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叛》、《天道》到《天幕紅塵》:用死亡來扒拉人的靈魂

2020-12-14 走子龍

01序言

文學、影視是扒拉人靈魂的藝術。這句話是在說,對人影響最大的手段是扒拉人的靈魂。

作家豆豆是很善於扒拉人的靈魂的,她的三本書都是如此。

如何扒拉人的靈魂?最激烈的形式就是讓主角死亡!如果一個人的死能震撼一群人,那麼這種死就有了價值。

只有悲劇才能促使人思考,拷問人的靈魂。死亡的另一面是永生,它會一種激烈的形式讓人們永遠記住死者。

所以豆豆的書中總不缺死亡,以主角的死亡來增強她要表達的觀點,並給人以強烈的啟迪和震撼。

02《背叛》

第一個死的人是方子云。在《背叛》裡,方子云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推動了整個劇情的發展。

新州日報的編輯,是宋一坤的大學同學、好朋友。「入佛門六根未淨,進商界狼心不足」的詩人,躊躇滿志地下海經商,不料「曲線救詩」的美夢沒能實現,600萬元農民集資款卻被「合作夥伴」悄然捲走。

方子云是先鋒派詩人,在一個小城市的報社做編輯,在經濟改革的狂潮中,詩詞早就被社會所拋棄,再沒有人對此感興趣。方子云想要下海經商,曲線救詩,於是讓編輯部的同事夏英傑帶話去問問自己的好友宋一坤。

宋一坤給方子云的評價是: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場狼性不足。他沒有明確地表示支持或是反對。但這句話其實說明了他的態度。

但方子云還是下海了。在這件事情上宋一坤幫了他一把,幫他策劃了項目:開發生產一種金屬的調料球,並為他度身打造了合伙人劉東陽,方子云不勝繁務,於是把一切都交給了劉東陽。

而劉東陽在掌控了工廠之後,將生產全部外包給農民以及無業人員,自己卻帶著收到的六百萬保證金潛逃。

沒有這筆保證金,方子云的公司沒有了錢採購原材料,也沒有錢進行市場推廣,剛剛開始的事業就此夭折。而很多家庭因為失去了保證金家破人亡,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作為名義上的負責人的方子云,雖然不必負任何法律責任,但信念的破滅、現實的冷酷、商戰的血腥,讓他那顆善良、浪漫、純真的心無法承受。他驚訝、彷徨:原來人生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美好、富有詩意!最後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第二個死的是主角宋一坤。他是這個故事的主角。

說宋一坤是商界奇才,毋寧說他是犯罪高手。他擅長於精心布局,也有出眾的組織才能和危機破局能力。

為了避免被朋友牽連,他舉報自己,進了監獄。並把舉報的過失轉嫁給他人,以至於對方家庭破滅,雙腿殘廢,淪落於社會底層。

為了幫助女友夏英傑,他根據對鐵鷹集團董事長高天海的調查,編寫了一部提綱,讓夏英傑寫成小說,隨後他秘密出面迫使高天海以高價買下小說的版權。夏英傑因此一夜成名。

為了更好的控制和利用王海孫剛,他推動兩人移民海外,結果兩人兵敗維也納,不得已又轉戰國內,眼看項目失敗在即,不得已又投入宋一坤門下。

為了籌措資金,他推動了方子云下海經商,幫助他辦了廠,設計了生產外包的形式,騙取農民和無業人員的保證金。結果他為方子云量身定做的合伙人劉東海捐款而逃。打亂了他的整個計劃,以把他自己和方子云推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在推動方子云的下海事業過程之中,他通過王海孫剛還推動了江州皮革廠的收購計劃,原本的打算是挪用方子云工廠的保證金,啟動計劃。

