的行業老大。樂聖品牌雖然在短期內有所損失,但從長期來看,影響也不會太大。但林偉峰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
關於他的自殺,其實從樂聖的企業文化上就可以看出。樂聖只有矛,沒有盾,樂聖的口號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這個人黑道白道都來,從走私幹起,最後打拼出樂聖品牌,成為行業第一。一路走來,林偉峰靠著其堅強的意志和霸道的性格。這種捨我其誰,天下無敵的感覺早就深入骨髓,成功的太久,他已經無法接受失敗。自殺是其必然的結果。
當然,另外也可以看出,林偉峰的格局並不高,對世間的名利看不透,無法做到丁元英那樣,能功成身退,游離於名利之外。
第三個選擇自殺的是劉冰。
劉冰是因為自己最後的幻想破滅,看不到希望這才選擇自殺的。他始終只是一個小市民,一直都斤斤計較於自己的個人得失。在前期他選擇低價收購丁元英的唱片,不過是一個小市民的本能,但就算如此,他的生意也無法維持多久。
當丁元英將要介入王廟村的扶貧時,他抓住了這次機會,成為了股東之一。於是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他親身參與了格律詩的創建,擁有了開豪車的資格,從小城市到了大都市,從一個難以為繼的小攤販到一個公司的合伙人,天上降下的餡餅砸昏了他的頭。他迷失在了燈紅酒綠之中。
可惜夢很容易醒來。當格律詩和樂聖發生了糾紛之後,他被嚇倒了,第一選擇就是逃跑。但他和葉曉明以及馮世傑不同,他沒有羞恥心,沒有道德感,就算是在背後捅了大股東一刀,他還是厚著臉皮要求留下來繼續在公司上班。
但事情的峰迴路轉讓他難以接受,翻手之間,格律詩成為了勝者,身價百倍,這樣的變化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而從前毫無關係的肖亞文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大的得益者。而他卻隨時有被掃地出門的可能。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變化。
在得到丁元英所謂的絕密資料之後,他如獲至寶,以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翻盤機會,於是他不顧道義和良知,掀翻了桌子,想要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利益。最後當他發現自己所依憑的那不過是一摞白紙,於是他徹底絕望,從樓頂上跳了下去。
死亡有多種。因為絕望,因為救贖,因為大義。劉冰的死很顯然是因為絕望。
芮小丹因死而化身為天國的女兒,林偉峰的自殺是一匹狼面對另外一匹狼的絕望的反抗,劉冰的死則意味著人的墮落終有結束的時候。
04《天幕紅塵》
《天幕紅塵》開場的時候,是羅家明的死,但他的死不過是一個引子,而他的死在整個故事之中,無足輕重。
相比於《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的主調變得更加柔和。故事的主角是葉子農。有點像是丁元英的國外版,只是在細節上有些差異。葉子農多了一些煙火氣。
葉子農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可惜他的父母均死於政治運動之中,這讓他的生活變得破碎和漂泊。年輕的時候上山下鄉,成年了離開家鄉,遠赴海外,寄居異國他鄉。
他的夢想是弄清楚自己的父母到死都要忠誠的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在東西方思想碰撞和交流最為直接和頻繁的柏林,他一直都在思考和尋找。
最後他也倒下了,他為自己心中的想法而倒在了激進者的槍下,和他的父母一樣,都是為了維護心中不能磨滅的理想。
葉子農死了,他的死讓人惋惜,但卻不可或缺。因為沒有死,他就不可能得到永生。葉子農永恆地死在了槍響時刻,他的音容笑貌在那一刻凝固,成為一個超越性的存在。
無法想像,戴夢巖在葉子農死後,他還能愛上誰?而方迪將懷著永恆的愛意坐在空墓前遙想那個已經逝去的人。因為世間不會再有第二個葉子農,死亡拉大了生者和活者之間的距離,死亡封神。
好在,這只是一本小說,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因此我們不必為生者的將來發愁。
故事到這裡結束,人物的狀態永遠停留在這裡,而留給觀眾的思考才剛剛開始。《西西弗神話》之中,加繆認為自殺是唯一值得嚴肅思考的哲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