當方子云不堪心理重負跳樓自殺之後,他的良知終於覺醒了,於是巧妙利用了黑手黨的資金成功完成了江州皮革廠的改制,並且挫敗黑手黨介入新項目的打算。也因此,黑手黨控制了夏英傑和葉紅軍,迫使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雖然黑手黨放棄了對他的人身毀滅計劃,但他還是選擇了死亡。因為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帶給方子云的傷害。

宋一坤面對方子云用死亡發出的質問,以及夏英傑的背叛,最後也選擇了死亡。他以他的死消除了內心的負疚感,彌補了自己靈魂的殘缺,完成了自我救贖。

03《遙遠的救世主》

《遙遠的救世主》裡有三個人選擇了自殺,芮小丹、劉冰、林偉峰,每一個人的死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

芮小丹是自殺的。

芮小丹的死完全是意外,在丁元英的影響下,她本來已經準備離開警界,從事寫作和編劇工作。但在執行其它任務的時候偶然遇到了潛逃的罪犯團夥。

出於警察的本能,她沒有選擇安全的做法,而是展開了和罪犯的周旋。在成功消滅罪犯之後,卻因為炸藥爆炸,失去了一條腿,還有整個面部毀容。當她清醒自豪,選擇了自殺。

在她死前,她只是想著自己的愛人丁元英:再也無法照顧你了,以後你自己照顧自己吧。

而丁元英似乎對生死看得更加淡然,在得知芮小丹的死訊時,他說道:當走則走,姑娘不簡單。

林偉峰也是自殺的。

在樂聖和格律詩的官司失敗之後,在弄清楚了丁元英的全部操作手法之後,他終於明白自己輸了,於是帶著槍去見了丁元英一面,一番談話之後,面對丁元英的淡然和從容,他明白自己輸得很徹底,無論是智力還是格局上,他完敗。

他內心無法接受這樣的失敗,也無法容忍有這樣的人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之中,在他看來,那將是他永遠的恥辱。於是他斷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很多人看來,林偉峰的自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他只不過是面子受了損,丁元英並沒有把他逼入絕境,他只要低頭,還是照樣當他的行業老大。樂聖品牌雖然在短期內有所損失,但從長期來看,影響也不會太大。但林偉峰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

關於他的自殺,其實從樂聖的企業文化上就可以看出。樂聖只有矛,沒有盾,樂聖的口號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這個人黑道白道都來,從走私幹起,最後打拼出樂聖品牌,成為行業第一。一路走來,林偉峰靠著其堅強的意志和霸道的性格。這種捨我其誰,天下無敵的感覺早就深入骨髓,成功的太久,他已經無法接受失敗。自殺是其必然的結果。

當然,另外也可以看出,林偉峰的格局並不高,對世間的名利看不透,無法做到丁元英那樣,能功成身退,游離於名利之外。

第三個選擇自殺的是劉冰。

劉冰是因為自己最後的幻想破滅,看不到希望這才選擇自殺的。他始終只是一個小市民,一直都斤斤計較於自己的個人得失。在前期他選擇低價收購丁元英的唱片,不過是一個小市民的本能,但就算如此,他的生意也無法維持多久。

當丁元英將要介入王廟村的扶貧時,他抓住了這次機會,成為了股東之一。於是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他親身參與了格律詩的創建,擁有了開豪車的資格,從小城市到了大都市,從一個難以為繼的小攤販到一個公司的合伙人,天上降下的餡餅砸昏了他的頭。他迷失在了燈紅酒綠之中。

可惜夢很容易醒來。當格律詩和樂聖發生了糾紛之後,他被嚇倒了,第一選擇就是逃跑。但他和葉曉明以及馮世傑不同,他沒有羞恥心,沒有道德感,就算是在背後捅了大股東一刀,他還是厚著臉皮要求留下來繼續在公司上班。

但事情的峰迴路轉讓他難以接受,翻手之間,格律詩成為了勝者,身價百倍,這樣的變化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而從前毫無關係的肖亞文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大的得益者。而他卻隨時有被掃地出門的可能。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變化。

在得到丁元英所謂的絕密資料之後,他如獲至寶,以為自己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翻盤機會,於是他不顧道義和良知,掀翻了桌子,想要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利益。最後當他發現自己所依憑的那不過是一摞白紙,於是他徹底絕望,從樓頂上跳了下去。

死亡有多種。因為絕望,因為救贖,因為大義。劉冰的死很顯然是因為絕望。

芮小丹因死而化身為天國的女兒,林偉峰的自殺是一匹狼面對另外一匹狼的絕望的反抗,劉冰的死則意味著人的墮落終有結束的時候。

04《天幕紅塵》

《天幕紅塵》開場的時候,是羅家明的死,但他的死不過是一個引子,而他的死在整個故事之中,無足輕重。

相比於《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的主調變得更加柔和。故事的主角是葉子農。有點像是丁元英的國外版,只是在細節上有些差異。葉子農多了一些煙火氣。

葉子農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可惜他的父母均死於政治運動之中,這讓他的生活變得破碎和漂泊。年輕的時候上山下鄉,成年了離開家鄉,遠赴海外,寄居異國他鄉。

他的夢想是弄清楚自己的父母到死都要忠誠的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在東西方思想碰撞和交流最為直接和頻繁的柏林,他一直都在思考和尋找。

最後他也倒下了,他為自己心中的想法而倒在了激進者的槍下,和他的父母一樣,都是為了維護心中不能磨滅的理想。

葉子農死了,他的死讓人惋惜,但卻不可或缺。因為沒有死,他就不可能得到永生。葉子農永恆地死在了槍響時刻,他的音容笑貌在那一刻凝固,成為一個超越性的存在。

無法想像,戴夢巖在葉子農死後,他還能愛上誰?而方迪將懷著永恆的愛意坐在空墓前遙想那個已經逝去的人。因為世間不會再有第二個葉子農,死亡拉大了生者和活者之間的距離,死亡封神。

好在,這只是一本小說,所有的人物都是虛構的,因此我們不必為生者的將來發愁。

故事到這裡結束,人物的狀態永遠停留在這裡,而留給觀眾的思考才剛剛開始。《西西弗神話》之中,加繆認為自殺是唯一值得嚴肅思考的哲學問題。

相關焦點

  • 發現豆豆三部書《背叛》《天道》《天幕紅塵》中的細思極恐的秘密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我會有如此看法,請看我細細道來:《背叛》的主人公宋一坤,屬於三部主人公中起步層次較低的一個,格局自然也就低一些,通篇謀劃全局的初心,其實就是為了解決一個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剛出獄,身邊的人都是投機取巧之輩,都想從其獲得一些剩餘價值,卻無傳統意義上謀生的一技之長,身邊還有佳人要養活,怎麼辦?
  • 《天幕紅塵》才是豆豆的最終之作,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天道》?
    《天幕紅塵》才是豆豆的巔峰之作,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天道》?近期一直被《天道》這個詞刷屏,點開一看,才發現裡面空談詞論,答非所問。甚至有很多人引用現象都然後強行表達這就是《天道》告訴我們的道理。這讓我想起了百家講壇的某位大師,天天講《論語》,用老梁的話來說:「就是正確的廢話,讓孔老夫子在世,都會說大師,大師。你說的對,我都沒有想到~~」,用自己簡體字的語言去了解古代人的想法,自己想想就行了,別來誤導大眾啊。
  • 看過《遙遠的救世主》後,再看《天幕紅塵》,你有什麼感悟
    豆豆三部曲用文化、哲學、歷史闡述了人性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不同抉擇,以及各自守護的東西不一樣,獲得不一樣的命運,我所說的命運是人一生的經歷和脈絡,而不是結果,很多人以目的為導向,那是經濟世界裡面的遊戲規則,對於我們自己而言,似乎知道守護愛、家庭、以及家人才是我們應該重視並且用心經營的東西。
  • 《背叛》《天道》《天幕紅塵》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讓你醍醐灌頂!
    《背叛》: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界狼性不足。場面上的人全憑一張臉打發日子,失去了威望和信任,那就寸步難行。商業行為中,最不可輕信的就是成功者的經驗之談,傳授你賺錢之道的人往往是要看你笑話、希望你破產的人。幸福是相對而言的,是由不幸比較出來的,所以你的不幸就有了價值。《遙遠的救世主》《天道》: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 作家豆豆《天幕紅塵》中的「見路不走」是啥意思?很多人悟不透
    如果說《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讓讀者領略到了天道的深邃和神奇,讓我們不禁感慨: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那麼《天幕紅塵》則是對《遙遠的救世主》最好的解讀。主人公葉子農如禪謁般的「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對《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題思想「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更加具象的概括。
  •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上)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上)豆豆有三本書,但我只看過這兩本,事實上,能高度體現豆豆思想的也是這兩本書。反覆看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將書中的觀點總結為以下幾點。一:不爭而爭。將全部壓力轉移到歐陽雪身上。中國有句古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以利。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道義,將全部壓力壓在一個女人身上,很顯然是不義之舉。當三人抽身而退之後,劉冰卻厚顏無恥的留在公司。更甚的是,在看到官司打贏之後,樂聖被迫和格律詩合作之際,劉冰為了一己之私,竟然拿著丁元英提供的資料要出賣格律詩。
  • 《天道》原著作者豆豆的《天幕紅塵》:大隱隱於世,內聖而外王
    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因為這是用弱者的不自由換取強者的自由,大量弱者的反抗最終會造成強者與弱者共同的悲劇和不自由。當這悲劇擺到面前的時候,方子云、夏英傑、葉紅軍先後選擇背叛,最終宋一坤也選擇了背叛。作為比較,宋一坤的姐姐宋寶英選擇了佛,選擇了救贖。她以柔弱的肩膀扛起馬坊村孩子們的希望。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一窺「見路不走」的高深禪機
    看《天幕紅塵》得益於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看完就迷上了,立即搜索豆豆的其他作品,可惜豆豆是個「產量」比較少的作家,一共就出了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天幕紅塵》,這三部曲依一個修行的次第而作,個人覺得作者豆豆意在開悟凡塵眾生,如此功德圓滿而封筆退隱。
  • 從《天道》到《天幕紅塵》:認識實相的七種思維模式
    在天幕紅塵裡,有這樣一個情節:老九說:手擀麵比機器面好吃,這是不是路?葉子農:那我給你手擀一個試試。老就說:你這不是抬槓嗎?葉子農說:這不是抬槓,你不能說我的手就不是手。《天幕紅塵》是天道的進一步深化思考。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提煉。中國文化注重一個修行,修行就是不斷突破自身認識的局限,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們都知道,天會下雨。如果要問,天為什麼會下雨呢?因為有雲層。再問,為什麼會有雲層呢?因為氣流帶著水蒸氣在運動。
  • 天道:電視劇中隱藏的財富公式,丁元英身上抖落下來,瞞不了高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過來人的解讀,如果沒有一定高度一定閱歷的人分析,站在那個高度,格局和思維來一一解讀天道的臺詞,很多人是看不太明白這部電視劇的!思想太前衛,道理太深奧,不是一般人看不懂。天道的文化,是強勢文化的代表,是倒行逆施的典範,它的行為方式是:布局,是破格獲取,是強盜文化!自然是普世文化說違背的。
  • 《天道》:一個會背叛你的人,背後喜歡做這2種舉動,擦亮眼睛
    經歷過了這麼多欺騙經歷之後,那些看起來表面憨厚的人,其實是最狠毒的一群人,就是因為表面的偽裝得太好,沒有發覺異常,最後才讓我們受傷。這就帶你見識一下,會背叛你的人,背後喜歡做這兩種舉動。但是眼見不一定為實,一旦提到有關於利益的東西,他就翻臉不認人。二、自作主張在電視劇《天道》中,葉曉明是一個精明的小商人,曾經做過樂聖的代理,見過一些世面,有一些人脈。葉曉明是一個聰明人,他可以計算出丁元英下一步的打算。
  • 天道:豆豆筆下這3個男人,個個讓女人痴迷,你最喜歡哪一個?
    喜歡《天道》的都知道電視劇是改編於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的還有一部長篇小說《背叛》,同樣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文末有《天道》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和《天幕紅塵》,合稱為豆豆三部曲,很多讀者都很遺憾《天幕紅塵》沒能拍成電視劇。
  • 《天幕紅塵》細思極恐的秘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見路不走」
    《天幕紅塵》是豆豆的長篇小說,是既《背叛》和《遙遠的救世主》之後的由一篇巨著,因為好的文學彰顯人性,同樣,天幕紅塵的內容和信息量不比《遙遠的救世主》,而且深度還要深,只不過,角度上升到指導方針、治國方略、甚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從《天道》中讀懂丁元英的逆推思維
    電視劇《天道》是根據豆豆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劇中前半部分就是大量關於道的描寫,但是隨著芮小丹的死轟然崩塌 。究竟用什麼來解釋她的死亡呢,也許就是使命吧,芮小丹是一個要強的女人,使命感是最自然的。
  • 《天道》:高人丁元英價值百萬的經典語錄,讀完受益匪淺
    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王志文電視劇《天道》第2段:「比如說文化產業,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如果文學、影視的創作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那麼它的功效就是啟迪人的覺悟、震撼人的靈魂,這就是眾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與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毒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 《天道》「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做自己靈魂的擺渡者,擺渡人生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豆豆的三部曲《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無非是利用自己的筆,去揭示一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形成一整套邏輯和觀念的原因。窮到極致就是病,一窮二白和一無所有不害怕,害怕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抑鬱」,以及自己給自己編織的夢中不願意出來。
  • 《天道》講述了什麼?劇中丁元英的智慧,徹底顛覆你的思維方式
    很早之前就了解到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天道》,開始只是以為是一部普通的都市警匪片,請原諒我望文生義,或許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呢,呵呵噠。前年開始玩頭條,看到楊拾郎發了很多關於解讀《天道》的文章,嚴格意義上說不算是解讀,只是他看電視劇之後的一些感受。正是因為這張圖片讓我忽視了《天道》這部電視劇好多年,漂亮女警官多了去了,低調的民間梟雄在武俠小說裡也多得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只是人物角色而已,而《天道》真正的內涵是很深很深的。
  • 《天道》中12句經典名句,發人深省,改變思維,提升格局
    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這是《天道》裡非常著名的一首詩,當時從王志文的嘴裡蹦出來,直接被震撼到,尤其是這句「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多少人的一生,把錯歸結給上天、命運、不公,卻從未反思過,生而為人,我做了什麼。
  • 《天道》背後的神秘女作家:高中文化,低調行事,如今鮮有人知
    2007年上映的神劇《天道》,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作者豆豆卻顯得神秘異常,豆豆原名李雪,網上有關她的資料可以說少之又少,但她的三部代表作《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確一部比一部火,可以說是「戲紅人不紅」。
  • 《天道》背後的神秘女作家豆豆:高中學歷,名動天下,卻選擇隱遁
    但他依舊活得無比通透,很多事情在閱讀了丁元英的文字之後,都被丁元英扒拉了靈魂。而這部對於生活和商戰理解如此通透的小說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豆豆的神秘女作家,原名李雪。其代表作還有《背叛》,《天幕紅塵》等。其實很難給這些小說分類,它們講述的是生活中的事,其中也有愛情,音樂,詩詞,哲學,佛學等等,平淡無奇的敘事中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